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攻防大全

黑客攻防大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叶 著
图书标签:
  • 黑客技术
  • 网络安全
  • 渗透测试
  • 漏洞分析
  • 攻防技巧
  • 信息安全
  • 网络攻防
  • 安全实战
  • Kali Linux
  • Python安全编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017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140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5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黑客攻防大全》介绍黑客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黑客攻防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中的命令行基础、黑客常用的Windows网络命令、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扫描与嗅探攻防、病毒攻防技术、木马攻防技术、Windows系统漏洞攻防、手机黑客攻防、WiFi攻防、Windows系统编程基础、局域网攻防、后门技术攻防、远程控制技术、密码攻防、网游与网吧攻防、网站脚本入侵与防范、QQ账号及电子邮件攻防、黑客入侵检测技术、网络代理与追踪技术、入侵痕迹清除技术、网络支付工具安全防护、系统和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计算机安全防护等内容。

目录

前 言
第1章 黑客基础知识 / 1
1.1 认识黑客 / 1
1.1.1 白帽、灰帽以及黑帽黑客 / 1
1.1.2 黑客、红客、蓝客以及骇客 / 1
1.1.3 黑客通常掌握的知识 / 2
1.1.4 黑客常用术语 / 3
1.2 认识进程与端口 / 4
1.2.1 系统进程 / 4
1.2.2 关闭和新建系统进程 / 5
1.2.3 端口的分类 / 6
1.2.4 查看端口 / 8
1.2.5 开启和关闭端口 / 9
1.2.6 端口的限制 / 11
1.3 常见的网络协议 / 17
1.3.1 TCP/IP协议簇 / 17
1.3.2 IP协议 / 17
1.3.3 ARP协议 / 18
1.3.4 ICMP协议 / 19
1.4 在计算机中创建虚拟测试环境 / 20
1.4.1 安装VMware虚拟机 / 20
1.4.2 配置VMware虚拟机 / 22
1.4.3 安装虚拟操作系统 / 24
1.4.4 安装VMware Tools / 25
第2章 Windows系统中的命令行基础 / 27
2.1 Windows系统中的命令行 / 27
2.1.1 命令行概述 / 27
2.1.2 命令行操作 / 31
2.1.3 启动命令行 / 31
2.2 在Windows系统中执行DOS命令 / 32
2.2.1 用菜单的形式进入DOS窗口 / 33
2.2.2 通过IE浏览器访问DOS窗口 / 33
2.2.3 复制、粘贴命令行 / 34
2.2.4 设置窗口风格 / 35
2.2.5 Windows系统命令行常用命令 / 38
2.3 全面认识DOS系统 / 39
2.3.1 DOS系统的功能 / 39
2.3.2 文件与目录 / 39
2.3.3 文件类型与属性 / 40
2.3.4 目录与磁盘 / 42
2.3.5 DOS命令格式 / 43
第3章 黑客常用的Windows网络命令 / 45
3.1 黑客常用的网络命令 / 45
3.1.1 测试物理网络的ping命令 / 45
3.1.2 查看网络连接的netstat命令 / 47
3.1.3 工作组和域的net命令 / 49
3.1.4 telnet命令 / 54
3.1.5 传输协议ftp命令 / 54
3.1.6 查看网络配置的ipconfig命令 / 55
3.2 其他的网络命令 / 55
3.2.1 tracert命令 / 56
3.2.2 route命令 / 57
3.2.3 netsh命令 / 58
3.2.4 arp命令 / 60
第4章 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 / 62
4.1 网络欺骗攻击曝光 / 62
4.1.1 5种常见的网络欺骗方式 / 62
4.1.2 网络钓鱼攻击概念 / 65
4.1.3 网络钓鱼攻击的常用手段 / 65
4.1.4 网络钓鱼攻击的预防 / 66
4.2 口令猜解攻击曝光 / 67
4.2.1 实现口令猜解攻击的3种方法 / 67
4.2.2 使用LC6破解计算机密码 / 68
4.2.3 使用SAMInside破解计算机密码 / 71
4.3 缓冲区溢出攻击曝光 / 74
4.3.1 缓冲区溢出介绍 / 74
4.3.2 缓冲区溢出攻击方式 / 75
4.3.3 缓冲区溢出攻击防御 / 76
第5章 扫描与嗅探攻防 / 78
5.1 确定扫描目标 / 78
5.1.1 确定目标主机IP地址 / 78
5.1.2 了解网站备案信息 / 81
5.1.3 确定可能开放的端口和服务 / 82
5.2 扫描的实施与防范 / 84
5.2.1 扫描服务与端口 / 85
5.2.2 用X-Scan扫描器查本机隐患 / 87
5.2.3 用SSS扫描器扫描系统漏洞 / 92
5.2.4 常见扫描工具 / 95
5.2.5 用ProtectX实现扫描的反击与追踪 / 96
5.2.6 极速端口扫描器 / 99
5.2.7 S-GUI Ver扫描器 / 101
5.3 嗅探的实现与防范 / 103
5.3.1 什么是嗅探器 / 103
5.3.2 经典嗅探器Iris / 104
5.3.3 使用影音神探嗅探在线视频地址 / 106
5.3.4 捕获网页内容的艾菲网页侦探 / 110
5.4 运用工具实现网络监控 / 112
5.4.1 运用Real Spy Monitor监控网络 / 112
5.4.2 运用网络执法官实现网络监控 / 117
第6章 病毒攻防技术 / 121
6.1 病毒知识入门 / 121
6.1.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 121
6.1.2 病毒的基本结构 / 121
6.1.3 病毒的工作流程 / 122
6.2 两种简单病毒的生成与防范 / 123
6.2.1 U盘病毒的生成与防范 / 123
6.2.2 Restart病毒形成过程 / 125
6.3 了解脚本病毒及其安全防范 / 128
6.3.1 VBS脚本病毒的特点 / 129
6.3.2 VBS脚本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的几种方式 / 129
6.3.3 VBS脚本病毒生成机 / 130
6.3.4 刷QQ聊天屏的VBS脚本病毒 / 132
6.3.5 如何防范VBS脚本病毒 / 133
6.4 全面防范网络蠕虫 / 133
6.4.1 网络蠕虫病毒实例分析 / 133
6.4.2 网络蠕虫病毒的全面防范 / 134
6.5 杀毒软件的使用 / 136
6.5.1 使用免费的防火墙Zone Alarm / 136
6.5.2 用NOD32查杀病毒 / 137
第7章 木马攻防技术 / 139
7.1 认识木马 / 139
7.1.1 木马的发展历程 / 139
7.1.2 木马的组成 / 139
7.1.3 木马的分类 / 140
7.2 木马的伪装与生成 / 141
7.2.1 木马的伪装手段 / 141
7.2.2 木马捆绑技术 / 142
7.2.3 自解压捆绑木马 / 145
7.2.4 CHM木马 / 146
7.3 木马的加壳与脱壳 / 149
7.3.1 使用ASPack加壳 / 150
7.3.2 使用“北斗程序压缩”进行多次加壳 / 151
7.3.3 使用PE-Scan检测木马是否加过壳 / 152
7.3.4 使用UnAspack进行脱壳 / 153
7.4 木马清除软件的使用 / 154
7.4.1 用“木马清除专家”清除木马 / 155
7.4.2 用“木马清道夫”清除木马 / 158
7.4.3 在“Windows进程管理器”中管理进程 / 161
第8章 系统漏洞攻防 / 163
8.1 系统漏洞基础知识 / 163
8.1.1 系统漏洞概述 / 163
8.1.2 Windows系统常见漏洞 / 163
8.2 Windows服务器系统入侵曝光 / 166
8.2.1 入侵Windows服务器的流程 / 166
8.2.2 NetBIOS漏洞攻防 / 168
8.3 DcomRpc漏洞入侵曝光 / 172
8.3.1 DcomRpc漏洞描述 / 172
8.3.2 DcomRpc入侵实战 / 174
8.3.3 DcomRpc防范方法 / 175
8.4 用MBSA检测系统漏洞 / 177
8.4.1 检测单台计算机 / 177
8.4.2 检测多台计算机 / 178
8.5 使用Windows Update修复系统漏洞 / 179
第9章 手机黑客攻防 / 181
9.1 初识手机黑客 / 181
9.1.1?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 181
9.1.2 常见的手机攻击类型 / 182
9.2 手机黑客基础知识 / 183
9.2.1 获取Android Root权限 / 183
9.2.2 Android手机备份功能 / 185
9.2.3 安卓系统刷机 / 187
9.2.4 苹果手机“越狱” / 189
9.3 手机病毒与木马攻防 / 191
9.3.1 手机病毒与木马带来的危害 / 191
9.3.2 手机病毒防范 / 192
9.4 手机蓝牙攻击曝光 / 194
9.4.1 蓝牙的工作原理 / 194
9.4.2 蓝劫攻击与防范 / 195
9.5 手机拒绝服务攻击曝光 / 196
9.5.1 常见的手机拒绝服务攻击 / 196
9.5.2 手机拒绝服务攻击防范 / 196
9.6 手机电子邮件攻击曝光 / 197
9.6.1 认识邮件在网络上的传播方式 / 197
9.6.2 手机上常用的邮件系统 / 197
9.6.3 手机电子邮件攻击与防范 / 198
9.7 手机加密技术 / 198
9.7.1 手机开机密码设置与解密 / 198
9.7.2 手机短信与照片加密 / 202
9.8 手机支付安全防范 / 208
9.8.1 手机支付的3种方式 / 208
9.8.2 常见的5种手机支付软件 / 209
9.8.3 手机支付安全问题 / 211
9.9 手机优化及安全性能的提升 / 211
9.9.1 360手机卫士 / 211
9.9.2 腾讯手机管家 / 212
9.9.3 金山手机卫士 / 213

前言/序言

  前如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与工作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网上消费也随之不断增多。但是随着网络带给人们生活便捷的同时,各种网络病毒、木马也纷纷出现,给我们的个人信息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于是,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对于病毒和系统漏洞做好安全防范以及及时查杀病毒和修复漏洞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计算机网络遭遇恶意软件、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就必须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和防范。
  本书介绍黑客攻防基础知识,由浅入深地讲述黑客攻击的原理、常用手段,让读者在了解黑客攻击的同时学到拒敌于千里之外的方法。
  本书以配图、图释、标注、指引线框等丰富的图解手段,再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介绍了相关代表性产品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得读者可对网络安全主动防护及黑客入侵主动防御等关键技术有一个全面认识。
  本书特色从零起步,逐步深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使初学者和具有一定基础的用户都能逐步提高,快速掌握黑客防范技巧与工具的使用方法。
  注重实用性,理论和实例相结合,并配以大量插图讲解,力图使读者能够融会贯通。
  介绍大量小技巧和小窍门,提高读者的效率,节省摸索时间。
  重点突出,操作简练,内容丰富,同时附有大量的操作实例,读者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在计算机上操作,做到即学即用、即用即得,快速掌握这些操作。
  本书适合人群本书紧紧围绕“攻”和“防”两个不同的角度,讲解黑客技术与反黑工具的使用方法。作为一本面向广大网络爱好者的速查手册,本书适合以下读者学习使用:
  没有多少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广大读者。
  需要获得数据保护的日常办公人员。
  喜欢看图学习的广大读者。
  相关网络管理人员、网吧工作人员等。
  明确学习目的、喜欢钻研黑客技术但编程基础薄弱的读者。
  网络管理员及广大网友



alt="" />


《代码的秘境:潜行、溯源与守护》 引言: 在信息浪潮席卷的今天,代码构建了一个庞大而脆弱的数字世界。我们依赖它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甚至维系着社会运转的脉搏。然而,在这个由逻辑和符号构筑的国度里,潜藏着一股暗流,一股试图洞穿壁垒、掌握秘密、甚至重塑规则的力量。它们被称为“黑客”,而他们的行为,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攻防博弈。《代码的秘境:潜行、溯源与守护》并非一本教你如何成为一名“黑客”的工具手册,也不是一本描绘耸人听闻网络犯罪的骇人故事集。它是一次深入数字世界内核的探索,一次对隐藏在代码之下的思维方式、技术逻辑与伦理边界的审视。本书将引领你穿梭于代码的隐秘角落,理解那些驱动攻击与防御的深层原理,揭示数字战场上那些不为人知的“潜行”之道,追溯信息流动的“溯源”之法,并最终探讨如何构筑坚不可摧的“守护”之墙。 第一部分:潜行——数字世界的幽灵 在信息安全的漫长历史中,“黑客”的定义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初对技术充满好奇、挑战权威的“极客”,到如今被贴上负面标签的攻击者,他们的行为背后,是复杂的技术演进与社会观念的变迁。《代码的秘境》将从技术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潜行”的艺术。 代码的漏洞:门缝里的暗流 缓冲溢出与堆栈劫持: 深入解析经典的内存漏洞,理解程序在处理数据时因边界检查不严而产生的安全隐患。我们将追溯这些漏洞如何被利用来覆盖合法的指令,从而实现恶意代码的注入和执行。这不仅仅是关于C语言的指针操作,更是关于程序运行时内存管理机制的底层理解。 注入式攻击:SQL注入、命令注入与跨站脚本(XSS): 这些攻击方式犹如在应用程序的输入框中投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我们将详尽分析不同类型注入式攻击的原理,从Web应用程序接收用户输入的那一刻起,到数据库执行查询、服务器执行命令、浏览器渲染页面的每一个环节,追根溯源,理解攻击者是如何利用用户的信任,将恶意指令“注入”到合法的处理流程中的。 逻辑漏洞:不为人知的后门: 相比于直接的技术漏洞,逻辑漏洞往往更难以发现,也更具破坏性。它们藏匿在应用程序的业务流程中,利用开发者对用户行为的某些假设。例如,身份验证绕过、权限控制失效、购物车欺诈等,这些漏洞往往需要对业务逻辑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挖掘。本书将通过大量案例,展示逻辑漏洞的产生根源以及发现的思路。 文件上传与下载漏洞: 应用程序中的文件处理功能,往往是攻击者窥探系统内部的窗口。我们将探讨文件上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绕过文件类型验证、利用文件解析漏洞执行代码,以及文件下载时可能导致的信息泄露。 网络侦察:无声的窥探 端口扫描与服务枚举: 在发起任何有针对性的攻击之前,侦察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本书将介绍各种端口扫描技术,如何判断目标主机开放的服务及其版本,为后续的攻击提供情报支持。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端口连通性测试,更是对目标系统服务特性的深入了解。 漏洞扫描与扫描器的原理: 自动化漏洞扫描工具在现代安全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剖析这些扫描器的工作原理,它们是如何通过预设的规则库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社会工程学:人性的弱点: 技术是冰冷的,但人是温暖且易受影响的。社会工程学是利用人类心理弱点,通过欺骗、诱导等方式获取敏感信息的技术。本书将分析常见的社会工程学攻击手段,如钓鱼邮件、伪装身份、信息收集等,并探讨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利用人性的攻击。 特权提升:攀登数字王座 操作系统漏洞与内核提权: 一旦成功入侵系统,攻击者的目标往往是将权限提升到最高。我们将深入研究操作系统内核层面的漏洞,如本地提权漏洞,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漏洞来获得管理员或root权限,从而完全控制系统。 服务漏洞与配置错误: 许多特权提升是通过利用运行在系统上的服务(如数据库、Web服务器)的已知漏洞,或者通过不安全的配置来实现的。本书将分析常见的服务提权手段,以及如何通过安全加固来防范。 侧信道攻击: 并非所有攻击都依赖于直接的漏洞。侧信道攻击利用了计算机在执行操作时产生的物理信息泄露,例如功耗、电磁辐射、时间差异等。虽然其应用场景更为专业,但理解其原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信息安全的边界远比想象的要宽广。 第二部分:溯源——信息流动的轨迹 数字世界的每一次交互,都留下了痕迹。溯源,就是沿着这些痕迹,追踪攻击者的踪迹,理解攻击的全过程,并最终找到幕后的真凶。这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侦探般的逻辑推理。 日志分析:事件的叙事者 系统日志、应用日志与网络日志: 日志是数字世界留下的“脚印”。我们将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日志,包括操作系统生成的安全事件日志、Web服务器的访问日志、数据库的审计日志等,理解它们记录了什么信息,以及如何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线索。 日志关联与异常检测: 单条日志可能平淡无奇,但将多条日志进行关联分析,便能勾勒出攻击的脉络。本书将探讨日志关联技术,如何通过时间戳、IP地址、用户ID等关键信息,将分散的事件串联起来,识别出异常行为。 日志丢失与篡改: 攻击者常常试图擦除自己的痕迹,篡改日志是常见的手段。我们将分析攻击者如何尝试删除或修改日志,以及有哪些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检测日志的完整性。 网络流量分析:数据包的低语 抓包工具与协议分析: Wireshark等抓包工具是网络流量分析的利器。本书将介绍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捕获网络数据包,并对TCP/IP、HTTP/HTTPS等常用网络协议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数据在网络中是如何传输的。 流量异常识别: 通过分析正常的网络流量模式,我们可以识别出异常的流量行为,例如大量的扫描请求、非正常的连接尝试、异常的数据传输量等,这些都可能是攻击的信号。 恶意流量特征提取: 识别已知的恶意流量模式,如恶意软件的通信信标(C2)、僵尸网络指令等,是溯源的重要一步。我们将探讨如何从大量的网络流量中提取这些特征。 内存取证:遗失的记忆 内存快照与分析工具: 运行中的系统在内存中会保留大量的信息,包括正在执行的进程、网络连接、用户会话等。内存取证技术能够在系统被关闭或重置之前,捕获这些短暂的信息。本书将介绍内存取证的原理和常用的分析工具。 恶意进程与恶意模块的识别: 通过分析内存镜像,我们可以发现系统中隐藏的恶意进程、注入的恶意代码片段、以及被修改的系统模块,这为理解攻击者的行为提供了直接证据。 文件与痕迹分析:数字世界的DNA 文件系统取证: 被删除的文件、临时文件、应用程序的缓存,都可能隐藏着攻击者的踪迹。我们将探讨文件系统取证技术,如何恢复被删除的文件,以及如何从文件元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注册表分析(Windows): Windows注册表记录了大量的系统配置信息和用户活动。通过分析注册表,我们可以发现程序安装的历史、用户执行的命令、以及网络连接的记录。 浏览器历史记录与Cookie: 用户在浏览器中的活动,同样留下了宝贵的痕迹。我们将分析浏览器历史记录、Cookie、缓存文件等,来推断用户的上网行为,以及攻击者可能利用的漏洞。 第三部分:守护——数字世界的堡垒 攻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安全的数字环境。守护,是将技术、策略和意识相结合,构筑坚不可摧的数字堡垒,抵御潜在的威胁。 安全加固:筑牢第一道防线 最小权限原则: 确保每个用户、每个进程只拥有完成其任务所需的最低权限,是防止权限滥用的关键。本书将探讨如何实施和管理最小权限原则。 安全配置最佳实践: 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网络设备等,都需要进行安全配置。我们将列举并详细讲解各种关键服务的安全加固指南,例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防火墙等。 补丁管理与漏洞修复: 及时更新软件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是抵御大多数已知攻击的最有效手段。本书将强调补丁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漏洞修复流程。 入侵检测与防御:预警与拦截 入侵检测系统(IDS)与入侵防御系统(IPS): IDS用于检测可疑活动并发出警报,而IPS则能在检测到威胁时主动采取阻止措施。我们将深入了解IDS/IPS的工作原理,如何配置和优化它们,以提高检测精度。 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系统: SIEM系统能够集中收集、分析来自不同源头的安全日志和事件,并进行关联分析,从而提供更全面的安全态势感知。本书将探讨SIEM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端点检测与响应(EDR): EDR解决方案专注于保护终端设备,通过持续监控、数据收集和威胁分析,实现对终端威胁的快速检测和响应。 安全意识培训:人是最后一道防线 警惕钓鱼与社会工程学: 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的关键。本书将提供实用的安全意识培训建议,重点强调如何识别和防范钓鱼邮件、网络诈骗等社会工程学攻击。 密码安全与多因素认证: 强密码策略和多因素认证(MFA)是保护账户安全的基础。我们将讲解如何制定有效的密码策略,以及MFA的实施方式。 数据保护与隐私意识: 了解敏感数据的类型,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是每个数字公民应尽的责任。本书将强调数据保护和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安全审计与合规性:持续的审查 定期安全审计: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潜在风险和配置错误。本书将介绍安全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合规性要求: 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有不同的安全合规性要求(如GDPR、HIPAA等)。了解这些要求,并确保信息系统符合标准,是企业安全和法律合规的重要保障。 结语: 《代码的秘境:潜行、溯源与守护》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安全观。它不是关于“黑客”的秘籍,而是关于理解数字世界运作规律的指南。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理解攻防的演变,才能在数字浪潮中站稳脚跟,守护好属于我们的数字生活。这本书,是献给每一位渴望了解代码背后世界,并愿意为数字安全贡献力量的探索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五 《黑客攻防大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张宏大的攻防地图,上面标注着无数的“危险区域”和“隐秘通道”。我一开始被书中对“网络协议分析”的讲解所吸引,作者用非常细致的方式解释了TCP、UDP、HTTP等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Wireshark等工具来捕获和分析网络流量。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在自己的电脑上抓包,观察不同网络行为产生的流量特征,这让我对网络通信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这么做”,它深入到每一个技术操作背后的原理,让我能够理解其中的逻辑和限制。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恶意软件分析”的部分,虽然我没有实际去运行任何样本,但作者对病毒、木马、蠕虫等恶意程序传播方式、感染机制以及清除方法的讲解,让我对网络上的威胁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理解攻击的最好方式就是理解防御,而理解防御的最好方式就是站在攻击者的角度去思考。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程”,而是一本“思维方式指南”,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信息安全这个领域。

评分

评价三 《黑客攻防大全》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这绝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入门指南,而是一本能够让你深入骨髓去理解安全攻防逻辑的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Web应用安全”的部分,作者详细地分析了SQL注入、XSS攻击、CSRF攻击等经典漏洞的原理,并且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来佐证。他不仅讲解了攻击的流程,还深入分析了Web服务器、浏览器、数据库等各个环节的交互,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些漏洞会产生,以及如何从根本上防御。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安全思维”的强调,作者反复提到,理解攻防的本质在于站在攻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系统的薄弱环节。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技术,更是在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曾经尝试过书中的一些简单的攻击场景模拟,虽然最终并没有成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去观察、去分析、去假设,这比单纯记住几个命令要宝贵得多。这本书对细节的关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小小的配置错误,每一个微小的逻辑缺陷,都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突破口。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信息安全有了更深刻的敬畏。

评分

评价一 刚拿到《黑客攻防大全》的时候,我满怀期待,想着里面肯定涵盖了从入门到精通的各种黑客技术。翻开第一页,就被里面浩瀚的篇幅和密密麻麻的术语吓了一跳,这绝对不是一本能速成的读物。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勉强读完目录,感觉里面涉及的领域实在是太广了,像是网络渗透、Web安全、恶意软件分析、社会工程学,甚至还扯到了硬件和密码学。每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领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消化。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隐藏痕迹”的部分感到好奇,虽然书中没有直接教你如何去做,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严谨和对细节的关注,让我觉得作者在描述这些技术时,一定有着非常深厚的实践经验。我尝试着去理解其中的一些原理,比如TCP/IP协议栈的工作方式,还有HTTP请求的细节,这些都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虽然有很多概念对我来说仍然是云里雾里,但我能感受到这本书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技巧集合。它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觉得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并且对网络安全领域有着浓厚兴趣,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的读者。对于我这种只想了解皮毛的“尝鲜者”来说,这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复翻阅的“百科全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理解。

评分

评价四 坦白说,《黑客攻防大全》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启蒙读物”。在阅读之前,我对于网络安全的概念模糊不清,只知道一些零碎的“黑客”形象。这本书则为我勾勒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攻防图景。我被其中关于“社会工程学”的描述深深吸引,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获取信息,这让我对信息安全有了全新的维度认识。书中的一些案例,虽然有些已经过去,但它们揭示的心理操纵和信息欺骗的套路,至今仍然适用。我尤其注意到了书中对“人”这个因素的强调,很多时候,最强大的攻击并非来自技术本身,而是来自对人的心理的精准把握。除了社会工程学,我对书中关于“加密与解密”的部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里面的数学公式和算法原理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但我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传授一种“保护信息”的理念。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性、社会和技术的综合体。它的内容之丰富,让我觉得每次翻阅都能学到新的东西,而且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能引发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评分

评价二 说实话,拿到《黑客攻防大全》这本书,我一开始是抱着“找点乐子”的心态,想着里面会有一些炫酷的攻击脚本或者破解教程。结果,我发现自己完全想错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论文集,充满了对网络安全底层原理的深入剖析。它没有那些花哨的“一步到位”式的指导,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揭示安全问题的本质。我特别注意到了其中关于“缓冲区溢出”的章节,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解释了内存模型、栈帧的构成,以及攻击者如何利用漏洞来执行任意代码。这对于我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对照着书中的图示和代码示例,试图理解那些汇编指令的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与程序执行流程相互作用的。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经过了细致的解释,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撑,让我觉得作者对这个领域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其中讲解的技术,但我已经对底层的安全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所谓的“黑客技术”,绝非是简单的命令堆砌,而是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机制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它的严谨性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信息安全的认知。

评分

吊吊吊

评分

货不错,即使在11快递好给力

评分

内容丰富易懂,很值得借鉴和购买。

评分

京东买书一如既往的迅速!应该是正版吧,还买看,放书架上很有成就感

评分

这套书还可以把,如果你想继续研究,还是值得拥有。

评分

书不错,学到不少东西,很好的入门书,内容比较广比较新,行文也可以

评分

东西很好!值得推荐!

评分

(≧▽≦)/(≧▽≦)/(≧▽≦)/

评分

不错的商品,值得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