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掌故(集)
定价:49.00元
作者:严晓星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01115109
字数:150000
页码:28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赵珩、陈徒手、胡文辉、严锋、谭伯牛等近二十位当代知名作者,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考订周详,见解通达,道人之所未言,采之可以裨信史,足以丰富我们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了解。
二、《掌故》聘请钟叔河、董桥、陈子善、赵珩、白谦慎五位先生为顾问,由百年中华书局诚意推出,采用别致开本与布面精装 烫金的装帧形式,并以赵珩先生家藏溥心畬、溥雪斋、关松房等人画作制为16面彩色插图,精致大气。
内容提要
我们约请赵珩、陈徒手、胡文辉、严锋、谭伯牛等近二十位当代知名作者,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考订周详,见解通达,道人之所未言,成此《掌故》之书。
一方面,从文章体式和趣味上而言,希冀《掌故》可以延续晚清民国以来掌故写作的传统,甚而上接宋元明清笔记文体的气脉,打通文史,强调文人高雅的趣味与不俗的境界。另一方面,从内容材料上而言,或亲闻亲历,或考订有据,避免道听途说,希冀采之可以裨信史,丰富我们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了解。如发生在1965年的《兰亭》论辩,不仅是书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朱铭先生的《天下一高吾许汝——为<兰亭>论辩五十周年而作》,便是通过往还书札、诗笺等资料,来考察章士钊与高二适二人的交往和他们在《兰亭》论辩中的进退出处。又如读书界皆知钱锺书先生曾戏赠黄裳先生一联“遍求善本痴婆子,难得佳人甜姐儿”,此“甜姐儿”当指电影演员黄宗英,即黄裳先生同窗好友黄宗江先生的小妹。这一段青年男女的往事,乃经励俊先生《江南遗梦似风烟——记黄裳与黄宗英》一文拈出,细细索隐,跃然纸面。其他如文化史、北京史专家赵珩先生撰《从溥雪斋到启功:松风画会旧事》、沈亚明女士撰《金克木与沈仲章:难忘的影子》等,追念斯文,想见老辈风流;胡文辉先生撰《梁鸿志的刺蒋诗及其他》、张治先生撰《钱锺书笔记中的晚清诗人掌故》、柳向春撰《木犀轩藏书两次夭折的售卖》等,学识与识见并重,是中青年学人中一等一的好文字。
《掌故》作为系列出版物,将陆续推出,恳切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更欢迎精彩的稿件。
目录
1 天下一高吾许汝——为《兰亭》论辩五十周年而作 / 朱 铭
政治的波谲云诡,实非书生所能预料。到了9 月,随着论辩扩大和深入,章士钊已敏锐地感到气氛不对,他本来也写了参与讨论的文章,没有再拿出来。高二适远在南京,虽有些风闻,还沉浸在论战的兴奋中。
21 从溥雪斋到启功:松风画会旧事 / 赵 珩
松风画会是宗室子弟以书画相切磋的松散组织。因为是宗室发起,当时许多擅于绘事的逊清遗老也参与其间。
33 江南遗梦似风烟——记黄裳与黄宗英 / 励 俊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黄裳先生讷于言,他的好友杨静远女士干脆把他比作“沉默的墙”。然而对于感情,不会说话又岂是迟钝或者冷漠。而相反,恰恰这座“沉默的墙”,有着敏感、细腻而且极为丰沛的内心世界。
51 不够知己:温源宁与胡适交恶内幕 / 黄 恽
温源宁和胡适的共同朋友徐志摩的死也许是两人关系的分水岭。徐志摩是很多人友谊的润滑剂,温源宁和胡适之间也是这样。徐志摩死后,他遗留的专任教授职位,成了温源宁与胡适两方争夺的对象,当然,这不是私利之争,是权力之争。
57 忆侯官严不党先生 / 雪 克
先生名群,字孟群,号不党。名门之后,侯官严复侄孙。先生是一代古希腊哲学史名家,通古希腊文,兼通梵文、希伯来文、马来文、泰文等多种域外文字,学贯中西。可这一切,在新成立的浙师,实无用武之地,只开点逻辑学以充工作量而已。
68 金克木与沈仲章:难忘的影子(一)/ 沈亚明
金克木晚年写了大量散文,其中不乏以老友和故人为题材的。我试图捕捉金伯伯笔下的一些“影子”,除了父亲,也有他俩的共同师友和相熟相知,还有相关的事、物、情、景……
90 陈寅恪次出国考——陈寅恪诗补笺之一节/ 曹震
不妨大胆地想象,本该徐某或刘某享受的公费留学生待遇,可能短期内为陈寅恪或陈衡恪所冒替,依赖于俞明震的包庇和操纵。刘后来又改变主意去了日本,二陈在日本短暂停留后,和俞明震一同回国了。
111 梁鸿志的刺蒋诗及其他 / 胡文辉
梁鸿志其人的是非功罪,属于“公”的问题,在此且置不论;而就“私”的方面来说,他毕竟是一代名士,在文化史上自有痕迹,人往风微,也应该有几个“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的人,有几个“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吧?
140 翁一鹤的几种纪事诗 / 何家干
现代的纪事诗实在少得可怜,见到的也只是零星的散篇,绝难看到长篇组诗。翁一鹤的这些纪事诗持论能大致公平,无背于风人之旨,确属难得。其遣词造句的精炼准确,抒情感叹之掌握分寸,尤是余事。
155 《石语》中人曾履川 / 冯永军 祝伊湄
履川传承的是传统的士大夫之学,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所谓现代学术迥乎不同。他的著作,偶有拖沓、散漫之处,但是谈诗歌、谈古文、谈书法、谈绘画,终归是要比所谓现代学者内行得多、深刻得多,因为他毕竟是能知能行的。
171 钱锺书笔记中的晚清诗人掌故 / 张 治
钱锺书读书抄书,多有活泼之妙。他对于晚清诗人掌故轶闻的爱好真是浓厚,恐怕不亚于今天我们对各种“八卦消息”的兴趣。
177 我的爷爷严春阳 / 严 锋
姑妈特地把我叫去告诉我这件事,她说是想让我们知道,她越来越觉得爷爷可能不是坏人。我告诉她,这我早就知道。
188 无处可寻的《铁窗百日记》——张季鸾首次系狱考 / 刘宪阁
张季鸾在北京被捕下狱七十二天,“几近于死”。这是其长达三十年报人生涯中的次入狱。衡诸当时的政治情势,他之被捕乃是南北冲突大环境的结果。
200 “”期间北京出题考教授小记 / 陈徒手
此次考教授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迫使教授们承认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缺陷,认可张铁生“交白卷”破天荒的革命意义。
211 穆彰阿写真(一) / 谭伯牛
若不了解他的生平行事乃至思想与情感,则后人难以对道光一朝的政治、外交与文化获得真切的印象。进一步说,不了解他,则后人对肇兴于鸦片战争而贯穿于中国近代史,甚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仍余风衍流、争辩不已的“剿”与“抚”或曰“战”与“和”的问题,也无法获得真切的理解。再进一步说,不了解他,则后人对通常所谓启端于鸦片战争的整部中国近代史也会产生隔膜。
224 高罗佩的迷宫图,丁月湖的印香炉 / 宋希於
《迷宫案》中的迷宫图,很显然正取材于《印香图谱》中的“虚空楼阁”一式!只不过小说插图中已加上了楼阁,将实心的线条变成了空心的道路,又稍作改动而已。
238 木犀轩藏书两次夭折的售卖 / 柳向春
如果不是卢沟桥事变干扰的话,木犀轩藏书本来应该是要入藏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前身——北平图书馆的。但这批藏书竟然出让给了当时的伪北大。幸运的是,这批书虽然是卖给了敌伪,但在战事结束之后,却得以毫发未伤地被转交给光复后的北大,安藏于斯,直至于今。
247 艺林烟火录 / 唐吟方
近见1951 年11 月上海文管会登记表,记录所聘委员当时思想动向。如马一浮:在老先生当中有全国范围的威望,因此自视甚高,以一代宗师自命。解放后,态度还好,后因搬家,被邻人控告盗窃东西,而公安局也不知为何许人也,就加以逮捕,因此对我大失所望。
258 “掌故”漫话 / 沈厚鋆
网络可以使一件趣闻佳话瞬间传播万里,还可以进行人肉搜索或群发,这给掌故之推扬提供了便利条件。可惜浮躁与浮华之风盛行,网上很少兼具真实性、针对性、传承性的资料,而多为稍纵即逝的花拳绣腿,深盼有识之士能拾遗补缺,以挽颓风。所以说:佳话趣闻随时有,只需动口与动手。今日新闻随手记,他年掌故传众口。
272 编后语 / 严晓星作者介绍
徐 俊,1961年生,江苏扬中人。1983年毕业于 href='#' target='_blank'>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华书局总经理。著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等,另撰有《书札中的雪泥鸿迹——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附逆之外的梁鸿志——爰居阁谭屑》等。
严晓星,1975年生,江苏南通人,媒体人、学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等,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等。
雪 克,1927年生,山东济南人,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辑校有《十三经注疏校记》,点校有《籀庼述林》(《孙诒让全集》之一)等。
赵 珩,1948年生于北京,原 href='#' target='_blank'>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多年来从事文化史、北京史、戏曲史研究,著有《 href='#' target='_blank'>老饕漫笔》、《彀外谭屑》等。
沈亚明,沈仲章之女,现居美国。曾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可博尔大学等校。语言学学者。撰有《1934年沈仲章随刘半农去塞北“考查”》、《沈仲章与许地山:征服香港之巅》等系列文字。
陈徒手,1961年生,福建福州人,本名陈国华,《北京青年报》资深编辑,作家。著有《人有病,天知否》、《 href='#' target='_blank'>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等。
严 锋,1964年生,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雕虫缀网录》、《感官的盛宴》等。
胡文辉,1967年生,资深媒体人,学者。著有《陈寅恪诗笺释》、《现代学林点将录》、《拟管锥编》、《人物百一录》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匠心独运。它不像一般的书籍那样,按部就班地铺陈,而是巧妙地将不同的叙事线索编织在一起,形成一张错综复杂却又条理清晰的网络。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作者似乎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将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串联起来,揭示出深层次的联系。这种叙事上的惊喜,让我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不断地探索下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处理,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往往在后面的情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让我体会到了一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功力。每一段文字都仿佛经过精心打磨,没有丝毫的冗余,却又充满了意味深长。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简直可以用“醍醐灌顶”来形容。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略显枯燥的学术性读物,但当我沉浸其中后,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作者的叙事风格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他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最朴实却又最深刻的语言,娓娓道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作者的观点,然后豁然开朗。那些曾经困扰我的问题,在作者的阐释下,变得清晰明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许多之前未曾关注过的角度,也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感到一种充实和满足,仿佛大脑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滋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身边的人分享这本书,让更多人也能从中受益。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不像那些华丽辞藻堆砌的文章,反而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场景。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发生在书中的画面,听到那些人物的声音,甚至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情感波动。作者的观察力极其敏锐,他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最细微之处,并将之转化为动人的文字。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我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故事之中,体验着角色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仅仅是一句话,一个眼神的描绘,就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常常会被书中某些情节深深地打动,甚至流下眼泪。这种强烈的共鸣感,是很少有书籍能够给予我的。它让我意识到,原来平凡的生活中,也隐藏着如此丰富的情感世界。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观点,让我倍感耳目一新。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声音所淹没,而这本书却能以一种独立而深刻的视角,剖析事物本质。作者的论证过程严谨而富有逻辑,他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复杂的道理。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产生质疑,然后被作者的论据说服。它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也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是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维。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辨别真伪,如何去独立判断。这种启迪性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思考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实在是太美了,纸张的触感温润而厚实,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让人一拿到手里就爱不释手。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却又蕴含着某种引人遐思的意味,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故事的世界。每一页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文字的排版、字体的选择,都透露出作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光线下,纸张的纹理清晰可见,更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我甚至能感受到制书匠人手中传来的温度,以及他们对每一本书灌注的心血。这种触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是数字时代的书籍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常常会不经意间被它的外观所吸引,然后情不自禁地拿起它,细细地摩挲,感受它所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这种纯粹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