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棋王经典100局丛书:棋王杨官璘经典100局

象棋棋王经典100局丛书:棋王杨官璘经典100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少龙 著,梁文斌 编
图书标签:
  • 象棋
  • 棋王
  • 杨官璘
  • 经典对局
  • 棋谱
  • 对弈
  • 技战术
  • 中国象棋
  • 棋艺
  • 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382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229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象棋棋王经典100局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6
字数:2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杨官璘是象棋界无人不晓的名字,不仅因为他获得第一届象棋冠军,而且他对象棋艺术的贡献巨大,超过古人。
  杨官璘原籍广东省东莞凤岗人,1925年生,2008年病逝。他6岁习棋,在棋摊观战,自学成才。他家境不好,只读了5年书,从14岁起就当搬运工、小裁缝等,帮助父母维持生计。但业余时间仍然迷于象棋,锲而不舍。当时能接触到的就是古谱残局,他下苦功不厌其烦地解拆各种实用残局和江湖排局,然后再研究古谱全局及让子局等,年仅10岁已成为乡里小棋王,但一直没机会接触真正的高手。
  1948年,杨官璘初上大城市广州,在中山路同志茶座棋坛攻卢辉的擂台。他虽然不懂开局套路而走出双边马,而中残局棋路严谨多变、细腻的风格困逼卢辉成和,轰动广州棋坛。
  1949年9月,香港南华体育会举办穗港澳三角埠际赛,杨官璘赶到香港观战,从此决定留在香港棋坛,在茶楼、咖啡室下棋。当时香港成立第一届中国象棋研究会,并于1950年4月举办个人赛,结果杨官璘获得冠军。
  1951年,杨官璘回到广州,当年与陈松顺一起赴上海参加首届华东华南名手对抗赛,结果华南队胜,个人成绩以杨官璘为好。1951-1955年,杨官璘多次去上海以及武汉、北京以棋会友;面对全国各地精英,均所向披靡,被誉为弈林高手。
  杨官璘在首届全国象棋赛夺魁后,又在1957年、1959年、1962年三次获全国冠军。1977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7年五次代表广东队获全国象棋团体冠军。1987年夺得健力杯国际名手个人赛冠军,1999年获元老杯全国个人赛冠军。1960-1982年间作为广东队主将兼教练,1982年被国家体委授予“象棋特级大师”称号。他棋艺精深,开、中、残局技术全面,走子稳健,但常有出人意料的攻杀妙手,尤其残棋功夫深厚,能在微优中出奇制胜。
  杨官璘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全国象棋协会副主席和象棋月刊主编,199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本书选录杨官璘100局胜局,都是在全国赛或重大对抗赛中的精彩记录,有开局的新颖变例、中局的惊险搏杀、残局的细腻斗智,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杨官璘对棋局的深刻理解、对局势发展的把握和超群的想象力,从中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棋艺水平。

作者简介

  黄少龙,中国象棋大师,南开大学教授。1984年创办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历任天津市棋类运动协会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协会主席、中国大学生象棋协会秘书长等职。
  197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以后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及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异成绩。1986年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获伦敦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铜奖。1997年参加象棋个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2008年应邀赴新加坡担任亚洲象棋赛棋局讲评。
  曾出版《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开局战理》、《列炮纵横谈》、《象棋对策论》、《象棋秘诀丛书》、《象棋大全》等60多部著作,多次获全国象棋图书一等奖。

内页插图

目录

一、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第1局 朱剑秋负杨官璘
第2局 杨官璘胜李义庭
第3局 王嘉良负杨官璘
第4局 杨官璘胜朱永康
第5局 徐乃基负杨官璘
第6局 左永祥负杨官璘
第7局 王嘉良负杨官璘
第8局 刘世镇负杨官璘
第9局 陈孝堃负杨官璘
第10局 杨官璘胜李来群

二、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
第11局 薛占金负杨官璘
第12局 李义庭负杨官璘
第13局 杨官璘胜何顺安
第14局 金启昌负杨官璘
第15局 孟立国负杨官璘
第16局 季本涵负杨官璘
第17局 杨官璘胜赵明
第18局 陈新全负杨官璘
第19局 李义庭负杨官璘
第20局 刘殿中负杨官璘
第21局 杨官璘胜郭福人
第22局 赵国荣负杨官璘
第23局 戴荣光负杨官璘
第24局 蔡忠诚负杨官璘
第25局 王嘉良负杨官璘
第26局 胡远茂负杨官璘
第27局 傅光明负杨官璘

三、中炮对屏风马双炮过河
第28局 杨官璘胜何顺安
第29局 杨官璘胜刘忆慈
第30局 李义庭负杨官璘
第31局 刘剑青负杨官璘
第32局 杨官璘胜方孝臻
第33局 刘殿中负杨官璘
第34局 杨官璘胜王国栋

四、中炮对屏风马3卒
第35局 杨官璘胜侯玉山
第36局 王嘉良负杨官璘
第37局 任德纯负杨官璘
第38局 杨官璘胜胡荣华

五、中炮对屏风马7卒其他
第39局 杨官璘胜李义庭
第40局 李义庭负杨官璘
第41局 杨官璘胜王嘉良
第42局 杨官璘胜侯玉山
第43局 朱剑秋负杨官璘
第44局 杨官璘胜何顺安
第45局 任德纯负杨官璘
第46局 孟立国负杨官璘
第47局 杨官璘胜朱剑秋
第48局 杨官璘胜刘殿中
第49局 李来群负杨官璘
……

六、中炮挺中兵对屏风马
七、顺炮
八、列炮
九、中炮横车对屏风马
十、中炮对三步虎
十一、中炮对其他
十二、非中炮开局

前言/序言


千年棋韵,传奇一生:杨官璘象棋艺术的璀璨星河 中国象棋,一项承载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古老智慧游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棋手,他们以精妙的布局、严谨的计算、高超的战术,将棋盘上的方寸之地演绎得波澜壮阔。而在众多璀璨的星辰中,杨官璘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颗。他以其卓绝的棋艺,书写了一段中国象棋界的传奇,他的人生,更是与象棋紧密相连,成为无数棋迷心中的偶像和楷模。 本书《象棋棋王经典100局丛书:棋王杨官璘经典100局》,正是献给这位伟大棋王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棋谱,而是试图通过精选的100盘经典对局,带领读者深入杨官璘的棋艺世界,探寻他制胜的奥秘,感受他非凡的智慧与精神。每一盘棋,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智慧的较量,一次艺术的展现。 棋王之路:从少年棋才到万人景仰 杨官璘,一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象棋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出生于广东,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象棋天赋。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一台棋盘,就是他挥洒才情的舞台。他沉浸于棋局,如饥似渴地学习,勤奋练习,棋艺突飞猛进。早年的峥嵘岁月,磨砺了他的棋风,也奠定了他日后称雄棋坛的基础。 作为中国象棋历史上首位“国手”,杨官璘的棋艺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以其沉稳老练的棋风,精湛的计算能力,以及出神入化的战术运用,多次在全国象棋比赛中折桂,赢得了无数荣誉,也赢得了“棋王”的桂冠。他的棋局,不仅在中国棋坛引起了巨大反响,更是在国际象棋界赢得了高度赞誉,他将中国象棋的魅力推向了世界。 他的棋艺风格,可以用“稳、准、狠”来概括。稳,体现在他每一次落子都经过深思熟虑,不轻易冒险,善于把握全局的平衡;准,则在于他对棋局的判断极为精准,能够洞察对手的意图,并给出最有效的应对;狠,是指他在抓住对手破绽时,能够毫不留情地发起致命一击,一举奠定胜局。他的棋,既有艺术家般的细腻,又有战士般的果敢。 经典永恒:100盘棋中的智慧与匠心 本书所收录的100盘棋,是从杨官璘浩如烟海的对局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涵盖了他职业生涯的各个重要阶段,既有他初露锋芒时的少年锐气,也有他登顶棋王时的沉稳老辣。每一盘棋,都凝聚着杨官璘的智慧、汗水和对象棋艺术的执着追求。 这些棋局,不仅仅是胜负的记录,更是象棋智慧的宝库。读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对局,学习到: 精妙的开局布局: 杨官璘对各种开局的理解深入骨髓,他能够根据对手的特点和棋局的发展,灵活运用各种布局,为自己争取有利的局面。从飞相局的稳健,到中炮的激进,他的开局变化多端,总能让对手难以招架。 严谨的计算与预判: 棋王之所以为棋王,离不开他超凡的计算能力。他能够预见到多步之后的棋局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佳决策。本书中的许多对局,都展现了他如何通过精准的计算,化解危机,甚至扭转乾坤。 高超的中盘战术: 中盘是棋局最复杂、最精彩的阶段。杨官璘在中盘战术上炉火纯青,他擅长利用子力的牵制、攻击、弃子等手段,制造机会,打击对手。阅读这些对局,仿佛置身于一场扣人心弦的战役之中,每一次攻防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出色的残局处理: 即使到了残局,杨官璘依然能够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冷静,他善于抓住残局中细微的优势,并通过巧妙的弃子和精妙的计算,最终将胜利收入囊中。他的残局功力,堪称教科书般的存在。 心理博弈的艺术: 象棋不仅仅是棋子的较量,更是人心的较量。杨官璘在棋盘上展现出的沉着冷静,以及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无不体现了他强大的心理素质。他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并在逆境中找到生机。 不仅仅是棋谱:走进棋王的内心世界 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100盘精彩的棋局。它更是试图通过这些棋局,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杨官璘这个人,了解他的棋风,了解他的精神。 棋如其人,人如棋: 棋王的棋,如同他的人生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棋风,折射出他沉稳、坚毅、不屈不挠的性格。他在棋盘上的每一次搏杀,都仿佛是他人生道路上一次次的挑战与超越。 传承与启迪: 杨官璘的棋艺,是中国象棋的宝贵财富。本书不仅是向棋王致敬,更是希望能够将他的棋艺精髓传承下去,启迪后来的棋手,帮助他们提高棋艺,理解象棋的深层含义。 精神的激励: 棋王杨官璘的人生,是一个关于坚持、关于热爱、关于奋斗的故事。他用一生践行着对象棋的热爱,用他的努力和才华,赢得了世人的尊敬。阅读他的棋局,感受他的精神,能够激励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也保持这份执着与追求。 本书的阅读体验 本书的编排设计,力求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 详实的解说: 每一盘棋谱,都配有详细的解说。解说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分析,更包含了对棋局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关键转折点的剖析,以及对杨官璘大师思路的揣摩。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解说,更清晰地理解每一招棋的含义,掌握背后的战术思想。 图文并茂: 棋谱的呈现清晰直观,配合详实的文字解说,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棋局的进程。 循序渐进: 棋局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难易程度和代表性,力求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领略棋王的棋艺。 深入浅出: 无论您是资深的象棋爱好者,还是刚刚接触象棋的新手,本书的解说都力求深入浅出,既能满足专业棋迷对深度分析的需求,也能让初学者从中受益。 结语 《象棋棋王经典100局丛书:棋王杨官璘经典100局》,是一部献给象棋艺术的颂歌,是一部对传奇棋王杨官璘的深情致敬。它不仅仅是一本棋谱集,更是一扇通往象棋智慧殿堂的窗口,是一本激励人心的励志读物。 翻开这本书,您将与一位伟大的棋王在棋盘上相遇,感受他千年棋韵的魅力,领略他传奇一生的辉煌。愿本书能成为您象棋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愿您在品读这些经典棋局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感悟智慧,体会象棋艺术的无穷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杨官璘的棋艺世界,感受那份永恒的棋道之光。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内容的深度挖掘上确实下足了功夫,它不仅仅是记录了100局棋谱,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象棋史略”。每一局的开篇,都有对该局对弈背景的简要介绍,无论是比赛的性质、当时的年份,还是两位棋手之间的恩怨情仇,都为我们理解棋局的“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让阅读体验得到了极大的升华。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变化树”的组织方式,它并非简单地列出所有可能,而是精心筛选出那些具有“哲学意义”的关键变化点进行深度剖析,使得读者能集中精力去理解核心思想,而不是被海量的分支淹没。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杨官璘大师的理解达到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境界,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大师的“题眼”所在,使得即便是最细微的调动,都有其深远的影响被揭示出来,这对于想要精进技术的棋手来说,是无价的指引。

评分

这套书的编撰质量实在令人称道,细节处理得极其到位,看得出编者是下了大功夫的。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于残局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初学者最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这本书并没有采用那种简单罗列变化的枯燥手法,而是以一种类似“侦探小说”的叙事方式,引导读者去发现最佳解法。作者很擅长设置悬念,比如在某一个复杂的多兵残局中,他会先描述一个看似合理的普通应对,然后指出这个应对的隐患,紧接着抛出“棋王的关键一步”是如何化险为夷的。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思考欲望,让人忍不住想自己先走几步试试看。而且,图表的清晰度也无可挑剔,即便是复杂的楚河汉界上的厮杀,棋盘的标识也异常清晰,保证了阅读过程中不会因为看错子而产生歧义,这是许多老旧棋谱难以比拟的优点。

评分

整体而言,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容质量形成了完美的统一,体现了对传统象棋文化的尊重与创新。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做到了极强的可读性,这是很多专业棋谱难以企及的平衡点。书中对于一些罕见的或被现代棋手遗忘的布局策略的重现,尤其令人惊喜。例如,其中一局对局展示了一种古老的“炮冷门”开局如何被杨官璘大师用现代的思维重新激活并演绎出惊人效果,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对历史智慧的继承与发扬。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揣摩作者对某一步“妙手”的评价,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读书中最令人满足的时刻。这本书不仅仅是工具书,更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象棋艺术品,它将棋王的智慧以最赏心悦目的方式呈现给了我们这些后学的棋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一拿到手就感觉爱不释卷。不同于市面上很多棋谱那种冷冰冰的公式化呈现,作者在讲解每一步棋的时候,都融入了棋局的背景和当时的对弈者的心境,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棋局之中。比如,在分析某个关键的弃子战术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后续的精确走法,还深入剖析了杨官璘大师在那个瞬间的心理博弈,那种深思熟虑后的决断力,通过文字生动地展现出来。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看似寻常的开局,作者都能挖掘出隐藏的深意,让我这个水平有限的棋友也能从中领悟到高手过招的奥妙。对于那些热衷于研究经典棋谱,渴望从历史对局中汲取智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藏,它不仅仅是棋谱的集合,更是一部关于象棋哲学和艺术的精妙阐述。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理解角度,这种阅读体验是极为难得的,让我对象棋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评分

作为一个资深的象棋爱好者,我深知学习经典对局的重要性,但很多号称“经典”的书籍,要么是翻译腔太重,要么就是分析过于浅尝辄止。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对杨官璘大师棋风的解读,简直像是一堂大师公开课。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中局控制”的论述,书里通过几个侧翼牵制的对局,清晰地展示了杨官璘如何通过看似缓慢的调动,最终将对手逼入无法呼吸的境地。这种对全局观的培养,远比死记硬背招法要有价值得多。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实战,充满了对弈双方的“对话感”,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即便是面对那些教科书般的名局,也能被作者的解读带入情境,体会到那种“棋盘上的战争艺术”,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实战大局观正在潜移默化中被重塑。

评分

我儿子可喜欢这本书了

评分

书已收到,质量可以,

评分

书还不错,然述评偏少,价格偏高。

评分

送人的,不评价。

评分

非常喜欢,非常实用。

评分

不错的商品,物流也很快,价格也便宜,五分好评

评分

书已收到,质量可以,

评分

送货快|:,

评分

给爸爸买的,爸爸很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