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人常用计算手册(第3版)

机械工人常用计算手册(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建民 著
图书标签: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图
  • 机械计算
  • 工具书
  • 工业技术
  • 实用手册
  • 工程技术
  • 机械工人
  • 技术参考
  • 计算公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9790
版次:3
商品编码:1180454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机械工人常用计算手册(第3版)》介绍机械加工工艺常用的技术数据,图表,实例以及操作技巧、指南等。全部采用全新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行业规定。
  本书从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及其一般应用方法谈起,介绍了工艺计量计算和普通工件的结构要素计算;对冷作加工中的展开和下料、齿轮类和螺纹工件的综合计算、工件的检测计算等都作了重点叙述。全书以机械加工多工种所涉及的通用性计算为主,同时对基础性和常规性计算也作了必要的讲解。
  这次修订加强了机械工人计算资料和一般应用计算,并对螺纹类、齿轮类等有关计算进行了进一步讲解,同时增添了“典型工件特殊加工计算”以及“工艺尺寸和尺寸链”两章,意在提高当代新型技工的知识层面,丰富操作者计算水平和加工能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数学基础和一般应用方法1
第一节常用代数计算1
一、代数计算和相互间关系1
二、数的计算4
三、π的计算7
第二节三角函数常识7
一、直角三角形及其六种三角函数8
二、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及其关系式9
三、应用三角函数计算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方法10
第三节常用几何定理13
一、计算长度的几何定理13
二、常用计算角度的几何定理14
三、应用几何定理求算尺寸的一般方法15
四、几何图形计算21
第二章机械工人计算资料25
第一节工艺计量计算25
一、斜孔类工件尺寸计算25
二、坐标尺寸公差的计算27
三、对称平面和圆柱中心平面距离计算29
四、直线与圆弧面交点尺寸计算29
五、V形块支承范围和V形槽角度计算30
六、利用V形块找工件圆心计算30
七、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工件计算31
八、圆周长和弧长计算33
九、角度与弧度的换算34
十、奇数等分孔中心圆周直径计算36
十一、等分圆周计算37
十二、圆周等分孔坐标尺寸计算38
十三、常用几何形体计算39
第二节普通工件结构要素计算43
一、正多边形计算43
二、弓形类工件计算55
三、圆锥体工件计算62
四、斜面类工件的计算63
五、轴键槽和孔键槽计算68
六、普通沟槽计算71
七、燕尾槽宽度计算72
八、球体工件计算73
第三节金属材料质量(重量)简化计算75
一、棒材质量(重量)计算75
二、板材质量(重量)计算76
三、管材质量(重量)计算77
四、角钢质量(重量)计算77
第三章冷弯展开和下料计算79
第一节弯曲件展开计算79
一、圆角弯曲件展开计算79
二、非内圆角弯曲件展开计算82
第二节型材弯曲件展开计算83
一、角钢弯曲件展开计算83
二、槽钢和工字钢弯曲件展开计算84
第三节拉深件和弯边件展开计算84
一、拉深件展开计算85
二、弯边件展开计算94
第四节下料面积比和体积比计算95
一、长度和面积比计算95
二、长度和体积比计算96
三、等体积工件长度和截面尺寸97
第五节常用下料计算示例97
一、圆锥体计算97
二、管件下料计算99
第四章齿轮类工件计算101
第一节齿轮参数和标准齿轮计算101
一、齿轮的原始齿廓和参数101
二、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尺寸计算104
三、斜齿圆柱齿轮各部尺寸计算105
四、直齿锥齿轮计算和有关说明109
五、非直齿锥齿轮及其尺寸计算113
六、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尺寸计算117
七、齿条各部尺寸计算118
第二节蜗杆与蜗轮及其计算123
一、常用蜗杆的齿廓123
二、蜗杆和蜗轮计算要素123
三、蜗杆和蜗轮各部尺寸计算124
第三节变位齿轮及其计算127
一、变位齿轮概念127
二、变位齿轮的种类129
三、变位齿轮的选择和计算特点130
四、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尺寸计算131
第四节齿轮修配中的测绘和计算142
一、奇数齿直齿圆柱齿轮齿顶圆直径测量计算142
二、计算斜齿圆柱齿轮分度圆螺旋角143
三、测绘计算齿轮基圆齿距148
四、确定标准制149
五、判定齿轮压力角α151
六、测绘计算扇形齿轮152
第五节传动和转速计算154
一、传动比计算154
二、按照齿轮传动路线式计算转速156
三、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计算160
第六节渐开线齿轮齿形画线166
一、直角坐标法画齿廓曲线166
二、渐开线齿形简易画法169
第七节链轮及其齿形计算169
一、齿形链链轮端面齿形和几何计算169
二、滚子链链轮端面齿形和几何计算169
第五章螺纹类工件加工计算173
第一节常用螺纹计算173
一、普通螺纹基本尺寸计算173
二、梯形螺纹各部尺寸计算177
三、其他螺纹计算186
第二节螺纹加工计算197
一、攻螺纹计算197
二、套螺纹计算203
三、车螺纹时的计算206
第六章万能分度头分度计算211
第一节基本分度原理和角度分度计算211
一、分度原理和基本分度计算211
二、角度分度的一般方法214
第二节质数等分数分度计算225
一、差动分度计算和验算225
二、单动间隔分度法及其计算227
第三节角度分度中精确分度方法233
一、角度工件精确分度中的计算233
二、圆锥面上进行划线的精确分度235
第四节工件直线移动分度计算235
一、直线分度法及其计算235
二、主轴交换齿轮法及其计算236
三、侧轴交换齿轮法及其计算237
四、工件移动间隔不能分解因数分度法239
第七章典型工件特殊加工计算240
第一节车工和车削部分240
一、车削精密工件及其计算240
二、车床上加工孔类工件及其计算247
三、车削外球面及其计算253
四、平面上车螺纹及其计算257
五、车床上加工不等距螺杆及其计算259
第二节铣工和铣削部分260
一、镗圆孔时中心距精确控制计算260
二、偏心套工件加工及其有关计算261
三、铣削复合斜面及其计算262
四、铣硬质合金刀具上的刀片槽和有关计算265
五、利用立铣头偏转误差原理铣削特殊沟槽及其计算267
六、铣削椭圆型腔和内椭圆弧面和有关计算268
七、三面刃铣刀的扩大使用及其计算272
第三节刨工和刨削部分274
一、倾斜刀架位置刨斜面和有关计算274
二、展成法刨削直齿锥齿轮原理和计算275
第八章工艺尺寸和尺寸链280
第一节工艺尺寸和尺寸
链的组成280
一、从工艺尺寸谈起280
二、尺寸链及其计算283
第二节工艺尺寸的计算291
一、第一类工艺尺寸计算291
二、第二类工艺尺寸的计算295
三、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300
第九章齿轮类和螺纹工件
检测计算304
第一节齿轮类工件检测计算304
一、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等级304
二、齿轮单项检测304
三、齿条齿厚的检测330
四、蜗杆和蜗轮的检测333
第二节螺纹中径和牙型角检测计算339
一、螺纹中径检测计算339
二、外螺纹牙型角检测计算345
第三节链轮类工件检测
计算346
一、齿形链链轮检测计算346
二、滚子链链轮检测计算347
第十章综合类工件检测计算349
第一节孔类和内外圆检测
计算349
一、检测圆柱孔直径349
二、大直径内外圆弧检测计算353
三、检测外锥体的计算358
四、检测锥孔锥度中的计算365
五、不连续奇数等分圆周直径检测计算366
第二节曲轴工件检测计算367
一、检测曲轴中心距367
二、曲轴颈夹角误差的检测369
第三节其他类型工件检测计算372
一、特种沟槽测量计算372
二、其他测量计算377
附录383
附录A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和物理量单位换算383
一、我国法定计量单位383
二、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384
附录B三角函数表386
附录C因子分解表409

前言/序言

  当今新型机械工人,不但在操作技能方面需要熟练,对理论计算也要有一定的认识。本书编写的目的,就在于使学习和经常运用有关计算的技工,能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本书注重了基础性计算和通用性计算的有机结合,并且在突出和贯穿机械加工各种计算的同时,还对操作中的一些要领与注意事项等技术关键都适当地作了说明,以便于读者在学习和实际操作中应用。考虑到单件加工和大批量加工的不同特点,在介绍常规性计算的同时,许多处还不同程度地叙述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计算,以满足不同加工条件的需要。这次修订对以上编写思路作了增强。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追求实用和实效,加强内容的充实和提高,力求拓宽读者的知识面和创新思维,希望本书能对读者有相应的帮助。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甚至错误的地方,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匠心铸就,精益求精:一本凝聚百年机械智慧的典籍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操作指南,而是一部承载着深厚行业积淀的智慧结晶。它汇聚了无数一线机械工人的实践经验与科学理论,旨在为每一个投身机械制造与维修领域的同仁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便捷的实用工具。我们深知,在日新月异的工业浪潮中,唯有不断精进技艺,掌握核心知识,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甄选,务求实用: 本书摒弃了冗余繁杂的理论推导,聚焦于机械工人工作中最为核心、最为常用的计算与公式。我们精挑细选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的内容,力求覆盖您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 材料力学基础与应用: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常用金属材料(如碳钢、合金钢、铸铁、铝合金等)的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在此基础上,提供了计算材料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变形量等关键参数的方法。无论是分析零件受力是否安全,还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本书都能提供清晰的指导。您将学会如何快速估算杆件的受力极限,如何理解并应用材料的疲劳强度,以确保设备的长久稳定运行。 机械零件设计与强度校核: 涵盖了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齿轮、轴、轴承等基础机械零件的选型、尺寸计算与强度校核。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连接方式的承载能力计算,以及不同类型齿轮的传动比、模数、压力角等参数的确定。您将不再为如何选择合适的螺钉、如何计算轴的直径以承受扭矩和弯矩而烦恼。本书提供的计算公式与图表,将助您快速完成零件的设计与校核,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并有效避免因设计疏忽导致的故障。 机械传动系统计算: 针对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常见传动方式,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您将学会如何根据电机功率、转速、传动比要求,准确计算皮带轮、链轮的尺寸,如何选择合适的齿轮参数以实现高效、低噪音的动力传递。对于复杂的多级传动系统,本书也提供了系统化的分析思路和计算流程,帮助您理解并掌握整个传动链的能量损耗与效率。 热力学与流体力学基础: 针对与温度、压力、流量相关的机械设备,本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工具。例如,在锅炉、换热器、泵、风机等设备的维护与操作中,您需要了解温度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计算流体的压力损失,以及确定设备的流量与扬程。本书将用直观易懂的方式解释这些概念,并提供相应的计算公式,助您更好地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 液压与气动系统计算: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液压和气动系统在现代机械设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将为您介绍液压缸、液压马达、气缸、气动阀等关键元件的选型计算,以及管路压力的计算、流量的确定等。您将能够快速掌握如何根据负载需求,设计出合适的液压或气动回路,并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测量与检测技术: 在机械加工与装配过程中,精确的测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本书将涵盖常用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的使用方法,以及对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同时,也会涉及一些基础的无损检测原理与应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执行质量检测任务。 常用工时定额与效率分析: 对于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而言,准确的工时估算至关重要。本书将提供一些常用的工时定额参考,并介绍如何基于工况进行工时调整,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生产计划制定和成本控制。 精益求精,持续更新: 本书的第三版,是在前两版基础上,经过无数工程师和一线工人的反馈与实践验证,进行的又一次精炼与升华。我们不仅更新了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还根据近年来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补充了部分新兴技术领域的相关计算内容。每一步公式的推导都力求严谨,每一个案例的选取都贴合实际,力求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核心、最实用的知识。 不止于计算,更在于智慧: 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提供一套计算公式。它更是希望通过这些公式和方法,引导您深入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相信,当您能够熟练运用书中的知识,并将其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时,您将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完成各项机械工作,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技艺精湛、智慧过人”的机械工匠。 无论您是刚刚踏入机械行业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技师,本书都将是您案头必备的得力助手。它将伴随您在机械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超越。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汽车维修技师,平时接触的车辆种类繁多,各种机械部件的维修和更换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支持。这本书简直是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它里面的内容非常贴合汽车维修的实际需求,比如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尺寸计算、材料选择,甚至是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中的计算参考。我尤其喜欢它在“流体传动与液压系统”那一章的内容。在维修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或者动力转向系统时,很多时候需要计算油液的压力、流量,以及液压缸的推力等参数。这本书里详细地解释了这些概念,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图表,让我能够快速地估算出所需的液压参数,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并且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案。我记得有一次,一辆车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出现了问题,我通过书中提供的公式,计算出该系统可能存在的压力不足,指导我准确地找到了漏点,并且修复了故障。这本书让我对汽车维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专业的软件层出不穷,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依赖它们来完成计算和分析。然而,过度依赖工具,反而会让我们忽略了对基础原理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让我们重新拾起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计算方法和工程知识。我是一名在机械制造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离不开对各种工艺参数的精确理解和计算。这本书里关于“表面处理与涂层”的内容,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时,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工件的形状、以及预期的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这些都涉及到复杂的计算和权衡。这本书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计算公式,让我能够更科学地选择最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案,从而确保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它让我明白,再先进的工具,也需要坚实的基础知识来支撑。

评分

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数控车工,虽然我对数控编程和操作很熟悉,但在一些涉及到材料性能、热处理或者表面处理的计算时,我总觉得欠缺一些系统性的知识。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的这一不足。它里面关于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度、强度等方面的介绍非常实用,而且还提供了不同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参考数据。我特别喜欢它在“材料与热处理”部分的内容。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问题,需要加工一批高强度钢的零件,我不太确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热处理工艺才能保证零件的强度和韧性,并且避免出现变形。我查阅了这本书,里面有详细的关于各种钢材热处理工艺的推荐,以及相应的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的参考数据。我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我们的热处理参数,结果非常理想,零件的性能完全达到了要求,而且返工率也大大降低。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计算手册,更像是一本机械加工的“百科全书”,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因素,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方式我非常赞赏,每一页都感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为一名有着一定年资的车间班长,我深切体会到,一本好的工具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清晰的方式传递给使用者。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把太多的篇幅放在一些过于理论化、对一线工人来说过于深奥的推导过程上,而是直接给出了经过验证的实用公式和表格,并且配以大量的图示和实例,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并应用。我尤其欣赏它在“测量与检验”部分的详尽程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尺寸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装配的顺畅度。这本书里关于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精度要求,以及如何根据被测零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手段,都讲得非常清楚。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生产一批高精度零件,客户对表面粗糙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之前对这方面的计算和控制一直有些模糊,特别是涉及到 Ra 值、 Rz 值等参数时,总是感到力不从心。翻阅了这本书的相关章节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些参数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来达到预期的粗糙度要求,并且书中还给出了不少的实际案例,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本书真的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在你需要的时候,慷慨地分享他的绝活。

评分

我是一个刚入行的机械学徒,之前在学校里学过一些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起来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很多东西只停留在书本上,跟实际生产脱节。拿到这本《机械工人常用计算手册(第3版)》之后,我感觉像是找到了一本“救命稻草”。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让人头疼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像我这样的小白,也能看懂。它把很多复杂的计算都简化了,而且每一页都有清晰的图示,让我在脑海里能够形成一个直观的画面。我特别喜欢它在“机械制图与公差”那一章里的内容。之前看图纸的时候,很多标注的公差我都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怎么计算。这本书里面详细地解释了各种公差标注的含义,并且给出了计算公差范围的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配合示例,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我记得有一次,师傅让我画一个零件的草图,需要标注尺寸和公差,我之前总是做得磕磕绊绊,这次我根据书里的例子,很快就完成了,而且师傅还夸我画得规范。这本书真的帮我建立起了对机械制图和公差的正确认识,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条理性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在精密仪器制造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一本好的工具书,不仅要有准确的内容,更要有清晰的结构和便捷的查找方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将内容按照机械工程的各个分支和常用领域进行了划分,每一章都有明确的主题,并且在章内又进一步细分了具体的计算内容。我尤其欣赏它在“齿轮传动”这一章节的编排。在设计和制造精密仪器时,齿轮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涉及到齿形、模数、压力角、齿数等多种参数的计算和选取。这本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各种齿轮的类型,以及它们的计算公式和设计要点,并且还附带了一些常用的齿轮标准参数表,让我能够快速地进行齿轮的设计和校核。我记得有一次,在设计一个高精度减速机构时,我遇到了一个复杂的齿轮啮合问题,我通过查阅这本书,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计算方法,还从中学习到了不少齿轮设计的优化思路,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设计任务,并且确保了机构的平稳运行。

评分

作为一个在设备维修行业工作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拥有一个可靠的工具书是多么重要。《机械工人常用计算手册(第3版)》这本书,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所包含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几乎涵盖了我在维修过程中会遇到的所有常见问题。我尤其欣赏它在“润滑与磨损”章节的内容。很多时候,设备的故障都是由润滑不当或者过度磨损引起的。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各种润滑剂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根据工况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和润滑量。我曾经遇到过一台重要的生产设备出现异常噪音,经过检查发现是某个轴承的润滑出了问题。我查阅了这本书,根据轴承的型号和运行工况,我选择了合适的润滑脂,并且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正确的润滑。很快,设备就恢复了正常运行,避免了一次重大的停产事故。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能够更专业、更高效地完成维修任务。

评分

这本《机械工人常用计算手册(第3版)》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觉得沉甸甸的,封面设计也很朴实,没有花里胡哨的图片,这点我挺喜欢。我是一名在流水线上干了十多年的老工人,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一些常规的加工和装配,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需要快速估算或者精确计算的尺寸,以前都是凭经验,或者找同事帮忙,效率不高,而且有时候心里也不太踏实。有了这本书,感觉就像是给自己请了个“万事通”。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直观的设计,很多公式和图表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一看就懂,而且很多都是我平时工作中会用到的,比如一些公差配合的选取,还有一些简单的材料力学计算,甚至是一些常用螺纹的标准尺寸,这下我心里就有底了。书里的例子也都很贴近实际,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场景。我还记得前段时间,车间里需要换一批工装夹具,涉及到一个零件的定位精度问题,我们讨论了半天,最后我翻开这本书,找到了相关的章节,里面有详细的计算步骤和公式,还有一些图示说明,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大大缩短了工装的设计周期,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返工。这本书真的帮了我大忙,让我在工作中更加自信,也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评分

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技术员来说,也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虽然我的主要工作是基于CAD软件进行设计,但很多时候,快速的估算和对实际加工可行性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能够让我快速查阅到各种常用材料的性能参数、标准件的尺寸规格,以及一些基础的工程计算公式。我尤其看重它在“标准件与紧固件”方面的收录。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标准件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并且降低制造成本。这本书里详细列举了各种螺栓、螺母、垫圈、轴承等标准件的型号、尺寸、以及承载能力等信息,让我能够迅速找到最符合设计要求的零部件。我记得有一次,我设计一个机械传动装置,需要选择合适的联轴器,我快速地在书中查阅了不同类型联轴器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它们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等参数,从而为我的设计方案提供了关键的依据。这本书让我能够更“接地气”地进行设计,确保我的设计方案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实际生产中也能够顺利实现。

评分

从一个稍微有些挑剔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满意。我是一名拥有硕士学位的机械工程师,平时接触的更多的是复杂的工程分析和仿真。然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有时也需要回归基础,快速验证一些工程常识或者查阅一些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用到的数据。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它在保持基础性的同时,并没有牺牲掉内容的严谨性。例如,在“轴和联轴器”的章节中,它不仅给出了基本的载荷计算公式,还涉及到了轴的强度校核、临界转速的估算等内容,这些对于实际工程设计来说都非常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对于一些常见失效模式的分析和预防措施的介绍,这有助于我们在设计阶段就规避潜在的风险。虽然书中没有涉及非常尖端的理论,但它所涵盖的知识点都是机械工程领域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而且讲解清晰,易于理解,对于工程师来说,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快速参考和知识回顾的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