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王力先生的专著《汉语音韵》和《音韵学初步》。 《汉语音韵》196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多次重印,2013年中华书局将之收入“文史知识文库典藏本”(后称“中华本”);1986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力文集》第五卷收入《汉语音韵》(后称“文集本”),该卷由唐作藩先生负责编校。 《音韵学初步》与《汉语音韵》均是为初学者写的深入浅出的读物,198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称“商务本”),1986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力文集》第五卷收入(后称“文集本”),该卷由唐作藩先生负责编校。 此次收入《王力全集》,《汉语音韵》我们以中华本为底本,同时参以文集本进行了整理和编辑;《音韵学初步》则以文集本为底本,参以商务本而进行了整理和编辑。
目录
汉语音韵音韵学初步主要术语、人名、论著索引
精彩书摘
第一章语音学常识 人类的发音器官,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是肺,第二是声带,第三是口腔。人类的发音,也必须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是呼气,第二是成声,第三是构音。呼气是肺所起的作用,成声是声带所起的作用,构音主要是口腔所起的作用。 肺好像一个风箱,它管人类的呼吸,也管人类的发音。发音一般只用呼气,极少用吸气。没有肺的呼气就不可能有语音,正如没有人的吹气,笛子不会自己发音一样。肺对发音虽然这样重要,语音学并不以肺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单靠肺的呼气也不能成声,而各种语音的区别也不是靠肺的动作来区别的。但是,呼气的量则是跟语音的强弱发生关系的。同一种语音,如果它的高度不变,呼气量的大小和语音的强弱就成为正比例。在语音实验中,音的强弱表现为振幅的大小。 声带是发音所赖以实现的一种器官。声带形似两唇,在喉头里边;它们是富有弹性的,能左右分开或合拢。声带的中间叫做声门。当我们发音的时候,声带合拢,声门紧闭,肺里呼出的气流从一对声带当中挤出来,使声带颤动,这样就令人听见正常的“人声”。声带的紧或松和语音的高低成正比例。注意:这里讲的高低是音乐上所谓高低,是频率的关系,不是指大声或细声。 单靠呼气作用和成声作用(声带作用),还不能构成各种不同的语音,还要靠第三个步骤——构音作用,使语音具有各种不同的音色。构音作用主要是利用口腔各种不同的形式来造成的。 大家知道,音波需要有共鸣器与之共鸣,然后能使声音加强,令人能够听见。口腔正是一种共鸣器,而舌头位置移动则是用来调节这个共鸣器的。通常我们以为人用舌头来说话,这虽然不完全正确,却不是没有道理的。由于舌头位置的移动,就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共鸣器,因而形成各种不同的音色。 音乐上有乐音和噪音的分别。乐音听起来令人感到是单一性的,有一定的音高。噪音听起来正相反,令人感到是非单一性的,音高不容易确定。语音学上把语音分为两大类:元音和辅音。元音都是乐音,发音时舌头翘起最高的时候也不至于接触到上腭,口腔有足够的孔道让气流自由地通过。辅音都是噪音或主要成分是噪音,发音时舌头、嘴唇、小舌等把口腔塞住了然后突然放开,或者是只留狭窄的孔道让气流挤出来。 元音最普通的元音是舌面元音。舌面翘起时,其前后高低的变化,形成了各种元音。舌面平放,差不多像没有发音时的状态,这是一个[A]音,我们把它叫做中性[A]。舌面的前部翘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e][i];舌面的后部翘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α][3][o][u];舌面的中部翘起,比较常见的只有一个[a]。就嘴唇的情况说,前元音和中元音往往是不圆唇的;后元音往往是圆唇的。但是,前元音也有圆唇的,如跟[£]相当的圆唇元音是[∞],跟[e]相当的圆唇元音是[ф],跟[i]相当的圆唇元音是[y];后元音也有不圆唇的,跟[0][o][u]相当的不圆唇元音是[A][Y][ш]。 上述的元音发音时,都只有一个共鸣器,这就是口腔。假定发音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口腔和鼻腔同时都通过,引起口腔和鼻腔的同时共鸣,那么又形成鼻化元音,如[а][е][э][о]等。 ……
前言/序言
汉语音韵、音韵学初步(精)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