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央电视台《四维科学人》节目达人
北京四中倍受学生热爱的化学老师
用化学揭开生活中的秘密
启发你对化学的兴趣
比较法、图解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反向与辩证思维、反思法
经过实践检验的学习化学的好方法
指导你从“难者不会”跃升到“会者不难”
帮你构建化学的合理知识体系
附赠作者年累积的课件(请见www.ptpress.com.cn本书单品页)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全国重点中学工作很多年的化学老师多年累积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活泼又不失严谨的写作风格,用身边可触摸到的生活中的例子,讲述有关化学的科学知识,寓教于乐,帮助读者轻松理解课本中晦涩的知识,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书是适合化学爱好者阅读,同时字里行间也体现了作者对教学的热爱以及深度思考,对广大教师也很有启发。     
作者简介
   王耀,教育学硕士,师从国家新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主编王磊教授;北京四中化学教研组骨干教师,教龄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2006年参加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与修订,现为教育部国家新课程培训远程研修项目高中化学多个模块的主讲教师及互动专家。曾在学科刊物上发表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的论文数十篇;教学论文获得国家新课程试验区论文评比一等奖;公开课曾在全国新课程试验区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创建并全程参与了创新性综合课程《身边的科学》《化学与生命》,以化学达人身份参与中央电视台《四维科学人》节目的设计和录制。
教学风格:生活化和信息技术化,注重联系与应用,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风趣幽默的语言中富含化学的深刻理性,深受学生欢迎。
教学理念:让生活充满化学气息,让化学散发生命活力!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化学是什么?化学是舍勒的尊贵学问,是戴维的激情演讲,是拉姆塞的诺贝尔奖章,是居里夫人的坚毅目光,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化学是我一生的热爱,而我希望的是化学能得到您和更多读者的热爱!
                                                          ——王耀
从酷爱文学到痴迷化学,使这个方程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不是王耀老师对化学知识的讲解,而是他对于教育真情的诠释!这是我在四中化学课堂上切身的感受,也是眼前这本书的独到之处。                             ——北京四中毕业生  王宇乔
听麻辣教师讲述生活中的化学故事,点燃你的化学梦想。用生动的文字凝固精彩的教学片段和教育感悟,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这是一本难得的科普读物。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魏锐 
王耀老师对化学充满了热爱。他的教学是带有生命性的艺术。读这本书时,我们的思绪插上了翅膀,在天空自由翱翔。
                                    ——北京四中化学教研组组长  李志强
在《四维科学人》的合作过程中,王耀老师的博学、冷静、勤奋和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好老师教出好学生,好作者写出好作品,仔细读这本书,就像见到这个人,且听他娓娓道来,王者化学,耀动活力。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导演  崔铃
中学老师去写一本关于化学的科普书?好像真的很少见。然而如果作者是王耀老师,就没什么好惊奇的。作为一个工作有些年头的中学化学期刊编辑,我有幸见证了无数一线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路上钻研至深、精益求精,而王耀老师无疑是其中风格独特的一位。他在化学课堂上总有说不完的化学小段子,总有精美得如同海报的图片,这是因为他将建立情感放在首位,在传授知识以外,还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传达给他的学生们。
文如其言,文如其人。《化学会呼吸》这本书正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和鲜明的风格。与很多化学书籍与生活疏离、过于高深相反,这本书中的化学是“生机勃勃、调皮倔强而又对我们无比友善”的,就像呼吸一样贴近大家的生活。而行文中间或呈现的几句名言和小诗,正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一个科学学者的人文情怀。
感谢作者为我们呈现化学科学的本来面目,与友善的领路人交谈,化学会变得那么有趣而富有魅力!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化学编辑  李娇阳     
目录
   第1 章 化学说:“生活的秘密,我来告诉你”… ……………… 1
是什么让可乐如此躁动… …………………………………………………… 2
是什么让花儿姹紫嫣红… …………………………………………………… 8
是什么让鱼肉如此美味… ……………………………………………………16
是什么让咸蛋如此诱人… ………………………………………………… 23
是什么造就了雪花的美丽… ……………………………………………… 30
为什么人类不能以草为生… ……………………………………………… 36
为什么我们不爱喝咸豆浆… ……………………………………………… 45
美发过程中不能说的秘密… ……………………………………………… 50
第2 章 生活说:“化学,我怎能离开你”… ………………… 55
轻松成为神奇的“卖油翁”… …………………………………………… 56
烹饪安全的要义… ………………………………………………………… 59
修车师傅的化学基本功… ………………………………………………… 62
脂肪真的那么让人讨厌吗… ……………………………………………… 65
洗衣服,学问大着呢… …………………………………………………… 70
维生素C 和铁 完美的搭档… …………………………………………… 74
关于补钙的广告——化学魅力穷………………………………………… 79
第3 章 生活说:“化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 83
是感冒药还是毒品… ……………………………………………………… 84
重金属,你让美丽的青春凋零… ………………………………………… 89
历史上可以致命的火柴… ………………………………………………… 95
白果、河:美食还是毒药… …………………………………………… 100
谁杀害了居里夫人… ……………………………………………………… 107
滥用药物 贻害穷… …………………………………………………… 112
醉汉怎么就成了马路杀手… ……………………………………………… 117
加油站里的危险电话… …………………………………………………… 125
第4 章 化学说:“再爱我吧,再爱我吧”… ………………… 131
化学创造材料——功德量的塑料… …………………………………… 132
化学让你永葆青春——抗氧化剂的秘技… ……………………………… 141
化学如诗 化学如歌… …………………………………………………… 148
化学不缺少美,缺少用心发现… ………………………………………… 153
第5 章 化学说难也不难… ……………………………………… 159
反其道而行 海阔天空… ………………………………………………… 160
有比较才有鉴别 拨云见日… ……………………………………………… 165
图解比喻 画龙点睛… …………………………………………………… 172
物以类聚方能出类拔萃… ………………………………………………… 177
归纳演绎 成竹在胸… …………………………………………………… 18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187
《化学与技术》工程师之路… …………………………………………… 193
第6 章 为师心得:coolwy 的教育梦想………………………… 201
“成熟”——道德的沦丧?… …………………………………………… 202
良师必备之十要素… ……………………………………………………… 205
宽容的三种“境界”… …………………………………………………… 209
如何帮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 212
中学竞赛教学之四大误区… ……………………………………………… 214
对待作弊,怎能从呐喊到彷徨… ………………………………………… 216
参考书目…………………………………………………………… 218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星辰低语》的图书简介:    《星辰低语》  一卷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史诗,一场关于文明兴衰与生命本质的深邃探索。   卷首语:尘埃中的微光  在宇宙的浩瀚尺度下,生命如同转瞬即逝的火花,然而,正是这些火花,编织出了无数个可能性的宇宙。本书《星辰低语》,并非聚焦于宏大的战争或王者的更迭,而是深入到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探寻那些在寂静中坚持、在绝境中绽放的微小文明的呼吸与心跳。  这是一部混合了硬科幻的严谨逻辑、太空歌剧的浪漫想象,以及人类学沉思的作品。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不同物理法则、不同生命形态的星球上,智慧生命是如何理解“存在”的意义,以及他们如何应对熵增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衰亡。   第一部:寂静的信标——边缘世界的生态学  故事始于一个被银河系主流文明称为“虚空之隅”的星域。这里的恒星寿命短暂,环境极端恶劣,物质稀薄。我们跟随主人公——被放逐的古生物学家艾莉亚·凡恩的视角,进入这个被遗忘的角落。  艾莉亚的研究对象并非高耸的摩天大楼或星际飞船,而是那些在极端条件下进化出的奇异生命形式。她首先抵达的是“奥珀拉星”,一颗围绕双黑洞运行的行星。这里的生命不再依赖碳基结构,而是以高密度等离子体形态存在,它们的“思考”过程表现为电磁波的复杂交织。  关键内容解析:  1.  等离子体文明的社会结构: 艾莉亚发现,奥珀拉文明的社会组织完全基于能量交换效率。没有个体概念,只有功能性的“波纹群落”。他们的历史记录并非文字或影像,而是储存在恒星风暴中的特定频率调制。 2.  “寂静之潮”的威胁: 虚空之隅的威胁并非来自敌人,而是来自宇宙背景辐射的缓慢衰变。当能量供应不足时,这些等离子体生命会经历一种“退化”,最终回归无序的等离子云。艾莉亚必须在他们完全消亡前,理解他们对抗熵增的独特“技术”——一种对引力波的精妙操控。 3.  生物学与哲学的交汇: 通过与奥珀拉“长老波”的接触,艾莉亚开始质疑我们对生命、意识和时间的传统定义。时间在他们看来,不是线性的河流,而是可以被塑形、甚至短暂“折叠”的维度。   第二部:失落的几何学——跨越维度的交流障碍  在深入研究奥珀拉文明的过程中,艾莉亚无意中截获了一个来自遥远“螺旋臂”的信号。这个信号的结构异常复杂,它似乎是某种数学语言的残余,但其基础几何学与人类已知的任何体系都格格不入。  为了破译这段信息,她不得不借助一艘老旧的、被认为是科幻的“相位跳跃”飞船——“弥散者”。这艘船的驾驶系统依赖于一种已被淘汰的、基于量子纠缠的神经接口。  关键内容解析:  1.  非欧几里得思维的体现: 信号的破译工作带领艾莉亚进入了一个纯粹的数学空间。她发现,发送信号的文明(被称为“几何人”)生活在一个四维时空稳定度极低的区域,他们的建筑、艺术乃至情感表达都必须服从于持续扭曲的几何结构。 2.  情感的结构化表达: 几何人的信息中描述了一种情感——“遗忘的愉悦”。这是一种在确认某段记忆注定会消失后,所产生的一种近乎纯粹的、无需负担的宁静。艾莉亚试图在自己的认知中重建这种情感,引发了她个人记忆深处的动荡。 3.  相位跳跃的代价: 每次使用“弥散者”进行短程跳跃,都会在驾驶员的意识中留下微小的“维度残影”。艾莉亚开始在现实与她所解析出的几何空间之间产生混淆,她的自我边界变得模糊。   第三部:回声与回归——文明的本质与永恒的循环  随着对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的深入理解,艾莉亚的使命不再是单纯的观察和记录,而是试图寻找一种普适的“生存之道”。她意识到,无论生命以等离子体、碳基还是纯粹的数学结构存在,它们最终都逃不过信息熵的侵蚀和宇宙环境的冷漠。  最后,艾莉亚抵达了信号的源头——一颗被巨大的、如同活体器官般运作的星云所吞噬的行星。  关键内容解析:  1.  星云的真相: 这颗行星上的文明早已消失,但他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自我维持的“信息储存库”。这个储存库并非为了传承知识,而是为了“感受”——它记录了该文明从诞生到毁灭时经历的全部感官信息,并以一种缓慢、近乎永恒的方式进行循环播放。 2.  终极的选择: 艾莉亚面临一个抉择:是向银河系主流文明发送她所掌握的,关于如何延缓衰亡的有限知识,还是将这些“异端”的生命哲学融入她自己,成为“信息储存库”的一部分? 3.  低语的含义: 最终,她明白了“星辰低语”的真正含义。它不是来自遥远星系的呼唤,而是宇宙背景中,所有消亡文明留下的微弱、无法被完全抹去的振动——那是生命在抵抗虚无时发出的最后、最温柔的叹息。艾莉亚选择了融合,她的意识成为了新的低语的一部分,加入了宇宙的永恒回响之中。   结语  《星辰低语》是一次对“存在即是抵抗”这一主题的深沉致敬。它邀请读者走出熟悉的参照系,去思考:在最终的寂静到来之前,我们选择以何种形式,记录下我们曾经如此热烈地呼吸过。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在黑暗中寻找意义的探索者的史诗。   推荐人群: 喜爱特德·姜(Ted Chiang)、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早期作品中对宇宙哲学思考的读者,以及对深空探索、边缘生态学和非线性叙事感兴趣的科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