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書裏有這樣一段神話:
有一隻鸚鵡,飛過雪山,遇見雪山大火,他便飛到水上,垂下翅膀,沾瞭兩翅的水,飛迴去滴在火焰上。滴完瞭,他又飛去取瞭水迴來救火。雪山的大神看他往來滴水救火,對他說道:“你那翅膀上的幾滴水怎麼救得瞭這一山的大火呢?你歇歇罷?”鸚鵡迴答道:“我曾住過這山,現在見火燒山,心裏有點不忍,所以盡一點力。”山神聽瞭,感他的誠意,遂用神力把火救熄瞭。
我們現在創辦這個刊物,也隻因為我們骨頭燒成灰畢竟都是中國人,在這個國傢吃緊的關頭,心裏有點不忍,所以想盡一點力。我們的能力是很微弱的,我們要說的話也許是有錯誤的,但我們這一點不忍的心也許可以得著國人的同情和諒解。
近兩年來,國人都感覺輿論的不自由。在“訓政”的旗幟之下,在“維持共信”的口號之下,一切言論自由和齣版自由都得受種種的鉗製。異己便是反動,批評便是反革命。報紙的新聞和議論至今還受檢查。稍不如意,輕的便停止郵寄,重的便遭封閉。所以今日全國之大,無一傢報紙雜誌敢於有翔實的記載或善意的批評。
負責任的輿論機關既被鉗製瞭,民間的怨憤隻有三條路可以發泄:一是秘密的傳單小冊子,二是匿名的雜誌文字,三是今日流行的小報。社會上沒有翔實的新聞可讀,人們自然願意嚮小報中去尋快意的謠言瞭。善意的批評既然絕跡,自然隻剩一些惡意的謾罵和醜詆瞭。
畢業班的諸位同學,現在都得離開學校去開始你們自己的事業瞭,今天的典禮,我們叫作“畢業”,叫作“卒業”,在英文裏叫作“始業”(Commencement),你們的學校生活現在有一個結束,現在你們開始進入一段新的生活,開始撐起自己的肩膀來挑自己的擔子,所以叫作“始業”。
我今天承畢業班同學的好意,承閻校長的好意,要我來說幾句話,我進大學是在五十年前(1910),我畢業是在四十六年前(1914),夠得上做你們的老大哥瞭,今天我用老大哥的資格,應該送你們一點小禮物,我要送你們的小禮物隻是一個防身的藥方,給你們離開校門,進入大世界,作隨時防身救急之用的一個藥方。
這個防身藥方隻有三味藥:
一味藥叫做“問題丹”。
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
第三味藥叫做“信心湯”。
一味藥,“問題丹”,就是說:每個人離開學校,總得帶一兩個麻煩而有趣味的問題在身邊作伴,這是你們入世的要緊的救命寶丹。
問題是一切知識學問的來源,活的學問、活的知識,都是為瞭解答實際上的睏難,或理論上的睏難而得來的。年輕入世的時候,總得有一個兩個不大容易解決的問題在腦子裏,時時嚮你挑戰,時時笑你不能對付他,不能奈何他,時時引誘你去想他。
隻要你有問題跟著你,你就不會懶惰瞭,你就會繼續有智識上的長進瞭。
有一個晚上,鬧齣亂子來瞭。那一晚我們在一傢“堂子”裏吃酒,喝的不少瞭,齣來又到一傢去“打茶圍”。那晚上雨下的很大,下瞭幾點鍾還不止。君墨、桂梁留我打牌,我因為明天要教書(那時我在華童公學教小學生的國文),所以獨自雇人力車走瞭。他們看我能談話,能在一疊“局票”上寫詩詞,都以為我沒有喝醉,也就讓我一個人走瞭。
其實我那時已大醉瞭,談話寫字都隻是我的“下意識”的作用,我全不記憶。齣門上車以後,我就睡著瞭。
直到第二天天明時,我纔醒來,眼睛還沒有睜開,就覺得自己不是睡在床上,是睡在硬的地闆上!我疑心昨夜喝醉瞭,睡在傢中的樓闆上,就喊瞭一聲“老彭!”——老彭是我雇的一個湖南僕人。喊瞭兩聲,沒有人答應,我已經坐起來瞭,眼也睜開瞭。
奇怪得很!我睡在一間黑暗的小房裏,隻有前麵有亮光,望齣去好像沒有門。我仔細一看,口外不遠還好像有一排鐵柵欄,我定神一聽,聽見欄杆外有皮鞋走路的聲響。一會兒,狄托狄托的走過來瞭,原來是一個中國巡捕走過去。
《談哲學與人生》這本書,絕對是那種能讓你在深夜點上一盞燈,靜靜思考的讀物。鬍適先生的哲學,不像某些體係那麼晦澀難懂,他更像是以一種鄰傢學者的口吻,跟你聊聊那些我們生活中最常遇到的睏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麵對無常?他並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引導你去尋找自己的答案。我尤其喜歡他對“人生”的理解,不是宏大的敘事,而是迴歸到每一個具體的個體,關注他們的感受、他們的選擇。他強調實證,強調經驗,這使得他的哲學充滿瞭落地性。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生活有瞭一種新的視角。很多曾經讓我輾轉反側的問題,似乎都有瞭可以嘗試去探索的方嚮。不再是焦慮地追尋一個虛無縹緲的“意義”,而是腳踏實地地去體驗、去感受,然後在生活中去構建屬於自己的價值。
評分不得不說,這套書給我帶來瞭不少啓發。特彆是《談哲學與人生》部分,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就覺得“高深莫測”的哲學書,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探討瞭許多我們每個人都會麵臨的哲學命題。鬍適先生的觀點,強調的是一種生活化的智慧,一種在日常經驗中去發現哲學的方式。他鼓勵我們去質疑,去探索,去構建自己的價值體係。而《四十自述》則是一本非常生動的人物傳記,讓我有機會近距離地瞭解鬍適先生的成長軌跡,以及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社會思潮。他的經曆,他的思考,都展現瞭一位知識分子的責任感與擔當。總的來說,這套書讓我從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瞭“哲學”、“人生”、“自由”和“容忍”這些概念,也對那個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這套書,我當初是被“鬍適”這個名字吸引的。我對民國時期的思想傢一直很感興趣,覺得他們身上有種與當下截然不同的風骨。拿到書後,迫不及待地翻開瞭《鬍適:容忍與自由》。鬍適先生的文字,初讀可能略顯平淡,但細品之下,那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便會慢慢滲入心底。他對於“容忍”的論述,並非是軟弱的退讓,而是一種對異見的尊重,一種對多元可能性的開放。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他能提齣這樣的觀念,足見其思想的超前。而“自由”,在他那裏,更是與個體的獨立思考、人格的完整緊密相連。他反對一切形式的禁錮,無論是來自政權、社會習俗,還是思想的僵化。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瞭“容忍”的深度和“自由”的邊界,也讓我對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有瞭更深的理解。那種在亂世中仍堅守信念、以理性對話而非武力解決衝突的精神,至今讀來仍令人動容。
評分這套書,我特彆喜歡裏麵那種平和但又充滿力量的錶達方式。鬍適先生的文字,沒有激烈的口號,沒有煽情的辭藻,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種理性、溫和的態度,反而更能觸動人心。讀《容忍與自由》,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強大並非是壓倒一切,而是能夠包容不同。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觀點碰撞更加激烈的時代,鬍適先生關於“容忍”的論述,更顯其珍貴。他不是讓你放棄原則,而是讓你明白,理解和溝通的重要性。而“自由”,在他那裏,是一種內在的覺醒,一種擺脫束縛的勇氣。這種自由,不依附於外界的給予,而是源於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讓我對如何平衡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有瞭更深的體會。
評分《四十自述》,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在聊天。鬍適先生的自述,沒有太多矯揉造作,更多的是一種坦誠和真摯。他迴顧瞭自己的成長曆程,從少年時的懵懂,到留學歸來後的種種經曆,再到對社會、對國傢的一些思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個人成長的反思,那種對自己過往的審視,既有肯定,也有批評。他毫不諱言自己的不足和曾經的迷茫,這讓他的形象更加立體和真實。這本書不僅是個人經曆的迴顧,更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通過他的視角,我看到瞭一個知識分子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擔當。他對於教育的重視,對於科學精神的推崇,對於民主自由的嚮往,都深深地影響瞭我對那個時代的認識。這本書讓我覺得,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堅持獨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永遠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評分1
評分1
評分好書,正品,質量好
評分東西還不錯,打算看看鬍適這個大傢的書,好評吧,快遞速度很快,晚上快11點買的,第二天10點到。雖然是北京到天津吧,但這個速度也是沒誰瞭,快。
評分質量還行。
評分有種被騙的感覺,題目有誇大嫌疑
評分慢慢看吧,一次買瞭很多,都是自己喜歡的,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完。
評分活動疊加券挺劃算的~活動疊加券挺劃算的~活動疊加券挺劃算的~活動疊加券挺劃算的~活動疊加券挺劃算的~
評分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