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书里有这样一段神话:
有一只鹦鹉,飞过雪山,遇见雪山大火,他便飞到水上,垂下翅膀,沾了两翅的水,飞回去滴在火焰上。滴完了,他又飞去取了水回来救火。雪山的大神看他往来滴水救火,对他说道:“你那翅膀上的几滴水怎么救得了这一山的大火呢?你歇歇罢?”鹦鹉回答道:“我曾住过这山,现在见火烧山,心里有点不忍,所以尽一点力。”山神听了,感他的诚意,遂用神力把火救熄了。
我们现在创办这个刊物,也只因为我们骨头烧成灰毕竟都是中国人,在这个国家吃紧的关头,心里有点不忍,所以想尽一点力。我们的能力是很微弱的,我们要说的话也许是有错误的,但我们这一点不忍的心也许可以得着国人的同情和谅解。
近两年来,国人都感觉舆论的不自由。在“训政”的旗帜之下,在“维持共信”的口号之下,一切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都得受种种的钳制。异己便是反动,批评便是反革命。报纸的新闻和议论至今还受检查。稍不如意,轻的便停止邮寄,重的便遭封闭。所以今日全国之大,无一家报纸杂志敢于有翔实的记载或善意的批评。
负责任的舆论机关既被钳制了,民间的怨愤只有三条路可以发泄:一是秘密的传单小册子,二是匿名的杂志文字,三是今日流行的小报。社会上没有翔实的新闻可读,人们自然愿意向小报中去寻快意的谣言了。善意的批评既然绝迹,自然只剩一些恶意的谩骂和丑诋了。
毕业班的诸位同学,现在都得离开学校去开始你们自己的事业了,今天的典礼,我们叫作“毕业”,叫作“卒业”,在英文里叫作“始业”(Commencement),你们的学校生活现在有一个结束,现在你们开始进入一段新的生活,开始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自己的担子,所以叫作“始业”。
我今天承毕业班同学的好意,承阎校长的好意,要我来说几句话,我进大学是在五十年前(1910),我毕业是在四十六年前(1914),够得上做你们的老大哥了,今天我用老大哥的资格,应该送你们一点小礼物,我要送你们的小礼物只是一个防身的药方,给你们离开校门,进入大世界,作随时防身救急之用的一个药方。
这个防身药方只有三味药:
一味药叫做“问题丹”。
第二味药叫做“兴趣散”。
第三味药叫做“信心汤”。
一味药,“问题丹”,就是说:每个人离开学校,总得带一两个麻烦而有趣味的问题在身边作伴,这是你们入世的要紧的救命宝丹。
问题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活的学问、活的知识,都是为了解答实际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困难而得来的。年轻入世的时候,总得有一个两个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脑子里,时时向你挑战,时时笑你不能对付他,不能奈何他,时时引诱你去想他。
只要你有问题跟着你,你就不会懒惰了,你就会继续有智识上的长进了。
有一个晚上,闹出乱子来了。那一晚我们在一家“堂子”里吃酒,喝的不少了,出来又到一家去“打茶围”。那晚上雨下的很大,下了几点钟还不止。君墨、桂梁留我打牌,我因为明天要教书(那时我在华童公学教小学生的国文),所以独自雇人力车走了。他们看我能谈话,能在一叠“局票”上写诗词,都以为我没有喝醉,也就让我一个人走了。
其实我那时已大醉了,谈话写字都只是我的“下意识”的作用,我全不记忆。出门上车以后,我就睡着了。
直到第二天天明时,我才醒来,眼睛还没有睁开,就觉得自己不是睡在床上,是睡在硬的地板上!我疑心昨夜喝醉了,睡在家中的楼板上,就喊了一声“老彭!”——老彭是我雇的一个湖南仆人。喊了两声,没有人答应,我已经坐起来了,眼也睁开了。
奇怪得很!我睡在一间黑暗的小房里,只有前面有亮光,望出去好像没有门。我仔细一看,口外不远还好像有一排铁栅栏,我定神一听,听见栏杆外有皮鞋走路的声响。一会儿,狄托狄托的走过来了,原来是一个中国巡捕走过去。
《四十自述》,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在聊天。胡适先生的自述,没有太多矫揉造作,更多的是一种坦诚和真挚。他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少年时的懵懂,到留学归来后的种种经历,再到对社会、对国家的一些思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个人成长的反思,那种对自己过往的审视,既有肯定,也有批评。他毫不讳言自己的不足和曾经的迷茫,这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这本书不仅是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通过他的视角,我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担当。他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科学精神的推崇,对于民主自由的向往,都深深地影响了我对那个时代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持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评分这套书,我当初是被“胡适”这个名字吸引的。我对民国时期的思想家一直很感兴趣,觉得他们身上有种与当下截然不同的风骨。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胡适:容忍与自由》。胡适先生的文字,初读可能略显平淡,但细品之下,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便会慢慢渗入心底。他对于“容忍”的论述,并非是软弱的退让,而是一种对异见的尊重,一种对多元可能性的开放。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能提出这样的观念,足见其思想的超前。而“自由”,在他那里,更是与个体的独立思考、人格的完整紧密相连。他反对一切形式的禁锢,无论是来自政权、社会习俗,还是思想的僵化。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容忍”的深度和“自由”的边界,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在乱世中仍坚守信念、以理性对话而非武力解决冲突的精神,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
评分不得不说,这套书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特别是《谈哲学与人生》部分,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就觉得“高深莫测”的哲学书,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探讨了许多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哲学命题。胡适先生的观点,强调的是一种生活化的智慧,一种在日常经验中去发现哲学的方式。他鼓励我们去质疑,去探索,去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而《四十自述》则是一本非常生动的人物传记,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胡适先生的成长轨迹,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潮。他的经历,他的思考,都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担当。总的来说,这套书让我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哲学”、“人生”、“自由”和“容忍”这些概念,也对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谈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能让你在深夜点上一盏灯,静静思考的读物。胡适先生的哲学,不像某些体系那么晦涩难懂,他更像是以一种邻家学者的口吻,跟你聊聊那些我们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困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无常?他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你去寻找自己的答案。我尤其喜欢他对“人生”的理解,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回归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关注他们的感受、他们的选择。他强调实证,强调经验,这使得他的哲学充满了落地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很多曾经让我辗转反侧的问题,似乎都有了可以尝试去探索的方向。不再是焦虑地追寻一个虚无缥缈的“意义”,而是脚踏实地地去体验、去感受,然后在生活中去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
评分这套书,我特别喜欢里面那种平和但又充满力量的表达方式。胡适先生的文字,没有激烈的口号,没有煽情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理性、温和的态度,反而更能触动人心。读《容忍与自由》,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强大并非是压倒一切,而是能够包容不同。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观点碰撞更加激烈的时代,胡适先生关于“容忍”的论述,更显其珍贵。他不是让你放弃原则,而是让你明白,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而“自由”,在他那里,是一种内在的觉醒,一种摆脱束缚的勇气。这种自由,不依附于外界的给予,而是源于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对如何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书略贵,胡适先生还是很牛逼的
评分很不错的书,配送也比较快
评分很好啊,老公要的,儿子女儿要的,买了很多,活动力度很大
评分这个商品物超所值,物美价廉,这是居家旅行,你家庭和睦,陶冶情操,升华情致,的良物!!!
评分喜欢京东的活动,每次都是券不够用!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太垃圾了太垃圾了太垃圾了太垃圾了太垃圾了太垃圾了太垃圾了太垃圾了太垃圾了,买了就后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