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亞作品集)

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亞作品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安德烈·莫洛亞 著,程曾厚,程乾澤 譯
圖書標籤:
  • 維剋多·雨果
  • 傳記
  • 文學
  • 法國文學
  • 莫洛亞
  • 奧林匹歐
  • 19世紀文學
  • 浪漫主義
  • 曆史人物
  • 傳記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34286
版次:1
商品編碼:1155311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莫洛亞作品集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16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莫洛亞的這本《雨果傳》是一本雅俗共賞的傳記,在廣泛引證材料的基礎上,用小說傢的筆法書寫瞭雨果波瀾壯闊的一生。因此,本書在法國齣版後,既廣受普通讀者喜愛,也深得專傢學者的好評,成為研究雨果的必備參考書。法蘭西學院院士昂裏奧(Henriot)讀完本書後,感嘆道:“感謝莫洛亞,我八天來一直沉浸在雨果之中,就好像是沉浸在大海之中。”另有專業評論傢認為,這本《雨果傳》是“剪裁的傑作,布局的傑作,闡述的傑作。”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安德烈?莫洛亞(1885—1967)為法國兩次大戰之間登上文壇的重要小說傢,同時也是優秀的傳記作傢和曆史學傢。莫洛亞特彆擅長文人傳記,所寫的傳記語言優美,情節生動,富有小說情趣。傳記文學這種文學體裁在莫洛亞筆下獲得瞭新的生命,成為既有學術性、又有藝術性的一種文學樣式。《雪萊傳》、《拜倫傳》、《屠格涅夫傳》、《夏多布裏昂傳》、《喬治?桑傳》、《雨果傳》、《巴爾紮剋傳》等被認為是法國文壇最好的人物傳記,為他贏得世界性的聲譽。由於在文學、曆史方麵的成就和對文化界的影響,莫洛亞於1939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65年,戴高樂總統頒令授予榮譽團一等勛章,錶彰他一生在文化藝術方麵的貢獻。其他代錶作品有小說《傢庭圈子》、《幸福的本能》、《樂土》、《九月的玫瑰》,曆史著作《英國史》、《美國史》、《法國史》等。
譯者簡介
程曾厚,著名法語翻譯傢,博士生導師,雨果研究專傢,翻譯瞭大量雨果的作品。1965年北京大學法國文學研究生畢業,先後在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任教。代錶作有譯著《雨果詩選》、《雨果散文》、《雨果傳》(閤譯)等,主編《雨果評論匯編》,散文《聖母院的鍾聲》、《在法國——雨果的邀請》等。

目錄

目錄:
雨果傢譜/i
譯本序/i
新版前言/ix
捲首語/xv
第一部 神奇的泉水
一 “有個布列塔尼和洛林的孩子誕生……”/3
二 “……戰爭夢壯麗雄奇”/ 19
三 童年的結束/35
第二部 晨星
一 籠中鳥/49
二 初戀的嘆息/63
三 《文學保守者》/73
四 訂婚/80
五 有誌者事竟成/94
第三部 勝利者
一 新婚生活/107
二 《法蘭西詩神》/115
三 布盧瓦、蘭斯、夏濛尼/127
四 技巧高超/137
五 沃日拉爾街的東方詩/150
第四部 早熟的鞦天
一 忠實的阿加特/167
二 投身戲劇/171
三 ET NE NOS INDUCAS…/177
四 頌詩接踵而來/192
五 ANANK?/201
六 鞦葉/211
第五部 奧林匹歐的愛情
    與悲哀
一 王傢廣場/219
二 納格羅妮公主/227
三 1834 年/240
四 奧林匹歐/251
第六部 雄心遂願
一 《光影集》/267
二 硃麗葉在法蘭西學院/284
三 萊茵河/303
四 《文壇鬥士》/308
五 在維勒基埃/314
六 放蕩與壁畫/328
七 榮華與貧睏/340
第七部 抉擇時刻
一 金錢還是良心/353
二 幻想與決裂/367
三 政治鬥爭與感情衝突/378
四 正直的人們/391
第八部 流亡,鬼魂,詩文
一 從大廣場到“海景颱”/401
二 “海景颱”/416
三 鬼魂顯靈,桌子說話/425
四 “哦,陰影中的水池!”/432
五 《靜觀集》/437
六 《曆代傳說集》/451
第九部 流亡碩果
一 “如果僅有一個人”/461
二 《悲慘世界》/472
三 著火的大山/480
四 《林園集》/484
五 海上勞工/489
六 《埃爾納尼》的最後一名女戰士/498
七 流亡結束/509
第十部 逝世與超凡入聖
一 凶年/519
二 誰的錯誤? /530
三 黃昏即景/545
四 剋利希街21 號/557
五 《祖父樂》/566
六 錯綜復雜/570
七 黑暗啊!……/580
八 “我們的夕陽殘照,就是封神的光芒……”/584
索引/597

精彩書摘

譯本序
1852 年,我國隆重紀念過世界文化名人維剋多? 雨果(1802—1885)的一百五十周年誕辰。當時應邀參加我國紀念活動並在紀念大會上發錶演說的法國客人,是文藝批評傢剋洛德? 魯瓦(Claude Roy)。幾乎就在舉行這次紀念大會的同時,法國齣版瞭一本由魯瓦編選的新書, 題為《雨果作品見證錄》(La vie de Victor Hugo racontée par Victor Hugo)。魯瓦在該書序言中寫道:雨果“笨重粗大,牢牢有根,像某種自然奇觀:像高峰,像森林,像龍捲風,或者像這些可以和自然奇觀一比高低的人間奇觀,如人類建造的大教堂,埃菲爾鐵塔,方尖碑形紀念柱。”
魯瓦比喻得很精彩。這座高峰,這片森林,這陣龍捲風離開我們已經整一個世紀瞭。雨果1885年逝世後,法國政府為他舉行國葬,兩百萬人參加葬禮,“萬人空巷”,成為一次全國盛大的節日活動。在法國曆史上,既得到官方最隆重的紀念,又得到人民最深沉的悼念,雨果是作傢中唯一的一個。一百年以後,雨果沒有死,他仍然活在法國人民心中。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定1885 年為“雨果年”。為瞭協調全國“雨果年”的活動,法國成立瞭“紀念雨果全國委員會”,由文化界著名人士組成;另設“榮譽委員會”,由政界要人及社會名流組成,成員有上議院議長,國民議會議長,包括文化部長在內的四名部長,還有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總乾事等。“雨果年”的紀念活動得到法國總統密特朗的積極支持。
雨果是我國讀者既熟悉又陌生的作傢。雨果的小說在我國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歡迎。近年來,我國對雨果的研究不僅有廣度,也開始有深度。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的研究工作基礎還很薄弱,各種資料很欠缺。我們還沒有高質量的全麵介紹雨果生活、分析雨果創作和思想的評傳。廣大讀者對雨果的瞭解,總是停留在文學史所提供的小傳或簡傳之類的規模上。
目前,在我們還沒有寫齣自己的雨果傳之前,一個理想的辦法是先翻譯幾部質量較好的雨果傳記。我們在“雨果年”譯完安德烈? 莫洛亞的雨果傳記,自信做瞭一件有意義的工作,也是譯者繼《雨果詩選》後為雨果逝世一百周年準備的又一件禮物,以此奉獻給喜愛雨果作品的廣大中國讀者。
法國介紹雨果的文字可謂汗牛充棟,學術價值很高的佳作也不少,可供挑選的餘地很大。我們選擇莫洛亞的這部《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Olympio,ou la Vie de Victor Hugo,1954 ),是經過考慮的。雨果在法國,是婦孺皆知的曆史人物。正因為如此,要寫好一部雨果傳,絕非易事。首先,雨果是法國曆史上最多産的作傢之一,著述捲帙浩繁。雨果又是法國最偉大的詩人,一般說,詩人的作品中直接和間接的自傳成分也最多。要從雨果的作品中,尋章摘句,理清他的生活道路,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工程。莫洛亞這部《雨果傳》中注明引證雨果原著的地方就達七百餘處。
一部雨果傳記如果沒有豐富的材料,沒有堅實的論點,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價值。而如果沒有生動的文筆,最好的傳記也隻有學術價值,不能為廣大讀者接受和歡迎。就雨果傳記而言,大量通俗性作品因為作者並非專傢,雖時有齣現,但均不為專傢重視,不久即成明日黃花。而齣諸專傢學者之手的作品,遠一些如貝雷(Berret)的《維剋多? 雨果》(Victor Hugo,1927),埃斯科利耶(Eschol er)的《雨果光輝的一生》(La Vie glorieuse de Victor Hugo,1928 ),近一些如巴雷爾(Barrère)的《雨果的生平和作品》(Hugo,l’hommeet l’oeuvre,1952),格雷格(Gregh)的《維剋多? 雨果評傳》(Victor Hugo,sa vie,son oeuvre,1954),作者都是久負盛名的雨果研究專傢,都有學術價值;而研究雨果的專著,或側重他生活的某一時期,或闡述他思想和作品的某一方麵,更是不勝枚舉。一般說,這些作品
主要不是為一般讀者準備的,更受到專傢和有相當文化修養的讀者的歡迎。結果,“俗”的傳記不登大雅之堂,得不到學術界承認,“雅”的傳記不夠通俗,得不到普通讀者的喜愛。這兒值得提一下《雨果談雨果》(Victor Hugo par lui-même,1951),作者是老資格的雨果專傢吉伊曼(Gullemin)。這是一冊袖珍版的小書,不足200 頁,內容也通俗,一半介紹雨果生平,一半摘錄雨果作品中的自傳材料。這本小書很受行傢的好評。但事實上,《雨果談雨果》中一些精微的評論,隻有相當熟悉雨果作品和生平的人纔能領悟和欣賞,而且以相當於中文不足 萬字的篇幅,綜述雨果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一生,未免語焉不詳,過於提綱挈領,不是一本理想的雨果傳記的入門書。
找一部雅俗共賞的雨果傳記,最好的選擇莫過於莫洛亞的這本《雨果傳》。法蘭西學院院士昂裏奧(Henriot)讀完這部《雨果傳》,大為感嘆:感謝莫洛亞,我八天來一直沉浸在雨果之中,就好像是沉浸在大海之中。評論傢比利(Billy)對雨果頗有研究,本人也
寫過好幾部作傢的傳記,他的評語可謂行傢的意見:“剪裁的傑作,布局的傑作,闡述的傑作。”
何以莫洛亞的《雨果傳》會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傳記名著呢?莫洛亞(1 —1 )是法國當代著名作傢,在國內外很有影響。他的創作尤以小說見長,1 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如果說雨果是一位多纔多藝的作傢,則莫洛亞是一位多纔多藝的傳記作傢。莫洛亞是一位有經驗的小說傢,作品結構嚴謹,文筆老練,機智而有幽默感,熱情而又不失分寸,深得法國傳統小說之三昧。莫洛亞寫小說如此,寫人物傳記亦復如此。讀莫洛亞的人物傳記,就像是讀一部小說。
而雨果的一生,不僅豐富,而且漫長,有時峰迴路轉,有時柳暗花明。有人說得好,雨果一生寫下的最精彩的一部小說,就是他自己的一生,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就是雨果自己。這樣一部情節生動、麯摺多變的“小說”,傳記作者如果沒有小說傢的生花妙筆,能寫
好嗎?
小說是虛構的作品,屬藝術範疇;而人物傳記要寫真人真事,屬曆史範疇。曆史學傢態度冷靜,尊重客觀,長於分析。就氣質而言,小說傢和曆史學傢不易兼而得之。莫洛亞偏偏是位曆史學傢,一位名副其實的曆史學傢。這位法蘭西學院院士齣版過《法國史》、《德國
史》、《美國史》;他是英語通,他的《英國史》還是一部曆史名著。這樣,在莫洛亞身上,小說傢和曆史學傢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兼而得之,相互補充,相得益彰。莫洛亞筆下的人物傳記有豐富而翔實的史料,有明晰而客觀的分析,可能除初期的一、二部作品外,都是嚴肅的曆史著作。
法國文學界普遍認為,莫洛亞的功績在於革新瞭傳記文學。這種文學體裁到瞭莫洛亞手裏,贏得瞭新的生命,成為既有學術性又有藝術性的一種文學樣式。莫洛亞在被自己革新過的傳記文學領域裏,辛勤耕耘數十年,碩果纍纍。他既寫政治傢傳記,更寫文學傢傳記,如《雪萊傳》、《拜倫傳》、《夏多布裏昂傳》、《喬治? 桑傳》、《普魯斯特傳》、《三仲馬傳》和《巴爾紮剋傳》等。莫洛亞能集小說傢和曆史學傢於一身,能熔翔實的史料和生動的文筆於一爐。雅俗共賞,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
莫洛亞寫《雨果傳》,還有一點值得注意。誠如作者在“捲首語”中所說,“我不記得有什麼時候,對維剋多? 雨果失卻過仰慕之心。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我就曾激動地傾聽我母親給我們朗讀《窮苦人》一詩瞭。15歲那年,《悲慘世界》使我大為震動。在我一生的
歲月裏,我不斷發現他天纔中有一些新的方麵。”莫洛亞是懷著尊敬和仰慕的心情寫這部《雨果傳》的。他自稱:“我在大傢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把這位偉人的一生,恭恭敬敬、原原本本地整理齣來,盡瞭自己最大的努力。”這部《雨果傳》是莫洛亞所完成的“最為浩繁、最為睏難的工作”。最能瞭解作傢的人,應該是作傢,最能熟悉作傢勞動、最能洞察作傢創作奧秘的人,還是作傢。從這個意義上說,作傢為作傢立傳,更能還作傢的本來麵貌。莫洛亞寫《雨果傳》,比許多對雨果更有研究的人,比許多對雨果更為服膺的人,自有其旁人不及的獨到之處。這是一位作傢懷著虔誠的心情為另一位作傢寫的傳記。
我們讀《雨果傳》,第一個印象是內容真實可信,書中旁徵博引,僅僅注明齣處的引證材料有四百餘處,使人感到無一事無來曆。莫洛亞不靠想象來杜撰生動的情節,而是以小說傢的匠心為曆史服務,把本身已很豐富的情節串聯成篇,成為一部確鑿有據的“信史”。今天,這部《雨果傳》不僅嚮廣大讀者全麵介紹雨果光輝的一生,而且已成為法國研究雨果的必備參考書。任何一份研究雨果的參考書目中,都毫無例外地列上莫洛亞的《雨果傳》。主要為一般讀者寫的文學傳記,能得到專傢的如此重視,也就不辜負莫洛亞的一番苦心瞭。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旗手,而且創作生涯很長。我們讀《雨果傳》時,仿佛在讀法國19世紀的文學史。一大批活躍在文壇的法國作傢,先後在《雨果傳》中粉墨登場,留下各自的音容笑貌。雨果一生和各種各樣的政治人物有過交往和接觸,雨果中年後,政治活動和文學創作更幾乎是平行的。《雨果傳》中展現在雨果身後的背景,是一部豐富多彩的法國19世紀史。雨果生活的每個階段,都和法國曆史的某一章相聯係。我們讀完《雨果傳》,仿佛重溫瞭法國19世紀。
《雨果傳》中站齣來的雨果形象是高大的。在《雨果傳》中,雨果一生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讀者看著這位天纔作傢從前一頁走進後一頁,從童年走進成年,從舞颱走進詩壇,從巴黎走進大海,從澤西島走進先賢祠。雨果走進瞭曆史,他的一生成為法國曆史的一頁。法
國文化部部長雅剋? 蘭(Jack Lang)寫道:“維剋多? 雨果和他自己的時代關係十分密切,又和我們的時代關係協調一緻。”
偉大的曆史人物,生活裏和思想裏常常會有復雜的方麵,站在曆史前麵對曆史發展起引導作用的曆史人物尤其如此。莫洛亞寫雨果,既寫雨果的偉大和崇高,又不隱瞞其未必偉大、未必崇高之處。曆史人物之偉大與否,取決於他對曆史的貢獻。我們看到,偉人不是從少到老一直是偉人,也未必裏裏外外始終是完人。《雨果傳》中的雨果是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的喜怒哀樂,我們看得見,也感得到。但莫洛亞筆下的雨果,不僅是莫洛亞個人頭腦裏的雨果形象,而更是曆史這麵鏡子照齣來的雨果形象。作為曆史人物,雨果不僅留下瞭幾十部作品,還留下瞭大量不經意間寫下的片言隻語。不僅雨果留下的作品和片言隻語,連雨果的親人和仇人留下的作品和片言隻語,都成為後人評論雨果的材料,成為曆史審查雨果的依據。曆史對曆史人物要做全身的體格檢查。曆史不僅掌握雨果的孫子喬治寫祖父的迴憶錄,還掌握硃麗葉秘不示人的一萬八韆封情書,曆史不僅留下雨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寫下的手記,也留下聖伯夫寫後沒有發錶、並一度希望銷毀的手稿。曆史的檢查是無情的,有時還是挑剔的。
雨果逝世一百年後,曆史給雨果下的結論,是全國又一次普天同慶的“雨果年”。幾乎就在《雨果傳》的譯文完稿的同時,10月5日,在愛麗捨田園大街巴黎國立展覽館所在地的“大宮展覽館”,規模浩大、內容豐富的“雨果光輝展”(la Gloire de Victor Hugo)
隆重開幕。同一天,在“大宮展覽館”對麵的“小宮展覽館”,法國國立圖書館展齣全部館藏及嚮私人收藏傢藉來的雨果手稿和畫稿,展覽會題為“墨的太陽”(Soleil d’Encre)。這對孿生的展覽會把法國“雨果年”的紀念活動推嚮一個新的高潮。19世紀的法蘭西齣現瞭不少政治傢、文學傢,可是有多少人,不論是雨果的朋友,還是雨果的敵人,已被曆史的長河所淹沒。隻有雨果傲然挺立,生前猶如死後,受到曆史和人民的敬仰。雨果享受到瞭曆史僅僅保留給拿破侖的殊榮。就一生的業績和身後的曆史影響而言,拿破侖和雨果已成為法國曆史上僅有的兩個曆史偉人,兩座曆史高峰,拿破侖是政治傢,是軍事傢,而雨果隻是作傢,是詩人。
莫洛亞的《雨果傳》是為法國讀者寫的。“雅俗共賞”首先是對法國讀書界而言的。我們在翻譯時,也不時感到這部傳對我國讀者似乎還欠缺一點什麼。例如,雨果的文藝理論和創作思想,書中涉及較少。莫洛亞在“捲首語”中也交代過,在他之前,不少關於雨果的專
題已有人做過深入細緻的研究。他的責任是“不加贅述”。可是,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要求,對法國讀者是無須贅述的內容,對中國讀者可能偏偏是求之不得的材料。
莫洛亞在《雨果傳》中“力戒把主人公淹沒在各種見證材料之中”。但事實上,作者在《雨果傳》中還是披露瞭很多材料。例如,雨果和聖伯夫的關係曆來是令人感興趣的問題。莫洛亞發掘到不少新材料,特彆是保存在斯勃爾貝什? 德? 洛旺儒爾收藏館中沒有發錶過
的原始材料。就《雨果傳》而言,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特色。但在對雨果還瞭解不多的中國讀者看來,聖伯夫的《文壇鬥士》一文就未必是最迫切需要瞭解的內容。相對而言,我們還覺得《雨果傳》的前半部較詳,後半部偏略,雨果的傢庭生活敘述較細,社會活動介紹偏粗。
“紀念雨果全國委員會”主席讓? 馬森(Jean Massin)是迄今為止最權威的“法國讀書俱樂部”版《雨果全集》的主編。他認為:“維剋多? 雨果是一位天纔,是我國文學中最傑齣的天纔,也是最名副其實的天纔。”嚮我國讀者介紹這部關於這位天纔作傢的著名傳記,是我們的一個夙願。但在翻譯本書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任務遠比我們估計的要艱巨。對於雨果一生的基本綫索和創作概況,譯者事先有所瞭解,也是有思想準備的。但是,雨果的一生太豐富,19世紀的曆史太豐富,作者莫洛亞的知識也太豐富,我們不時感到捉襟見肘,感到力不勝任。
我們翻譯《雨果傳》,不僅譯齣全書正文,也譯齣全書一韆餘處引文的齣處,在書中以“原注”注明。我們認為,這些引證材料是《雨果傳》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反映瞭《雨果傳》的嚴肅性和科學性。但莫洛亞引用的原著都是法國版本,我們翻譯時頁碼從略。《雨
果傳》中還有一些作者原有的注釋,我們原則上照譯,個彆枝節問題從略。譯者自己加上的知識性注釋不另注明“譯注”,因為,凡不是“原注”的實際上都是“譯注”。
我們為《雨果傳》搜集瞭多幅插圖,希望能藉此加深讀者對雨果的感性印象,也可增加閱讀文字的興趣。雨果後半生的照片都是很難得的寶貴資料,搜集也頗不易。《雨果傳》翻譯中的語言問題及背景問題,我們雖經多方查閱,多方請教,但仍然有個彆地方解決得心裏並不踏實。全書疏漏之處,更是難免。我們竭誠希望廣大讀者和海內專傢,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程曾厚

前言/序言


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亞作品集) 一部波瀾壯闊的生命史詩,一次深入靈魂的探索之旅 安德烈·莫洛亞,這位以其精湛的傳記藝術和細膩的筆觸聞名於世的作傢,通過《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這部鴻篇巨著,為我們徐徐展開瞭法國文學巨匠維剋多·雨果跌宕起伏、輝煌燦爛的一生。這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幅描繪瞭十九世紀法國社會風貌、政治動蕩與思想變革的宏大畫捲,一次對人性、藝術、愛情、信仰以及曆史洪流的深刻反思。莫洛亞以其超凡的洞察力,穿透瞭雨果這位天纔的靈魂深處,讓我們得以窺見他作為詩人、小說傢、戲劇傢、政治傢以及一位凡人的多重麵嚮。 生如洪流,時代巨擘的崛起 雨果的生命,從一八零二年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與風暴和變革緊密相連。他的齣生地,被拿破侖的軍隊占領過的馬賽,似乎預示著他將擁有一個充滿動蕩與激情的未來。他的父親,一位傑齣的軍官,卻在拿破侖的帝政時期屢屢變遷,這使得雨果的童年充滿瞭輾轉與不安,卻也磨礪瞭他敏銳的觀察力和對世界的好奇心。 莫洛亞的筆觸,讓我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我們能感受到雨果孩提時代所見的士兵、戰火,以及他對父親的崇拜與對母親的依戀。他的母親,一位堅強的女性,對雨果的早期教育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嚮他灌輸瞭對古典文學的熱愛,也點燃瞭他內心深處的文學火種。 雨果的文學天賦,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在他青少年時期便已閃耀。年僅十八歲,他便以一首齣色的詩歌獲得瞭科學院的奬項,這預示著他將在法國文壇掀起一場革命。莫洛亞細緻地描繪瞭雨果的少年時代,他與兄弟們的頑皮與親昵,他對文學創作的癡迷,以及他對社會現實的初步關注。 浪漫主義的旗幟,藝術革新者的風采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靈魂人物,他以磅礴的氣勢和革新性的觀念,徹底顛覆瞭新古典主義的陳規。莫洛亞通過大量史料和雨果本人的作品,生動地再現瞭雨果在文學道路上的探索與鬥爭。 《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這些耳熟能詳的巨著,在莫洛亞的筆下,不再僅僅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被注入瞭生命與情感。我們跟隨雨果,感受他筆下那些被社會遺棄的、處於命運邊緣的人物,如卡西莫多、冉·阿讓、芳汀,他們身上承載著雨果對底層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社會不公的強烈控訴。莫洛亞深刻剖析瞭雨果的創作動機,他如何將個人的情感體驗、對人性的洞察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融入到作品之中,從而創造齣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學經典。 莫洛亞特彆強調瞭雨果在戲劇領域的貢獻。他大膽挑戰瞭三一律的束縛,在《剋倫威爾》的序言中,他提齣瞭浪漫主義的戲劇理論,他的戲劇作品《埃爾納尼》的首演,更是引發瞭“剋倫威爾之戰”,一群年輕人為瞭爭取藝術的自由與保守勢力展開瞭激烈的搏鬥。莫洛亞將這場藝術上的革命描繪得驚心動魄,也讓我們看到瞭雨果作為一位充滿激情與勇氣的藝術傢的形象。 政治風雲,流亡生涯的堅韌 雨果的一生,並非隻局限於文學殿堂。他對法國政治的關注,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使得他的生命與國傢命運緊密交織。在拿破侖三世建立第二帝國後,雨果堅決反對專製,他以激昂的文字和堅定的立場,成為帝國最尖銳的反對者。 莫洛亞詳細記述瞭雨果在政治鬥爭中的立場轉變,從早期的支持波旁王朝,到後來堅定地擁護共和。我們看到他如何從一位受人敬仰的文學傢,轉變為一位備受矚目的政治異議人士。他被判流亡,離開瞭他熱愛的祖國,開始瞭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在這段流亡的日子裏,雨果的生活充滿瞭艱辛與孤獨,但他從未放棄對自由和正義的追求。莫洛亞讓我們看到瞭雨果在流亡時期創作的磅礴巨著,如《悲慘世界》。我們能感受到他在流亡中的憤怒、悲傷,以及他對祖國深深的思念。然而,他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用他的筆作為武器,繼續與暴政抗爭。他通過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成為流亡者和反對派的精神領袖。莫洛亞細緻地描繪瞭雨果在流亡中的生活細節,他對政治局勢的分析,他與傢人朋友的通信,以及他如何在這種睏境中尋找精神的慰藉。 愛情與傢庭,人性的復雜與光輝 除瞭在文學和政治上的宏圖偉業,雨果的個人生活也同樣豐富多彩,充滿瞭激情與糾葛。莫洛亞並沒有迴避雨果愛情生活的復雜性,他如實地呈現瞭雨果與阿黛爾·富歇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以及這段愛情所經曆的考驗與波摺。 我們看到瞭雨果年輕時的熱情與浪漫,他為阿黛爾寫下的動人詩篇,以及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然而,現實的殘酷,傢庭的反對,以及雨果對藝術的執著,讓這段愛情濛上瞭陰影。莫洛亞深刻剖析瞭雨果在愛情中的掙紮與痛苦,以及他如何在這種情感的漩渦中尋找平衡。 雨果的傢庭生活,也並非一帆風順。他與妻子的關係,以及他與孩子們之間的情感,都充滿瞭人性的復雜性。莫洛亞對雨果的子女,如萊奧波爾丁、夏爾、弗朗索瓦、阿黛爾,都進行瞭細緻的描繪,展現瞭他們與父親之間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們各自的人生軌跡。特彆是萊奧波爾丁的早逝,給雨果帶來瞭巨大的打擊,也深刻地影響瞭他的創作與人生觀。莫洛亞通過這些細節,讓我們看到瞭雨果作為一位丈夫、一位父親的溫情與無奈,也展現瞭他內心深處柔軟的一麵。 晚年歲月,榮耀與傳承 雨果的一生,是漫長而輝煌的。在漫長的流亡生涯結束後,他終於得以重返祖國。晚年的雨果,享盡瞭世人的尊敬與贊譽,他成為瞭法國的民族象徵,一位受到全民愛戴的文學巨匠。 莫洛亞在書的結尾,描繪瞭雨果晚年的生活。他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他的作品繼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他的葬禮,成為瞭一場全民的盛典,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先賢祠,與法國最偉大的思想傢和藝術傢長眠在一起。 莫洛亞通過對雨果一生的梳理,不僅展現瞭他作為一位文學巨匠的輝煌成就,更深入地探討瞭他的人性光輝與人格魅力。雨果的生命,如同一部宏大的史詩,充滿瞭激情、智慧、勇氣、愛與痛。他以其不屈不撓的精神,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對弱者的深切同情,以及他對藝術的無限熱愛,永遠地激勵著後人。 《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是莫洛亞對這位偉大大師最真誠的緻敬,也是一部值得我們反復閱讀、細細品味的文學經典。它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去感受一個偉大靈魂的搏動,去理解一個時代的變遷,去體悟生命最深刻的意義。這部作品,不僅是對雨果一生的畫像,更是對人類精神力量的一次深刻禮贊。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任何一個熱愛文學的人來說,雨果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他的作品,那種宏大敘事與細膩情感的完美融閤,總是能深深地打動我。然而,對於他本人的人生,我知之甚少。所以我對這本書充滿好奇。我非常想知道,這位在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巨人,他的人生旅程是怎樣的?“奧林匹歐”這個詞,是否暗示著他曾經經曆的輝煌時刻,抑或是某種精神上的升華?莫洛亞的作品,我一直覺得他有種獨特的能力,能夠捕捉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並以一種優雅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更深入地理解雨果,不僅僅是他作為作傢的成就,更是他作為一個人的復雜性,他的激情,他的掙紮,他的愛與失落,以及這一切如何最終匯聚成他永恒的藝術作品。

評分

作為一名對曆史人物傳記有著特殊偏好的讀者,我對安德烈·莫洛亞的名字並不陌生。他的作品總是以一種溫和而又不失深刻的筆觸,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時代背景的交織。而這次,當目光落在這本《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上時,一種莫名的期待油然而生。雨果,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瞭太多傳奇色彩,他的文學成就,他的政治抱負,他坎坷的人生經曆,每一個方麵都足以引人入勝。我尤其對“奧林匹歐”這個副標題感到好奇,它是否暗示瞭雨果在人生某個階段所經曆的輝煌與挑戰?莫洛亞會如何解讀雨果的“一生”,是如何將那些分散的曆史碎片,串聯成一個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不僅僅是瞭解雨果的生平事跡,更能深入探究他思想的演變,情感的起伏,以及他如何在高潮與低榖中,依然保持著對文學和人生的執著。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厚重感,復古的字體搭配上略顯陳舊的紙張觸感,仿佛在翻開它的時候,就能穿越時空,走進那位偉大文學巨匠的靈魂深處。我一直對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充滿好奇,而雨果的名字,無疑是那個時代中最耀眼的一顆星。我曾讀過《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那些波瀾壯闊的故事,那些鮮活的人物,至今仍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所以,當我看到這本《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時,我立刻被它吸引住瞭。我期待著能夠通過這本書,瞭解這位文學巨匠的成長曆程,他的人生軌跡,以及那些可能影響瞭他創作的深刻經曆。我很好奇,是什麼樣的生活,能夠孕育齣如此宏大的敘事和深邃的思想?是怎樣的情感,讓他寫齣瞭那些觸動人心的句子?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像是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窗戶,我渴望透過它,去窺探一個時代,去理解一位巨人。

評分

維剋多·雨果,這個名字本身就足以喚起我對那個輝煌時代的無限遐想。他的作品,如同一座座宏偉的文學豐碑,矗立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但僅僅瞭解他的作品,遠不足以滿足我對這位巨匠的好奇心。我一直渴望能夠深入瞭解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人生軌跡。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時,我的內心湧動著一種強烈的渴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雨果跌宕起伏的一生。我期待著能夠看到,是什麼樣的經曆,塑造瞭他對社會不公的深刻洞察?是什麼樣的情感,賦予瞭他筆下人物如此鮮活的生命力?莫洛亞的敘事風格,我一直非常欣賞,他總能以一種溫潤而又不失力量的方式,將人物的情感與曆史的洪流巧妙地結閤在一起。這本書,在我眼中,不僅僅是關於一位作傢的傳記,更是關於一個時代,一段人生的深刻解讀。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那些在各自領域留下濃墨重彩印記的人物都抱有極大的興趣,而維剋多·雨果無疑是其中最值得探究的一位。他的作品,如《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早已超越瞭時間的界限,成為全人類的精神財富。然而,對於這位偉大的作傢本人,他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是什麼樣的經曆塑造瞭他深刻的人文關懷和對社會的不公發齣憤怒的呐喊?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雨果傳:奧林匹歐或雨果的一生》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的疑問。我渴望通過莫洛亞的筆觸,去瞭解雨果的童年,他的少年時代,他的愛情,他的政治生涯,他與那個時代最傑齣的思想傢們的交往,以及他內心深處最隱秘的情感世界。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通往雨果內心深處的門,讓我得以窺見他靈魂的深度與廣度。

評分

正版書,雨果的童年照很可愛

評分

配送方式

評分

剛想到自己買過這本書。

評分

售後政策

評分

售後服務

評分

正版商品包裝完好無損贊

評分

售後服務

評分

取消訂單

評分

取消訂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