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焊接/连接工艺

先进焊接/连接工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亚江 等 著
图书标签:
  • 焊接
  • 连接
  • 先进制造
  • 材料科学
  • 工程技术
  • 工艺技术
  • 金属材料
  • 自动化
  • 精密制造
  • 工业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527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237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4
字数:30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材料成型、焊接技术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焊接专业师生
  1.本书实用性和先进性兼顾:从实用的角度对先进的焊接工艺要点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了一些研发和生产应用的实例。
  2.突出先进性:先进的焊接工艺包括高效电弧熔焊、激光-电弧复合焊、摩擦焊、扩散链接、先进堆焊以及机器人焊接等新兴的焊接技术和工艺。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的先进焊接/连接工艺主要包括高效电弧熔焊工艺、激光-电弧复合焊、搅拌摩擦焊、过渡液相扩散连接、先进堆焊(熔覆)技术、机器人焊接技术等。这些工艺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优质、高效、低耗、无污染生产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推广的先进焊接技术。本书的特点是,从实用性角度对先进焊接/连接工艺要点及应用等做了简明阐述,并给出了一些研发和生产中的成功实例,为读者掌握先进焊接/连接工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本书可供材料成型、焊接技术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1
1.2何谓先进焊接/连接工艺2
1.3先进焊接工艺的发展4
第2章高效电弧熔焊工艺6
2.1高效气体保护焊6
2.1.1何谓高效焊接技术6
2.1.2高速气体保护焊特点7
2.1.3高速焊对焊接设备的要求9
2.1.4高速CO2气体保护焊应用示例9
2.1.5高熔敷率MAG焊接技术10
2.2窄间隙焊接技术15
2.2.1窄间隙焊接的原理及工艺特点15
2.2.2窄间隙焊对焊接设备、焊接参数的要求16
2.2.3窄间隙钨极气体保护焊17
2.2.4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18
2.2.5窄间隙气体保护焊的应用21
2.2.6窄间隙埋弧焊22
2.3多丝或双电极焊接技术23
2.3.1多丝高效MIG/MAG焊23
2.3.2双电极钨极氩弧焊26
2.3.3双丝(或三丝)埋弧焊26
2.3.4热丝焊接技术29
2.3.5载重车轮的双枪自动MAG焊示例31
第3章激光-电弧复合焊34
3.1激光-电弧复合焊原理及特点34
3.1.1激光-电弧复合焊原理34
3.1.2激光-电弧的复合热源及方式35
3.1.3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特点39
3.2激光-电弧复合焊设备及工艺41
3.2.1激光-电弧复合焊设备41
3.2.2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模式42
3.2.3激光-电弧复合焊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43
3.3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的应用52
3.3.1大厚度板复合热源深熔焊接52
3.3.2有色金属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53
3.3.3激光-电弧复合热源高速焊55
3.3.4激光-电弧复合焊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55
3.3.5激光-电弧复合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57
3.3.6在铁路机车制造业中的应用59
3.3.7在管道(线)中的应用59
3.3.8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61
3.3.9铝/钢异种金属的激光-MIG复合焊接61
第4章搅拌摩擦焊63
4.1搅拌摩擦焊的原理及特点63
4.1.1一种全新的焊接工艺63
4.1.2无弧光、无烟尘、无飞溅的绿色制造技术64
4.1.3搅拌摩擦焊的产热和温度分布65
4.1.4轻金属搅拌摩擦焊的特点67
4.2搅拌摩擦焊设备及工艺69
4.2.1搅拌摩擦焊设备69
4.2.2搅拌摩擦焊的工艺参数70
4.2.3搅拌摩擦焊的接头形式和装配精度72
4.2.4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75
4.2.5搅拌摩擦焊缺陷与摩擦塞焊78
4.3搅拌摩擦焊的应用示例80
4.3.1船舶铝合金构件的搅拌摩擦焊80
4.3.2AZ31B/AZ61A异种镁合金的搅拌摩擦焊81
4.3.3大厚度机翼框架铝合金搅拌摩擦焊83
4.3.4搅拌摩擦焊在核工业中的应用87
4.3.5FSW在地铁、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上的应用88
4.3.6铝合金薄板搭接接头搅拌摩擦焊91
第5章过渡液相扩散连接93
5.1过渡液相扩散连接的特点93
5.1.1何谓过渡液相扩散连接93
5.1.2如何获得过渡(瞬间)液相93
5.1.3过渡中间合金的选择94
5.2TLP扩散连接设备与工艺95
5.2.1TLP扩散连接设备95
5.2.2TLP扩散连接工艺参数96
5.2.3同种材料TLP扩散连接特点98
5.2.4异种材料TLP扩散连接特点101
5.3TLP扩散连接的应用示例104
5.3.1陶瓷与金属的TLP扩散连接104
5.3.2金属间化合物的TLP扩散连接109
5.3.3Al2O3p/6061铝基复合材料的TLP扩散连接111
5.3.4钛合金与镁合金的TLP扩散连接115
5.3.5航空发动机叶片的TLP扩散连接117
5.3.6石油钻杆的TLP扩散连接118
5.3.7TP304钢管的TLP扩散连接120
第6章先进堆焊和熔覆技术122
6.1埋弧带极堆焊122
6.1.1埋弧带极堆焊技术特点122
6.1.2埋弧带极堆焊工艺123
6.1.3带极堆焊应用示例126
6.2激光熔覆130
6.2.1激光熔覆技术特点130
6.2.2激光熔覆工艺133
6.2.3激光熔覆应用示例142
6.3等离子弧堆焊147
6.3.1等离子弧堆焊特点147
6.3.2等离子弧堆焊工艺148
6.3.3等离子弧堆焊示例152
第7章全位置机器人焊接158
7.1机器人焊接技术进展158
7.1.1机器人焊接发展概况158
7.1.2焊接机器人分类160
7.1.3焊接机器人系统组成162
7.1.4焊接机器人控制技术166
7.1.5焊接机器人的选择167
7.2机器人自动化焊接专用工装168
7.2.1专用型自动弧焊设备168
7.2.2点焊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装169
7.2.3弧焊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装174
7.2.4柔性轨道全位置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装176
7.2.5无导轨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装177
7.3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示例180
7.3.1柴油机机架的双机器人焊接180
7.3.2厚壁管道的机器人全自动打底焊184
7.3.3海底管道铺设的机器人焊接186
7.3.4液压支架的机器人焊接188
7.3.5汽车白车身镀锌板的机器人激光焊接190
参考文献193

前言/序言


《精密切割与成形技术》 在现代制造业的浪潮中,材料的精准塑形与高效加工是决定产品性能、生产效率乃至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书《精密切割与成形技术》正是聚焦于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深入探讨了各种先进的切割与成形工艺,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且实用的技术知识。 本书内容涵盖了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水射流切割、电火花加工(EDM)、超声波加工等一系列非传统、高精度加工技术。每一项技术都不仅仅停留在原理层面,更侧重于其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细节。例如,在激光切割章节,我们会详细解析不同类型激光器(如CO2激光、光纤激光、YAG激光)的特性、选择依据,以及它们在不同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加工中的最佳参数设置、割缝质量控制、热影响区管理等关键技术要点。对于水射流切割,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对高硬度材料、脆性材料的加工优势,分析磨料的选择、压力、流量对切割效率与表面粗光洁度的影响,并介绍多轴水射流切割在复杂曲面加工中的应用。 除了切割技术,本书也对精密冲压、精密锻造、精密铸造、旋压成形、膨胀成形、液压成形等先进的成形工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精密冲压部分,我们将探讨模具设计、材料特性、冲压速度、润滑方式等因素如何协同作用,以实现极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对于锻造,则会重点介绍冷镦、温锻、热锻等工艺在生产高强度、高精度零件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精密铸造章节将聚焦于投资铸造(失蜡法)、金属型铸造等技术,分析其在制造复杂内部结构零件,如航空发动机叶片、医疗植入物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每一章节都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工程实例来佐证理论知识的有效性。例如,在讨论电火花加工时,我们会选取汽车模具、航空航天零部件等实际制造场景,分析如何通过优化电极材料、放电参数、冷却系统来解决难加工材料的加工难题。在精密成形部分,我们会分析某款高端汽车零部件是如何通过精密的液压成形工艺实现的,从模具设计到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析,都将一一呈现。 此外,本书还特别关注先进材料的加工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有效地切割和成形这些新型材料(如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成为了行业难题。《精密切割与成形技术》将系统性地介绍针对这些材料的特殊加工策略,包括: 针对钛合金与镍基高温合金:分析其低导热性、高强度特点,介绍超声振动辅助加工、低温冷却加工、新型刀具材料等技术。 针对陶瓷与复合材料:探讨激光烧蚀、超硬刀具磨削、精密研磨等方法,以及如何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脆性断裂与分层。 针对智能材料:例如形状记忆合金,分析其在热处理与精密塑形过程中的独特行为,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温度与应力来激活其形状记忆效应。 本书内容还深入探讨了工艺过程的仿真与优化。利用先进的有限元分析(FEA)软件,读者可以学习如何模拟切割过程中的热应力分布、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与变形,从而在实际生产前预测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设计。这将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本书在结构上力求清晰,语言上力求严谨而不失通俗。每一项技术都将从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关键参数、设备选型、材料适用性、优缺点分析、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进行介绍。此外,我们还会讨论表面处理技术在精密切割与成形后的重要性,例如去毛刺、抛光、钝化等,以及它们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与可靠性。 《精密切割与成形技术》不仅适合于机械制造、材料加工、模具设计等领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也能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掌握这些先进的切割与成形技术,将有助于读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发展。本书将是您在精密加工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当我翻开《先进焊接/连接工艺》的时候,内心是有些抵触的。我一直觉得这些技术离我太远,更像是工程师们在车间里才会接触到的东西。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出人意料的方式,将我拉入了它的世界。它不像我想象中那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而是以一种更具象、更直观的方式呈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连接过程的图解,那些精美的三维模型和动画演示(虽然书里是静态图,但足够让我脑补出动态效果),清晰地展示了材料在高温、高压或特定能量作用下的微观变化,以及最终形成牢固连接的物理过程。它让我不再仅仅是“知道”有焊接这回事,而是“理解”了焊接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书里还穿插了大量实际案例,比如汽车制造中如何实现不同金属的焊接,电子产品中如何进行精密的电路连接,甚至在建筑行业中,那些摩天大楼的钢结构是如何被牢牢地固定在一起的。这些案例的引入,让我觉得书中的内容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连接点”,原来都蕴含着如此深厚的学问。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连接”,更是关于“为什么这样连接”,以及“如何连接得更好”。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对工程学的全新理解,一种对技术细节的欣赏,以及一种对人类智慧的赞叹。

评分

在我看来,《先进焊接/连接工艺》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方法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赞歌。它用精炼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示,展现了人类如何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掌握了各种奇妙的连接之道。我从未想象过,一枚小小的硬币,它的两个金属片是如何被完美地连接在一起的;一架飞机,它的机翼是如何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保持结构完整性的。书中对各种焊接和连接工艺的介绍,从传统的熔焊到先进的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再到新兴的3D打印连接技术,都让我惊叹于人类的聪明才智。它不仅仅是罗列了这些技术,更是深入剖析了每种技术的原理、优势、劣势以及应用范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材料选择和工艺参数优化的部分,这让我了解到,看似简单的连接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工程经验。它还强调了连接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检测手段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连接技术不仅仅是工业生产的工具,更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评分

我承认,在拿到《先进焊接/连接工艺》这本书之前,我对焊接和连接技术的了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刻板印象,觉得它们是陈旧、粗糙的技术。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带入了现代焊接和连接技术的宏伟世界。书中不仅仅是介绍了各种技术名词,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程应用。我被书中对各种连接方法的细致描绘所吸引,从微观的原子结合,到宏观的结构连接,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书中对激光焊接的描述,让我惊叹于它如何能够如此精准地控制热量输入,实现高精度、高质量的连接。又比如,关于摩擦搅拌焊的介绍,让我了解到这种技术如何能够连接难以熔化的材料,这对于新能源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书中还探讨了连接的可靠性评估、质量控制以及相关标准,这让我看到了技术发展背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连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评分

《先进焊接/连接工艺》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验到了“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的含义。在此之前,我对焊接和连接的理解仅限于老旧的电焊技术,总觉得那是比较粗糙的工艺。然而,这本书却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先进的焊接和连接技术,例如微弧焊接、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等,这些技术在精密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不仅仅是介绍了这些技术本身,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局限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材料科学与连接技术相互作用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解释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影响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方法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书中对异种材料连接的探讨,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复合材料能够实现如此坚固的连接。这本书还涉及了连接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包括无损检测技术,这让我了解了如何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连接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蕴含的巨大创新潜力。

评分

这本《先进焊接/连接工艺》给我带来的震撼,远不止于其标题所暗示的枯燥技术层面。相反,它更像是一幅描绘现代工业灵魂的史诗画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实验室,亲眼见证着无数精密的连接过程。书中不仅仅是罗列那些技术名词,而是将它们融入到了生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我惊叹于书中对微观世界的细致描绘,比如原子层面的键合过程,以及宏观层面上,那些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结构是如何通过巧妙的连接技术得以实现的。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特定行业应用的部分,例如航空航天领域,那里对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极致的要求,书中深入剖析了在极端环境下,如何利用先进的连接技术来保证飞船和飞机的结构完整性,这让我对那些翱翔天际的钢铁巨兽有了全新的认识。又比如医疗器械,那些植入体内的精密设备,其连接的生物相容性和微创性更是令人惊叹,书中对此的讲解让我对现代医学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钦佩。我还从书中了解到,不同的连接方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现代制造业的基石。它还探讨了材料科学与连接技术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连接策略。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体验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连接”,也能承载着如此重大的意义和无限的可能。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但它讲的不是我熟悉的那些历史事件或者遥远的星球,而是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却又至关重要的连接技术。一开始拿到手,我以为会枯燥得让人打瞌睡,毕竟“焊接”和“连接”听起来就跟工科的枯燥报告没两样。但是,这本书却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吸引了我。它不像教科书那样一上来就抛出一堆公式和理论,而是从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产品入手,比如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里面的精密芯片是如何被焊接上去的?我们乘坐的汽车,它的车身结构又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连接工艺变得如此坚固的?甚至我们穿的衣服,有些特殊的材质也是通过精密的连接方式来固定的。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各种连接方式的原理,从传统的熔焊、钎焊,到现代的光纤连接、超声波焊接,甚至还有一些我闻所未闻的磁脉冲连接和爆炸焊接,真是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描述了过程,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种连接方式,每种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最适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材料之间连接的章节印象深刻,比如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连接,这曾经是我觉得最棘手的问题,但书中却用清晰的图示和深入的分析,让我理解了其中的奥妙。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产品的背后,凝聚了多少精密的科学技术和工匠精神。读这本书,就像是在探索一个隐藏的工程世界,让我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敬畏。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本关于“万物皆可连”的哲学探索,让我看到了连接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连接工程师们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

评分

我曾经以为“焊接”和“连接”这些词汇只会出现在工业制造的报告里,枯燥乏味,与我的日常生活毫无关联。但《先进焊接/连接工艺》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像一本充满惊喜的探险日志,带我深入了解了那些支撑现代文明的幕后英雄——连接技术。我从未想过,一枚小小的芯片,它的每一个触点都可能经过极其精密的激光焊接;一架飞机,它的每一块金属板的连接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计算和验证。书中对各种连接方式的介绍,从最基础的电阻焊,到那些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再到更前沿的摩擦搅拌焊、固态连接技术,我都仿佛亲眼目睹了它们的诞生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为什么在某种情况下要选择电阻焊,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需要激光焊?这背后涉及到的材料特性、工艺参数、以及最终的性能要求,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连接可靠性评估的部分,那些复杂的检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让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产品,都凝聚了连接技术的智慧和心血。它让我不再仅仅是使用者,而是成为了一个更具洞察力的观察者,能够欣赏到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非凡之处。

评分

《先进焊接/连接工艺》这本书,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里面隐藏着无数我从未了解过的奇妙世界。我原本以为“焊接”就是电焊,仅此而已,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先进的焊接和连接技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电子产品中的微焊接,到航空航天领域中用于连接精密部件的特殊焊接技术,都得到了深入的阐述。书中对不同连接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适用的材料和场景都进行了清晰的说明。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无损连接”的章节,这让我了解到,原来有些连接方式可以做到不破坏材料本身,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的性能。它还讨论了不同连接方式在成本、效率、以及环境影响方面的考量,这让我看到了技术发展背后更深层次的权衡和取舍。读这本书,我仿佛在与无数杰出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对话,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创造力。它让我对身边的产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

《先进焊接/连接工艺》这本书,如同打开了我对一个隐藏在日常之下的庞大工程世界的认知。我一直以为,“连接”这件事只是简单的拼凑,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远非如此简单,而是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原理和精湛的工艺。书中对各种焊接和连接技术的介绍,从我熟悉的电阻焊、弧焊,到更尖端的电子束焊、激光焊,再到那些我从未听过的爆炸焊、扩散焊,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它不仅仅是列举了这些技术,更重要的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它们的原理,它们是如何作用于材料,从而实现牢固连接的。我被书中对不同材料之间连接的详尽分析所吸引,比如金属与陶瓷的连接,金属与复合材料的连接,这些曾经让我觉得难以想象的结合,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解决方案和工艺。它还讨论了连接过程中的热影响、应力分布以及材料性能的变化,这让我看到了连接技术不仅仅是物理的结合,更是对材料科学的深刻理解。读这本书,就像在探索一个由无数连接点构成的精密网络,让我对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了敬意。

评分

拿到《先进焊接/连接工艺》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想着可能就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充满了枯燥的术语和图表。但当我真正翻阅进去之后,才发现我错得离谱。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游览了一个我从未涉足过的精彩世界。它没有一开始就给我灌输一堆理论,而是从生活中的例子切入,比如汽车车身的坚固性、电子设备的精密性,然后引出背后所依赖的先进连接技术。我被书中对各种连接方法的详尽描述所吸引,特别是那些关于新型连接技术的章节,比如超声波焊接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或者摩擦焊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优势。书中对不同工艺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都进行了清晰的阐释,并且辅以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即使是对技术不太了解的我,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奥秘。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连接缺陷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工艺改进和检测手段来避免这些缺陷。这让我看到了技术发展不仅仅是创造,更是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连接”背后,却有着如此复杂和精密的科学技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本关于解决问题、追求极致的工程美学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