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工業源VOCs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工業源VOC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竹濤 著
圖書標籤:
  • 低溫等離子體
  • VOCs
  • 工業廢氣
  • 環境工程
  • 汙染治理
  • 等離子體技術
  • 化學工程
  • 空氣淨化
  • 催化氧化
  • 綠色環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冶金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02468965
版次:1
商品編碼:1169471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3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齣現。其中,大氣汙染問題以其汙染程度深、影響範圍廣、治理難度大等特點尤其受到人們的關注。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是大氣汙染重要組成部分,已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如何有效地控製及消除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排放已成為治理目前大氣汙染的重點,開發齣高效、經濟、環境友好的揮發性有機物控製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為瞭盡快實現該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作者所在課題組從2005年起,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應用研究領域已開展瞭將近十年的研究,並承擔瞭相關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企業橫嚮項目,因此,作者將主要研究成果著成此書,希望能夠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及生態文明型社會,推動節能、減排、降耗,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麵改善環境質量提供一份力量。

內容簡介

  目前,我國的工業正在高速發展的時期,VOCs的使用量與日俱增。現在我國對VOCs排放量並沒有官方的統計,估計我國VOCs的年排放量2000萬t左右。其排放控製的處理設備將是一個巨大市場。如若我國不掌握有效的汙染控製新技術,要麼這個巨大的市場將拱手讓給外國公司,要麼我國的大氣環境中VOCs的汙染將持續的惡劣下去。而低溫等離子體法處理VOCs的技術,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技術所具有的缺陷。因此,本書將針對該技術在工業源VOCs治理方麵展開討論,並希望其能夠早日實現市場化發展。

作者簡介

  竹濤(1979—),男,山西臨猗人,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為大氣汙染控製,新世紀優秀人纔,北京市優秀人纔,在國內外期刊發錶SCI、EI等論文100餘篇;申請專利18項;齣版著作7部:主編《礦山固體廢物綜閤利用技術》、《大氣顆粒物控製》、《物理性汙染控製》3部;作為第一作者參與撰寫專著《CHEMISTRY, EMISSIONCONTROL, RADIOACTIVE POLLUTION AND INDOOR AIR QUALITY》1部;第二作者編著《我國典型行業非二氧化碳類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及對策》;參與編寫《環境化學》、馬廣大主編的《大氣汙染控製技術手冊》。負責並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傢環保公益項目2項、部委項目5項、企業橫嚮項目10項、校內項目6項,外專項目3項;參與國傢重大項目4項,國傢863項目2項;主持完成15項工程、設計及工程管理項目;獲省部級奬勵2項。

精彩書評

  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石油、油漆、印刷和塗料等行業産生的揮發性有機廢氣(VOCs)也日漸增多,科學、高效地處理VOCs顯得日益迫切。目前國內外對有機廢氣治理采用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吸收、吸附、催化燃燒等,這些方法都麵臨所用設備多、實驗復雜、能耗大等問題。因此,經濟、高效地治理低濃度、大流量的有機廢氣,除改進傳統技術外,開發替代産品,尋求控製最優技術已成為解決VOCs汙染的必由之路。  VOCs處理低溫等離子體法作為一種新的處理技術,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揮發性有機物控製工程領域將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61.1 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概念、來源及危害... 61.1.1 VOCs概念... 61.1.2 VOCs工業來源... 71.1.3 VOCs危害... 81.2 我國VOCs汙染現狀及對策... 91.3 VOCs治理技術... 101.3.1 吸附法... 101.3.2 吸收法... 111.3.3 冷凝法... 121.3.4 膜分離法... 121.3.5 燃燒法... 121.3.6 生物法... 141.3.7 光催化法... 161.3.8 低溫等離子體法... 171.3.9 幾種VOCs處理方法的性能比較... 171.4 結語... 19參考文獻... 19

第二章 低溫等離子體... 212.1 等離子體概念... 212.2 等離子體的分類... 212.2.1 按存在分類... 212.2.2 按電離度分類... 212.2.3 按粒子密度分類... 212.2.4 按熱力學平衡分類... 212.3 等離子體特徵... 212.3.1 等離子體整體特性... 212.3.2 等離子體準電中性... 212.3.3 等離子體鞘層... 212.3.4 等離子體擴散過程... 212.3.5 等離子體輻射... 212.4 等離子體特徵參數與判據... 212.4.1 等離子體密度和電離度... 212.4.2 等離子體溫度... 212.4.3 沙哈方程... 212.4.4 德拜屏蔽與德拜長度... 222.4.5 等離子體頻率... 222.4.6 等離子體導電性和介電性... 222.4.7 等離子體判據... 22

第三章 等離子體産生方式... 233.1 電子束照射... 233.2 介質阻擋放電... 233.3 沿麵放電... 233.4 電暈放電... 233.5 輝光放電... 233.6 弧光放電... 233.7 微波放電... 23

第四章 氣相等離子體光譜特性... 244.1 電暈放電光譜特性... 244.1.1 流光放電... 244.1.2 輝光放電... 244.2 火花放電光譜特性... 244.3 電弧放電光譜特性... 244.3.1 紫外光強度... 244.3.2 紫外光能量... 24

第五章 等離子體技術處理VOCs的機理... 255.1 電暈放電... 255.1.1 正電暈... 265.1.2 負電暈... 275.1.3 交變電場電暈放電... 295.1.4 電暈放電起暈電場的計算... 305.2 流注理論... 305.2.1 空間電荷對電場的畸變... 305.2.2 正流注的形成... 325.2.3 負流注的形成... 335.3 介質阻擋放電... 335.3.1 介質阻擋放電的發生過程... 345.3.2 介質阻擋放電的能量和電場的計算... 365.5 電子、離子、自由基和臭氧的形成... 365.5.1 放電等離子體的重要基元反應過程... 365.5.2 電子所得的能量和羥基與臭氧的形成... 375.6 VOCs分子降解過程... 405.7 結語... 43參考文獻... 43

第六章 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及反應器類型... 45

第七章 低溫等離子體反應係統優化... 467.1 實驗裝置... 467.2 等離子體反應器... 467.3 實驗電源及電路... 487.4 反應器結構研究... 517.4.1 反應器直徑對降解率的影響... 517.4.2 放電極直徑對降解率的影響... 517.4.3 放電極材料對降解率的影響... 545.4.4 反應器材質對降解率的影響... 557.4.5 反應區長度對降解率的影響... 577.5 高頻電源下的反應器發熱研究... 587.5.1 研究方法... 597.5.2 實驗結果... 607.5.3 實驗現象分析... 627.5.4 模型建立... 627.6 電源比較實驗研究... 647.6.1 直流與交流電的比較實驗... 647.6.2 交流電源電氣參數對降解率的影響... 667.7 結語... 72參考文獻... 73

第八章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工況參數的研究... 758.1 反應器空塔實驗... 758.1.1 電壓對降解效果的影響... 758.1.2 入口濃度對去除效果的影響... 768.1.3 氣體流速對去除效果的影響... 778.1.4 功率對去除效果的影響... 778.2 反應器內有填料的相關實驗... 798.2.1 電場強度對降解率的影響... 798.2.2 氣體流速對降解率的影響... 808.2.3 入口濃度對降解率的影響... 818.2.4 填料對降解率的影響... 828.3 工況參數與臭氧濃度關係... 848.3.1 電場強度對臭氧濃度的影響... 848.3.2 氣體流速對臭氧濃度的影響... 858.3.3 入口濃度對臭氧濃度的影響... 858.3.4 填料對臭氧濃度的影響... 868.4 填料對氣體放電性能的影響... 878.4.1 填料對氣體放電強度的影響... 878.4.2 填料與能量分配之間的關係... 898.5 結語... 90參考文獻... 91

第九章 低溫等離子體協同技術研究... 939.1 低溫等離子體協同技術研究現狀與分析... 939.1.1 等離子體-吸附劑聯閤技術... 939.1.2 等離子體-催化劑聯閤技術... 949.1.3 等離子體-鐵電性物質聯閤技術... 959.1.4 聯閤裝置... 969.1.5 機理研究... 969.1.6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979.2 協同效應下降解效果的評價標準... 979.3 吸附增效等離子體降解實驗... 999.3.1 吸/脫附降解實驗... 999.3.2 吸附增效機理研究... 1019.4 催化協同等離子體降解實驗... 1069.4.1 納米TiO2/γ-Al2O3催化協同等離子體降解實驗... 1069.4.2 MnO2/γ- Al2O3催化協同等離子體降解實驗... 1159.4.3 納米TiO2/γ-Al2O3與MnO2/γ-Al2O3催化劑對比試驗... 1209.5 鐵電體協同等離子體降解實驗... 1229.5.1 典型鐵電體協同等離子體降解實驗... 1229.5.2 改性鐵電體協同等離子體降解實驗... 1329.6 吸附-鐵電體-納米催化協同降解實驗... 1389.6.1 復閤催化劑對降解率的影響... 1389.6.2 復閤催化劑對臭氧濃度的影響... 1399.6.3 復閤催化劑對等離子體能量效率的影響... 1399.7 結語... 140參考文獻... 141

第十章 反應機理和反應動力學分析... 14710.1 檢測分析方法... 14710.1.1 淨化尾氣監測方法... 14710.1.2 産物臭氧測定方法... 14710.1.3 錶麵結焦産物測定方法... 14810.2 反應産物分析... 14810.2.1 色譜檢測結果分析... 14810.2.2 質譜檢測結果分析... 14910.2.3 尾氣的紅外吸收圖譜分析... 15010.3 結焦産物分析... 15110.4 反應機理分析... 15310.5 等離子體反應動力學分析... 15810.5.1 高能電子撞擊反應速率常數... 15810.5.2 吸附/脫附反應速率... 16010.6 結語... 161參考文獻... 162

第十一章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的其他應用... 16311.1 汙水處理廠低溫等離子體除臭技術... 16311.1.1 實驗裝置... 16311.1.2 實驗方法及評價指標... 16411.1.3 低溫等離子體除臭機理... 16511.1.4 電場強度E與惡臭氣體淨化效率η之間的關係... 16611.1.5 等離子體反應過程的放電參量研究... 16711.1.6 功率P與惡臭氣體淨化效率η之間的關係... 16911.1.7 結語... 17011.2捲煙廠低溫等離子體除臭技術... 17111.2.1 實驗係統及條件... 17111.2.2 淨化原理... 17211.2.3低溫等離子體技術除臭效率測定[23] 17311.2.4 氣體流量變化對異味氣體處理效率的影響... 17411.2.5 等離子體設備電源功率變化對異味氣體處理效率的影響... 17411.2.6 結語... 17511.3 等離子體技術脫附再生活性炭縴維... 17511.3.1 實驗材料和方法... 17611.3.2 頻率f與脫附率η和損失率ζ的關係... 17711.3.3 電場強度E與脫附率η和損失率ζ的關係... 17711.3.4 功率P與脫附率η和損失率ζ的關係... 17811.3.5 脫附時間t與脫附率η和損失率ζ的關係... 17811.3.6 機理分析... 17911.3.7 結語... 180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石油、油漆、印刷和塗料等行業産生的揮發性有機廢氣(VOCs)也日漸增多,科學、高效地處理VOCs顯得日益迫切。目前國內外對有機廢氣治理采用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吸收、吸附、催化燃燒等,這些方法都麵臨所用設備多、實驗復雜、能耗大等問題。因此,經濟、高效地治理低濃度、大流量的有機廢氣,除改進傳統技術外,開發替代産品,尋求控製最優技術已成為解決VOCs汙染的必由之路。  鑒於工業源VOCs排放量大、濃度較低等特點,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處理VOCs方麵較傳統的處理方法具有更強的優勢。為瞭盡快實現該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本課題組從2005年起,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應用研究領域已開展瞭將近十年的研究,並承擔瞭相關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企業橫嚮項目,因此,將我們的主要研究成果著成此書,希望能夠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及生態文明型社會,推動節能、減排、降耗,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麵改善環境質量提供一份力量。  第一章主要介紹瞭VOCs的概念、來源及危害,同時介紹瞭目前VOCs的治理技術,通過各類技術性能比較,我們選用瞭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工業源VOCs。第二章簡述瞭等離子體的概念和特徵,並提供瞭低溫等離子體的特徵參數與判據,為讀者對等離子體的認知打好基礎。第三章詳細論述瞭氣體放電的特性與原理、低溫等離子體主要産生方法及生成途徑,由於其特殊性能及較高的降解能力,在處理氣態汙染物等方麵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第四章著重介紹瞭電暈放電、流光放電、輝光放電、火花放電及電弧放電時所産生的各類光譜特性,通過對輻射光譜的測量分析,可以發現五種氣體放電形式及過程中所形成的放電通道中粒子密度、溫度以及粒子成分等重要參數各不相同。第五章論述瞭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VOCs的降解機理,顯然低溫等離子體能夠有效降解大分子的VOC分子,使之轉化為無害的無機小分子物質。第六章主要研究瞭低溫等離子體反應器結構優化、電源電路優化,並確定瞭反應係統最優化方案;同時,針對高頻電源下反應器發熱問題進行探討,並建立瞭能量模型,希望能夠有效提高反應能量利用效率,降低熱損失。第七章優化瞭低溫等離子體降解VOCs的反應工況參數,提齣並確定瞭該技術商業化産品的最佳操作參數及最佳反應器構型。第八章對低溫等離子協同技術展開研究,包括等離子體-吸附聯閤、等離子體-催化聯閤、等離子體-鐵電聯閤等技術,並在此基礎上提齣等離子體-吸附+催化+鐵電體集成技術來處理工業源VOCs,並取得一定的進展,為低溫等離子體今後的發展提供瞭方嚮。第九章以甲苯降解為例,采用色譜—質譜連用和紅外光譜對該反應器淨化尾氣及結焦産物進行瞭分析,首次較為全麵地探討瞭等離子體協同催化降解甲苯廢氣的機理,並進行瞭反應動力學分析;結果錶明,等離子體集成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反應副産物,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第十章描述瞭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的其他應用,包括我們和其他學者所作的應用性研究,希望能夠為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真正應用提供參考和藉鑒。  本書的編寫和齣版受到“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108453)”、“國傢環保公益項目(201409004)”、“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北京市優秀人纔培養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教材及學術專著齣版基金”資助。參與本書著作的還有本課題組的陳銳、李漢卿、和嫻嫻、杜雙傑、夏妮、李笑陽、趙文娟、王曉佳、吳世琪、陸玲、周金蘭、尹辰賢幾位同誌,在此錶示感謝。  本書的齣版不僅可供作為環境工程專業人員使用,同時也可供煤炭、電力、環境保護、建築、建材、科研和設計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使用。  由於著者學術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希望讀者批評指正,同時也對書中所引用文獻作者也錶示誠摯的謝意。  著者  2015年1月
精密化工過程控製與優化 本書導讀: 在現代化學工業飛速發展的浪潮中,化工過程的精確控製與高效優化已成為決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本書《精密化工過程控製與優化》聚焦於如何利用先進的理論模型、智能控製策略以及實時數據分析手段,對復雜的化工生産流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從而實現産品質量的穩定提升、能耗的顯著降低以及安全生産水平的全麵保障。 本書內容深度紮根於化工熱力學、反應動力學以及係統工程學的交叉領域,旨在為化工工程師、過程控製專傢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套係統化、可操作的知識體係和技術指南。我們避開瞭對特定汙染治理技術(如低溫等離子體在VOCs處理中的應用)的深入探討,而是將重點完全放在瞭生産過程本身的控製與優化上,涵蓋瞭從單元操作到復雜多單元係統的全過程。 第一部分:化工過程控製基礎與建模 本部分奠定瞭現代化工過程控製的理論基礎。我們首先迴顧瞭化工過程的特性,包括其固有的時滯性、非綫性和耦閤性,這些特性對控製係統的設計提齣瞭嚴峻挑戰。 第一章:化工過程動態特性分析 詳細闡述瞭反應器、精餾塔、換熱器等核心化工單元的數學建模方法。重點討論瞭集總參數模型與分布式參數模型的選擇依據及其適用範圍。針對非綫性過程,引入瞭泰勒級數展開和狀態空間法進行綫性化處理,並深入剖析瞭模型結構對後續控製性能的影響。本章特彆強調瞭過程辨識技術在獲取準確模型參數中的關鍵作用,包括基於激勵信號設計的辨識實驗和參數估計算法。 第二章:經典PID控製器的深度剖析與改進 雖然PID(比例-積分-微分)控製是工業界應用最廣泛的基礎控製算法,但本書深入探討瞭其在強耦閤和時間延遲係統中的局限性。我們詳細分析瞭IMC(內部模型控製)結構,並介紹瞭如何基於過程模型對PID參數進行增量式優化整定,而非依賴經驗試錯法。此外,還引入瞭模糊PID控製和自適應PID控製的概念,以應對化工過程參數隨時間漂移的問題。 第三章:先進過程控製(APC)理論 本章是本書的核心之一,全麵介紹瞭超越傳統PID的先進控製策略。模型預測控製(MPC)作為APC的基石,被賦予瞭詳盡的篇幅。我們詳細講解瞭MPC的原理,包括滾動時域優化、約束處理和模型失配補償機製。針對化工過程中的高維、強耦閤問題,MPC展示瞭其強大的多變量協調控製能力。此外,本書還簡要介紹瞭魯棒控製和自適應控製在處理模型不確定性方麵的應用。 第二部分:關鍵化工單元的優化控製實踐 本部分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具體的化工生産單元,展示如何通過優化控製實現效率的飛躍。 第四章:反應過程的精準調控 反應釜是化工生産的心髒,其溫度、壓力和組分濃度控製直接決定瞭收率和選擇性。本章重點探討瞭絕熱反應器和非絕熱反應器的溫度控製策略,著重於反應動力學反饋與熱量平衡控製的集成。對於催化劑失活引起的性能下降,本書介紹瞭一種基於軟測量技術的催化劑活性估計方法,並將其整閤進MPC結構中,實現對反應條件的動態補償。 第五章:分離過程的高效能控製 精餾塔是能耗大戶,其操作優化空間巨大。本書詳細闡述瞭多組分精餾塔的解耦控製,特彆是針對側綫采齣和迴流比/加熱量耦閤的控製結構。我們引入瞭經濟優化控製(EOC)的概念,將能耗成本和産品純度約束作為優化目標函數,指導控製係統在最優操作點附近運行,而非僅僅維持設定的目標值。 第六章:換熱網絡與公用工程的優化調度 換熱器網絡(HEN)的優化與控製對於工廠的整體能源效率至關重要。本書側重於HEN的動態優化,而非靜態設計。我們探討瞭如何利用實時優化(RTO)係統,根據最新的原料價格和負荷變化,周期性地調整公用工程(如蒸汽和冷卻水)的分配策略,確保能源係統的平穩、低成本運行。 第三部分:智能化與數據驅動的控製 隨著工業物聯網(IIoT)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本部分探索瞭如何利用數據驅動的方法增強過程控製的魯棒性和智能化水平。 第七章:軟測量技術在過程控製中的應用 許多關鍵過程變量(如産品組分、催化劑活性)無法被在綫直接測量,這構成瞭控製係統的主要障礙。本章係統地介紹瞭偏最小二乘(PLS)、主成分迴歸(PCR)以及神經網絡模型在構建高精度軟測量模型中的應用。重點討論瞭模型的可解釋性與在綫漂移的監測與更新機製。 第八章: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FDD/PdM) 先進控製係統必須具備強大的故障容忍能力。本章講解瞭基於殘差分析、貝葉斯網絡和多模態分析的故障檢測與隔離(FDI)方法,用於識彆傳感器漂移、執行器卡澀或關鍵單元性能下降。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入瞭預測性維護(PdM)的概念,利用過程數據預測設備故障時間窗口,從而實現更智慧的停機計劃,避免非計劃停産。 第九章:數據驅動的優化控製前沿探索 本章展望瞭新興的優化控製技術,特彆是強化學習(RL)在化工過程控製中的潛力。不同於依賴精確物理模型的MPC,RL通過與環境的交互來學習最優控製策略,特彆適用於模型難以建立的、高度復雜的非穩態操作。本書提供瞭RL算法在典型化工過程(如批次反應器調度)中的初步應用案例分析,旨在激發讀者對下一代智能控製係統的研究興趣。 總結: 本書《精密化工過程控製與優化》提供瞭一套從微觀機理建模到宏觀係統優化的完整框架。它強調將先進的數學工具應用於解決實際生産中的具體痛點,緻力於提升化工過程的智能化水平、經濟效益和環境友好性(通過能效提升實現)。全書內容聚焦於過程控製理論的深度挖掘與工程實踐的無縫銜接,旨在培養具備跨學科視野的現代化工過程工程師。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名稱,本身就充滿瞭現代工業的“解題思路”感。麵對惱人的VOCs排放,如何纔能在保證生産效率的同時,又不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低溫等離子體”這個關鍵詞,讓我聯想到的是一種相對溫和但高效的處理方式。我推測,作者在書中可能會詳細講解,為什麼選擇“低溫”作為條件,以及這種“等離子體”狀態下的物質,究竟是如何與那些頑固的有機物分子發生反應的。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等離子體放電的類型,比如介質阻擋放電、輝光放電等,以及它們在處理不同VOCs時的特性差異?我好奇,作者會不會給齣具體的工藝參數和設備配置建議,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如何將這項技術落地到實際的工業生産綫上。而且,處理VOCs不僅僅是化學反應,還涉及到氣流動力學、傳質等過程,這本書是否會兼顧這些方麵?我期待看到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量化的數據,比如處理效率、能耗比、以及可能的運行成本,這樣纔能更直觀地評估這項技術的實用價值。

評分

這本《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工業源VOCs》的書名,讓我立即聯想到瞭現代工業發展中一個棘手但又極其關鍵的問題:如何有效地處理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以達到環保要求。標題中的“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幾個字,本身就充滿瞭科技感和解決問題的潛力。我很好奇,作者是否會從基礎的物理化學原理齣發,解釋等離子體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以及在“低溫”這個看似矛盾的條件下,它又為何能擁有如此強大的“攻擊力”來分解VOCs?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不同類型VOCs(如苯係物、烴類、含氧有機物等)與低溫等離子體的反應機理,以及各自的處理效率和可能的副産物?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實際的案例分享,展示這項技術在不同工業部門,如油漆塗料、印刷包裝、半導體製造等領域的應用情況,以及它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這本書或許不僅僅是技術介紹,更可能是在描繪一種綠色、可持續的工業發展新模式。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前沿性。在這個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時代,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是刻不容緩的。我瞭解到,這本書的題目就直接點明瞭其核心內容——如何利用低溫等離子體這項技術來治理工業廢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這種技術聽起來就充滿瞭科技感,仿佛是將科幻小說中的場景搬進瞭現實。我很好奇,在“低溫”的條件下,等離子體是如何被激活並發揮其分解作用的?它是否需要特殊的設備和工藝?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不同類型VOCs的處理效果,以及對不同工業源(例如石油化工、印刷、噴塗等)的適用性?我猜測,作者在書中可能探討瞭等離子體處理VOCs的機理,例如自由基的産生、反應路徑以及最終産物的分析。同時,我也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關於技術成本效益、能耗以及對環境的二次影響等方麵的評估。對於那些麵臨VOCs排放難題的企業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方嚮。它可能不僅僅是技術介紹,更是一種對未來綠色工業的展望。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但色彩搭配卻頗具專業感,深邃的藍色和冷靜的銀灰色交織,隱約透齣一種科技的力量。我本以為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學術專著,但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敘述方式吸引瞭。語言雖然嚴謹,但並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邏輯性和清晰的脈絡。書中似乎在描繪一個正在發生的“奇跡”,將那些令人頭疼的工業廢氣,在看不見的“火焰”中,化為無害的物質。我尤其好奇書中關於“低溫等離子體”的産生機製,以及它如何能夠以如此溫和的方式,卻能達成強大的分解效果。雖然我對具體的化學反應式和物理參數瞭解不多,但作者似乎很擅長將復雜的概念形象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來解釋其原理。我猜想,這本書不僅僅是在介紹一種技術,更是在講述一種解決環境汙染的新思路,一種對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探索。它可能為那些在工業生産一綫工作的工程師們提供寶貴的藉鑒,也可能激發那些對環保科技感興趣的年輕人,去深入瞭解這個充滿魅力的領域。我期待書中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這項技術是如何在現實中發揮作用的。

評分

當我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時,它的標題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低溫等離子體技術”——這兩個詞匯組閤在一起,就給我一種神秘而強大的感覺。我一直對能夠“變廢為寶”或者“化害為益”的技術充滿好奇,而處理工業源的VOCs,正是這樣一種極具挑戰性但又至關重要的任務。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可能是一位在該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傢,他將用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我們揭開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VOCs的神秘麵紗。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闡述這項技術的原理,例如等離子體的産生方式、其活性粒子與VOCs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最終的反應産物。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涵蓋該技術在不同工業領域中的應用案例,比如在哪些行業中已經被成功應用,取得瞭怎樣的效果,又麵臨哪些挑戰。或許,書中還會探討該技術在能耗、成本、操作簡便性以及對環境的長期影響等方麵的優劣勢,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的評估。

評分

好好好,頂頂頂,真心不錯!!!!!!

評分

書的質量還好,快遞迅速。

評分

長知識

評分

好評!

評分

都挺不錯

評分

很好。

評分

都挺不錯

評分

好好好,頂頂頂,真心不錯!!!!!!

評分

跟學校的課本一樣沒勁,一共翻瞭兩次,基本沒什麼參考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