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很多人越来越依赖手机、电子阅读器,碎片式、被动式、不加思考式阅读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华书局是传统文化出版重镇,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当代责任,有责任有义务呼吁民众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纸质阅读从而感悟经典的魅力,更有责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阅读成为可能。为此,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指掌”二字,出自《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孔子用手指着手掌,说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库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书之目的,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浅显易读的文本,二是本书之形制,即一指可翻的书,一掌可握的书。因此,本文库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实用,充分考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合适的开本确保携带的方便,合适的分量确保阅读的轻松。
我最近在读的这本《大学·中庸·孝经》,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孝经》的印象就是“愚忠愚孝”,觉得那是过去封建社会的糟粕。但这本书让我彻底改观了。它不仅仅是讲子女如何孝顺父母,更是一种对家庭、对社会责任的深刻阐释。你看它讲的“孝悌也者,仁之本与”,把孝悌看作是仁德的根本,这一下子就把孝的概念拔高了。它不再是单纯的顺从,而是建立在理解和感恩之上的行为。书中提到,真正的孝,是能够让父母安乐,是能够让父母在自己身上看到希望,甚至是通过自己的成就来光耀门楣。这和现在我们强调的“独立自主”并不矛盾,反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独立”。一个人只有先能够照顾好自己,能够有担当,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对父母的责任。而且,《孝经》里面还讲到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跟《大学》里的“本立道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孝”这个字,它不仅仅是家庭层面的情感维系,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它让我明白,尊重和关爱长辈,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对生命传承的敬畏。
评分说起来,最近沉迷于这本《大学·中庸·孝经》的《中庸》部分。以前总觉得“中庸”就是“差不多就行”、“得过且过”,是个挺没劲的词。但这本书里的解释,简直就是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中庸》讲的是“过犹不及”,不是说凡事都要求个中间值,而是说要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点,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它不是让你变得平庸,而是让你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比如它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太精妙了!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关键在于“发而皆中节”,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表达适当的程度。这需要多么高的自控能力和对情境的洞察力啊!这简直就是情商的最高境界。这本书还强调了“诚”,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就是真实,就是不虚伪。当你能够做到“诚”,你就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这种“诚”是通往“中庸”之道的必由之路。读《中庸》,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学习一种“道”,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为人处世的艺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张扬,而在于内敛;不在于激进,而在于平和。
评分这本《大学·中庸·孝经》真是太有分量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翻开第一页就感觉穿越了。我一直觉得这些古代的经典,虽然名字听着很“官方”,但实际上里面蕴含的道理,是我们现代人生活里也完全用得上的。就拿《大学》来说吧,它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直就是一套人生攻略。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格物致知”有点抽象,什么叫“格物”?后来慢慢体会,才知道原来就是让我们仔细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然后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这不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吗?再说到“诚意正心”,更是直击人心,要求我们内心的真诚和端正,这在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内心不诚的人,怎么能做出正确的事情?怎么能影响他人?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目标,虽然宏大,但它的起点却是“修身”,从一个人自身的品德修养开始。这提醒了我,想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这本书把这些道理讲得既深刻又实在,不像某些书那样空洞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或者阐释,让你自己去悟。每次读都能有新的体会,感觉自己的内心好像被洗涤了一遍,变得更加踏实和有方向感。
评分拿到这本《大学·中庸·孝经》后,我最先翻看的是《大学》部分。这本书真是把“学以致用”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它不像很多书那样,讲一套大道理,然后就结束了。它里面有一套完整的学习和实践的路径,从“格物致知”开始,然后是“诚意正心”,再到“修身”,最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过程,我感觉就像在给我的大脑做一个“系统升级”。“格物致知”,就是让我去深入了解事物,去学习知识,这很像我们现在说的“知识储备”。“诚意正心”,则是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内心,确保自己的想法是真诚的,是正确的,这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做事容易跑偏,就是因为内心不够坚定,不够纯粹。而“修身”,更是将这些内心的感悟转化为实际的行为,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把“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成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把它看作是“修身”的自然延伸。它让我看到,一个懂得如何“修身”的人,自然会懂得如何“齐家”,如何“治国”。这种层层递进的逻辑,真的让我茅塞顿开,觉得那些看似深奥的道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们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努力实践的。
评分最近被《大学·中庸·孝经》这本书深深吸引,特别是它所传达的“修齐治平”的理念。我一直觉得,很多人对“齐家”和“治国”这些概念离我们太远,觉得那是古代圣贤们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是如何从“修身”开始,一步步层层递进的。就拿“齐家”来说,它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萌芽。书中强调“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意味着一个人的家庭都治理不好,又如何能去管理一个国家呢?这让我思考,我们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是不是也恰恰是源于家庭的失序?这本书把“家”看作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健康、有序的家,才能构成一个健康的社会。而“治国”更是如此,它讲的是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些看似遥远的目标,在书中被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可行的步骤,从个人品德的培养,到家庭伦理的践行,再到国家治理的方略,都显得非常系统和有条理。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是社会的一份子,肩负着一定的责任,而这些责任,恰恰是从“修身”开始,在“齐家”中得以体现,最终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层面。
评分很好,很详细解释了
评分书不错,一首掌握,还是装箱保护不够好,导致本子有点少许变形
评分方便携带的书
评分便捷易带,注释也很清楚
评分给儿子买的小书 假期里好好学习
评分说啥呢 多快好省 很京东
评分这些书看了一个月了,等到终于搞活动了,马上拿下。太喜欢了,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作为指掌读本,我感觉尺寸还是大了一些,不方便在口袋里携带,内容很好译文也很好,建议再版时,可参照日本人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口袋书,大小稍小于手机,方便携带,内容可多涉及古代诗词,关健字词还需多加注音。
评分《书法雅言》共17篇,包括: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作者从儒家的观点出发,把书法推到”同流天地,翼卫教经”的地位,认为它可以”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书法是人格的表现,”心之所发”,”运之为字迹”,”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