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性能优化

图解性能优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田圭二,榑松谷仁,平山毅,冈田宪昌 著,苏祎 译
图书标签:
  • 性能优化
  • Web性能
  • 前端性能
  • 后端性能
  • 系统优化
  • 代码优化
  • 数据库优化
  • 架构优化
  • 优化技巧
  • 图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242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162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从基础知识到全新技术,从系统开发到运维,195张图解讲透性能!
1.专业团队撰写,开发、测试、运维工程师值得拥有!
本书由实战经验丰富的Oracle高级顾问执笔,全面地介绍了系统性能的方方面面,涉及服务器、CPU、内存、存储、网络,等等。
2.理论结合实际,满载实用技巧!
书中列举了丰富的实例以及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场景,向读者传授了有用的实战技巧。
3.图文直观,由浅入深,讲解细致!
结合直观的插图,从算法等基础知识讲起,到虚拟化和云计算等环境下的性能优化,由浅入深,便于理解。

内容简介

《图解性能优化》由有着丰富的系统开发和运维经验的Oracle高级顾问执笔,详细解说了系统性能的相关知识。从性能的概念讲起,由浅入深,全面介绍了性能分析的基础知识、实际系统的性能分析、性能调优、性能测试、虚拟化环境下的性能分析、云计算环境下的性能分析等内容。书中列举了丰富的实例,并结合直观的插图,向读者传授了有用的实战技巧。另外,因为系统性能和系统架构密切相关,所以读者在学习系统性能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地学到系统架构的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

小田圭二(作者)
日本Oracle株式会社咨询部门经理。在解决性能问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著有《图解OS、存储、网络:DB的内部机制》(絵で見てわかるOS/ストレージ/ネットワーク~データベースはこう使っている)、《图解Oracle的机制》(絵で見てわかるOracleの仕組み)等多部著作。

榑松谷仁(作者)
日本Oracle株式会社高级首席顾问。曾在Emprix公司(美国本部)就职,为SIer和一般企业提供压力测试、性能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之后就职于日本Oracle株式会社,还负责为使用Java、WebLogic、Exalogic等中间件产品的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平山毅(作者)
在东京理科大学理工学部上学期间成为Sun Site用户,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曾在日本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就职,目前在世界上第1大的云计算供应商做架构师和咨询顾问,负责了多个大规模的国际性案件。喜欢的技术是Oracle、VCE、AWS。

冈田宪昌(作者)
曾在某IT公司做基础设施的设计、搭建和运维工作,后就职于日本Oracle株式会社,负责Oracle产品的设计和PM支持、DBA支持等。目前在某大型虚拟化软件供应商做咨询顾问和研发技术经理,负责为虚拟化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的设计、运维等提供咨询服务。

目录

第1章 性能的基础知识  1
1.1 学习性能所必需的知识……2
1.2 算法的优缺点与学习方法……4
1.2.1 什么是算法……4
1.2.2 算法的基础……5
1.2.3 学习算法的窍门……7
1.3 算法的应用实例及性能的差异……8
1.3.1 日常生活中算法的例子……8
1.3.2 对性能的影响程度……9
1.3.3 评价算法的指标……11
学习信息科学的重要性……13
1.4 响应与吞吐的区别……14
系统工程师学习编程的重要性……16
1.5 算法的具体例子……16
1.5.1 数组与循环处理……16
1.5.2 链表与循环处理……19
1.5.3 树与查找……21
1.5.4 散列算法……25
1.5.5 队列……28
1.5.6 栈……32
1.5.7 排序(快速排序)……34
1.5.8 缓存①(回写)……36
1.5.9 缓存②(直写)……38
DMBS是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宝库……38
1.5.10 锁与性能……40
【高级篇】锁的机制是如何实现的……42
【高级篇】性能优劣不能只看正常情况……44
第2章 性能分析的基础 45
2.1 性能分析从测量开始……46
2.2 什么是必要的性能信息……46
2.2.1 “分段查找”原则……46
2.2.2 性能信息的3种类型……48
2.2.3 系统的模型与性能故障时的运作情况……50
2.2.4 数据的种类及分析的窍门……53
2.3 性能分析中的重要理论……54
2.3.1 等待队列理论的术语……55
2.3.2 计算等待队列的平均等待时间……56
2.3.3 使用率和等待队列的例子……57
2.3.4 实际上可以获取哪些信息……59
需要定期确认性能吗?……61
2.4 OS的命令……61
2.4.1 sar……62
2.4.2 vmstat……64
时间同步非常重要……66
2.4.3 ps……66
2.4.4 netstat……68
2.4.5 iostat……70
2.4.6 top……73
2.4.7 数据包转储(wireshark、tcpdump等)……74
2.4.8 pstack……76
2.4.9 系统调用(strace等)……78
2.4.10 Profiler……80
2.4.11 Windows环境……81
第3章 实际系统的性能分析 85
3.1 Web/AP服务器与Java/C应用程序……86
3.1.1 Web服务器的访问日志……86
3.1.2 应用程序、AP服务器的日志……87
3.2 DB服务器的性能测量……90
3.2.1 DBMS的性能测量的原理……90
3.2.2 性能分析告一段落……92
批处理的性能测量……93
3.3 存储性能分析的思路……94
3.3.1 存储的相关术语……94
3.3.2 存储性能分析的思路:重视IOPS……96
3.4 网络性能分析的思路……100
性能故障数据应该保存多久?……102
3.5 调查原因……102
3.5.1 初学者容易掉入的陷阱……103
3.5.2 应有的态度……106
获取各种性能信息的时间要吻合吗?……108
3.5.3 实际的调查流程……108
性能分析的理想工具……111
第4章 性能调优 113
4.1 性能与调优……114
4.1.1 现实中的性能……114
4.1.2 在现场要保持“大局观”……117
4.2 性能调优的准则……118
4.2.1 设定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要刚刚好……119
4.2.2 调优要循序渐进……120
4.2.3 通过重复使用来提速……121
4.2.4 汇总处理(集中、Piggyback)……121
4.2.5 提高速度与实现并行……123
4.2.6 纵向扩展与横向扩展……124
4.2.7 局部性……124
编译器会与RDBMS走上同一条道路吗?……125
4.3 现场可以使用的技巧……126
4.3.1 省略循环,减少投接球……126
4.3.2 访问频率高的数据存放入键值存储或散列表中……127
4.3.3 访问频率高的数据放在使用位置附近……127
4.3.4 把同步变成异步……128
4.3.5 带宽控制……130
4.3.6 LRU算法……131
4.3.7 分割处理或者细化锁的粒度……131
4.3.8 使用不丢失的回写缓存……132
4.3.9 使用多层缓存……132
4.3.10 使用巨帧和高速网络……132
4.3.11 负载均衡、轮询……133
4.3.12 关联性、绑定、粘滞会话……134
4.3.13 写时复制……135
4.3.14 日志……136
4.3.15 压缩……137
4.3.16 乐观锁……137
4.3.17 列式数据库……138
4.3.18 服务器的性能设置中,初始值=最大值?……139
4.4 实际业务中碰到的性能问题……139
4.4.1 性能比较的参考数据……139
4.4.2 缓存命中率并不一定要高……140
4.4.3 存储的调优方针……141
4.4.4 虽然容量足够,但还是添加磁盘……141
4.4.5 从性能角度看文件分割……142
4.4.6 90百分位……143
4.4.7 读取与写入的比例……143
4.5 调优的例子……144
4.5.1 例1:2层循环中select语句的执行……144
4.5.2 例2:偶尔出现性能下降……147
等待队列的前面发生了什么?……149
第5章 性能测试 151
5.1 性能测试的概要……152
5.1.1 项目工程中的性能测试……152
5.1.2 不同职责的性能测试相关人员……153
5.2 常见的失败情况:9种反面模式……156
5.2.1 不能在期限内完成……156
5.2.2 性能很差!解决不了性能问题……157
5.2.3 由于没有考虑到环境差异而导致发生问题……158
5.2.4 压力场景设计不完备导致发生问题……159
5.2.5 没有考虑到缓冲、缓存的使用而导致发生问题……159
5.2.6 没有考虑到思考时间而导致发生问题……160
5.2.7 报告内容难以理解导致客户不能认同……162
5.2.8 客户因为存在不信任感而不能认同……163
5.2.9 测试很花时间……164
5.3 性能测试的种类……167
5.3.1 实施的周期……168
5.3.2 狭义的性能测试……169
5.3.3 临界测试(临界性能、回退性能、故障测试)……169
5.3.4 基础设施性能测试……174
5.3.5 应用程序单元性能测试……178
5.3.6 耐久测试……179
5.3.7 关联领域……180
5.4 项目工程中考虑的性能测试……181
5.4.1 需求定义……181
5.4.2 项目规划……186
5.4.3 【基本设计】选择系统……187
5.4.4 【基本设计】性能测试环境……188
5.4.5 【基本设计】其他与性能设计相关的事项……191
5.4.6 【性能测试设计】测试计划的细节……192
5.4.7 【性能测试设计】人员配备与联络体制……194
5.4.8 【基础设施集成测试】基础设施性能测试……195
5.4.9 【集成测试】多并发运行测试……197
5.4.10 【系统测试】压力测试、临界测试、耐久测试……197
5.4.11 【运维测试】性能监控测试、故障测试……198
5.4.12 【交付】性能测试结果的验收报告……198
5.4.13 【运维】初期运行确认……199
5.5 性能测试的课题与必要的技巧……200
5.5.1 性能预估能力……200
5.5.2 高效的反复实施能力……202
5.5.3 Oracle Application Testing Suite的使用效果……203
第6章 虚拟化环境下的性能 209
6.1 虚拟化与性能……210
6.2 虚拟化的概要……211
6.2.1 什么是服务器虚拟化……211
6.2.2 虚拟化的种类……212
硬件辅助虚拟化……214
6.3 服务器虚拟化的主要技术(过载使用)……215
6.3.1 CPU的虚拟化技术……215
6.3.2 内存的虚拟化技术……218
6.4 虚拟化环境下性能的相关知识与分析方法……225
6.4.1 性能分析的工具……225
6.4.2 CPU的性能管理……226
6.4.3 内存的性能管理……231
6.4.4 存储的性能管理……234
还没使用DRS吗?……237
6.4.5 网络的性能管理……240
延迟灵敏度功能……243
第7章 云计算环境下的性能 245
7.1 云计算环境下性能的相关知识……246
7.1.1 云计算环境下性能会变差吗……246
7.2 云计算与本地部署的差异……247
7.2.1 云计算的定义……248
7.2.2 从云计算的特点来看与本地部署环境的不同……248
云计算实现的终极全球化……251
7.2.3 云计算的实现形态……251
混合结构的成本管理就是使用实物期权实现的投资组合管理……252
7.2.4 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来看其与本地部署的差别……253
云计算环境中可以把盈亏平衡点图形化(独自SaaS提供的最优费用模型)……254
7.2.5 把握资源的变动因素与固定因素……254
7.3 云计算环境的内部结构与最佳应用程序架构……262
7.3.1 集中式?分布式?……262
7.3.2 紧耦合?松耦合?……264
7.3.3 SOAP?REST?……265
能够把握抽象化的云计算环境的美国人——图与想象的重要性……268
7.3.4 前端的分布式处理:网络的访问方法……269
7.3.5 后端的分布式处理:数据存储的知识(从ACID到BASE)……271
7.3.6 提高TCP通信的速度……272
7.3.7 提高对象存储的速度……272
7.3.8 C语言?Java语言?还是脚本语言?……273
7.3.9 云计算环境下高性能服务的架构……274
7.3.10 开放迁移与云计算迁移……277
7.3.11 推测云计算的内部结构……278
7.4 云计算环境下性能分析的方法……278
7.4.1 获得云计算环境的基准数据的价值与不断进化的性能值……278
性能领域是理科工程师的特权?……280
7.4.2 Web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281
7.4.3 批处理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282
7.4.4 云计算的自动扩展功能……283
7.4.5 解析云计算环境中的复杂信息的统计方法……284
7.5 云计算环境中开发阶段的思维方式……285
7.5.1 估算(基本设计)……286
7.5.2 性能测试(系统测试)……287
7.5.3 项目管理……287
云计算环境下,经营者也需要关注详细的性能数据吗?……288
7.6 云计算环境中运维阶段的思维方式……289
7.6.1 容量管理……289
阈值设置与系统安全系数、标准化的价值……290
7.6.2 故障发生时的降规模容量运维……292
7.6.3 生命周期与更新……293
云计算实现的DevOps中性能调优的高效化……294

参考文献……296
作者简介……297
《代码重构的艺术:让你的程序焕发生机》 你是否曾面对过一段棘手、难以理解、维护成本高昂的代码,感到束手无策?你是否渴望拥有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那些陈旧的代码重新焕发活力,变得更加健壮、高效且易于维护?那么,《代码重构的艺术:让你的程序焕发生机》将是你不可或缺的指南。 本书并非关于“性能优化”这个概念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代码重构这一至关重要的软件工程实践。我们相信,卓越的性能往往源于清晰、优雅、富有表现力的代码结构。与其仅仅在现有混乱的代码基础上修修补补,不如通过系统性的重构,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为程序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书的核心关注点: 理解重构的本质与价值: 我们将首先阐述重构并非简单的“修改代码”,而是在不改变程序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内部结构进行改善的过程。你将深入理解为什么重构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如何降低技术债务,提高开发效率,减少Bug,以及如何为未来的功能扩展和性能优化预留空间。 系统性的重构手法: 本书将循序渐进地介绍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经典的重构手法。这些手法并非零散的技巧,而是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重构体系。我们将详细解析: 封装与解耦: 如何通过“提取方法”、“提取类”、“隐藏委托”、“移除中间人”等手法,将复杂的功能分解为更小、更独立的单元,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简化与提炼: 如何通过“合并重复代码”、“移动语句”、“内联变量/方法”等技巧,消除冗余,让代码更加精炼,易于理解。 改善命名: 为什么说“命名即设计”,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替换命名”、“添加/移除参数”、“参数对象化”等方式,赋予变量、函数、类更有意义、更具表现力的名字,让代码“自文档化”。 应对继承与多态: 如何通过“移动方法/字段”、“提取超类/子类”、“替换继承为委托”等手段,构建更加灵活、可扩展的继承体系。 处理条件逻辑: 如何通过“移除嵌套条件”、“替换条件为多形体”、“引入卫语句”等方法,化繁为简,使复杂的条件分支变得清晰易懂。 其他关键重构: 此外,我们还将涵盖“内联类”、“隐藏委托”、“引入参数对象”、“移除参数”、“分解临时变量”等一系列实用且经过验证的重构技术。 重构的实践策略与流程: 掌握重构手法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际开发中有效地运用它们。本书将为你勾勒出清晰的重构路线图: 识别“代码坏味道”(Code Smells): 我们将介绍一系列常见的“代码坏味道”,这些是代码中潜在问题的信号,是进行重构的绝佳时机。例如:过长的函数、巨大的类、重复的代码、过多的参数、富有的类、散碎的变更是如何影响代码质量的,以及如何通过重构来根除它们。 制定重构计划: 如何在不影响开发进度的情况下,将重构融入日常开发流程?我们将讨论如何评估重构的风险,如何制定合理的重构计划,以及如何在敏捷开发环境中高效地进行重构。 安全重构的保障: 信心是重构的关键。本书将强调单元测试在安全重构中的核心作用。你将学会如何构建健壮的单元测试套件,以及如何在每次重构后,通过运行测试来验证代码行为的准确性,让你无后顾之忧地进行大胆的改进。 自动化工具的应用: 现代IDE提供了强大的重构工具,能够极大地提高重构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将引导你了解和使用这些自动化工具,让重构事半功倍。 重构与设计原则的协同: 重构并非孤立存在,它与SOLID原则、KISS原则、DRY原则等软件设计原则相辅相成。本书将深入探讨重构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践行这些设计原则,从而写出更加“设计良好”的代码。 真实世界的案例分析: 理论结合实践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我们将通过精心挑选的、来自真实项目中的案例,生动地展示各种重构手法的应用场景、实施过程以及带来的显著收益。从简单的函数提取到复杂的类重构,你将看到“坏味道”是如何被一步步消除,代码是如何被逐步优化,最终焕发新生。 进阶话题的探索: 随着你重构技能的提升,我们还将触及一些进阶话题,例如:如何应对遗留系统的重构挑战、如何进行大规模重构、如何构建可重构的代码架构等,为你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本书的目标读者: 初级开发者: 帮助你建立起良好的代码编写习惯,避免踩入常见的“代码陷阱”。 中级开发者: 提升你的代码洞察力,让你能够识别代码中的问题,并掌握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高级开发者和技术领导者: 为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论,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项目需求,指导团队构建高质量、可维护的代码库。 任何渴望提升代码质量的人: 无论你的具体角色是什么,只要你希望编写更优秀的代码,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启示。 为什么选择《代码重构的艺术:让你的程序焕发生机》? 我们深知,优秀的软件不仅仅在于实现了多少功能,更在于它是否能够长久地、稳定地、高效地运行。代码的“健康度”是衡量软件生命力的重要指标。而重构,正是提升代码健康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清晰、易懂、实操性强。我们避免了晦涩的理论空谈,而是聚焦于“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每一章节都围绕着实际问题展开,提供可落地的方法和步骤。我们相信,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本书的内容,你将能够: 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让你的代码像一本好书,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其逻辑和意图。 降低代码的维护成本: 减少修复Bug和添加新功能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增强代码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减少潜在的错误,提高程序的稳定性。 提高开发团队的协作效率: 清晰的代码更容易被团队成员理解和共同开发。 为未来的技术演进打下坚实基础: 拥有良好结构的代码更容易适应技术变革和新的业务需求。 《代码重构的艺术:让你的程序焕发生机》将是你从“代码的搬运工”蜕变为“代码的雕塑家”的坚实旅程。让我们一起,用精湛的技艺,将冰冷的代码,塑造成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接触《图解性能优化》这本书之前,我对性能优化的理解还比较零散和片面。我可能只知道要用缓存,要优化数据库查询,但对于这些操作背后的原理,以及更深层次的优化手段,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而是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它们呈现在我面前。我非常欣赏书中对系统瓶颈分析的系统性方法论。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去优化某个具体的问题,而是教你如何去构建一个完整的性能评估和优化体系。从基础的硬件资源监控,到应用层面的代码剖析,再到网络传输的延迟分析,书中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IO优化的讲解,无论是文件IO还是网络IO,作者都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中的关键点,以及如何通过异步IO、零拷贝等技术来提升效率。这本书的图解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真正地帮助理解抽象概念,让那些原本难以理解的技术原理,变得生动形象。它让我意识到,性能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而这本书,正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最得力的助手。

评分

哇,这本《图解性能优化》简直是我近期技术阅读中的一股清流!作为一名在软件开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早就体会到了性能优化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无数次,项目到了上线前的关键时刻,用户反馈卡顿、响应慢如蜗牛,而我却只能在堆栈跟踪和日志大海里苦苦搜寻那不见踪影的瓶颈。过去,我尝试过各种技术书籍,有些过于理论化,看得人云里雾里,学到的知识零散且难以落地;有些则过于浅显,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治标不治本。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性能优化可以如此“具象化”。作者没有堆砌一堆晦涩的算法名词,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流程图,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比如,当我看到对内存分配和垃圾回收机制的详细图解时,那些之前让我头疼不已的内存泄漏和性能抖动问题,瞬间有了清晰的脉络。每一个图都是一个故事,都在讲述一个性能优化的关键点,从CPU缓存、IO流水线到网络传输,每一个环节的瓶颈是如何产生的,又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手段去缓解,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怎么做得更好”。它教会了我如何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性地分析和解决性能问题,让我在面对复杂系统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自信地找到关键点,进行精准的优化。

评分

作为一名对技术细节有着极致追求的程序员,《图解性能优化》这本书满足了我对“深入浅出”的最高期待。它没有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甚至硬件层面,用一种非常细致的方式来剖析性能瓶颈。书中的内容组织逻辑性非常强,从宏观的系统架构到微观的代码层面,层层递进,让人能够清晰地理解性能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JVM内存模型和垃圾回收算法的章节,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生动地展示了堆、栈、方法区等内存区域的划分,以及不同GC算法(如Serial, Parallel, CMS, G1)的工作机制和优劣。这让我之前对JVM性能调优的种种困惑,都迎刃而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怎么做”的建议,更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层原因。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发现新的知识点和思考角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解决我目前遇到的性能问题,更能提升我未来解决未知性能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种“性能思维”。

评分

我曾认为性能优化是一项非常“硬核”的技能,需要深厚的计算机科学功底和大量的实践经验。而《图解性能优化》这本书,则将这项“硬核”技能变得异常“友好”。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图解”的呈现方式,将那些枯燥抽象的原理,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示,变得一目了然。比如,在讲解数据库查询优化时,书中用了一系列流程图来展示查询计划的生成过程,以及索引如何影响查询效率,这比单纯看SQL语句的解释要直观得多。我还记得书中对缓存策略的讲解,从L1、L2、L3缓存的工作原理,到Redis、Memcached等应用层缓存的设计,作者都辅以精妙的图示,让我能清晰地看到数据在不同缓存层级之间的流动,以及缓存失效、穿透等问题的根源。这种“看得懂”比“听得懂”更容易转化为“做得对”。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它更像是一个性能优化的“思维导图”,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性能优化框架。在实际工作中,当我遇到性能瓶颈时,我不再是无头苍蝇般乱撞,而是能迅速定位到可能的环节,并参照书中提供的思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它让我觉得,原来性能优化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方法论,逐步提升的。

评分

说实话,我对技术书籍的耐心一直不算太好,很多时候看几页就觉得枯燥乏味,因为它们总是以一种“讲授”的姿态,把知识点一股脑地抛给你,让人感觉像是在填鸭。但《图解性能优化》彻底颠覆了我对技术书籍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活,就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程序员在面对面交流,分享他的独门秘籍。它没有那种生硬的学术腔调,而是充满了实战的智慧和亲切感。作者在讲解每一个优化技巧时,都会先抛出一个实际场景,描述一个常见的性能问题,然后循序渐进地给出解决方案。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并发和多线程性能优化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比喻,将锁、死锁、竞态条件等概念解释清楚,并且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编写高效、安全的并发代码。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没有局限于某个特定语言或框架,而是深入到了底层原理,让读者能够举一反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技术栈中。我之前一直觉得多线程编程是一门“玄学”,很难掌握,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奥秘,并且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处理多线程相关的性能问题。它让我从“知道”变成了“理解”,从“理解”迈向了“掌握”,这种质的飞跃,是许多其他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

好评

评分

适合初学入门,一些方法值得学习

评分

不能一味通过加机器应对高并发

评分

好! 快递包装完好,快递小哥态度很好!

评分

不错不错,非常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还没看,翻了下,感觉挺有意思的技术书籍

评分

还可以,速度快,印刷质量可以@

评分

不错,写得很有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