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亚作品集)

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亚作品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安德烈·莫洛亚 著,程曾厚,程干泽 译
图书标签:
  • 维克多·雨果
  • 传记
  • 文学
  • 法国文学
  • 莫洛亚
  • 奥林匹欧
  • 19世纪文学
  • 浪漫主义
  • 历史人物
  • 传记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342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311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莫洛亚作品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1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莫洛亚的这本《雨果传》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传记,在广泛引证材料的基础上,用小说家的笔法书写了雨果波澜壮阔的一生。因此,本书在法国出版后,既广受普通读者喜爱,也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成为研究雨果的必备参考书。法兰西学院院士昂里奥(Henriot)读完本书后,感叹道:“感谢莫洛亚,我八天来一直沉浸在雨果之中,就好像是沉浸在大海之中。”另有专业评论家认为,这本《雨果传》是“剪裁的杰作,布局的杰作,阐述的杰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小说家,同时也是优秀的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莫洛亚特别擅长文人传记,所写的传记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小说情趣。传记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在莫洛亚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成为既有学术性、又有艺术性的一种文学样式。《雪莱传》、《拜伦传》、《屠格涅夫传》、《夏多布里昂传》、《乔治?桑传》、《雨果传》、《巴尔扎克传》等被认为是法国文坛最好的人物传记,为他赢得世界性的声誉。由于在文学、历史方面的成就和对文化界的影响,莫洛亚于1939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65年,戴高乐总统颁令授予荣誉团一等勋章,表彰他一生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其他代表作品有小说《家庭圈子》、《幸福的本能》、《乐土》、《九月的玫瑰》,历史著作《英国史》、《美国史》、《法国史》等。
译者简介
程曾厚,著名法语翻译家,博士生导师,雨果研究专家,翻译了大量雨果的作品。1965年北京大学法国文学研究生毕业,先后在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任教。代表作有译著《雨果诗选》、《雨果散文》、《雨果传》(合译)等,主编《雨果评论汇编》,散文《圣母院的钟声》、《在法国——雨果的邀请》等。

目录

目录:
雨果家谱/i
译本序/i
新版前言/ix
卷首语/xv
第一部 神奇的泉水
一 “有个布列塔尼和洛林的孩子诞生……”/3
二 “……战争梦壮丽雄奇”/ 19
三 童年的结束/35
第二部 晨星
一 笼中鸟/49
二 初恋的叹息/63
三 《文学保守者》/73
四 订婚/80
五 有志者事竟成/94
第三部 胜利者
一 新婚生活/107
二 《法兰西诗神》/115
三 布卢瓦、兰斯、夏蒙尼/127
四 技巧高超/137
五 沃日拉尔街的东方诗/150
第四部 早熟的秋天
一 忠实的阿加特/167
二 投身戏剧/171
三 ET NE NOS INDUCAS…/177
四 颂诗接踵而来/192
五 ANANK?/201
六 秋叶/211
第五部 奥林匹欧的爱情
    与悲哀
一 王家广场/219
二 纳格罗妮公主/227
三 1834 年/240
四 奥林匹欧/251
第六部 雄心遂愿
一 《光影集》/267
二 朱丽叶在法兰西学院/284
三 莱茵河/303
四 《文坛斗士》/308
五 在维勒基埃/314
六 放荡与壁画/328
七 荣华与贫困/340
第七部 抉择时刻
一 金钱还是良心/353
二 幻想与决裂/367
三 政治斗争与感情冲突/378
四 正直的人们/391
第八部 流亡,鬼魂,诗文
一 从大广场到“海景台”/401
二 “海景台”/416
三 鬼魂显灵,桌子说话/425
四 “哦,阴影中的水池!”/432
五 《静观集》/437
六 《历代传说集》/451
第九部 流亡硕果
一 “如果仅有一个人”/461
二 《悲惨世界》/472
三 着火的大山/480
四 《林园集》/484
五 海上劳工/489
六 《埃尔纳尼》的最后一名女战士/498
七 流亡结束/509
第十部 逝世与超凡入圣
一 凶年/519
二 谁的错误? /530
三 黄昏即景/545
四 克利希街21 号/557
五 《祖父乐》/566
六 错综复杂/570
七 黑暗啊!……/580
八 “我们的夕阳残照,就是封神的光芒……”/584
索引/597

精彩书摘

译本序
1852 年,我国隆重纪念过世界文化名人维克多? 雨果(1802—1885)的一百五十周年诞辰。当时应邀参加我国纪念活动并在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说的法国客人,是文艺批评家克洛德? 鲁瓦(Claude Roy)。几乎就在举行这次纪念大会的同时,法国出版了一本由鲁瓦编选的新书, 题为《雨果作品见证录》(La vie de Victor Hugo racontée par Victor Hugo)。鲁瓦在该书序言中写道:雨果“笨重粗大,牢牢有根,像某种自然奇观:像高峰,像森林,像龙卷风,或者像这些可以和自然奇观一比高低的人间奇观,如人类建造的大教堂,埃菲尔铁塔,方尖碑形纪念柱。”
鲁瓦比喻得很精彩。这座高峰,这片森林,这阵龙卷风离开我们已经整一个世纪了。雨果1885年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两百万人参加葬礼,“万人空巷”,成为一次全国盛大的节日活动。在法国历史上,既得到官方最隆重的纪念,又得到人民最深沉的悼念,雨果是作家中唯一的一个。一百年以后,雨果没有死,他仍然活在法国人民心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1885 年为“雨果年”。为了协调全国“雨果年”的活动,法国成立了“纪念雨果全国委员会”,由文化界著名人士组成;另设“荣誉委员会”,由政界要人及社会名流组成,成员有上议院议长,国民议会议长,包括文化部长在内的四名部长,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等。“雨果年”的纪念活动得到法国总统密特朗的积极支持。
雨果是我国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作家。雨果的小说在我国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欢迎。近年来,我国对雨果的研究不仅有广度,也开始有深度。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研究工作基础还很薄弱,各种资料很欠缺。我们还没有高质量的全面介绍雨果生活、分析雨果创作和思想的评传。广大读者对雨果的了解,总是停留在文学史所提供的小传或简传之类的规模上。
目前,在我们还没有写出自己的雨果传之前,一个理想的办法是先翻译几部质量较好的雨果传记。我们在“雨果年”译完安德烈? 莫洛亚的雨果传记,自信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也是译者继《雨果诗选》后为雨果逝世一百周年准备的又一件礼物,以此奉献给喜爱雨果作品的广大中国读者。
法国介绍雨果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学术价值很高的佳作也不少,可供挑选的余地很大。我们选择莫洛亚的这部《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Olympio,ou la Vie de Victor Hugo,1954 ),是经过考虑的。雨果在法国,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正因为如此,要写好一部雨果传,绝非易事。首先,雨果是法国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著述卷帙浩繁。雨果又是法国最伟大的诗人,一般说,诗人的作品中直接和间接的自传成分也最多。要从雨果的作品中,寻章摘句,理清他的生活道路,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工程。莫洛亚这部《雨果传》中注明引证雨果原著的地方就达七百余处。
一部雨果传记如果没有丰富的材料,没有坚实的论点,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而如果没有生动的文笔,最好的传记也只有学术价值,不能为广大读者接受和欢迎。就雨果传记而言,大量通俗性作品因为作者并非专家,虽时有出现,但均不为专家重视,不久即成明日黄花。而出诸专家学者之手的作品,远一些如贝雷(Berret)的《维克多? 雨果》(Victor Hugo,1927),埃斯科利耶(Eschol er)的《雨果光辉的一生》(La Vie glorieuse de Victor Hugo,1928 ),近一些如巴雷尔(Barrère)的《雨果的生平和作品》(Hugo,l’hommeet l’oeuvre,1952),格雷格(Gregh)的《维克多? 雨果评传》(Victor Hugo,sa vie,son oeuvre,1954),作者都是久负盛名的雨果研究专家,都有学术价值;而研究雨果的专著,或侧重他生活的某一时期,或阐述他思想和作品的某一方面,更是不胜枚举。一般说,这些作品
主要不是为一般读者准备的,更受到专家和有相当文化修养的读者的欢迎。结果,“俗”的传记不登大雅之堂,得不到学术界承认,“雅”的传记不够通俗,得不到普通读者的喜爱。这儿值得提一下《雨果谈雨果》(Victor Hugo par lui-même,1951),作者是老资格的雨果专家吉伊曼(Gullemin)。这是一册袖珍版的小书,不足200 页,内容也通俗,一半介绍雨果生平,一半摘录雨果作品中的自传材料。这本小书很受行家的好评。但事实上,《雨果谈雨果》中一些精微的评论,只有相当熟悉雨果作品和生平的人才能领悟和欣赏,而且以相当于中文不足 万字的篇幅,综述雨果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一生,未免语焉不详,过于提纲挈领,不是一本理想的雨果传记的入门书。
找一部雅俗共赏的雨果传记,最好的选择莫过于莫洛亚的这本《雨果传》。法兰西学院院士昂里奥(Henriot)读完这部《雨果传》,大为感叹:感谢莫洛亚,我八天来一直沉浸在雨果之中,就好像是沉浸在大海之中。评论家比利(Billy)对雨果颇有研究,本人也
写过好几部作家的传记,他的评语可谓行家的意见:“剪裁的杰作,布局的杰作,阐述的杰作。”
何以莫洛亚的《雨果传》会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传记名著呢?莫洛亚(1 —1 )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在国内外很有影响。他的创作尤以小说见长,1 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如果说雨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则莫洛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传记作家。莫洛亚是一位有经验的小说家,作品结构严谨,文笔老练,机智而有幽默感,热情而又不失分寸,深得法国传统小说之三昧。莫洛亚写小说如此,写人物传记亦复如此。读莫洛亚的人物传记,就像是读一部小说。
而雨果的一生,不仅丰富,而且漫长,有时峰回路转,有时柳暗花明。有人说得好,雨果一生写下的最精彩的一部小说,就是他自己的一生,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就是雨果自己。这样一部情节生动、曲折多变的“小说”,传记作者如果没有小说家的生花妙笔,能写
好吗?
小说是虚构的作品,属艺术范畴;而人物传记要写真人真事,属历史范畴。历史学家态度冷静,尊重客观,长于分析。就气质而言,小说家和历史学家不易兼而得之。莫洛亚偏偏是位历史学家,一位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这位法兰西学院院士出版过《法国史》、《德国
史》、《美国史》;他是英语通,他的《英国史》还是一部历史名著。这样,在莫洛亚身上,小说家和历史学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兼而得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莫洛亚笔下的人物传记有丰富而翔实的史料,有明晰而客观的分析,可能除初期的一、二部作品外,都是严肃的历史著作。
法国文学界普遍认为,莫洛亚的功绩在于革新了传记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到了莫洛亚手里,赢得了新的生命,成为既有学术性又有艺术性的一种文学样式。莫洛亚在被自己革新过的传记文学领域里,辛勤耕耘数十年,硕果累累。他既写政治家传记,更写文学家传记,如《雪莱传》、《拜伦传》、《夏多布里昂传》、《乔治? 桑传》、《普鲁斯特传》、《三仲马传》和《巴尔扎克传》等。莫洛亚能集小说家和历史学家于一身,能熔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文笔于一炉。雅俗共赏,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莫洛亚写《雨果传》,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诚如作者在“卷首语”中所说,“我不记得有什么时候,对维克多? 雨果失却过仰慕之心。在我还不识字的时候,我就曾激动地倾听我母亲给我们朗读《穷苦人》一诗了。15岁那年,《悲惨世界》使我大为震动。在我一生的
岁月里,我不断发现他天才中有一些新的方面。”莫洛亚是怀着尊敬和仰慕的心情写这部《雨果传》的。他自称:“我在大家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把这位伟人的一生,恭恭敬敬、原原本本地整理出来,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这部《雨果传》是莫洛亚所完成的“最为浩繁、最为困难的工作”。最能了解作家的人,应该是作家,最能熟悉作家劳动、最能洞察作家创作奥秘的人,还是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为作家立传,更能还作家的本来面貌。莫洛亚写《雨果传》,比许多对雨果更有研究的人,比许多对雨果更为服膺的人,自有其旁人不及的独到之处。这是一位作家怀着虔诚的心情为另一位作家写的传记。
我们读《雨果传》,第一个印象是内容真实可信,书中旁征博引,仅仅注明出处的引证材料有四百余处,使人感到无一事无来历。莫洛亚不靠想象来杜撰生动的情节,而是以小说家的匠心为历史服务,把本身已很丰富的情节串联成篇,成为一部确凿有据的“信史”。今天,这部《雨果传》不仅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雨果光辉的一生,而且已成为法国研究雨果的必备参考书。任何一份研究雨果的参考书目中,都毫无例外地列上莫洛亚的《雨果传》。主要为一般读者写的文学传记,能得到专家的如此重视,也就不辜负莫洛亚的一番苦心了。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而且创作生涯很长。我们读《雨果传》时,仿佛在读法国19世纪的文学史。一大批活跃在文坛的法国作家,先后在《雨果传》中粉墨登场,留下各自的音容笑貌。雨果一生和各种各样的政治人物有过交往和接触,雨果中年后,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更几乎是平行的。《雨果传》中展现在雨果身后的背景,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法国19世纪史。雨果生活的每个阶段,都和法国历史的某一章相联系。我们读完《雨果传》,仿佛重温了法国19世纪。
《雨果传》中站出来的雨果形象是高大的。在《雨果传》中,雨果一生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读者看着这位天才作家从前一页走进后一页,从童年走进成年,从舞台走进诗坛,从巴黎走进大海,从泽西岛走进先贤祠。雨果走进了历史,他的一生成为法国历史的一页。法
国文化部部长雅克? 兰(Jack Lang)写道:“维克多? 雨果和他自己的时代关系十分密切,又和我们的时代关系协调一致。”
伟大的历史人物,生活里和思想里常常会有复杂的方面,站在历史前面对历史发展起引导作用的历史人物尤其如此。莫洛亚写雨果,既写雨果的伟大和崇高,又不隐瞒其未必伟大、未必崇高之处。历史人物之伟大与否,取决于他对历史的贡献。我们看到,伟人不是从少到老一直是伟人,也未必里里外外始终是完人。《雨果传》中的雨果是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的喜怒哀乐,我们看得见,也感得到。但莫洛亚笔下的雨果,不仅是莫洛亚个人头脑里的雨果形象,而更是历史这面镜子照出来的雨果形象。作为历史人物,雨果不仅留下了几十部作品,还留下了大量不经意间写下的片言只语。不仅雨果留下的作品和片言只语,连雨果的亲人和仇人留下的作品和片言只语,都成为后人评论雨果的材料,成为历史审查雨果的依据。历史对历史人物要做全身的体格检查。历史不仅掌握雨果的孙子乔治写祖父的回忆录,还掌握朱丽叶秘不示人的一万八千封情书,历史不仅留下雨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写下的手记,也留下圣伯夫写后没有发表、并一度希望销毁的手稿。历史的检查是无情的,有时还是挑剔的。
雨果逝世一百年后,历史给雨果下的结论,是全国又一次普天同庆的“雨果年”。几乎就在《雨果传》的译文完稿的同时,10月5日,在爱丽舍田园大街巴黎国立展览馆所在地的“大宫展览馆”,规模浩大、内容丰富的“雨果光辉展”(la Gloire de Victor Hugo)
隆重开幕。同一天,在“大宫展览馆”对面的“小宫展览馆”,法国国立图书馆展出全部馆藏及向私人收藏家借来的雨果手稿和画稿,展览会题为“墨的太阳”(Soleil d’Encre)。这对孪生的展览会把法国“雨果年”的纪念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19世纪的法兰西出现了不少政治家、文学家,可是有多少人,不论是雨果的朋友,还是雨果的敌人,已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只有雨果傲然挺立,生前犹如死后,受到历史和人民的敬仰。雨果享受到了历史仅仅保留给拿破仑的殊荣。就一生的业绩和身后的历史影响而言,拿破仑和雨果已成为法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历史伟人,两座历史高峰,拿破仑是政治家,是军事家,而雨果只是作家,是诗人。
莫洛亚的《雨果传》是为法国读者写的。“雅俗共赏”首先是对法国读书界而言的。我们在翻译时,也不时感到这部传对我国读者似乎还欠缺一点什么。例如,雨果的文艺理论和创作思想,书中涉及较少。莫洛亚在“卷首语”中也交代过,在他之前,不少关于雨果的专
题已有人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他的责任是“不加赘述”。可是,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要求,对法国读者是无须赘述的内容,对中国读者可能偏偏是求之不得的材料。
莫洛亚在《雨果传》中“力戒把主人公淹没在各种见证材料之中”。但事实上,作者在《雨果传》中还是披露了很多材料。例如,雨果和圣伯夫的关系历来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莫洛亚发掘到不少新材料,特别是保存在斯勃尔贝什? 德? 洛旺儒尔收藏馆中没有发表过
的原始材料。就《雨果传》而言,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色。但在对雨果还了解不多的中国读者看来,圣伯夫的《文坛斗士》一文就未必是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相对而言,我们还觉得《雨果传》的前半部较详,后半部偏略,雨果的家庭生活叙述较细,社会活动介绍偏粗。
“纪念雨果全国委员会”主席让? 马森(Jean Massin)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法国读书俱乐部”版《雨果全集》的主编。他认为:“维克多? 雨果是一位天才,是我国文学中最杰出的天才,也是最名副其实的天才。”向我国读者介绍这部关于这位天才作家的著名传记,是我们的一个夙愿。但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任务远比我们估计的要艰巨。对于雨果一生的基本线索和创作概况,译者事先有所了解,也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是,雨果的一生太丰富,19世纪的历史太丰富,作者莫洛亚的知识也太丰富,我们不时感到捉襟见肘,感到力不胜任。
我们翻译《雨果传》,不仅译出全书正文,也译出全书一千余处引文的出处,在书中以“原注”注明。我们认为,这些引证材料是《雨果传》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反映了《雨果传》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但莫洛亚引用的原著都是法国版本,我们翻译时页码从略。《雨
果传》中还有一些作者原有的注释,我们原则上照译,个别枝节问题从略。译者自己加上的知识性注释不另注明“译注”,因为,凡不是“原注”的实际上都是“译注”。
我们为《雨果传》搜集了多幅插图,希望能借此加深读者对雨果的感性印象,也可增加阅读文字的兴趣。雨果后半生的照片都是很难得的宝贵资料,搜集也颇不易。《雨果传》翻译中的语言问题及背景问题,我们虽经多方查阅,多方请教,但仍然有个别地方解决得心里并不踏实。全书疏漏之处,更是难免。我们竭诚希望广大读者和海内专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程曾厚

前言/序言


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亚作品集) 一部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一次深入灵魂的探索之旅 安德烈·莫洛亚,这位以其精湛的传记艺术和细腻的笔触闻名于世的作家,通过《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这部鸿篇巨著,为我们徐徐展开了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跌宕起伏、辉煌灿烂的一生。这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幅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风貌、政治动荡与思想变革的宏大画卷,一次对人性、艺术、爱情、信仰以及历史洪流的深刻反思。莫洛亚以其超凡的洞察力,穿透了雨果这位天才的灵魂深处,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作为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政治家以及一位凡人的多重面向。 生如洪流,时代巨擘的崛起 雨果的生命,从一八零二年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风暴和变革紧密相连。他的出生地,被拿破仑的军队占领过的马赛,似乎预示着他将拥有一个充满动荡与激情的未来。他的父亲,一位杰出的军官,却在拿破仑的帝政时期屡屡变迁,这使得雨果的童年充满了辗转与不安,却也磨砺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莫洛亚的笔触,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我们能感受到雨果孩提时代所见的士兵、战火,以及他对父亲的崇拜与对母亲的依恋。他的母亲,一位坚强的女性,对雨果的早期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向他灌输了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也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文学火种。 雨果的文学天赋,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他青少年时期便已闪耀。年仅十八岁,他便以一首出色的诗歌获得了科学院的奖项,这预示着他将在法国文坛掀起一场革命。莫洛亚细致地描绘了雨果的少年时代,他与兄弟们的顽皮与亲昵,他对文学创作的痴迷,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初步关注。 浪漫主义的旗帜,艺术革新者的风采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灵魂人物,他以磅礴的气势和革新性的观念,彻底颠覆了新古典主义的陈规。莫洛亚通过大量史料和雨果本人的作品,生动地再现了雨果在文学道路上的探索与斗争。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这些耳熟能详的巨著,在莫洛亚的笔下,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被注入了生命与情感。我们跟随雨果,感受他笔下那些被社会遗弃的、处于命运边缘的人物,如卡西莫多、冉·阿让、芳汀,他们身上承载着雨果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莫洛亚深刻剖析了雨果的创作动机,他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融入到作品之中,从而创造出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学经典。 莫洛亚特别强调了雨果在戏剧领域的贡献。他大胆挑战了三一律的束缚,在《克伦威尔》的序言中,他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戏剧理论,他的戏剧作品《埃尔纳尼》的首演,更是引发了“克伦威尔之战”,一群年轻人为了争取艺术的自由与保守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莫洛亚将这场艺术上的革命描绘得惊心动魄,也让我们看到了雨果作为一位充满激情与勇气的艺术家的形象。 政治风云,流亡生涯的坚韧 雨果的一生,并非只局限于文学殿堂。他对法国政治的关注,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使得他的生命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在拿破仑三世建立第二帝国后,雨果坚决反对专制,他以激昂的文字和坚定的立场,成为帝国最尖锐的反对者。 莫洛亚详细记述了雨果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转变,从早期的支持波旁王朝,到后来坚定地拥护共和。我们看到他如何从一位受人敬仰的文学家,转变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政治异议人士。他被判流亡,离开了他热爱的祖国,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在这段流亡的日子里,雨果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孤独,但他从未放弃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莫洛亚让我们看到了雨果在流亡时期创作的磅礴巨著,如《悲惨世界》。我们能感受到他在流亡中的愤怒、悲伤,以及他对祖国深深的思念。然而,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用他的笔作为武器,继续与暴政抗争。他通过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成为流亡者和反对派的精神领袖。莫洛亚细致地描绘了雨果在流亡中的生活细节,他对政治局势的分析,他与家人朋友的通信,以及他如何在这种困境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爱情与家庭,人性的复杂与光辉 除了在文学和政治上的宏图伟业,雨果的个人生活也同样丰富多彩,充满了激情与纠葛。莫洛亚并没有回避雨果爱情生活的复杂性,他如实地呈现了雨果与阿黛尔·富歇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及这段爱情所经历的考验与波折。 我们看到了雨果年轻时的热情与浪漫,他为阿黛尔写下的动人诗篇,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现实的残酷,家庭的反对,以及雨果对艺术的执着,让这段爱情蒙上了阴影。莫洛亚深刻剖析了雨果在爱情中的挣扎与痛苦,以及他如何在这种情感的漩涡中寻找平衡。 雨果的家庭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与妻子的关系,以及他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都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性。莫洛亚对雨果的子女,如莱奥波尔丁、夏尔、弗朗索瓦、阿黛尔,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与父亲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特别是莱奥波尔丁的早逝,给雨果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与人生观。莫洛亚通过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了雨果作为一位丈夫、一位父亲的温情与无奈,也展现了他内心深处柔软的一面。 晚年岁月,荣耀与传承 雨果的一生,是漫长而辉煌的。在漫长的流亡生涯结束后,他终于得以重返祖国。晚年的雨果,享尽了世人的尊敬与赞誉,他成为了法国的民族象征,一位受到全民爱戴的文学巨匠。 莫洛亚在书的结尾,描绘了雨果晚年的生活。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的作品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葬礼,成为了一场全民的盛典,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先贤祠,与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长眠在一起。 莫洛亚通过对雨果一生的梳理,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辉煌成就,更深入地探讨了他的人性光辉与人格魅力。雨果的生命,如同一部宏大的史诗,充满了激情、智慧、勇气、爱与痛。他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弱者的深切同情,以及他对艺术的无限热爱,永远地激励着后人。 《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是莫洛亚对这位伟大大师最真诚的致敬,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文学经典。它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一个伟大灵魂的搏动,去理解一个时代的变迁,去体悟生命最深刻的意义。这部作品,不仅是对雨果一生的画像,更是对人类精神力量的一次深刻礼赞。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历史人物传记有着特殊偏好的读者,我对安德烈·莫洛亚的名字并不陌生。他的作品总是以一种温和而又不失深刻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时代背景的交织。而这次,当目光落在这本《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上时,一种莫名的期待油然而生。雨果,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传奇色彩,他的文学成就,他的政治抱负,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每一个方面都足以引人入胜。我尤其对“奥林匹欧”这个副标题感到好奇,它是否暗示了雨果在人生某个阶段所经历的辉煌与挑战?莫洛亚会如何解读雨果的“一生”,是如何将那些分散的历史碎片,串联成一个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不仅仅是了解雨果的生平事迹,更能深入探究他思想的演变,情感的起伏,以及他如何在高潮与低谷中,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和人生的执着。

评分

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来说,雨果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的作品,那种宏大叙事与细腻情感的完美融合,总是能深深地打动我。然而,对于他本人的人生,我知之甚少。所以我对这本书充满好奇。我非常想知道,这位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巨人,他的人生旅程是怎样的?“奥林匹欧”这个词,是否暗示着他曾经经历的辉煌时刻,抑或是某种精神上的升华?莫洛亚的作品,我一直觉得他有种独特的能力,能够捕捉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并以一种优雅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雨果,不仅仅是他作为作家的成就,更是他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他的激情,他的挣扎,他的爱与失落,以及这一切如何最终汇聚成他永恒的艺术作品。

评分

维克多·雨果,这个名字本身就足以唤起我对那个辉煌时代的无限遐想。他的作品,如同一座座宏伟的文学丰碑,矗立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但仅仅了解他的作品,远不足以满足我对这位巨匠的好奇心。我一直渴望能够深入了解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人生轨迹。当我在书店里看到《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时,我的内心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渴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雨果跌宕起伏的一生。我期待着能够看到,是什么样的经历,塑造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洞察?是什么样的情感,赋予了他笔下人物如此鲜活的生命力?莫洛亚的叙事风格,我一直非常欣赏,他总能以一种温润而又不失力量的方式,将人物的情感与历史的洪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仅是关于一位作家的传记,更是关于一个时代,一段人生的深刻解读。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那些在各自领域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人物都抱有极大的兴趣,而维克多·雨果无疑是其中最值得探究的一位。他的作品,如《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早已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然而,对于这位伟大的作家本人,他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经历塑造了他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不公发出愤怒的呐喊?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的疑问。我渴望通过莫洛亚的笔触,去了解雨果的童年,他的少年时代,他的爱情,他的政治生涯,他与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思想家们的交往,以及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世界。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雨果内心深处的门,让我得以窥见他灵魂的深度与广度。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厚重感,复古的字体搭配上略显陈旧的纸张触感,仿佛在翻开它的时候,就能穿越时空,走进那位伟大文学巨匠的灵魂深处。我一直对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充满好奇,而雨果的名字,无疑是那个时代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我曾读过《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那些鲜活的人物,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所以,当我看到这本《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成长历程,他的人生轨迹,以及那些可能影响了他创作的深刻经历。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生活,能够孕育出如此宏大的叙事和深邃的思想?是怎样的情感,让他写出了那些触动人心的句子?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窗户,我渴望透过它,去窥探一个时代,去理解一位巨人。

评分

比当当强!

评分

莫洛亚的这本《雨果传》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传记,在广泛引证材料的基础上,用小说家的笔法书写了雨果波澜壮阔的一生。因此,本书在法国出版后,既广受普通读者喜爱,也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成为研究雨果的必备参考书。法兰西学院院士昂里奥(Henriot)读完本书后,感叹道:“感谢莫洛亚,我八天来一直沉浸在雨果之中,就好像是沉浸在大海之中。”另有专业评论家认为,这本《雨果传》是“剪裁的杰作,布局的杰作,阐述的杰作。”

评分

很喜欢雨果,心中的偶像。

评分

配送方式

评分

书不错,莫洛亚的的这一套传记书都很好,好好学习好好看书了

评分

很厚一本书早收进早安心

评分

物美价廉物美价廉物美价廉

评分

很喜欢雨果,心中的偶像。

评分

联系客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