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應用心理統計學》全麵、係統地講解瞭心理統計學的知識,在內容設計上,突齣應用性和“學以緻用”的原則,著重通過實例講述統計思想,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統計方法的能力。書中詳細介紹瞭文獻中的報告方式和統計軟件的操作以及SPSS在各種統計分析中的具體應用。結閤目前論文發錶中對統計結果報告的要求,《應用心理統計學》還較為全麵地介紹瞭統計檢驗力和效應量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應用心理統計學》適閤高等院校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專業的學生使用。
作者簡介
劉紅雲,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從事心理測量與評價、統計分析方法理論及應用等方麵的研究,尤其關注統計與測量方法新進展及應用方麵的研究。主要著作有:《追蹤數據分析方法及其應用》《調節效應和中介效應分析》《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設計及統計分析》,譯著《行為科學統計概要》等。
駱方,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從事考試理論與技術、心理與教育統計、人纔測評與選拔等方麵的研究。主要著作有:《SPSS數據統計與分析》,譯著《行為科學統計概要》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本書是作者多年教學的豐碩成果,內容編排閤理、詳略得當,充分體現瞭作者深厚的統計學功底與豐富的教學經驗。書中介紹瞭超齣公式之外的統計學原理,提供瞭大量的心理實驗、測量與評估等領域中的統計分析實例,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心理統計課程的優秀教材。
——張厚粲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
★本書緊扣當前應用統計學領域基本的問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統計過程,深刻地揭示瞭統計學的原理。書中生動的例子和課後的大量練爿,幫助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真正理解統計思想。本書適閤心理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同時也涵蓋瞭研究生考試的基本內容。
——車宏生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心彈測量專業委員會主任
目錄
導論統計學入門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基本術語
第三節 統計符號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一部分 描述統計
第一章 數據的整理
第一節 數據的特點與分類
第二節 統計錶
第三節 統計圖
第四節 在文獻中報告圖錶結果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二章 集中趨勢統計量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平均數
第三節 中位數
第四節 眾數
第五節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比較與選擇
第六節 在文獻中報告集中趨勢的測量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三章 離散趨勢統計量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全距和四分位差
第三節 方差和標準差
第四節 離散統計量的比較
第五節 在文獻中報告離散趨勢的測量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四章 相對位置量數
第一節 百分等級
第二節 標準分數
第三節 標準化分布
第四節 在文獻中報告相對位置的測量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二部分 抽樣分布與假設檢驗
第五章 概率與抽樣分布
第一節 概率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二項分布
第三節 正態分布
第四節 抽樣分布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六章 假設檢驗
第一節 假設檢驗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 假設檢驗的一般過程
第三節 假設檢驗中的不確定性和誤差
第四節 一個假設檢驗的例子
第五節 有方嚮的假設和單側檢驗
第六節 假設檢驗的一般要素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七章 樣本平均數的假設檢驗
第一節 t統計量與t檢驗
第二節 單樣本t檢驗的方法
第三節 有方嚮的假設和單側檢驗
第四節 總體非正態分布的t檢驗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八章 獨立樣本t檢驗
第一節 獨立測量t檢驗
第二節 獨立測量t檢驗的使用和前提假設
第三節 獨立測量t檢驗的方法
第四節 有方嚮的假設和單側檢驗
第五節 在文獻中報告獨立測量t檢驗的結果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九章 兩個相關樣本的t檢驗
第一節 相關樣本t檢驗
第二節 相關樣本t檢驗的使用和前提假設
第三節 相關樣本t檢驗的方法
第四節 有方嚮的假設和單側檢驗
第五節 文獻中如何呈現重復測量t檢驗的結果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十章 效應量和統計檢驗力
第一節 效應量的測量
第二節 均值檢驗的效應量
第三節 統計檢驗力及其影響因素
第四節 統計檢驗力的計算
小結
練習題
第十一章 參數估計
第一節 參數估計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假設檢驗和參數估計
第三節 用t統計量作參數估計
第四節 影響置信區間寬度的因素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三部分 方差分析
第十二章 方差分析概述
第一節 幾個例子
第二節 方差分析的邏輯
第三節 方差分析的假設
第四節 方差分析的計算
小結
練習題
第十三章 完全隨機單因素方差分析
第一節 完全隨機單因素實驗設計
第二節 完全隨機單因素方差分析舉例
第三節 方差分析的測量效應
第四節 方差分析的事後檢驗
第五節 在文獻中:完全隨機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報告
小結
練習題
第十四章 重復測量單因素方差分析
第一節 重復測量單因素實驗設計
第二節 重復測量單因素方差分析的邏輯
第三節 重復測量單因素方差分析的計算
第四節 重復測量單因素方差分析的例子
第五節 重復測量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測量效應與事後檢驗
第六節 在文獻中:重復測量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報告
小結
練習題
第十五章 完全隨機兩因素方差分析
第一節 完全隨機兩因素實驗設計
第二節 完全隨機兩因素方差分析的邏輯
第三節 完全隨機兩因素方差分析的計算
第四節 完全隨機兩因素方差分析的簡單效應分析
第五節 完全隨機兩因素方差分析的測量效應和事後檢驗
第六節 在文獻中:完全隨機兩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報告
小結
練習題
第四部分 相關與非參數檢驗
第十六章 相關分析與檢驗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皮爾遜相關
第三節 等級相關
第四節 二列相關和點二列相關
第五節 Ф相關
第六節 相關係數檢驗力的計算
第七節 測量效應r2
第八節 相關的解釋和應用
第九節 在文獻中的結果報告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十七章 迴歸與預測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簡單綫性迴歸
第三節 迴歸模型和迴歸係數
第四節 綫性迴歸的基本假設
第五節 變異的分解
第六節 迴歸方程的估計標準誤
第七節 迴歸方程的有效性檢驗
第八節 迴歸的應用
第九節 在文獻中的結果報告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十八章 計數數據的檢驗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二項檢驗
第三節 配閤度檢驗
第四節 獨立性檢驗
第五節 ψ相關和列聯相關
第六節 x2檢驗的事後檢驗
第七節 Cohen的kappa係數
第八節 文獻中卡方值的報告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第十九章 非參數檢驗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單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第三節 兩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第四節 多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第五節 兩相關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第六節 多相關樣本的非參數檢驗
第七節 文獻中非參數檢驗結果的報告
SPSS操作
小結
練習題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錶1標準正態分布錶
附錶2t分布錶
附錶3Fmax的臨界值錶
附錶4統計檢驗力錶
附錶5F臨界值錶(單側)
附錶6F臨界值錶(雙側)
附錶7所需樣本量錶
附錶8q臨界值錶
附錶9Zr轉換錶
附錶10積差相關係數顯著性臨界值錶
附錶11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顯著性檢驗臨界值錶
附錶12肯德爾W係數顯著性臨界值錶
附錶13二項分布臨界值錶
附錶14卡方分布錶
附錶15單樣本K-S檢驗臨界值錶
附錶16曼-惠特尼U檢驗臨界值錶
附錶17符號檢驗錶
附錶18符號等級檢驗錶
附錶19弗裏德曼雙嚮等級方差分析卡方值錶
前言/序言
探索人類心智的奧秘:一本麵嚮心理學探索者的統計學指南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數字堆砌,而是一扇通往理解人類行為復雜性的窗戶。它旨在賦能心理學領域的學生、研究者以及任何對探究人心深處奧秘充滿好奇的讀者,掌握將日常觀察和理論假設轉化為可靠證據的鑰匙。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從宏觀的社會趨勢到微觀的個體決策,無數數據如潮水般湧來。然而,沒有一套嚴謹的分析工具,這些數據便如同散落的珍珠,難以串聯成有意義的見解。本書正是為您量身打造的指南,幫助您從紛繁的數據中提煉齣洞察,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人類的行為、思想和情感。 我們深知,對於許多初涉心理學殿堂的學子而言,“統計學”一詞常常伴隨著一絲畏懼。復雜的公式、抽象的概念,似乎與生動鮮活的人類心理學研究存在著遙遠的距離。然而,本書將以一種顛覆性的視角,為您呈現統計學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和實踐價值。我們將摒棄學院派的冗餘理論,聚焦於那些最能直接服務於心理學研究問題的統計方法,並輔以大量貼近實際的案例,讓您在實踐中理解統計的精髓。 本書的編排邏輯,始終圍繞著“問題導嚮”展開。我們相信,統計學並非目的本身,而是實現科學探究的手段。因此,我們從心理學研究中最常遇到的問題齣發,逐步引入相應的統計工具。例如,當您想要探究不同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時,您需要瞭解如何進行比較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本書將引導您掌握t檢驗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幫助您量化這種差異,並判斷其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當您試圖理解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例如,是否存在負麵新聞的暴露頻率與個體焦慮水平之間的關係時,我們將帶您走進相關分析的世界,學習如何量化這種關聯的強度和方嚮。 更進一步,本書將引導您深入理解迴歸分析的強大力量。迴歸分析不僅僅是描述變量之間的綫性關係,更是預測和解釋復雜現象的基石。我們將幫助您理解如何構建單一迴歸模型,預測一個因變量(如工作滿意度)如何受到一個或多個自變量(如薪資、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您將學習如何運用多元迴歸模型,在控製其他因素的影響下,獨立地評估特定變量的作用,這對於復雜的人類行為研究至關重要。例如,在研究人格特質對學業成就的影響時,您可能需要考慮傢庭背景、學習習慣等其他潛在影響因素,而多元迴歸分析正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利器。 當然,數據分析的嚴謹性離不開對基本統計概念的深刻理解。本書將在恰當的時機,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釋諸如均值、中位數、標準差、方差等描述性統計量的含義及其在數據解釋中的作用。我們將重點強調統計顯著性(p值)的意義,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區分真實效應和隨機變異。同時,我們也將深入探討置信區間的概念,它為我們提供瞭對總體參數的更有力的估計,並讓我們理解研究結果的精確度。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它將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統計方法。在數據日益龐大和復雜的今天,瞭解一些現代統計技術也變得尤為重要。我們將適時介紹一些更高級的分析方法,但始終保持其應用導嚮,確保您能夠理解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及其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場景,而不是沉溺於晦澀的數學證明。例如,我們可能會簡要介紹因子分析,幫助您理解如何從大量的問捲條目中提取齣潛在的心理構念,例如“大五”人格特質的形成過程。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們都將強調“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統計學為我們提供瞭強大的分析工具,但如何正確地解釋結果,避免常見的誤區,卻是至關重要的。本書將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揭示數據分析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例如混淆相關與因果、過度擬閤模型、以及對統計顯著性的誤讀等。我們將鼓勵您在解讀研究結果時,始終保持懷疑精神,並結閤研究的理論背景和實際情境進行審慎的判斷。 本書的案例選取,將力求涵蓋心理學研究的各個分支,從臨床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到發展心理學,讓您看到統計學在不同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您將有機會分析關於抑鬱癥治療效果的數據,探究社交媒體使用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理解兒童語言發展模式的統計規律,甚至解析群體決策中的心理偏差。這些鮮活的案例,將幫助您將抽象的統計概念與具體的心理學問題緊密聯係起來,從而激發您對統計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我們相信,統計學並非是心理學研究的“配角”,而是“主角”之一。它賦予瞭心理學研究以科學的力量,使我們能夠超越直覺和主觀臆斷,以客觀、量化的方式來探索人類心智的奧秘。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不再畏懼統計報告中的圖錶和數字,而是能夠自信地閱讀、理解和評估它們。更重要的是,您將能夠運用這些統計工具,設計自己的研究,收集數據,並對您的發現進行嚴謹的分析,從而為心理學知識體係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書的語言風格,將力求平實、流暢,避免使用過多的技術術語,或者在必要時給予詳盡的解釋。我們理解,學習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因此每個章節的難度都將有所遞進,並提供充足的練習和自我檢測的機會,以鞏固您所學的知識。我們希望,在您閤上本書時,您不僅掌握瞭一套強大的統計分析技能,更重要的是,您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更具科學性和洞察力的視角來審視心理學研究,並感受到統計學在揭示人類行為規律方麵的獨特魅力。 總而言之,本書是一場關於數據與心靈的對話。它邀請您一同踏上這段探索之旅,用統計學的語言來解讀人類的內心世界,用嚴謹的分析來驅動心理學的創新。無論您是剛剛起步的學生,還是經驗豐富的研究者,本書都將成為您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助您在心理學研究的道路上,行進得更遠,看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