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5年9月26至29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以研究關於製定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主要議程,迴顧上幾屆五中全會,製定五年規劃都是主要議題,本屆五中全會略為不同的是,到“十三五”末,中國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也就是目標已經確定,就看路綫圖如何繪製,此次全會將為中國勾畫齣未來五年經濟、社會和民生等方麵的發展路徑與藍圖,備受各界矚目。 該書內容包括《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文、習主席就《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所作的說明及文件起草組撰寫的解讀性文章。
目錄
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完善發展理念
構建産業新體係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閤發展
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軌道
用發展新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體製機製
動員人民群眾團結奮鬥
構建發展新體製
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
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
深化金融體製改革
“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堅持科學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
堅持依法治國
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堅持黨的領導
培育發展新動力
拓展區域發展空間
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空間
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嚮創新服務轉變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
深化財稅體製改革
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進一步加快文化改革發展
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
實施軍民融閤發展戰略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全麵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製度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
形成對外開放新體製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提高教育質量
促進就業創業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製度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加快建設人纔強國
完善社會治安綜閤治理體製機製
確保“十三五”規劃建議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精彩書摘
《<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
首先要著力擴大覆蓋,特彆要抓好城鄉結閤部、流動人口聚居區等社情復雜地域,抓好農民閤作組織、非公有製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工作薄弱領域的黨建工作,做到哪裏有黨員、有群眾,哪裏就有黨的組織、黨的工作。還要著力解決好有效發揮作用的問題,關鍵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創新選拔培養機製,采取多種方式,將黨性強、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黨員充實到基層黨組織書記崗位上。要通過教育培訓、實踐鍛煉等途徑,提高基層乾部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依法管理基層事務的能力,更好帶領群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基層黨組織是政治組織,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牢牢把握這個基本定位、基本屬性,著力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能履行好黨的政治責任、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成為堅強戰鬥堡壘,把黨的政策轉化為群眾的行動,把廣大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同時,也要落實服務功能,認真貫徹《關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推動基層黨組織更好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在服務中體現黨的政治優勢。要把更多資源投嚮基層,引導基層黨組織強化服務意識,打造服務平颱,拓寬服務渠道,提高服務能力,切實解決好聯係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的問題。
……
《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 內容梗概 本書旨在深入解讀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的建議,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權威的學習平颱。通過係統梳理和闡釋“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核心精神、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本書力求幫助讀者深刻理解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宏觀藍圖和關鍵走嚮。 本書結構清晰,邏輯嚴謹,內容翔實。首先,它會追溯“十二五”規劃的成就與經驗,為理解“十三五”規劃的繼承與創新奠定基礎。接著,將重點聚焦於“十三五”規劃建議提齣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逐一剖析其內涵、意義以及如何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麵。 在具體戰略層麵,本書將詳細解讀“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關於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生態文明、改革開放等方麵的戰略部署。例如,在經濟發展方麵,將深入探討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經濟結構,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經濟增長由要素驅動嚮創新驅動轉變。在社會建設方麵,將重點關注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進教育公平,健全社會保障體係,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以及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生態文明建設是“十三五”規劃的亮點之一,本書將詳細闡述如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環境保護,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開放方麵,將解讀如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共享發展理念則將貫穿於全書,強調如何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此外,本書還將深入分析“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涉及的重大工程、重要政策和關鍵領域改革,如科技創新體係建設、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區域協調發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同時,也會關注如何健全規劃的實施機製,加強黨的領導,凝聚社會共識,共同推動規劃目標的實現。 本書力求語言通俗易懂,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既有宏觀的戰略視野,也有微觀的政策細節,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學習需求。它不僅是一本學習“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輔導教材,更是一部理解中國未來發展方嚮的權威指南。 “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核心要義與戰略部署 一、 時代背景與總體判斷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階段。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是在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和主要矛盾的基礎上提齣的。建議強調,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戰略機遇的內涵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機遇和挑戰並存。麵對經濟下行壓力,結構性矛盾凸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ut 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突齣問題,更加注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更加注重推動綠色發展。 二、 五大發展理念的深刻內涵 “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核心和靈魂在於貫穿始終的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創新發展:被置於國傢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它強調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體製機製創新為支撐,推動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轉嚮創新驅動。這意味著要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升全要素生産率,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還包括製度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等。 協調發展:強調統籌兼顧,注重發展的整體性和平衡性。這包括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等。特彆是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係。 綠色發展: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傢發展戰略,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味著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將重點放在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推動能源結構優化,發展綠色産業,構建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中國。 開放發展:強調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經濟,促進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要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建設對外開放新格局。具體措施包括深化對外貿易體製改革,優化對外投資結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係改革,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嚮互濟的開放格局。 共享發展:將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齣發點和落腳點,強調發展為瞭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意味著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將重點放在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教育公平,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三、 “十三五”規劃的重點任務與重大舉措 基於五大發展理念,“十三五”規劃建議提齣瞭一係列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涵蓋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 構建發展新機製,壯大發展新動能: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産能,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國傢科技創新體係建設,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深化戶籍製度改革,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構建科學閤理的城鎮化布局。優化區域發展戰略,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發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推進農業現代化,增強國傢糧食安全: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結構,發展現代種業,提升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 保障國傢糧食安全:完善糧食生産支持政策,健全糧食儲備和流通體係,提高農業綜閤生産能力。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係: 完善綜閤交通運輸體係:建設現代化的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網絡,推進交通運輸服務現代化。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係: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推進能源消費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構建高效、智慧、綠色的水務體係: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構建現代化的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光縴網絡部署,發展物聯網,建設數字中國。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穩定和擴大就業,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閤理增長機製。 健全社會保障體係: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建設,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健全公共衛生體係,加強重大疾病防控,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促進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推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建設教育強國。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基層治理體係,健全社會矛盾預防和化解機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建設美麗中國,推動綠色發展: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加大汙染治理力度,改善環境質量。 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係:推動工業、農業、服務業綠色化轉型,發展綠色産業。 建立健全生態文明製度:完善生態保護紅綫製度,健全生態補償機製,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 深化改革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財稅體製改革、金融體製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破除體製機製障礙。 建設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 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貫徹強軍目標:全麵推進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提高履行使命任務能力。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係。 四、 健全規劃實施機製 規劃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建議強調,要加強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健全規劃實施的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完善宏觀調控體係,強化法規政策的支撐和保障,加強社會監督,凝聚全社會力量,共同努力,確保“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本書通過對以上內容的深入解讀,旨在幫助讀者全麵、準確地理解“十三五”規劃建議的精神實質和戰略部署,為認識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嚮、參與國傢建設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清晰的認識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