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 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Fundation of Modern Chemistry]

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 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Fundation of Modern Chemist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四川大学 编
图书标签:
  • 化学
  • 无机化学
  • 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
  • 分析化学
  • 化学基础
  • 大学教材
  • 理工科
  • 高等教育
  • 21世纪课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19115
版次:3
商品编码:116334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外文名称:Fundation of Modern Chemistr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2
字数:5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 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一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宝规划教材。
  《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 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继承前两版特色、综合前两版优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全书结构,重新改写和更新了部分内容,力求反映学科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全书仍分上、下册出版。
  《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 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共16章,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简介,饱和烃,不饱和烃,环烷烃,芳香族烃类化合物,对映异构,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有机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糖类,类脂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酸,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每章均有思考题或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的提示和参考答案及全书索引。
  《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 下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制药、材料、轻纺、食品、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化学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考研学生的复习教材,还可供其他有关专业选用和读者参考。

目录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5.1 有机化合物及其特点
15.1.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特点
15.1.2 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特点
15.2 有机化学简介
15.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15.3.1 有机化合物的经典结构理论
15.3.2 有机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5.3.3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
15.4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和同分异构
15.4.1 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示
15.4.2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
15.5 有机化学反应的中间体
15.6 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
15.7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5.8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概要
思考题
习题

第十六章 烷烃
16.1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16.2 烷烃的构象
16.3 烷烃的物理性质
16.3.1 沸点
16.3.2 熔点
16.3.3 相对密度
16.3.4 溶解度
16.3.5 折射率
16.4 烷烃的化学性质
16.4.1 取代反应
16.4.2 氧化反应
16.4.3 裂解
16.4.4 异构化
16.5 烷烃的制法
16.6 烷烃的来源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七章 不饱和烃
17.1 烯烃
17.1.1 烯烃的结构及π键的性质
17.1.2 不饱和烃的构造异构及烯烃的顺反异构
17.1.3 烯烃的命名
17.1.4 烯烃的物理性质
17.1.5 烯烃的化学性质
17.2 炔烃
17.2.1 炔烃的结构
17.2.2 炔烃的命名
17.2.3 炔烃的物理性质
17.2.4 炔烃的化学性质
17.3 二烯烃与共轭体系
17.3.1 二烯烃的分类
17.3.2 1,3-丁二烯的结构
17.3.3 共轭效应
17.3.4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7.4 周环反应
17.4.1 周环反应的特点
17.4.2 电环化反应
17.4.3 环加成反应
17.5 不饱和烃的来源与制备
思考题
习题

第十八章 脂环烃
18.1 脂环烃的分类及命名
……

第十九章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第二十章 对映异构
第二十一章 卤代烃
第二十二章 醇、酚、醚
第二十三章 醛和酮
第二十四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二十五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二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二十七章 糖类
第二十八章 类脂化合物
第二十九章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三十章 金属有机化合物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索引
《现代无机化学导论》 ——深入理解元素世界的基石 本书特色: 系统性与前沿性的完美结合: 本书旨在为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现代无机化学知识体系。它不仅涵盖了经典无机化学的核心概念,如周期性规律、晶体结构、配位化学基础,更紧密结合当前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进展,如过渡金属催化、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等。 强调原理与机制的阐释: 与侧重于简单罗列事实的教材不同,本书将大量的篇幅投入到对化学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和微观机制的探讨上。例如,在阐述分子轨道理论时,我们详细剖析了对称性在构建分子轨道中的作用,并利用这些理论工具来解释键合强度、反应活性以及光谱特征。 丰富的案例研究与应用实例: 理论知识的价值在于其指导实践。本书精选了大量的工业、环境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从哈伯-博世法(Haber-Bosch process)的工业意义到酶催化反应中金属中心的生物无机化学功能,每一个案例都旨在加深读者对无机化学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替代地位的认识。 图文并茂,可视化教学: 大量高质量的化学结构图、反应机理图和实验数据图表,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动态过程。特别是在描述晶体场理论(CFT)和更精确的配位场理论(LFT)时,图示的清晰度是理解d轨道分裂模式的关键。 循序渐进的难度设计: 全书内容按照逻辑递进的顺序编排,从最基础的原子结构和周期性,过渡到复杂的固体结构和团簇化学。每章末均设有“思考与练习”题,难度梯度合理,以巩固学习效果并激发创新思维。 --- 内容提要(详尽章节概述) 第一部分:基础与结构(The Foundations and Structures)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周期性回顾 本章首先对量子力学基础在原子结构中的应用进行回顾,重点解析了原子轨道、电子排布的规则(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在预测元素性质中的决定性作用。随后,深入讨论了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的周期性变化,并引入了相对论效应(如金原子颜色)对重元素性质的修正。 第二章:离子键、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本章系统梳理了化学键理论。在离子键部分,着重于晶格能的计算及其对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共价键部分,本书超越了简单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详细阐述了杂化轨道理论(Hybridization)和价键理论(VB),并引入了对主族元素和P区元素超价现象的解释。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固体化学导论 本章是固体无机化学的基石。我们详尽分析了常见晶体结构类型,如面心立方(FCC)、体心立方(BCC)以及各种堆积模式(如六方最密堆积HCP)。着重讲解了布拉维点阵、米勒指数(Miller Indices)在描述晶面和晶向上的应用。此外,对非化学计量比化合物(如铁的氧化物)和晶体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的形成及其对材料导电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二部分:主族元素化学(Main Group Element Chemistry) 第四章:第一、二族元素(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本章关注这些金属的还原性来源、水合热、离子极化效应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我们探讨了固态和溶液中不同配位环境下的结构差异,并特别讨论了冠醚(Crown Ethers)对碱金属离子选择性络合的原理。 第五章:硼、碳、硅及其类似物 这是有机-无机交叉的精彩区域。硼烷(Boranes)的“缺电子”特性及其Wade规则的引入是重点。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烯、富勒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对比分析贯穿本章。对于硅化学,则聚焦于硅酸盐矿物学的基础,以及硅橡胶、硅树脂等聚合物的应用。 第六章:氮、磷、氧、硫的化学 本章覆盖了生命科学和大气化学中的核心元素。我们详细考察了氮的固定过程(从闪电到固氮酶)。磷酸盐的聚合与水解平衡是讨论的重点。硫的氧化态变化(如硫酸的工业制备、硫化氢的毒性)提供了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绝佳素材。 第三部分:过渡金属化学(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 第七章: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与基础理论 过渡金属化学是现代无机化学的灵魂。本章首先系统介绍d区元素的电子排布特点,随后详尽阐述了晶体场理论(CFT),解释了d轨道在不同几何构型(八面体、四面体)下的能量分裂。通过实例,读者将掌握如何根据配体场强系列来预测颜色和磁性。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化学键合 本章扩展到更精密的键合模型,引入了配位场理论(LFT)和分子轨道理论(MO Theory),用以解释π反馈(Back-donation)在金属-配体键中的重要性。内容涵盖了配位数的确定、异构现象(几何异构、光学异构)的识别,以及Werner配位理论的发展与局限性。 第九章:过渡金属的反应化学 本章聚焦于配位化合物的动力学和机理。我们详细分析了取代反应的机理分类(惰性与快的区分),如$S_N1$和$S_N2$类型在方平面和八面体配合物中的具体表现。此外,对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利用Marcus理论解释电子转移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四部分:金属有机与催化(Organometallics and Catalysis) 第十章:金属有机化学基础 本章介绍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关键概念,如“有效原子数规则”(18电子规则)及其在预测稳定络合物结构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了σ-供体配体(如烷基、氢化物)和π-受体配体(如CO、烯烃、环戊二烯基)的性质。 第十一章:过渡金属催化反应 这是本书最具应用价值的部分之一。通过剖析重要的催化循环,读者将理解有机合成中金属催化的核心步骤:氧化加成、还原消除、插入反应和易位反应。将详细分析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在烯烃聚合中的机制,以及均相催化如惠勒反应(Wacker Process)和氢甲酰化反应(Hydroformylation)的精妙之处。 第五部分:特殊领域的无机化学(Special Topics) 第十二章:内过渡元素(镧系与锕系元素) 本章专门探讨f区元素的特殊性。重点解释了“镧系收缩”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我们对比了镧系离子(如稀土发光材料)和锕系元素(如核燃料循环中的化学问题)在氧化态、磁性及溶剂萃取中的行为差异。 第十三章:生物无机化学导论 本章简要介绍无机化学在生命系统中的作用。分析了血红蛋白中铁的氧气结合机制,以及锌在多种酶(如碳酸酐酶)催化活性中的作用,阐明了金属离子如何作为功能中心调控生物过程。 第十四章:应用无机化学与新兴材料 本章展望未来。内容包括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的结构多样性及其在气体吸附和分离中的潜力,以及金属氧化物在高温超导和半导体器件中的关键作用。 --- 本书适用对象: 本书主要面向化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可作为“无机化学”或“高级无机化学”课程的教材或重要的参考书。它要求读者已具备基础的普通化学知识,并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面向未来研究的无机化学理论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的“无机化学”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例题设计得非常巧妙。不同于一些教材只是简单地罗列计算公式,这本书的例题往往结合了实际的应用场景,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比如,在讲解配合物化学时,例题就涉及到了催化剂的合成和应用,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枯燥的化学反应背后隐藏着如此重要的工业价值。此外,书后配套的习题也很有梯度,从基础巩固到拔高训练,覆盖面很广,能有效地检验我的学习效果。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朴实,给人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没有花哨的插图,仿佛在诉说着它承载着的是严谨的科学知识。翻开目录,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章节划分,从基础概念到进阶理论,脉络清晰,循序渐进。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简短的引言,介绍本章的学习目标和它在整个化学体系中的地位,这极大地帮助我快速建立起对知识点的整体认知,避免了盲目学习。

评分

这本书在“物理化学”章节的论述风格独树一帜。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先从宏观现象入手,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然后逐步引入能量、熵等概念,最终才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种“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让我在理解抽象概念时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物理化学作为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作用。读到后面,即使遇到一些复杂的动力学方程,我也能凭借前期的铺垫,相对轻松地掌握其物理意义。

评分

“有机化学”的部分,这本书的图示和反应机理的讲解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大量的立体化学结构图,清晰地展示了分子的空间排布,这对于理解立体选择性反应至关重要。而对于反应机理的推演,作者更是耐心细致,每一步的电子转移都用箭头清晰标注,并且辅以文字解释,避免了学生容易混淆的电子云迁移问题。我感觉这本书在引导学生构建“分子思维”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对于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生动,即使是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也能被作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引导我一步步深入探索化学的奥秘。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些“小贴士”和“思考题”,它们总是能激发我的好奇心,让我主动去查阅更多资料,从而拓展我的知识边界。这本书无疑为我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评分

书,正版,便宜才是真好。

评分

书,正版,便宜才是真好。

评分

书,正版,便宜才是真好。

评分

.............

评分

书,正版,便宜才是真好。

评分

书,正版,便宜才是真好。

评分

.............

评分

书,正版,便宜才是真好。

评分

.............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