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张佩纶日记(套装上下册)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张佩纶日记(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佩纶 著,谢海林 整理
图书标签:
  • 史料
  • 日记
  • 张佩纶
  • 清史
  • 近代史
  • 历史
  • 中国历史
  • 文献
  • 珍本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14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9260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87
套装数量:2
字数:56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张佩纶日记(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篑斋日记(光绪四年-光绪五年1878-1879)嘉禾乡人日记附见君子日笺(光绪六年1880)出塞日记(光绪十一年-光绪十二年1885-1886)易窗日记(光绪十三年-光绪十四年1887-1888)津门日记(光绪十五年1889)兰骈馆日记(光绪十六年-光绪二十一年1890-1895)等。

目录

前言
篑斋日记(光绪四年-光绪五年1878-1879)
嘉禾乡人日记附见君子日笺(光绪六年1880)
出塞日记(光绪十一年-光绪十二年1885-1886)
易窗日记(光绪十三年-光绪十四年1887-1888)
津门日记(光绪十五年1889)
兰骈馆日记(光绪十六年-光绪二十一年1890-1895)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张佩纶日记(套装上下册)》 内容简介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张佩纶日记》以其独特的视角、详实的记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晚清政治、社会及个人命运的珍贵窗口。本套日记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史料研究的空白,更是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呈现了一个鲜活、复杂、充满挣扎的个体生命。 作者简介:张佩纶 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号筠轩,又号味闲老人。他的一生,与晚清中国跌宕起伏的命运紧密相连。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饱读经史,后涉足仕途,曾官至内阁侍读、侍郎等职。他曾积极参与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在此期间与李鸿章等重臣有过深入的交往。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并非一帆风顺。甲午海战的惨败,使得他背负了沉重的历史责任,并因此一度遭受严厉的政治追究。 在个人生活方面,张佩纶的婚姻也颇为引人注目。他与晚清名媛、才女李慈铭之女李金銮结为夫妇,后又续弦,与晚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李鸿章之女李端棻(即李鸿章的侄女,通常被称作李鸿章之女,以强调其与李鸿章家族的紧密联系,但准确来说应是侄女)结缘。这段婚姻,将他置于晚清最核心的政治权力圈之中,使得他的日记内容更具研究价值。 张佩纶的思想,体现了当时一部分士大夫在内外压力下的复杂心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又有对改革图强的朦胧认识;既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又有在个人仕途上的进退维谷。他的日记,正是这种复杂心境的最佳载体。 日记的价值与意义 本套日记的出版,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1. 珍贵的史料价值:张佩纶的日记,是关于晚清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一手资料。他身处历史漩涡的中心,与当时的关键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翁同龢等)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他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珍贵细节。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及期间的政治决策、军事部署、朝野舆论等,通过他的视角,得以更生动地呈现。 2. 还原历史的真实性:相较于官方史书的宏大叙事和官方口吻,日记以其私人的、非功利性的特点,更能捕捉到历史事件的细微之处和人物的真实情感。张佩纶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或重要参与者,他的记述往往更加真切、鲜活,有助于我们辨析史实的真伪,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3. 窥探晚清士大夫的内心世界: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士大夫阶层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张佩纶的日记,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仕途沉浮、家庭生活,更折射出他作为一名士大夫,在面对巨变时的困惑、挣扎、理想与幻灭。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人选择。 4. 研究人物关系和权力网络:张佩纶身处高层官场,与众多显赫人物有着密切联系。他的日记记录了这些人物间的交往、会谈、宴饮,以及他们之间的政治博弈和权力运作。这为研究晚清的政治生态、权力结构和人物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5. 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展现:除了政治军事内容,日记也穿插了张佩纶的日常生活、文学活动、人际交往等内容。这些细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晚清士人阶层的文化图景和社会风貌,如其对诗文、书画的雅趣,对风俗人情的观察,以及家庭内部的日常交流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史价值。 内容亮点 《张佩纶日记》的内容包罗万象,上下两册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甲午战争的亲历与反思:作为与甲午战争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张佩纶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战争前后的各种事件。从对战争局势的判断、对军事策略的思考,到战败后的心情沮丧、对朝廷政策的批评,乃至个人所遭受的政治压力,都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这部分内容为研究甲午战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补充材料,尤其是对于理解战争失利的深层原因,以及当时朝野上下对战争的态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洋务运动的见闻与参与:张佩纶在洋务运动期间,曾积极参与其中,与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有过深入的接触。他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企业、发展海军等相关活动。通过他的记录,我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洋务运动的实际推行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参与者的真实想法。 晚清政治的日常与细节:日记记录了张佩纶在朝廷任职期间的日常工作、官场应酬、与同僚的交往、对朝廷政策的看法等。这些看似琐碎的记述,却真实地反映了晚清官场的运作模式、人际关系以及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他对于一些重要政治事件的评价和记录,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个人生活与情感世界:除了宏大的历史事件,张佩纶的日记也毫不避讳地记录了他个人的生活琐事、家庭状况、情感波动。他对家庭成员的关怀,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在人生起伏中的内心挣扎,都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对个人情感的真诚记录,使得这位历史人物更加立体和可感。 文化生活与思想观念: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张佩纶在日记中也常常流露出他对文学、艺术的喜爱,以及对时事、哲理的思考。他对当时社会思潮的看法,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碰撞的认识,也间接体现在他的字里行间,为研究晚清的思想史和文化史提供了素材。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的整体定位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致力于发掘、整理、出版一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近现代文献。这套丛刊的特点在于其“稀见”二字,所收录的文献,往往是过去散佚、秘藏或未曾公开的部分,其问世对于填补史料空白、深化学术研究具有显著意义。本辑收录的《张佩纶日记》,正是这一丛刊宗旨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类珍贵史料的系统整理和呈现,丛刊旨在为广大史学研究者、爱好者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可靠的研究资源,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向更深处、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总结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张佩纶日记(套装上下册)》是一部不容忽视的史学珍品。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个人生平的记录,更是晚清中国历史变迁的缩影,是研究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不可或缺的钥匙。通过阅读这套日记,我们可以超越冰冷的史实,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理解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曾经鲜活跳动过的生命,以及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记。对于任何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史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而言,这套日记都将是一次深刻而充实的阅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日记,犹如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张佩纶,一个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名字的晚清名臣,其日记的问世,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历史的秘密之窗。拿到这套《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张佩纶日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厚重的上下两册,精装的设计透着岁月的沉淀与史料的珍贵。翻开第一页,铅字印刷略显斑驳,字里行间却流淌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韵味。我并非专业的史学研究者,但作为一个对中国近现代史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渴望了解那些书本上冰冷文字背后,鲜活的个体是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挣扎、思考、抉择的。张佩纶的人生轨迹,与晚清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洋务运动的起伏,到甲午海战的惨痛,再到戊戌变法的风云,都紧密相连。他的日记,是否会为我们揭示那些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事件中,不为人知的细节?那些朝堂上的密议,那些沙场上的战报,那些文人墨客的交往,那些家庭生活的琐碎,都能在这字里行间找到痕迹吗?我尤其好奇,这位曾因“海战失利”而备受争议的人物,在私密的日记中,会如何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他是否会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仕途的得失,对朝廷内外各派势力的看法?他与李鸿章、荣禄等晚清重臣的交往,又会有怎样的独家爆料?读日记,就像是在与一位久违的朋友对话,他将带领我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所处的时代,品味他的人生百味。这套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史料,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邀请。

评分

一翻开,就被那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张佩纶日记》这套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分量感,无论是装帧还是纸张,都透着一丝古朴和庄重。作为一名对历史“白月光”情节严重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晚清那一时期风云人物的真实记录,而日记无疑是其中最直接、也最私密的载体。张佩纶的名字,总与晚清的改革与动荡紧密相连,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戏剧性。我特别好奇,在那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日子里,他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时代?他如何评价身边的那些大人物?他对于那些重大的政治变动,如洋务运动的兴衰,甲午战争的败北,以及后来的戊戌变法,是否会有独到的见解?日记的记录,往往不会像史书那样经过后人的删减和加工,所以更可能展现出人物最真实的情感和思想。我想象着,他在笔下记录的,或许是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是与同僚的唇枪舌剑,亦或是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又或者,他也会记录下文人雅士间的诗酒唱和,家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些零散的碎片,恰恰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生动的底色。我期待着,通过这套日记,能够穿越时空,走进张佩纶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喜怒哀乐,体悟他的人生智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

评分

一股浓厚的史料气息扑面而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钻研。 《张佩纶日记》这套书,从装帧到纸张,都透着一股子“稀见”的珍贵感,这对于我这种对史料原貌情有独钟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张佩纶这个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总伴随着一些争议和传奇色彩,他的人生经历,恰恰是晚清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而日记,作为最私密的记录,往往能承载最真实的个人情感和思考,这比官方史书的宏大叙事,更能触动人心。我特别期待,在这两册日记中,能够看到张佩纶在那些不为人知的时刻,是如何度过的?他作为当时的重要官员,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对朝廷内部斗争的感受,是否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尤其是在甲午海战这样影响深远的事件中,作为曾被提及的人物,他的日记中是否会有关于战前决策、战场实况,以及战败后的反思?我想象着,他会用怎样的文字,记录下自己与李鸿章等人的交往,他们之间在关键时刻的对话和博弈?除了这些政治军事上的内容,我也想从中一窥他作为一个文人的情怀,他对文学、艺术的看法,以及他个人生活的点滴。这套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了解晚清历史,特别是那些处于风暴中心人物的绝佳机会,我渴望从中挖掘出更多被遗忘的细节,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多面性。

评分

这份尘封的记忆,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侧影。 拿起《张佩纶日记》,我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脉搏。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第一手的、未经修饰的史料。相较于官方史书的宏大叙事,日记往往更显琐碎、真实,也更能反映人物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张佩纶作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日记无疑为我们理解那个动荡年代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我想象着他在伏案疾书时,窗外是怎样的景象?是车马喧嚣的京城,还是宁静的庭院?他写下这些文字时,心情是怎样的?是意气风发,还是愁绪满怀?日记中的记录,必然涵盖了他作为官员的日常工作、政治交往、个人思考,甚至可能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朋友情谊,以及对时局的个人判断。特别是对于甲午海战这样影响深远的事件,作为亲历者之一,他的日记中会有怎样的细节披露?他对战败的原因,对海军的建设,对当时的朝局,会有怎样的看法?他的日记,是否会挑战我们固有的历史认知?是否会让我们看到,那些在史书中被简化的人物,原来也曾有过如此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我期待从这些文字中,挖掘出更多被忽视的细节,去拼凑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晚清中国。这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探究,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肌理的深度剖析。

评分

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与张佩纶一同呼吸。 翻开《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张佩纶日记》,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真实感。这套书,上下册沉甸甸的,握在手中,仿佛就握住了那段历史的重量。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从细节中品味历史的读者来说,日记这种形式的史料,其吸引力不言而喻。书中的字迹,虽然印刷,却带着一种古雅的韵味,引导着我逐渐沉浸到张佩纶的世界。我想象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会以怎样的笔触,记录下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是朝堂上的纵横捭阖,是与权贵的周旋,还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甲午海战的惨痛,对他这样的亲历者而言,该是怎样的锥心之痛?他的日记,是否会为我们揭示那些史书中语焉不详的内幕?他与那些赫赫有名的晚清人物,如李鸿章、翁同龢等人,在私下的交往中,又会有怎样的言谈?除了政治军事,我也对他的个人生活、思想情感充满好奇。他作为一名读书人,他的文墨情趣,他对家人的感情,以及他在个人仕途上的跌宕起伏,都会在这日记中有所体现吗?这套日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史料,更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探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他的视角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去理解那个时代的选择与挣扎。

评分

还行,在钱著里几次看到引用这本日记里的内容,所以买来看看。

评分

李鸿章女婿,经典史料,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个很好视角。

评分

评分

依我个人论,我已过了七十之年,我敢老实对诸位说,在我心中,实在是更爱我们四五千年来的旧中国与旧中国人,更胜过我所爱于此七十年来的新中国和新中国人。诸位或许会说我顽固,但盼诸位不要说我是悲观。因我认为中国民族与中国文化必将复兴。此七十年来之中国与中国人,最多只是一过渡,不能说是一开创。我此等话,特别喜欢向诸位讲,因诸位都是军人,军人天职,是要贡献各人的小生命,来换回民族国家的大生命。尤其我敬重中国军人,他们已把中国民族国家文化护卫了四五千年到现前,尚是屹立。全世界其他军人,莫能与中国军人相比

评分

商品很好,建议包装再结实一点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五星星星!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五星星星!

评分

第一次买的送朋友了,自己没有了,所以又买了一本,喜欢读这样的书。

评分

非常好,非常喜欢,书新,包装好,速度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