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名为《古画之美》,内容却不仅仅局限于古画。就像序者所言,作者九妹始终是以作家的身份在写作,关于故乡,关于历史,关于文学,关于生活,关于写作,关于书画……这一切都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糅合进本书中。明明是文字,读起来却像一幅用墨笔渲染的画;而一提起书画,历史与人物又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你的面前,带着或浓或淡的情感。因此,这本书又写故事,谈历史,忆人物,追古今。 九妹 著 九妹,湘西女子。案上新诗翻醉墨,梦中昨夜到边城。 不负我心 九妹是一位作家,但艺术,尤其是书画,对她似乎有着更特别的吸引力。 于是,比起上一本《叠梦》来,她虽然依旧写花写草,却因为与书画的关系,这花这草仿佛像画一样,是用笔墨写出的:有的风格像郑板桥,有的风格像金冬心。即使她看梅花、看荷花、看桃花,也不是“植物学”甚或“文学”化地看,而是“笔墨”化地看,于是,除了桃花、荷花,我们还可以看到柳如是或方婉仪,这花这草里就多了许多许多故事。 虽然,她原来也是这样。比如她看到古乾州的梅花,会想到她15岁时在凤凰听涛山沈从文墓地次看到梅花开始,就无法拒绝花开时的思念,而且会唤起久远的回忆。如今,这回忆延展到过去,一直到三百年前、四百年前、五百年前,甚至更久远! 原来,她等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太吸引人了!我之前认为艺术史的书籍可能会比较沉闷,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仿佛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他将每一幅画作都变成了一个鲜活的故事,有曲折的情节,有鲜明的人物,有深刻的情感。他不仅讲述了画作的创作过程,还挖掘了画家的人生故事,以及画作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读到关于顾恺之《洛神赋图》的章节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对洛神那种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那种“骨气”、“神韵”的追求,远超出了简单的色彩与线条。书中对佛教绘画的解读也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庄严而又慈祥的佛像,背后蕴含的不仅仅是信仰,更是古代艺术家们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读到动情处,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感觉。这本书让我明白,艺术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时代、与人心紧密相连,是理解历史、理解文化的重要窗口。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导游,带领我穿越时空,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璀璨星河。作者对每一幅画作的解读都极富洞察力,他不仅仅描述了画面的元素,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寓意以及画家精湛的技艺。例如,书中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我之前只是泛泛地欣赏其热闹非凡的市井景象,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画中人物的身份、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这幅画作为一部“流动历史文献”的巨大价值。作者对笔墨、色彩、构图的讲解,也让我这个绘画领域的门外汉茅塞顿开,原来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背后蕴含着如此深厚的功力与巧思。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古代文人画的解读,那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意境,仿佛能让我暂时逃离现实的喧嚣,沉浸在宁静致远的东方美学之中。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温润如玉,读起来丝毫没有学术论文的枯燥感,反而像是与一位老朋友在品茗论画,畅谈古今。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到下一页,继续这段美妙的艺术之旅。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中国艺术殿堂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其中令人惊叹的辉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仅仅罗列图画和文字,而是以一种更加互动、更加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艺术创作的语境中。作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他鼓励读者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例如,书中关于《五牛图》的分析,让我不再仅仅看到几头牛,而是感受到了韩滉笔下那种生命的律动,那种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美。作者对画幅的尺寸、装裱的方式,乃至当时的绘画工具的介绍,都让我对古代绘画的制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古代绘画中的一些争议和不足,而是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评述,这反而让我对古代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这本书读完后,你会觉得自己的眼界被大大拓宽了,看待艺术的视角也变得更加多元和深刻。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觉“相见恨晚”的书。在阅读之前,我总以为自己对中国古代绘画已经有所了解,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那只是冰山一角。作者的专业知识毋庸置疑,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那些高深的艺术理论,用一种极为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不同绘画风格的对比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宋代山水的细腻写实,与元代文人画的写意洒脱之间的差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留白”艺术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在中国画中,“无”比“有”更能引起无限的遐想,这种东方特有的含蓄与意境,在西方艺术中是很难找到的。作者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从人物、山水、花鸟到文人画,都有详尽的阐述,让我对整个古代绘画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取,更在于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你的审美能力,让你在欣赏任何艺术作品时,都能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简直是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我一直对中国古代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在理解深度上有所欠缺,直到遇到这本书。它没有流于表面的赞美,而是用一种极其细腻、严谨的笔触,剖析了不同朝代、不同流派的绘画特点。书中的案例选取非常独到,那些我曾忽略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被放大、被解读,让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图景。比如,书中对山水画中“皴法”的详尽讲解,让我明白为什么每一座山峰、每一片云霭都有其独特的“皮肤纹理”,这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对自然形态的深刻体悟。作者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阐述也让我耳目一新,原来那些遒劲的笔力,是如何在画面中赋予生命力的。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画家的工作室,亲眼见证一幅幅杰作的诞生。那些古老的技法、传承的理念,在现代的语境下被重新阐释,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绘画,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