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冰箱与空调器维修一月通(第2版)》以日为单位安排学习内容,力求在30日内让读者轻松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基本维修技术。全书共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1~3日主要讲述制冷技术、变频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第4~5日主要讲述电冰箱、空调器的结构、分类、型号、规格和常用维修工具;第4~16日主要讲述电冰箱的零部件、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维修实例;第17~26日主要讲述空调器的零部件、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维修实例;第27~28日主要讲述空调器安装技术;第29~30日主要讲述家用中央空调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安装与维修技术。
《电冰箱与空调器维修一月通(第2版)》以实用为原则,采用图文对话模式进行讲解,通过师徒对话,逐步引出知识精髓,让初学者在一个月内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基本维修技能。
作者简介
王忠诚,198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校任教,并先后在康力和创维公司从事技术工作,还在松下特约维修站兼职,不但具有丰富的维修实践经验,还具有实际的教学经验,所著书籍多次进入电工电子排行榜前列,是我社优秀作者。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日 制冷技术基础
一、制冷技术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制冷原理
三、制冷剂和冷冻油
第2日 变频技术基础
一、变频器的结构与原理
二、变频器的逆变开关器件
三、变频器电路分析
四、变频器驱动电动机工作原理
第3日 单片机技术基础
一、了解单片机
二、单片机的系统结构与硬件结构
三、家用电器专用型单片机接口电路
第4日 电冰箱与空调器的结构、分类、型号和规格
一、电冰箱的结构、分类、型号和规格
二、空调器的结构、分类、型号和规格
第5日 维修电冰箱与空调器常用的工具
一、割管器、弯管器和扩管器
二、真空泵、修理阀和连接管
三、封口钳、封口器和气焊枪
四、氧气减压阀、乙炔减压阀和气焊枪
五、钳形表、兆欧表和电子卤素检漏仪
第6日 电冰箱制冷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电冰箱压缩机
二、电冰箱冷凝器
三、干燥过滤器
四、毛细管
五、电冰箱蒸发器
六、其他部件
第7日 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直冷式电冰箱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二、间冷式电冰箱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三、间直冷混合式电冰箱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第8日 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的基本操作――气焊
一、气焊的操作步骤
二、气焊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9日 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的基本操作――检漏
一、直观检漏和仪器检漏
二、压力检漏
第10日 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的基本操作――抽真空
一、利用真空泵抽真空
二、利用电冰箱自身的压缩机抽真空
第11日 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的基本操作――加氟
一、低压侧压力控制加氟法的操作步骤
二、制冷系统加氟是否适量的判断
第12日 氟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的注意事项
一、维修R134a制冷剂电冰箱的注意事项
二、维修R600a制冷剂电冰箱的注意事项
第13日 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实例
一、冰堵
二、脏堵
三、泄漏
四、压缩机损坏
第14日 电冰箱电气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电动机及其启动电路
二、启动继电器
三、过热保护器
四、温度控制继电器
五、化霜加热器、化霜定时器、双金属恒温器及限温熔断丝
第15日 电冰箱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只有基本电路的电气系统分析
二、含有化霜电路的电气系统分析
三、含有低温补偿电路的电气系统分析
四、含有强制对流风扇电路的电气系统分析
五、含有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电气系统分析
第16日 电冰箱电气系统维修实例
第17日 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空调器压缩机
二、空调器冷凝器和蒸发器
三、空调节流器
四、电磁四通换向阀
五、单向阀、双向阀和截止阀
六、干燥过滤器和储液器
第18日 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单冷式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二、冷暖式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第19日 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维修的基本操作――检漏与抽空
一、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检漏
二、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抽真空
第20日 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维修的基本操作――收氟与加氟
一、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收氟
二、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加氟
第21日 空调器制冷/制热系统维修实例
一、压缩机故障
二、热交换器故障
三、毛细管故障
四、干燥过滤器故障
五、四通阀故障
六、连接管故障
第22日 空调器电气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压缩机电动机
二、室内外风机
三、化霜控制器和防冷风控制器
四、压力控制器
第23日 空调器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定频空调器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变频空调器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三、定频空调器与变频空调器电气系统的差异
第24日 空调器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定频系统分析举例
一、主令开关电气系统分析
二、美的KFR-36GW/Y型空调器电气系统分析
三、海信KFR-46LW/27D型空调器电气系统分析
第25日 空调器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变频系统分析举例
一、美的KFR-32GW/BPY型空调器电气系统
二、海尔KFR-50LW/BP型空调器电气系统
三、海信KFR-26GW/77ZBP型空调器电气系统
第26日 空调器电气系统维修实例
一、空调器的故障代码
二、空调器电气系统维修举例
第27日 空调器的选择与安装
一、空调器的选择
二、空调器安装位置的选择
三、空调器的第一次安装
四、空调器的移机安装
第28日 空调器安装过程中常见故障处理
一、噪声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二、漏电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三、漏水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四、漏氟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第29日 家用中央空调器的分类与结构
一、家用中央空调器的分类
二、家用中央空调器的结构
第30日 家用中央空调器的安装
附录A 海信KFR-26GW/77ZBP系列空调器室内机电气系统
插页附录B 海信KFR-26GW/77ZBP系列空调器室外机电气系统
插页
前言/序言
《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为初学者和希望系统回顾电子技术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注重实践的教材。全书共分三大部分,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电路理论到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技术。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核心原理 本部分从最基础的电学定律和元件特性入手,为后续复杂的电路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章:电路基础与分析 绪论: 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荷的物理意义。重点阐述电位和电位的概念。 基本元器件: 详细介绍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的结构、特性曲线(尤其关注非线性元件的特性)以及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行为。 电路定律: 深入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通过大量实例展示如何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电路的初步分析。 电路分析方法: 系统介绍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着重讲解叠加定理、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在简化复杂网络计算中的应用,并辅以实际工业控制回路的简化示例。 正弦稳态分析: 引入相量(Phasor)概念,讲解复数在交流电路分析中的作用。分析RL、RC、RLC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工作特性,计算品质因数(Q值)和带宽。 第二章:半导体器件与放大电路 半导体物理基础: 简述PN结的形成、单向导电性及其在温度变化下的行为。介绍稳压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的稳压原理和应用电路。 晶体管(BJT)工作原理: 深入探讨双极性晶体管(BJT)的三种工作区域(截止、放大、饱和)。详细讲解BJT的$h$参数模型,并区分共源、共基、共射极三种基本组态的电压和电流增益特性。 晶体管偏置电路设计: 重点讲解固定偏置、分压偏置等几种常用偏置方式的稳定性分析。强调如何通过合理选择偏置电阻,确保晶体管工作点(Q点)稳定在放大区,抵抗温度漂移的影响。 单级和多级放大电路: 分析耦合电容器对低频响应的影响。介绍直接耦合放大器的结构和优点。详细推导共射极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的精确公式。 场效应晶体管(FET): 介绍JFET和MOSFE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比其与BJT在输入阻抗和噪声特性上的区别。 第三章:运算放大器(Op-Amp)及其应用 理想运算放大器模型: 定义理想运放的五个关键特性。 线性应用电路: 详尽分析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电压跟随器、求和电路、减法电路的原理和传递函数。 有源滤波器设计: 介绍运放构成的有源一阶和二阶低通、高通滤波器,并讨论其相对于无源滤波器的优势(如无负载效应)。 其他实用电路: 讲解积分器、微分器的电路结构和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如噪声放大问题)。介绍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原理及在信号处理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与逻辑电路 本部分侧重于信息的二进制表示、逻辑运算及其在系统实现中的应用。 第四章:数制、编码与逻辑门 数制转换: 详细介绍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它们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讲解原码、反码和补码在计算机内部表示负数时的规则和运算。 布尔代数与化简: 阐述布尔代数的公理和基本定理。熟练运用德摩根定律、吸收律等进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逻辑门电路: 深入讲解基本逻辑门(AND, OR, NOT)以及通用逻辑门(NAND, NOR, XOR)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逻辑函数的表示与化简: 讲解真值表、卡诺图(Karnaugh Map)的绘制与使用,演示如何利用卡诺图对多变量逻辑函数进行最简化。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 译码器与编码器: 分析二进制到十进制译码器的结构和应用,如显示驱动。 数据选择器(MUX)与数据分配器(DEMUX): 讲解它们作为多功能器件在逻辑功能实现中的灵活性。 加法器与算术逻辑单元(ALU): 介绍半加器、全加器的构成,并扩展到多位串行和并行加法器的设计。 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 简要介绍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和可编程阵列逻辑(PAL)的基本结构和编程概念。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与存储器 基本触发器: 详细分析RS、D、JK、T触发器的结构、特性表和状态图。重点讨论主从结构在消除毛刺(Hazard)中的作用。 寄存器与移位寄存器: 讲解串入串出、并入并出等不同工作模式的移位寄存器及其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计数器设计: 分别介绍异步(Ripple)计数器和同步计数器的设计步骤。讲解如何设计具有特定模数的任意进制计数器。 半导体存储器基础: 区分RAM(SRAM和DRAM)与ROM的工作原理、读写时序。介绍存储器的编址方法和扩展方式。 第三部分:信号处理与系统控制基础 本部分将模拟和数字技术相结合,介绍现代电子系统中常见的信号处理和控制反馈机制。 第七章:时间与频率:信号的变换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解释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讲解傅里叶变换在分析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响应时的重要性。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 介绍复频域的概念(s域)。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用于分析RLC电路的瞬态响应。 传递函数与框图: 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学会绘制和简化控制系统的信号流图(方框图)。 第八章:反馈控制系统基础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介绍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明确反馈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减小静态误差中的作用。 系统性能指标: 定义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超调量、调节时间)和稳态指标(静差)。 稳定性分析: 介绍Routh-Hurwitz稳定判据的基本原理,用于判断系统的闭环稳定性,无需求解特征方程。 附录: 常用电子元器件参数表、电路原理图符号标准。 本书结构严谨,理论推导详尽,每章节后附有大量精选的习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如DC-DC转换器的简化模型分析、数字锁相环的基础概念介绍)加深读者的理解,旨在培养读者扎实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