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全源,胡香荣,康萍 等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电路
  • 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
  • 电路分析
  • 逻辑电路
  • 半导体
  • 电子工程
  • 计算机硬件
  • 嵌入式系统
  • 电子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96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210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系列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介绍如何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数字逻辑及其电路的基本类型以及各种数字电路的功能和分析、设计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电子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等。

目录

前言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11.1 数字逻辑概念11.1.1 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11.1.2 数字电路的发展21.2 数制21.2.1 十进制21.2.2 二进制21.2.3 数制间的转换31.3 码制61.3.1 BCD码61.3.2 典型格雷码81.3.3 奇偶校验码81.3.4 ASCII码91.4 基本逻辑运算91.4.1 与运算91.4.2 或运算101.4.3 非运算111.4.4 复合逻辑运算111.5 逻辑表达形式的变换131.6 布尔代数171.6.1 基本定律171.6.2 基本规则191.7 逻辑函数形式变换201.8 逻辑函数化简221.8.1 代数法化简221.8.2 卡诺图化简23小结27习题27参考文献28第2章 半导体晶体管及基本逻辑门电路292.1 CMOS逻辑292.1.1 MOS管开关特性292.1.2 CMOS反相器及CMOS逻辑基本电气特性322.1.3 其他常用CMOS基本门电路362.2 双极性逻辑412.2.1 二极管开关特性及二极管逻辑412.2.2 三极管开关特性432.2.3 典型TTL门电路452.2.4 其他典型双极性逻辑类型472.3 常用逻辑产品系列规格49小结50习题50参考文献52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533.1 基本概念533.2 组合电路分析533.3 组合电路设计543.4 组合逻辑模块553.4.1 逻辑门电路563.4.2 74系列中规模集成电路573.5 竞争与冒险683.5.1 概念介绍683.5.2 判断方法693.5.3 消除方法69小结69习题69参考文献71第4章 时序逻辑电路724.1 触发器724.1.1 RS锁存器724.1.2 时钟电平触发的触发器734.1.3 时钟边沿触发的触发器734.1.4 其他类型的触发器744.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764.2.1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逻辑功能的描述764.2.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764.2.3 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804.2.4 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814.3 常用的时序逻辑集成电路844.3.1 寄存器844.3.2 移位寄存器854.3.3 计数器86小结90习题90参考文献93第5章 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945.1 半导体存储器945.1.1 只读存储器955.1.2 随机存取存储器985.1.3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995.2 可编程逻辑器件1015.2.1 PLD电路的描述方式1025.2.2 简单可编程器件1025.2.3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1055.3 Verilog HDL语言简介1075.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实例1075.3.2 时序逻辑电路的实例110小结112习题112参考文献114第6章 数字脉冲波形变换与生成1156.1 单稳态触发器1156.1.1 单稳态触发器基本原理1156.1.2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1176.2 多谐振荡器1216.2.1 基于CMOS反相器门的多谐振荡器电路1216.2.2 基于施密特电路的多谐振荡器电路1226.2.3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1236.3 555定时器及其典型应用1246.3.1 555定时器原理1246.3.2 555定时器的应用125小结128习题128参考文献130第7章 数字系统设计1317.1 典型数字系统的构成1317.2 数据转换器1327.2.1 DAC1327.2.2 ADC1367.2.3 数据转换器主要技术指标1417.2.4 常用集成数据转换器件1437.3 数字系统的描述和设计方法1437.3.1 数字系统的描述1437.3.2 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1447.3.3 数字系统的常用评价参考指标1457.4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1467.4.1 功能需求1467.4.2 设计分析1467.4.3 各模块实现1467.4.4 仿真结果1537.4.5 FPGA实现结果156小结157习题157参考文献161附录 部分代码清单162习题参考答案179

前言/序言

  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随之造就了今天这样一个繁荣、便捷、多彩的世界,处在这个世界的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电子信息技术的成果所包围,并享受着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馈赠。而电子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推动技术就是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使得信息能够大规模并长时间地存储,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高度集成并具备较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奠定了计算机技术与各项技术交叉和融合的基础。而本书所讲述的数字电子技术是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数字逻辑代数、逻辑器件和电路,以及由各种逻辑电路构成的数字系统。本书依据获评四川省首批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的讲义,结合教育部有关专业的大纲要求编写,面向计算机类专业、网络工程类专业等不开设模拟电路或者先开设数字电路的学生,同时也面向微电子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等同时开设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或者先开设模拟电路的学生。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贯彻由浅入深、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注重基础和细节的同时,还对数字系统级概念和应用进行了讲述。本书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主要介绍数字逻辑基础,以二进制的概念为讲述起点,重点讲述以二进制为基础的逻辑代数。  第2章主要介绍半导体晶体管及基本逻辑门电路,重点讲述CMOS逻辑和双极性逻辑的特性,并给出了常用逻辑产品系列的规格,使读者建立逻辑电路的基础。  第3章和第4章是本书的重点,主要讲述构成数字电路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其中,重点讲述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给出大量设计实例,使读者能够熟练地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第5章首先讲述数字信息存储装置,即存储器(它也是数字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介绍存储器的常见分类,同时详细说明各类存储器的内部结构和应用方法。其次,该章也对可编程逻辑器件与Verilog HDL语言做了详细讲述。  第6章讲述数字脉冲波形的变换与生成,其中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是学习重点。此外,还讲述了常用数字脉冲产生芯片555定时器及其典型应用。  第7章讲述数字系统的构成,重点讨论数字系统的设计和描述方法,并给出一个数字系统的完整设计实例,通过该设计实例讲述以Verilog HDL为代表的描述方法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本书由西南交通大学冯全源教授主编,负责全书的策划、组织和定稿。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系部分教师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其中:第1章与第3章由胡香荣老师编写;第2章与第6章由向乾尹老师编写;第4章由康萍老师编写;第5章由张辉波老师编写;第7章由邸志雄老师编写。  由于本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很多知识点无法详细展开,读者可以自行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学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各章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在此对参考文献的原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和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和指正。
《光影流转:影像艺术史纲》 序言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影像以其独特的魅力,捕捉、记录、再现并重塑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古老的洞穴壁画到如今瞬息万变的数字媒体,影像始终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桥梁,也是承载思想、情感与叙事的载体。本书《光影流转:影像艺术史纲》旨在梳理一条从早期视觉艺术到当代数字影像的宏大脉络,探索影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演变、创新与深刻影响。我们不局限于单一的媒介形式,而是将绘画、雕塑、摄影、电影、视频艺术乃至新兴的数字交互体验都纳入视野,力求呈现一幅全面而深入的影像艺术全景图。 第一章:视觉的曙光:早期文明的意象表达 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便以壁画、雕塑等形式,用最直观的视觉语言记录生活、祭祀神灵、传递信息。从法国拉斯科洞窟的野牛奔腾,到埃及法老的浮雕壁画,再到希腊罗马的雕塑,这些早期影像艺术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见证,更是人类早期抽象思维与审美意识的萌芽。它们在材料、技法、主题上各具特色,却共同揭示了人类对于“看见”与“表达”的原始渴望,为后世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将在这一章中,深入探讨这些早期影像的象征意义、功能性以及它们如何奠定视觉叙事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透视的革命与古典的回归:文艺复兴至巴洛克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人体解剖、几何透视和明暗光影的深入研究,使得绘画在写实性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人文主义的精神,将人像绘画推向了新的高度。随后,巴洛克艺术以其戏剧性的光影对比、强烈的动感和澎湃的情感,进一步拓展了影像的表现力。卡拉瓦乔的“光影切割”以及伦勃朗的肖像画,都展现了影像在情感传达上的巨大潜力。本章将重点分析透视法、解剖学等科学知识如何融入艺术创作,以及古典主义的理性美学如何与巴洛克的感性激情相互碰撞。 第三章:现实的映照:现实主义与印象派的视角转变 19世纪,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深刻影响了艺术创作。“现实主义”艺术家如库尔贝,以毫不修饰的笔触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挑战传统审美观念。而“印象派”画家,如莫奈、雷诺阿,则将目光投向瞬间的光影变化,捕捉“眼见的现实”,摆脱了学院派的束缚,开启了对色彩与笔触的自由探索。摄影技术的出现,更是对传统绘画的写实功能提出了挑战,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参照。这一章将探讨社会现实如何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对光线、色彩和瞬间的捕捉,重塑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第四章:变形与重构:现代艺术的多元探索 20世纪是影像艺术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野兽派的色彩解放、立体主义的几何解构、表现主义的情感宣泄,以及达达主义的颠覆与反叛,都标志着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对外部世界的单纯模仿,而是转向对内在情感、内心世界以及艺术语言本身的探索。从塞尚对形的分析,到毕加索的立体拼贴,再到康定斯基对抽象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现代艺术以其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打破了既有的视觉秩序,为影像艺术开辟了无限的可能性。本章将细致解读这些重要艺术流派的理论基础、代表作品及其对视觉语言的创新贡献。 第五章:镜头的叙事:摄影与电影的崛起 摄影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视觉革命。它以精确的客观性捕捉现实,同时也开启了“观看”的新方式。从纪实摄影到艺术摄影,摄影师们利用镜头,记录历史瞬间,揭示社会问题,也构建独特的审美世界。电影作为一种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更是以其动态的影像、声音与叙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从默片时代的叙事探索,到有声电影的革新,再到类型片的成熟,电影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全球文化。本章将重点分析摄影与电影的媒介特性,它们如何重塑叙事方式,以及它们在记录与再现现实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第六章:超越边界:观念艺术、行为艺术与新媒介 20世纪后期至今,影像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实验性的趋势。“观念艺术”强调思想在艺术中的首要地位,挑战传统的艺术形式;“行为艺术”则将艺术家的身体与行动作为表达的媒介,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视频艺术、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新媒介的涌现,更是极大地拓展了影像的创作与呈现方式。艺术家们开始利用技术手段,探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人机交互等新的视觉体验。本章将关注这些挑战传统界限的艺术实践,以及它们如何推动影像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第七章:数字时代的影像:虚拟与现实的交织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创作、传播和消费影像的方式。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新兴技术,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强大的创作工具,也催生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数字影像的易复制性、可编辑性以及其在网络上的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身处一个影像爆炸的时代,如何辨别真伪,如何理解影像背后的意义,如何利用数字影像的力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章将探讨数字技术对影像艺术的颠覆性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构建自己的影像叙事。 结语 《光影流转:影像艺术史纲》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之旅。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激发读者对影像艺术的兴趣,培养批判性的观看能力,并理解影像在塑造个体认知与集体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从古老的岩画到璀璨的数字光影,影像艺术始终在不断演进,它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未来的预言者。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光影的魅力,理解影像的力量,并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真是太让人惊喜了!我收到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面细腻的触感所吸引。封面的设计简约而不失格调,一种低饱和度的蓝色,配上烫金的字体,散发出一种沉静而专业的科技感。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质感就非常棒,厚实而柔滑,即使是用普通的水性笔书写,也不会有洇墨的困扰。我尤其喜欢它章节之间的过渡页,设计得很用心,用了不同深浅的灰色调,营造出一种循序渐进的阅读体验。而且,每隔几个章节,都会有一个精美的插画,可能是电路图的抽象化表现,也可能是某个关键概念的比喻,这些插画不仅没有打扰阅读,反而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仿佛在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数字世界的大门。我之前看过的技术书籍,很多都像枯燥的说明书,而这本则像一本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书脊的处理也很稳固,打开时不会有松散的感觉,合上后也能很好地保持整齐,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而言之,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这本书就给了我一种高级感和期待感,这绝对是一次非常愉悦的“开箱”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为技术书籍的排版都是千篇一律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首先,它的行间距非常舒适,不会显得拥挤,也不会过于疏松,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字体的选择也很考究,是那种清晰易读的无衬线字体,大小适中,在电脑屏幕上看也毫无压力。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图表和公式都处理得非常干净利落。各种电路图的线条粗细均匀,元件符号清晰明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严谨的态度。公式的排版也遵循了标准的数学符号规则,变量、下标、上下标都错落有致,不会让人产生混淆。而且,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不同颜色的高亮和加粗,来强调关键术语和概念,这比单纯的下划线或斜体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让我能快速抓住重点。我特别欣赏它对于代码示例的呈现方式,缩进、关键字高亮都做得非常到位,就像直接在IDE里看到一样,阅读和理解代码逻辑都变得异常轻松。这种细节上的打磨,真的能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让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和愉悦。

评分

作为一名对技术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激发我探索欲的书,而这本《数字电子技术》绝对满足了我的期望。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启发性”。它并没有直接给我一堆生涩的定义和公式,而是通过一些巧妙的引入,让我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天然的兴趣。比如,开篇并没有直接讲逻辑门,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场景切入,比如交通灯的控制、计算器的运作原理,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瞬间明白了数字电路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它会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思考,提出一些问题,鼓励我去尝试理解背后的逻辑。书中的一些类比和隐喻也用得非常巧妙,比如将某些逻辑运算比作“开关组合”或者“决策树”,这些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具象化,我仿佛能看到一个微小的世界在我的脑海中运作。而且,它在讲解一些复杂原理时,会留白,或者给出一些提示,鼓励读者自己去推导,而不是一股脑地把所有答案都告诉我们。这种“授人以渔”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这带来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非常严谨,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从最基础的二进制表示法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再到更复杂的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原理,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建立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一个新概念时,都会先回顾与之相关的旧知识,然后引出新内容。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方式,极大地帮助我巩固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也为理解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书中的过渡非常自然,从一个主题切换到另一个主题时,感觉就像一条线自然而然地延伸开来,没有任何突兀感。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力求让读者能够以最顺畅的方式吸收知识。这种严谨的体系化结构,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有条不紊、目标明确的。每次看完一个章节,我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以及下一步应该学习什么,这让我对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掌控感。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功力。即便是一些非常专业和抽象的概念,作者也能用一种清晰、简洁,甚至略带幽默的语言来阐述,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例如,在解释二极管的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时,作者并没有枯燥地列出一堆公式,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电子的流动比作“顺着水流方向的船”和“逆着水流方向的船”,瞬间让我明白了其中关键。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故事或者历史背景的介绍,比如某个重要发明诞生的过程,这些有趣的“花絮”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翻译一些英文术语时,会给出一些解释性的说明,而不是简单地直译,这让我能够理解这个术语背后更深层的含义。而且,即使是对于一些需要严谨定义的概念,作者也尽可能使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了不必要的专业术语堆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方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