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设计之道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

UX设计之道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Russ Unger,Carolyn Chandler 著,陈军亮 等 译
图书标签:
  • UX设计
  • 用户体验
  • Web设计
  • 交互设计
  • 可用性
  • 设计原则
  • 用户研究
  • 信息架构
  • 设计模式
  • 第2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75261
版次:2
商品编码:11675691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了解UX设计中的各种角色,识别利益相关方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 让你的团队就项目目标达成一致。
  ■ 定义项目范围并避免任务偏离。
  ■ 开展用户研究,记录你的发现。
  ■ 借助人物角色来理解和传达用户行为。
  ■ 设计你的应用或网站,并为其制作原型。
  ■ 为开发、产品发布和持续性质量控制制定计划。
  《UX设计之道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基于项目场景为用户体验设计提供了广泛、基础性的概览。任何对UX设计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用的东西。我们特别专注于下面几个群体。
  学习用户体验设计课程的学生(如人机交互或交互设计),他们希望有关于如何将所学东西应用于真实场景的知识,在那里交流和合作非常关键,这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
  希望加深自己对用户体验设计相关工具知识和方法的了解,并且期望改善过程所涉角色间沟通的实践者。第3章特别针对那些需要创建自己方案的自由职业者。
  寻找能帮自己团队在用户体验设计活动中引入项目最佳实践书籍的用户体验设计团队负责人。
  希望了解更多地将UX设计引入项目、UX设计价值的项目团队负责人。

内容简介

  《UX设计之道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的目标是提供一些基本的工具及应用场景,帮助你及工作团队一起来使用这些工具和方法。正如你将在《UX设计之道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很多章节中看到的那样,我们没有尝试包罗万象、迎和所有的人,但我们试图给你提供一些用户体验(UX)设计师需要具备的核心信息和知识。除了我们自己的案例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帮你了解如何开始准备基本材料的案例,让你可综合这些信息来创建某些更新、更好或者是更适合自己意图的东西。

作者简介

  Russ Unger,是国际顶级用户体验设计与研究专家,他曾在顶级的数字广告公司、财富500强公司以及创业公司工作,并不定期在各种在线UX杂志上发表文章。此外,他还是哈林顿设计学院的顾问。

  Carolyn Chandler,是Manifest Digital咨询公司体验设计总监,有超过12年的领导UX团队的经验。她曾经在DePaul大学讲授设计课程,并且为WaSP InterACT课程体系开发交互设计课程。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Russ和Car o l y n将UX设计方法和过程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和实践性很强的结论,这本书为你提供了设计超凡用户体验所需要的工具。”
  —— David Aramano EDLEMAN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

目录

第1章 用户体验设计之道 18
1.1 什么是用户体验设计 19
1.1.1 广义定义 20
1.1.2 不要忽视可触知性 20
1.1.3 本书关注 22
1.2 关于用户体验设计师 22
1.3  用户体验设计师在
哪里出没 23
1.4 让我们开始吧! 24
第2章 项目生态系统 25
2.1 确定站点类型 26
2.1.1 品牌展示 27
2.1.2 营销活动 29
2.1.3 内容源31
2.1.4 基于任务的应用程序 32
2.1.5 电子商务网站 33
2.1.6 在线学习应用程序 34
2.1.7 社交网络应用程序 34
2.1.8 移动站点和应用 35
2.2 选择你的帽子 42
2.2.1 信息架构师 42
2.2.2 交互设计师 43
2.2.3 用户研究员 43
2.2.4  你可能承担或可能需要的
其他角色 45
2.2.5 建立倡导用户的网络 50
2.3 理解公司文化 51
2.3.1 历史51
2.3.2 等级 53
2.3.3 后勤 53
2.4 总结 54
第3章  给咨询师和自由职业者
的建议 55
3.1 方案 56
3.2 创建方案 57
3.2.1 标题页 57
3.2.2 修订历史 59
3.2.3 项目概览 59
3.2.4 项目方法 59
3.2.5 工作范围61
3.2.6 假定 62
3.2.7 交付件 62
3.2.8 所有权及权益 63
3.2.9 附加成本和费用 64
3.2.10 项目报价 64
3.2.11 付款计划 653.2.12 确认和签收 66
3.3 工作说明书 68
第4章 项目 69
4.1 具体化项目目标 70
4.1.1  用户体验设计师如何
发挥作用? 73
4.2 理解项目方法 74
4.2.1 瀑布法 74
4.2.2 敏捷方法 75
4.2.3  改进版方法(Modified
Approaches) 78
4.2.4  方法会对我产生怎样的
影响? 79
第5章 业务需求 81
5.1 理解现状 83
5.1.1 启发式分析 84
5.2  从利益相关方搜集
想法 86
5.2.1 勾勒职责 87
5.2.2  从合适利益相关方那儿
搜集信息 88
5.2.3 建立会议计划 89
5.2.4 销售:需求搜集会议 89
5.2.5 有效地开会 90
5.2.6 提炼需求 92
第6章 用户研究 95
6.1 用户研究基本步骤 96
6.2 定义用户群 96
6.2.1 创建特征列表 97
6.2.2 排序和优化 98
6.3 选择研究方法 100
6.3.1  需要包含多少种研究
活动? 102
6.3.2 用户访谈 103
6.3.3 实境调查 105
6.3.4 问卷调查 108
6.3.5 焦点小组 110
6.3.6 卡片分类 113
6.3.7 可用性测试 115
6.4 研究之后 115
第7章 人物角色 116
7.1  什么是人物角色呢? 117
7.2  为什么要创造人物
角色? 117
7.3 为人物角色收集信息 118
7.4 创建人物角色 118
7.4.1 最低内容要求 120
7.4.2 可选内容 122
7.5 高级人物角色 124
7.6  非正式人物角色:同理心
地图 126
7.7  关于人物角色的最后一点
思考 128
第8章 内容策略 129
8.1  你为什么需要内容策略? 130
8.2  什么时候需要内容
策略? 131
8.3 谁制定内容策略? 132
8.4  内容策略应该持续多长
时间? 133
8.5 听起来很熟悉 133
8.6 交易工具 135
8.6.1 工具 135
8.6.2  你需要哪一种
工具呢? 138
8.6.3 额外资源 139
8.7 值得留意的事情 141
第9章 转变 144
9.1 酝酿和使功能视觉化 146
9.1.1 故事版的基本流程 146
9.2  实施优先级排列过程 149
9.3 维持良好张力 152
9.3.1 开发人员代表 154
9.3.2  管理优先级排列过程中的
冲突 155
9.4 准备活动和文档 158
第10章 设计原则161
10.1 视觉设计 162
10.1.1 统一性与多样性 163
10.1.2 层次结构和显著性 164
10.1.3 元素的精简 166
10.1.4 比例和平衡167
10.2 交互 170
10.2.1 联想与功能提示性 170
10.2.2 动作的节省 173
10.2.3 反馈 174
10.3 心理学 176
10.3.1 有吸引力设计的效果 177
10.3.2 心流及游戏设计 178
10.3.3 社会认同 183
10.4  创建你自己的指导
原则 185
第11章  站点地图和
任务流 188
11.1 工具系列 189
11.2  站点地图和任务流的
基本元素 190
11.2.1 网页 191
11.2.2 页面栈 191
11.2.3 决策点 191
11.2.4 连接器和箭头 192
11.2.5 条件 192
11.3 常见错误 193
11.3.1 草率的连接 193
11.3.2 排列不整齐的对象 193
11.3.3 文本放置不当 194
11.3.4 缺少页码 194
11.3.5 简单站点地图 195
11.4 高级站点地图 19611.5  突破站点地图的
模式 197
11.6 任务流 198
11.7 下一层级的任务流 201
第12章  线框图和标注 204
12.1 标注是什么? 205
12.2 谁使用线框图? 206
12.2.1 创建线框图 207
12.2.2 行业工具 207
12.3  从简单开始:设计基
本线框图 210
12.3.1 入门指南 210
12.3.2 线框图和标注 211
12.4  创建线框图:示例
流程 214
12.4.1  你提到的草图是
什么? 214
12.4.2  进入数字化:
线框图 216
12.4.3  进入数字阶段:视觉
设计 217
12.4.4  嘿,我听说过的响应式
设计怎么样? 218
12.4.5 线框图 vs 原型 219
12.4.6 哪一种设计正确? 220
12.5  关于线框图展示的最后
说明 220
第13章 原型 222
13.1  我需要什么程度的
原型? 223
13.2 纸面原型 223
13.3 数字化原型 225
13.3.1 线框图vs逼真原型 225
13.3.2  HTML vs WYSIWYG
(所见即所得)
编辑器226
13.3.3 更多原型工具 234
13.3.4  与开发人员一起
工作 235
13.4 原型案例 235
13.5 原型之后是什么? 237
第14章  设计用户测试 238
14.1 探索视觉设计原型 241
14.2 选择设计测试方法 242
14.2.1  定性研究与定量
研究 242
14.2.2  现场研究和远程
研究 243
14.2.3  远程研究的注意
事项 244
14.2.4  有人主持的方法和自动化
方法 245
14.3 可用性测试 248
14.3.1 制定研究计划 250
14.3.2 招聘和后勤工作 25314.3.3 编写讨论指南 258
14.3.4 实施 260
14.3.5 分析和展示结果 261
第15章  转换:从设计到
开发,再到264
15.1 做得差不多了 265
15.2  视觉设计、开发和质量
保证 265
15.3  设计用户测试
(再次) 267
15.4  10,9,8,7,6,5,4,
3,2,1发布! 267
15.4.1 个人方面的好处 268
15.4.2 支持 268
15.4.3 网络意见 269
15.5 发布后活动 269
15.5.1 发布后分析 269
15.5.2  发布后的针对设计的
用户测试(一遍,再
一遍) 270
第16章  会议简短指南271
16.1 议程 273
16.2 会议规则 274
16.3 会议结束后 277
16.4  应对不遵守规定的
参会者 278
16.5 关于会议的结语 279
16.6  全部完成了,
对吗? 280
16.7 就像再次开始 280

前言/序言


《UX设计之道: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现代Web设计中的核心地位和实践方法。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当下,仅仅追求视觉上的美观已远远不够。真正优秀的Web设计,应当将用户的使用体验置于首位,理解用户的需求、行为和动机,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用户目标、易于使用且令人愉悦的数字产品。本书正是为帮助设计师、产品经理、开发者以及所有对Web设计怀有热情的人们,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实用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掌握构建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Web应用的精髓。 第一部分:用户体验设计的基石 在踏入具体的实践之前,本书首先为读者建立起对用户体验(UX)设计坚实的基础认知。 理解用户体验的本质: 为什么用户体验如此重要?本书将剖析用户体验的定义、范畴及其对产品成功的影响。它不仅仅是用户界面(UI)的友好性,更涵盖了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所有感受、感知和反应。我们将探讨用户为什么会选择某个网站,为什么会停留,又为什么会最终转化或离开,这些都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 以用户为中心的哲学: 这是本书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将深入理解“以用户为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流程。这意味着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以用户的视角审视设计决策。本书会介绍如何摆脱“我喜欢”的思维定势,转而关注“用户需要什么”。 用户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了解你的用户是优秀用户体验设计的第一步。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用户研究方法,包括: 定性研究: 用户访谈(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情境访谈、可用性测试(观察法、思考 aloud 法)、用户日记等。这些方法旨在深入挖掘用户行为背后的动机、期望和痛点。 定量研究: 用户调查问卷、网站分析数据(点击率、跳出率、转化率、页面停留时间等)、A/B测试等。这些方法用于量化用户行为,验证假设,并为设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用户画像(Personas): 如何根据研究结果创建具有代表性的用户画像,赋予用户以鲜活的生命,以便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围绕目标用户群体进行思考。 用户旅程图(User Journey Maps): 如何可视化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每一步,识别用户的情感、痛点和机会点,从而发现改进用户体验的关键触点。 可用性原则与最佳实践: 基于大量的用户研究和设计实践,本书总结了Web设计中普遍适用的可用性原则,例如: 可识别性(Findability): 用户能否轻松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和功能? 易用性(Usability): 用户能否轻松、高效、满意地完成任务?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 确保所有用户,包括残障人士,都能平等地访问和使用Web内容。 清晰性(Clarity): 信息和交互是否清晰易懂,避免歧义? 一致性(Consistency): 界面元素、交互模式和信息架构在整个网站中是否保持一致? 效率(Efficiency): 用户能否用最少的步骤完成任务? 容错性(Forgiveness): 用户犯错时,系统能否提供有力的纠正和回退机制? 第二部分:用户体验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本书将引导读者了解一个完整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并介绍在各个阶段所应用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融入: 本部分将设计思维的五大阶段(移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与Web设计流程相结合,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迭代和不断优化的重要性。 移情(Empathize): 通过用户研究深入理解用户。 定义(Define): 明确用户面临的问题和设计目标。 构思(Ideate): 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原型(Prototype): 将构思转化为可测试的模型。 测试(Test): 通过用户反馈验证和改进设计。 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A): 如何组织和构建Web内容,使其易于用户理解和导航。 内容分类与标签: 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命名,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 导航设计: 设计清晰、直观的导航系统(全局导航、局部导航、面包屑导航等),帮助用户了解自己在网站中的位置并轻松跳转。 搜索功能设计: 设计高效的站内搜索,满足用户主动查找信息的需求。 线框图(Wireframing)与流程图(Flowcharts): 使用线框图来规划页面布局和内容层级,以及使用流程图来描绘用户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操作路径。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 IxD): 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方式,设计流畅、直观、高效的交互体验。 用户界面(UI)元素设计: 按钮、表单、链接、图标等交互元素的视觉呈现和行为逻辑。 交互模式(Interaction Patterns): 学习和应用成熟的交互模式,如模态窗口、下拉菜单、滑块、拖放等,提升用户学习成本。 微交互(Microinteractions): 设计那些能够提升用户体验的小细节,例如加载动画、反馈提示、状态改变等,使产品更具人性化和生命力。 原型制作(Prototyping): 从低保真原型(草图、纸质原型)到高保真原型(交互式原型),逐步细化和验证设计。本书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原型设计工具。 视觉设计(Visual Design)与用户体验的融合: 视觉设计不仅仅关乎美观,更是传达信息、引导用户、建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布局与网格系统: 如何利用网格系统创建清晰、一致且响应式的页面布局。 色彩理论与应用: 如何运用色彩来吸引用户注意力、区分信息层级、营造情绪和强化品牌。 排版(Typography): 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行距和字间距,确保文本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图像与图标的使用: 如何选择和设计高质量的图像与图标,以辅助信息传达和增强用户体验。 留白(Whitespace)的艺术: 合理运用留白,提升界面的呼吸感,突出重要内容,减少用户的视觉疲劳。 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 Design)与跨平台体验: 在不同设备(桌面、平板、手机)上提供一致且优化的用户体验。 断点(Breakpoints)的设置: 根据设备屏幕尺寸调整布局和元素的显示方式。 弹性布局(Fluid Grids)与弹性图片(Fluid Images): 确保内容能够自适应屏幕尺寸。 移动优先(Mobile-First)设计理念: 从移动端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出发进行设计。 内容策略(Content Strategy)与用户体验: 内容是Web的核心,好的内容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 清晰、简洁、有价值的内容: 撰写用户能够理解、感兴趣并能解决他们问题的内容。 可读性优化: 使用短句、段落、列表、标题等来提升内容的可读性。 SEO(搜索引擎优化)与内容: 如何在创造优秀用户体验的同时,兼顾内容的搜索引擎可发现性。 第三部分:用户体验设计的进阶与实践 在掌握了基础理论和流程后,本书将进一步探讨在复杂场景下的UX设计实践,以及如何持续改进和衡量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测试与迭代: 可用性测试的深入: 设计不同类型的可用性测试,收集用户反馈,识别可用性问题。 A/B测试: 利用数据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做出基于证据的设计决策。 用户反馈收集与分析: 通过多种渠道(在线反馈表单、评论区、社交媒体等)收集用户意见,并进行有效分析。 迭代设计流程: 如何将测试结果融入设计流程,持续优化产品。 设计系统(Design System)的构建与应用: 随着产品规模的扩大,建立一套统一的设计语言和组件库,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保证一致性并降低维护成本。 组件库(Component Library): 设计和封装可复用的UI组件。 设计原则和模式: 提炼通用的设计原则和交互模式。 文档和协作: 建立清晰的设计文档,促进团队协作。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如何通过设计触动用户的情感,创造更具吸引力和记忆点的体验。 利用色彩、动画、声音等营造情感氛围。 设计惊喜和愉悦的时刻。 建立情感连接,提升用户忠诚度。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的深入: 确保Web应用能够被所有用户无障碍地使用,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法规的趋势。 WCAG(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标准。 为视障、听障、肢体残障等用户群体进行设计。 使用屏幕阅读器、键盘导航等工具进行测试。 数据驱动的用户体验设计: 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指导设计决策,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关键指标(KPIs)的设定与追踪。 用户行为分析工具的应用。 基于数据的假设验证与优化。 团队协作与沟通: 在跨职能团队中,设计师如何有效地与产品经理、开发人员、市场人员等沟通,确保用户体验的最终实现。 设计评审(Design Critiques)。 清晰的设计文档和规范。 同理心与协作精神。 《UX设计之道: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本充满洞察力和实践指导的指南。它鼓励读者拥抱变化,持续学习,并通过实际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帮助您在竞争激烈的数字世界中,打造出真正能够赢得用户喜爱、实现业务目标的Web产品。本书的目标是赋能您成为一名卓越的UX设计师,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用智慧和同理心,创造出更美好、更便捷、更令人愉悦的数字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在翻阅《UX设计之道》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并非是那种只空谈理论的设计师。他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并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干货”。 我尤其赞赏他对“可用性测试”的详细阐述。书中不仅列举了不同的测试方法,比如启发式评估、卡片分类、眼动追踪等,更重要的是,他分享了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测试计划、如何招募合适的测试用户、以及如何从测试结果中提取 actionable insights。他用了很多篇幅来讲述如何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对用户造成干扰,以及如何客观地分析用户行为。这让我意识到,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离不开严谨的测试和持续的优化。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有说服力,让我看到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网站是如何通过细致的用户研究和测试,来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的。

评分

《UX设计之道: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Web设计(第2版)》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已经深深吸引了我。开篇的几个章节,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们一步步走进UX设计的迷人世界。他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模型,而是从最基础、最直观的用户感知入手,层层递进,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以用户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贯穿整个设计流程的生命线。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述用户研究方法时,那种贴近实践的描述。他没有把访谈、问卷、用户测试等工具写成冰冷的学术名词,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看到这些方法在实际项目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比如,他详细拆解了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用户访谈提纲,以及如何在用户测试中观察那些微妙的行为变化。读到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UX实验室,亲眼见证着设计师如何从用户的只言片语和肢体动作中挖掘出宝贵的洞察。书中的图示和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它们不是简单的插图,而是对复杂概念的精炼表达,帮助我快速理解抽象的原理。

评分

初次接触《UX设计之道》的这本书,我就被它浓厚的实践导向所吸引。作者在阐述每一个UX设计概念时,都尽可能地回归到实际应用层面,避免了过于理论化的讨论。 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原型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的章节。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各种原型工具的功能,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原型形式(低保真、高保真)在设计流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和方法。他强调了原型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对用户交互逻辑的验证。读到这部分内容时,我感觉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设计实操课,对于如何将抽象的想法转化为可交互的原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的配图和示例也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这些概念,让我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清晰的设计工作流程。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系统性地构建了“UX设计”这门学科的框架。在读之前,我对UX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界面美观”或者“功能易用”的层面,但《UX设计之道》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引导我理解UX是一个从需求分析、用户研究、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到用户测试和迭代优化的完整闭环。 他对信息架构的讲解尤为深入,这部分内容常常被一些初学者忽略,但作者却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强调了清晰的导航、合理的分类以及直观的内容组织对于用户理解和使用产品至关重要。通过书中大量的流程图、站点地图示例,我得以窥见一个优秀的信息架构师是如何将复杂的信息变得井然有序。此外,作者在探讨交互设计时,也不仅仅局限于按钮和链接的点击效果,而是延伸到用户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负荷,这让我对“好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坦白说,阅读《UX设计之道》的体验,远比我预期的要轻松和愉快。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更多的是一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感。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循循善诱地引导着读者。 我特别喜欢他讲述“用户旅程地图”和“用户画像”的部分。这些工具在很多UX书籍中都会被提及,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侧重于“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他通过细致的步骤拆解,让我明白如何从海量的用户数据中提炼出关键信息,绘制出能够反映用户真实需求和痛点的地图。当我读到他如何分析一个用户在面对某个产品时的情绪波动时,我仿佛能感同身受,也更理解了设计中“同理心”的重要性。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技能的培养。

评分

自营送货快

评分

666666

评分

■ 设计你的应用或网站,并为其制作原型。

评分

还没看,先来评价一下,看上去不错

评分

从前四章来看,这本书的带给我的阅读体验非常之糟糕。读完一遍之后,常常有不知所云的感觉,语言风格非常跳脱,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我在以前读英文教材的时候也常常又类似体会,但这本书的翻译风格加重了这种感觉,我猜应该是一字一句对照翻译,完全没有顾及中文的语言习惯,读起来非常难受

评分

还没看,先来评价一下,看上去不错

评分

■ 开展用户研究,记录你的发现。

评分

还没看,看完再来评价

评分

还没看,看完再来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