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读经典碑帖为书法学习之不二法门。中国历代名家辈出,传世碑帖无数。这套《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遴选书法史上经典,装帧典雅,印刷精美,堪称佳制。
本系列采用经典底本,高清彩色印刷;穿线装订,拆阅方便实用。力求“下真迹一等”之效果。系列的特点则是对原作或拓本稍加放大,使得细节纤毫毕现。无论线条的张力、墨色与叠加,还是纸张的颜色及气息,都毫厘间淋漓尽现。
“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对读者诸君在临读碑帖和书法创作中有所帮助。
《九成宫醴泉铭》镌立于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徵撰文、欧阳询书丹。此碑是唐代楷书的经典范本,又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
唐贞观五年(631),太宗皇帝将隋代『仁寿宫』扩建成避暑行宫,并更名曰『九成宫』。醴泉即甘美的泉水,碑文中引经据典说明有醴泉喷涌而出是 『天子令德』所致,因此铭石颂德,便有了这篇文辞典雅的《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遗址今位于陕西麟游县城西2.5千米处,《九成宫醴泉铭》碑石仍屹立于此。碑文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及宫殿建筑的壮观,颂扬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行文至最后,忠耿的魏徵还不忘提出 『居高思坠,持满戒溢』的谏言。
欧体楷书用笔刚健,起止处扎钉截铁、干净利落,笔势内擫、骨法遒劲,结字内紧外舒,笔画瘦硬中含方峻,字形平正中寓险绝,法度严谨,风格鲜明。《九成宫醴泉铭》即是欧阳询楷书中的经典作品。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陈、隋、唐三朝。隋朝时,曾官至太常博士。入唐后,曾任五品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等职,世称『欧阳率更』。欧阳询擅书法,尤以楷书著名,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合称楷书四大家,与同代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兼撮众法,备为一体,世称『欧体』。
我是一个对细节有近乎偏执要求的人,尤其是在学习古代法帖时。很多时候,我们临摹的字帖,中间都隔着好几层“翻译”——从石头到拓本,再到影印,最后才是我们手上的版本。每一层传递,都会有损耗。这套原色放大本,极大地缩短了这个距离。当我把目光聚焦在那几个结构极其精巧的字,比如“醴”字或“泉”字时,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欧阳询是如何处理疏密关系和重心分配的。那些看似简单的笔画,在放大后,其间的呼应和气流的贯通变得清晰可见。这套书的价值,对于那些想从“写得像”过渡到“写得有味道”的书法学习者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它迫使你不得不去思考,每一个笔画的起、行、收,背后所蕴含的提按幅度、行笔速度和内在的筋骨,到底是如何配合才能形成那种“外柔内刚”的独特气质的。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字形,更是书写过程中流动的“时间感”。
评分我总觉得,学习书法,如果只看小尺寸的字帖,很多精髓都会在“缩小”的过程中悄悄溜走。这套放大本的价值就在于,它强行把笔画的内在力量和结构比例拉伸到了一个极易观察的尺寸。举个例子,欧体最令人称道的“险劲”与“法度”,如果没有足够大的视野去捕捉它横平竖直背后的微妙倾斜和对比,就很难领悟到其中的奥妙。翻开这本《九成宫醴泉铭》的放大版,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气势”。每一个横画末端,仿佛都能看到力度在最后一刻的精准收束;每一笔撇捺,都充满了蓄势待发的张力。这种放大,不仅仅是物理尺寸的增加,更是一种对书写者心手相应状态的“解构”与“重塑”。我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墨迹在纸上洇开的边缘,这对于研究不同拓本之间的细微差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了,为什么《九成宫》会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那种深入骨髓的端庄和大气,不是靠模仿外形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对每一个点、每一条线蕴含的哲学思考的。
评分这本《华夏万卷·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醉心于传统书法艺术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拿到手后,首先被它那近乎原碑拓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所震撼。你知道,很多市面上的碑帖,要么是扫描件过度锐化,把细节磨平了;要么就是影印色调失真,看不出墨色的微妙变化。但这本书不同,它仿佛把那块历经千年的石碑直接搬到了你的书桌上。尤其是那些细微的“悬针竖”和“点划”收笔处的提按顿挫,在放大后的版本中得以纤毫毕现。我对着那些字迹,尝试着去揣摩欧阳询在书写《九成宫》时那种恪守法度的严谨与内敛的意境,那种中宫紧收、四面开张的结构美感,通过这本书的呈现,变得异常直观。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董,而是触手可及的教科书。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清晰度能极大地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骨架”认知;而对于资深爱好者,则是提供了绝佳的临摹和研究素材。我特别喜欢它对“间架结构”的视觉解析,那种如同建筑般精准的布局,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评分从收藏价值和学习价值的双重角度来看,这套放大本都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资。我以前收藏的碑帖大多是小开本,主要用于快速查阅和对比,但要进行深入的、长时间的精细学习,眼睛实在吃不消。这本大开本的《九成宫》,完全解放了我的阅读体验。它将碑帖的精髓以一种尊重原作、不失真彩的方式呈现出来,色彩的运用极为考究,既保留了旧拓的古朴感,又确保了现代印刷的高清晰度。我发现,很多过去模糊不清的笔锋转折处,现在看来线条是何等的流畅而有力。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读帖”而非单纯“描摹”来提升自己硬笔书法的同道而言,这本书是最好的工具书。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让你仿佛置身于唐代的长安,面对着那块矗立的碑石,与欧阳询的笔意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评分说实话,我现在很少会去翻阅那些传统影印的碑帖了,大部分都因为装帧和纸张质量,用几次就生怕弄坏了。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显然是为“实用”和“耐用”考虑的。纸张的质感很棒,既能很好地承载原帖的墨色层次,又不会因为反光而影响临摹时的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将欧阳询那套严苛的笔法规范,用一种近乎现代印刷技术的方式完美呈现了出来。我尤其关注的是那些被历代书法大家反复提及的“用笔之妙”。比如“竖”的写法,在放大后,我发现欧阳询并非简单地“直落”,而是暗含着一个极微小的、先抑后扬的起笔过程,这对于我这种一直感觉自己的竖画写得呆板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站在你身后的老师,它不说话,但它用最清晰的视觉语言,把你所有的疑惑都一一解答了。购买这本书,与其说是买一本字帖,不如说是为自己的书法学习添置了一套“高分辨率的显微镜”。
评分总体评价:包装好,物流快,很愉快的一次购物,满分好评。
评分挺好的
评分这套字帖本来还不错的,可以说是价廉物美,但拆开后一看,只能用一个字形容:脏!灰尘,污迹,黑手印,有些还有划痕,看到这些,心里十分不爽。
评分不错,挺好,字迹清楚,页面设计整洁,美观,适合学习欣赏,希望价格再便宜点。
评分总体评价:包装好,物流快,很愉快的一次购物,满分好评。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华夏万卷 书品很好 印刷精美
评分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
评分书本质量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