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15.0多物理耦合场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一书最大特点是所有实例均以图解的形式进行讲解,通过各种实例进行分类讲解。围绕耦合场分析精选了一系列实例,每个实例均配以真实的解析图形,并以最简练、直白的文字描述,使读者能够边学习边操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和实用效果。
《ANSYS15.0多物理耦合场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共10章。第1章介绍了ANSYS耦合场的基本概念、分析类型及单位制,使读者对ANSYS耦合场有初步的了解;第2章介绍了直接耦合场分析,主要包括集总电单元、热-电分析、压电分析、电弹分析、压阻分析、结构-热分析、结构-热-电分析、磁-结构分析以及电子机械分析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了直接耦合场实例分析;第4章介绍了多场(TM)求解器-MFS单代码耦合分析,主要包括ANSYS多场求解器和求解算法,ANSYS多场求解器求解步骤等;第5章介绍了使用代码耦合的多场求解器,包括MFX工作原理、MFX求解过程以及启动和停止MFX分析;第6章介绍了多场求解-MFS单码的耦合实例分析;第7章介绍了载荷传递耦合场物理分析,主要包括物理环境的概念、一般分析步骤、在物理分析之间传递载荷以及使用多物理环境进行载荷传递耦合物理分析;第8章介绍了载荷传递耦合场物理实例分析;第9章介绍了耦合物理电路分析,主要包括电磁-电路分析、电子机械-电路分析以及压电-电路分析;第10章介绍了耦合物理电路模拟实例分析。各章都包含了相应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利用ANSYS软件进行分析的基本过程,还有对相关求解步骤的详细介绍。本书可作为各大工程院校研究生和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的耦合场分析自学辅导用书。
  ANSYS软件是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由世界上最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公司之一的美国ANSYS开发。它能与多数CAD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如Pro/Engineer、NASTRAN、Alogor、I-DEAS、AutoCAD等,是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高级CAD工具之一。
  ANSYS软件可广泛应用于核工业、铁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电子、土木工程、造船、生物医学、轻工、地矿、水利和日用家电等工业制造及科学研究领域。ANSYS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汲取当今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最新发展,领导着有限元发展的趋势,并为全球工业界广泛接受,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群。
  全书共10章。第1章介绍了ANSYS耦合场的基本概念、分析类型及单位制,使读者对ANSYS耦合场有初步的了解;第2章介绍了直接耦合场分析,主要包括集总电单元、热-电分析、压电分析、电弹分析、压阻分析、结构-热分析、结构-热-电分析、磁-结构分析以及电子机械分析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了直接耦合场实例分析;第4章介绍了多场(TM)求解器-MFS单代码耦合分析,主要包括ANSYS多场求解器和求解算法,ANSYS多场求解器求解步骤等;第5章介绍了使用代码耦合的多场求解分析,包括MFX工作原理、MFX求解过程以及启动和停止MFX分析;第6章介绍了多场求解-MFS单码的耦合实例分析;第7章介绍了载荷传递耦合场物理分析,主要包括物理环境的概念、一般分析步骤、在物理分析之间传递载荷以及使用多物理环境进行载荷传递耦合物理分析;第8章介绍了载荷传递耦合场物理实例分析;第9章介绍了耦合物理电路分析,主要包括电磁-电路分析、电子机械-电路分析以及压电-电路分析;第10章介绍了耦合物理电路模拟实例分析。各章都包含了相应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利用ANSYS软件进行分析的基本过程,还有对相关求解步骤的详细介绍及实例的命令流文件。
  本书最大特点是所有实例均以图解的形式进行讲解,通过各种实例进行分类讲解。围绕耦合场分析精选了一系列实例,每个实例均配以真实的解析图形,并以最简练、直白的文字描述,使读者能够边学习边操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和实用效果。
  本书附有多媒体学习光盘,包括全书实例的源文件和实例操作过程的录屏AVI文件,读者可以通过观看录像的方式,学习各类有限元分析的具体方法。这也相当于老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本书由三维书屋工作室策划,由石家庄三维书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胡仁喜博士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闫波工程师以及石家庄三维书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康士廷老师编写。其中胡仁喜执笔编写了第1~3章,闫波执笔编写了第4~8章,康士廷执笔编写了第9~10章。李鹏、周冰、董伟、李瑞、王敏、刘昌丽、张俊生、王玮、孟培、王艳池、阳平华、袁涛、闫聪聪、王培合、路纯红、王义发、王玉秋、杨雪静、张日晶、卢园、万金环、王渊峰、王兵学、徐声杰、张琪、李亚莉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书中不足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登录网站www.sjzswsw.com或发送电子邮件到win760520@126.com,对本书提出批评和建议,以方便作进一步的修改。
  编者
我是一名大学在校生,正在学习机械工程专业,对有限元分析和多物理场耦合的应用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我常常在课堂上接触到一些多物理耦合的概念,但总是觉得理论抽象,难以与实际的软件操作联系起来。因此,我特别希望《ANSYS15.0多物理耦合场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力助手。我期待它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并结合ANSYS 15.0的具体界面和操作流程,让我们这些初学者能够快速上手。我希望书中能够从最基础的网格划分、材料属性定义开始,逐步引导我们学习如何设置不同物理场之间的耦合关系,例如如何定义温度场对材料刚度的影响,或者流体压力对结构变形的耦合作用。我很看重书中是否有针对不同耦合问题的典型案例,例如一个简单的热膨胀引起的应力分析,或者一个流体流动引起结构振动的仿真。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答,那对我们学生来说就太有帮助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实在太吸引人了,我一直对多物理耦合场分析很感兴趣,但又觉得它很高深,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看到《ANSYS15.0多物理耦合场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这个名字,我顿时燃起了希望。我最看重的是它“从入门到精通”这个承诺,这意味着它应该能循序渐进地带领我这个初学者,一步步掌握复杂的理论和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多物理耦合场的概念,比如热-力耦合、流-固耦合等,并详细解释它们在ANSYS 15.0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丰富的案例分析,涵盖一些实际工程应用,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而且,标题中强调了“有限元分析”,这意味着我对书中能够深入讲解有限元方法在多物理耦合场分析中的应用抱有很大期望,例如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求解器选择等关键步骤。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多物理耦合场分析世界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是否真的能帮助我从零开始,最终达到精通的境界。我非常看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希望书中提供的操作步骤清晰易懂,能够让我跟着书本一步一步地在ANSYS 15.0中完成建模和仿真。
评分作为一名在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对有限元分析并不陌生,尤其是在结构力学和热分析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近年来,随着工程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多物理耦合场的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我的知识储备在这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当我看到《ANSYS15.0多物理耦合场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精通”这个词所吸引。我深知,仅仅了解一些皮毛是无法应对实际复杂工程挑战的,我需要的是能够深入理解耦合机理,掌握高级分析技巧,并能熟练运用ANSYS 15.0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探讨,比如耦合方程的推导、不同耦合模型的选择依据、以及如何对耦合场的求解进行优化。同时,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高阶的仿真案例,例如涉及到非线性耦合、瞬态耦合、甚至是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场景。我相信,一本真正能够帮助工程师“精通”的书,必然需要超越基础操作,深入到原理层面,并且提供能够应对复杂工况的解决方案。如果这本书能提供相关的算法细节、数值稳定性的讨论,以及结果的验证与对比方法,那将是锦上添花了。
评分我一直认为,技术书籍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新。因此,当我在《ANSYS15.0多物理耦合场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这个标题中看到“精通”二字时,我对其内容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手册,而是能够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多物理耦合场的内在机理,并且能够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将这些分析方法应用于更广泛、更前沿的工程问题。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更复杂、更精确的多物理耦合模型的方法论,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值离散格式,如何进行耦合稳定性分析,以及如何评估仿真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前沿的多物理耦合分析技术,比如一些新兴的耦合方式,或者在特定领域(如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中多物理耦合分析的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这本书如果能让我不仅仅是会用ANSYS 15.0,而是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做得更好”,从而能够独立解决更具挑战性的工程难题,甚至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那它无疑将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评分对于我这种对特定软件版本有偏好的用户来说,《ANSYS15.0多物理耦合场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这个标题中明确标注的15.0版本,让我感到一阵欣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我们往往会因为项目需求、公司软件许可等原因,被固定在某个特定的软件版本上。而市面上很多关于ANSYS的教程,往往更新换代太快,内容已经不再适用于我们正在使用的版本。因此,一本专注于15.0版本的教程,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ANSYS 15.0在多物理耦合分析方面的所有功能和特色,包括但不限于各个模块的集成方式、数据交换的流程、以及在这个版本中特有的技术和优化。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针对ANSYS 15.0特定环境下,解决多物理耦合问题的一些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在15.0版本中,哪些类型的耦合分析求解器性能更优,或者在处理某些复杂边界条件时,15.0版本有哪些更方便的设置方法。如果书中还能对15.0版本的一些bug或已知限制进行说明,并提供规避或解决的方案,那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评分看着挺不错的,性价比较高
评分介绍的步骤很详细,就是理论介绍比较少,比如不知道为什么要选则那个单元之类的
评分还没看,不过包装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不错,随便买买看看,还可以
评分还没看,不过包装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纸张不好,软绵绵的,像盗版的
评分可以还不错继续努力了
评分还行
评分很复杂很复杂,需要看很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