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清华,汪丁鼎,许光斌 等 著
图书标签:
  • TD-LTE
  • 4G
  • 无线通信
  • 网络规划
  • 网络优化
  • 通信工程
  • 无线网络
  • 移动通信
  • 工程技术
  • 信息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16905
版次:1
商品编码:1127645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4G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页数:48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程实践,重点论述了TD-LTE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包括链路预算、容量估算、站址选择、覆盖预测、网络仿真、小区参数规划和设备工程安装设计等,并对一些典型应用场景的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室内分布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阐述了TD-LTE网络优化的内容和方法,探讨了TD-LTE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融合、站址共建共享,以及互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内容丰富翔实,论述深入浅出,针对性强,既有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的理论方法的系统论述,又有大量实际案例的详细分析,在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上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既适合从事网络工作的规划设计优化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设备研发人员学习,也可供大专院校通信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目录

目 录 第1章 TD-LTE网络概述 1 1.1 LTE标准及产业进展 1 1.1.1 3GPP概况 1 1.1.2 版本演进 1 1.1.3 产业链发展情况 2 1.1.4 LTE商用状况 2 1.2 TD-LTE系统架构 3 1.2.1 EPS架构 3 1.2.2 TD-LTE架构 4 1.2.3 功能划分 4 1.3 TD-LTE系统协议 6 1.3.1 通用协议模型 6 1.3.2 LTE接口协议 8 1.3.3 空中接口协议 9 1.3.4 PHY协议 10 1.3.5 MAC协议 11 1.3.6 RLC协议 11 1.3.7 PDCP协议 13 1.3.8 RRC协议 13 1.3.9 NAS协议 14 1.4 TD-LTE与LTE-FDD的差异 15 1.4.1 双工方式差异 16 1.4.2 帧结构差异 16 1.4.3 物理层差异 20 1.4.4 TD-LTE的不足 21 参考文献 21 第2章 TD-LTE网络物理层 22 2.1 无线帧结构 22 2.1.1 帧结构 22 2.1.2 物理资源分组 24 2.2 上行物理信道及信号 26 2.2.1 PUCCH信道 26 2.2.2 PUSCH信道 28 2.2.3 PRACH信道 29 2.2.4 上行物理信号 31 2.3 下行物理信道及信号 32 2.3.1 PDCCH信道 33 2.3.2 PDSCH信道 34 2.3.3 PBCH信道 35 2.3.4 PCFICH信道 37 2.3.5 PMCH信道 37 2.3.6 PHICH信道 38 2.3.7 下行物理信号 39 2.4 物理过程 41 2.4.1 小区搜索 41 2.4.2 随机接入 41 2.4.3 同步控制 44 2.4.4 功率控制 44 2.4.5 PDSCH传输 47 2.4.6 PUSCH传输 51 参考文献 53 第3章 TD-LTE网络重要技术 55 3.1 时分双工 55 3.1.1 TDD概述 55 3.1.2 TDD优缺点分析 56 3.2 多址接入技术 56 3.2.1 OFDMA技术 57 3.2.2 SC-FDMA技术 59 3.2.3 资源映射 59 3.3 MIMO技术 61 3.3.1 发射分集 62 3.3.2 波束赋形 65 3.3.3 空间复用 67 3.3.4 空分多址 69 3.4 HARQ技术 71 3.4.1 FEC技术 71 3.4.2 ARQ技术 71 3.4.3 HARQ-C 72 3.4.4 HARQ-T 73 3.4.5 HARQ-S 73 3.4.6 HARQ过程 74 3.5 AMC技术 74 3.5.1 下行AMC 75 3.5.2 上行AMC 75 3.6 小区间干扰抑制 75 3.6.1 干扰随机化 75 3.6.2 干扰消除 76 3.6.3 干扰协调 76 3.7 空分复用技术 79 3.7.1 室外空分复用 79 3.7.2 室内空分复用 80 3.7.3 空分复用与小区分裂 81 3.7.4 受限场景 82 3.8 GPS替代技术 82 3.8.1 北斗授时同步 83 3.8.2 传输提取时钟同步 83 3.9 eMBMS技术 86 3.9.1 系统配置 86 3.9.2 逻辑架构 87 3.9.3 用户面协议架构 87 3.9.4 控制面协议架构 88 3.9.5 eMBMS业务流程 89 3.10 TD-LTE-Advanced技术 90 3.10.1 CA技术 90 3.10.2 增强型MIMO技术 91 3.10.3 CoMP技术 92 3.10.4 Relay技术 93 参考文献 94 第4章 TD-LTE网络规划 95 4.1 概述 95 4.1.1 规划概述 95 4.1.2 规划内容 97 4.1.3 规划流程 98 4.1.4 规划指标 99 4.1.5 规划难点 101 4.1.6 与2G/3G网络规划的差异 101 4.2 TD-LTE发展策略 102 4.2.1 引入策略 102 4.2.2 建设策略 103 4.3 室外传播模型 103 4.3.1 Okumura-Hata模型 104 4.3.2 COST231-Hata模型 105 4.3.3 通用模型 105 4.4 TD-LTE覆盖规划 105 4.4.1 影响因素综述 106 4.4.2 最大覆盖能力 107 4.4.3 关键参数分析 108 4.4.4 上行链路预算 111 4.4.5 下行链路预算 113 4.4.6 链路预算分析 115 4.4.7 覆盖能力分析 116 4.5 TD-LTE容量规划 117 4.5.1 影响因素综述 117 4.5.2 业务模型 119 4.5.3 话务预测 123 4.5.4 容量评估方法 125 4.5.5 上行用户平面容量分析 125 4.5.6 下行用户平面容量分析 127 4.5.7 控制平面容量分析 128 4.5.8 典型指标分析 129 4.6 TD-LTE组网规划 130 4.6.1 基站估算 130 4.6.2 频率规划 134 4.6.3 时隙规划 137 4.6.4 干扰规划 143 4.6.5 码字规划 145 4.6.6 邻区规划 146 4.7 TD-LTE参数规划 147 4.7.1 PCI规划 147 4.7.2 TA规划 147 4.7.3 传输带宽规划 148 4.7.4 VLAN规划 149 4.7.5 IP地址规划 150 4.8 特殊场景规划 152 4.8.1 高速铁路 152 4.8.2 大型场馆 156 4.8.3 大桥 158 4.8.4 海域 160 4.9 规划案例分析 162 4.9.1 区域场景 162 4.9.2 覆盖规划 163 4.9.3 容量规划 163 4.9.4 规划结果 168 参考文献 169 第5章 TD-LTE网络设计与要求 170 5.1 总体要求 170 5.1.1 总体原则 170 5.1.2 设计要求 170 5.2 天线技术及产品 171 5.2.1 智能天线技术 171 5.2.2 智能天线参数 173 5.2.3 多天线技术 174 5.2.4 有源天线技术 177 5.2.5 天线发展趋势 179 5.2.6 天线设备形态 184 5.3 基站设备 191 5.3.1 eNode B概述 191 5.3.2 BBU基带池 191 5.3.3 RRU射频拉远 194 5.4 OMC-R设备 195 5.4.1 OMC-R结构 196 5.4.2 OMC-R配置 197 5.5 基站选址与勘察 197 5.5.1 选址总体原则 197 5.5.2 SSUP选址 198 5.5.3 基站勘察 201 5.6 基站设计 205 5.6.1 基站系统设计 205 5.6.2 基站配套设计 207 5.7 天馈系统设计 218 5.7.1 天馈组成 218 5.7.2 天线选择 219 5.7.3 跳线选择 219 5.7.4 天馈系统设计 220 5.8 工艺要求 221 5.8.1 机房工艺要求 221 5.8.2 塔桅工艺要求 224 5.8.3 天馈工艺要求 227 5.9 组网技术 233 5.9.1 组网策略 233 5.9.2 BBU+RRU组网 233 5.9.3 C-RAN组网 237 5.9.4 HCS组网 246 参考文献 250 第6章 TD-LTE网络室内分布 251 6.1 概述 251 6.1.1 目的与意义 251 6.1.2 室内分布组成 252 6.1.3 信号源类型 252 6.1.4 分布系统类型 253 6.1.5 技术流程 254 6.2 室内传播模型 255 6.2.1 Motley模型 255 6.2.2 P.1238模型 256 6.3 室内覆盖分析 257 6.3.1 业务场景 257 6.3.2 覆盖指标 258 6.3.3 估算流程 259 6.3.4 功率分析 259 6.4 室内容量分析 262 6.4.1 容量指标 262 6.4.2 估算流程 262 6.4.3 业务模型 262 6.5 室内干扰分析 271 6.5.1 杂散干扰 272 6.5.2 阻塞干扰 273 6.5.3 互调干扰 274 6.5.4 干扰汇总 276 6.5.5 WLAN干扰 276 6.5.6 干扰抑制 277 6.6 室内规划技术 278 6.6.1 系统特性 279 6.6.2 规划方案 280 6.6.3 室内外协调 283 6.6.4 新设备技术 284 6.7 室内设计技术 288 6.7.1 技术要求 288 6.7.2 单站设计流程 289 6.7.3 现场勘察 290 6.7.4 室内模拟测试 292 6.7.5 系统方案设计 294 6.7.6 常用分布器件 297 6.8 室内建设技术 300 6.8.1 解决方案 300 6.8.2 系统合路 304 6.8.3 新建方式 307 6.8.4 改造方式 312 6.8.5 特殊场景 315 6.9 室内案例介绍 324 6.9.1 覆盖目标 324 6.9.2 指标分析 325 6.9.3 设计方案 325 6.9.4 注意事项 327 参考文献 329 第7章 TD-LTE网络优化 330 7.1 总体要求 330 7.1.1 优化目标 330 7.1.2 优化内容 331 7.1.3 优化特点 331 7.1.4 优化措施 332 7.1.5 优化流程 334 7.2 网络测试 336 7.2.1 优化工具 336 7.2.2 数据采集 339 7.3 网络KPI评估 342 7.3.1 网络评估 342 7.3.2 业务评估 343 7.3.3 KPI 344 7.3.4 面向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评估 345 7.4 参数配置 350 7.4.1 小区配置参数 350 7.4.2 功率控制参数 351 7.4.3 系统消息参数 353 7.4.4 系统调度参数 353 7.4.5 系统寻呼参数 355 7.4.6 随机接入参数 356 7.4.7 准入控制参数 356 7.4.8 重选控制参数 357 7.4.9 切换控制参数 359 7.4.10 传输控制参数 363 7.4.11 定时器参数 365 7.5 系统优化 367 7.5.1 时隙优化 367 7.5.2 寻呼优化 374 7.5.3 干扰优化 376 7.5.4 重选优化 379 7.5.5 切换优化 383 7.6 工程优化 386 7.6.1 覆盖优化 386 7.6.2 容量优化 388 7.6.3 质量优化 388 7.6.4 切换优化 389 7.6.5 掉线优化 389 7.6.6 干扰优化 390 7.6.7 链路优化 391 7.6.8 联合优化 392 7.7 工程优化案例 393 7.7.1 覆盖优化案例 393 7.7.2 导频污染优化案例 393 7.7.3 切换优化案例 394 7.7.4 掉线优化案例 396 7.7.5 接入失败优化案例 397 7.7.6 干扰优化案例 398 7.7.7 PCI优化案例 400 7.7.8 联合优化案例 401 7.8 典型场景优化 402 7.8.1 高速铁路优化 402 7.8.2 大型场馆优化 404 7.8.3 大桥覆盖优化 407 7.8.4 海域覆盖优化 408 参考文献 409 第8章 TD-LTE网络融合与协同 411 8.1 总体定位 411 8.1.1 背景分析 411 8.1.2 网络问题 413 8.1.3 承载能力 415 8.2 网络融合 416 8.2.1 网络融合概述 416 8.2.2 GSM网络融合 417 8.2.3 TD-SCDMA网络融合 422 8.2.4 WLAN网络融合 426 8.2.5 TD-LTE网络融合 429 8.2.6 四网融合举措 429 8.3 融合演进分析 430 8.3.1 融合演进概述 430 8.3.2 GSM的融合演进 431 8.3.3 TD-SCDMA的融合演进 434 8.3.4 WLAN的融合演进 437 8.4 共建共享协同技术 439 8.4.1 基站站址共建共享 440 8.4.2 基站塔桅、天面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要求 440 8.4.3 基站机房共建共享模式要求 441 8.4.4 其他基站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模式要求 441 8.5 共建共享协同分析 442 8.5.1 共建共享技术性分析 442 8.5.2 共建共享工程实施分析 446 8.5.3 共建共享经济性分析 448 8.6 互操作协同技术 453 8.6.1 互操作概述 453 8.6.2 互操作技术关系 455 8.6.3 小区重选技术 456 8.6.4 RRC重定向技术 456 8.6.5 CCO技术 457 8.6.6 PS HO技术 458 8.7 系统间互操作 459 8.7.1 网络驻留重选 459 8.7.2 数据业务互操作 460 8.7.3 话音业务互操作 465 8.7.4 总体互操作过程 471 参考文献 472 缩略语 473

前言/序言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TD-LTE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图书简介 一、 内容概述 本书系统阐述了TD-LTE(长期演进)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重要成果,本书汇聚了国内电信行业在TD-LTE技术发展和商用部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丰富经验,旨在为TD-LTE网络的建设和优化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从宏观的网络规划理念到微观的链路预算计算,从初期站点部署到后期性能优化,层层递进,覆盖了TD-LTE网络生命周期的各个关键环节。作者团队由资深的电信技术专家、网络规划工程师以及运营商一线实践者组成,他们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使得本书既具备高度的理论深度,又拥有极强的工程实用性。 二、 核心内容详解 1. TD-LTE网络规划基础 TD-LTE技术特点与演进路线: 详细介绍了TD-LTE的核心技术原理,包括OFDD/TDD混合组网、载波聚合、MIMO技术(包括2x2、4x4 MIMO等)、波束赋形等,并结合4G向5G演进的趋势,分析TD-LTE在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定位和作用。 网络规划的重要性与原则: 阐述了TD-LTE网络规划的战略意义,包括满足用户通信需求、保障网络质量、提升频谱利用率、控制建设成本等。强调了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如需求导向、技术领先、成本效益、可持续发展等。 网络规划流程与方法: 详细分解了TD-LTE网络规划的各个阶段,包括业务需求分析、网络能力评估、网络覆盖与容量规划、网络资源规划、网络参数规划等。介绍了常用的规划方法,如层次化规划、仿真规划、实地勘测等。 话务模型与业务需求分析: 深入剖析了不同用户群体(如个人用户、企业用户)的业务特征和话务需求,包括数据业务、语音业务、视频业务等。讲解了如何建立准确的话务模型,为网络容量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2. TD-LTE网络设计 网络覆盖设计: 覆盖目标与指标: 明确了TD-LTE网络的覆盖目标,如宏覆盖、微覆盖、室内覆盖等,以及关键的覆盖指标,如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SINR(信噪比)等。 站点选址与规划: 详细介绍了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等不同类型站点的选址原则和布局方法,考虑了地理环境、人口密度、业务需求、现有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 传播模型与链路预算: 提供了适用于TD-LTE场景的传播模型(如Okumura-Hata模型、COST231-Hata模型等),并详细讲解了链路预算的计算方法,包括发送功率、接收灵敏度、路径损耗、天线增益、衰落余量等,确保信号能够可靠到达用户终端。 干扰分析与抑制: 深入分析了TD-LTE网络中存在的各类干扰,如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同站内干扰等,并提出了有效的干扰抑制措施,如频点规划、切换参数优化、扇区角度调整等。 网络容量设计: 容量指标与计算: 定义了网络容量的关键指标,如小区吞吐量、用户吞吐量、连接数等,并提供了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容量计算方法。 基站配置与参数选择: 介绍了如何根据容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基站设备,包括射频单元(RRU)、基带单元(BBU)的配置,以及天线类型、载波数量等参数的选择。 载波聚合(CA)与多天线技术(MIMO)的应用: 详细阐述了载波聚合和MIMO技术如何提升小区容量和用户吞吐量,包括CA组合方式、MIMO层数选择、天线配置等,以及在容量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网络传输设计: 传输组网方案: 介绍了TD-LTE网络传输接口类型(如S1-U, S1-M, X2等),以及多种传输组网方案,如点对点、点对多点、光纤传输、微波传输等,并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传输带宽与时延要求: 明确了TD-LTE网络传输对带宽和时延的要求,并提供了根据业务需求和网络规模设计传输容量的指导。 IP承载网设计: 讲解了IP承载网的构建原则、QoS保障机制,以及如何实现高可靠性、低时延的网络传输。 核心网(EPC)设计: EPC功能与结构: 概述了EPC(Evolved Packet Core)的核心网功能,如MME、S-GW、P-GW、HSS、PCRF等,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EPC网元部署与容量规划: 介绍了EPC网元的部署策略,包括集中式部署、分布式部署等,以及如何根据用户数、业务量等因素进行EPC网元容量规划。 EPC网络安全设计: 强调了EPC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接入控制、用户认证、数据加密等。 3. TD-LTE网络优化 网络性能指标与监测: 详细列举了TD-LTE网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如接通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吞吐量、时延、用户体验速率等,并介绍了常用的网络监测工具和方法。 覆盖优化: 覆盖盲区与弱覆盖分析: 通过分析覆盖指标和用户投诉,识别网络中的覆盖盲区和弱覆盖区域。 优化手段: 提出了多种覆盖优化手段,如调整天线倾角、改变天线方位角、增加站址、部署微基站、引入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等。 同频干扰优化: 针对同频干扰问题,介绍了邻区列表优化、切换门限调整、小区重选参数优化等方法。 容量优化: 话务不均与过载分析: 识别话务量集中、小区过载的问题。 优化手段: 介绍了载波切换、频率动态分配、载波聚合参数优化、多天线技术参数调整、用户负载均衡等容量优化策略。 业务性能优化: 针对不同业务(如视频、网页浏览)的性能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如QoS参数调整、缓存优化等。 切换优化: 切换失败分析: 分析掉话和切换失败的原因,如切换参数不合理、目标小区覆盖不足、同频干扰等。 优化手段: 详细阐述了切换参数(如A3、A4、A5事件的门限值、滞后时间等)的优化方法,以及邻区列表的维护和更新。 网络参数优化: 小区参数优化: 介绍了小区标识(CI)、PCC(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SCC(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等参数的配置原则,以及如何根据网络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RF参数优化: 包括功率控制、上行/下行调度参数、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参数等的优化。 MIMO与CA参数优化: 针对MIMO和载波聚合技术,提供了性能调优的指导,例如MIMO模式选择、CA组合配置、小区间协同等。 用户体验优化: 用户体验指标分析: 关注用户感知层面的指标,如网页加载速度、视频缓冲时间、游戏响应延迟等。 优化策略: 结合覆盖、容量、切换等多方面优化,最终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 4.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本书包含多个 TD-LTE 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涵盖了不同区域、不同场景(如城市密集区域、郊区、室内环境)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落地应用,学习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技巧。 三、 适用读者 电信运营商网络规划、设计、优化工程师: 本书为一线工程师提供了系统性的技术指导和实操方法。 电信设备制造商研发工程师: 帮助理解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和优化中的需求。 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作为一本深入的教材或参考书,用于学习TD-LTE相关知识。 对TD-LTE技术感兴趣的技术研究人员和爱好者。 四、 本书特色 权威性: 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汇聚了国内行业顶尖专家智慧,内容权威可靠。 全面性: 覆盖TD-LTE网络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内容全面深入。 实践性: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前瞻性: 结合TD-LTE向5G演进的趋势,为读者提供长远的视角。 系统性: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逻辑清晰,易于理解和掌握。 本书的出版,将为我国TD-LTE网络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提升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通信领域从业者的一场及时雨!我之前一直在为TD-LTE网络建设的初期规划环节感到头疼,特别是如何平衡覆盖、容量和成本,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特别清晰的思路。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TD-LTE网络规划的各个关键要素,从宏观的选址策略到微观的参数配置,都有非常详细的阐述。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看到理论是如何落地到实际工程中的,并且理解了不同场景下规划思路的差异。作者在数据分析和建模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让我对如何利用仿真工具进行网络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干扰协调的章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这在TD-LTE这种复杂的网络部署中是至关重要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于TD-LTE网络的生命周期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从最初的设计蓝图到后期的性能提升,都有了更清晰的路线图,这对我后续的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作者对于TD-LTE网络设计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从无线覆盖到核心网接口,从资源配置到用户体验,几乎涵盖了 TD-LTE 网络规划设计的所有重要环节。尤其是书中对网络性能指标的解读和优化策略的介绍,让我对如何提升网络吞吐量、降低时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技术方向,而是将TD-LTE网络的设计与整个通信生态系统进行了关联,让我对未来 5G 网络的演进也有了更深的思考。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具有前瞻性,让我觉得在学习TD-LTE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所预判。对于希望在通信领域深入发展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

评分

作为一名在运营商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网络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也亲身经历过不少项目中的难题。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基层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它系统地梳理了TD-LTE网络规划的关键环节,从初步的覆盖目标设定,到详细的站点布局,再到最后的优化调整,都有着非常详实的论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干扰分析和抑制的章节,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无论是同频干扰还是邻频干扰,作者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处理策略,这对于保证TD-LTE网络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而且,这本书在讨论网络优化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成本效益,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高指标,而是强调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做到经济高效。这种贴合实际工作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字面价格,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默默地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能够层层递进地引导读者深入理解TD-LTE网络规划的复杂性。作者以一种非常清晰的思路,从宏观的网络策略,到具体的站点选址,再到精细的参数调整,一步步构建起完整的网络设计框架。书中穿插的许多实际案例分析,让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方案。特别是在讨论网络容量规划和用户体验保障时,作者提供了多种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这对于我理解如何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非常有帮助。此外,这本书对TD-LTE网络演进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总体而言,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的网络规划设计问题,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听起来总是有点过于学术化,担心会枯燥乏味。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严谨又不失条理的逻辑所吸引。作者在介绍TD-LTE网络规划设计时,并非简单地罗列技术参数,而是从通信网络建设的本质出发,层层递进地剖析了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它非常注重将抽象的技术概念与实际的网络运行紧密结合,使得整个阅读过程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特别是在讨论网络容量规划和用户体验提升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可视化,让复杂的计算过程一目了然,也让我对网络的性能瓶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通信网络智慧的沉淀。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规则。这种启发式的写作风格,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发货速度还挺快的,也挺准的

评分

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图书、音像商品评价积分规则调整啦!对10元以上商品发表大于500字心得的评价才可获得奖励

评分

还可以,挺快的,内容还算实用。

评分

很不错的书,值得阅读

评分

之前同事买了一本,看着觉得还不错,自己也买了一本方便学习

评分

内容很好,很实用的书

评分

内容很好,很实用的书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很好。书还是不错的,很好

评分

内容很详细,就是纸的质量太一般了,很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