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朱永通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4236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08372
品牌:大夏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夏书系·教育新思考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字数:1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入选2016年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教师专业成长类!

大夏书系资深编辑、《教师月刊》首席记者朱永通先生新作;深入教育现场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结集,“散发着亲切的泥土气息”(王木春)。
  这是一个独立教育研究者的平实述说——在常识的框架内,说出教育的本质;以敏锐的眼光,透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和虚假丑。
  读此书,您会明晰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您会有一种“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的平静和力量。
  《教育的细节》文字平和——没有高深的理论,抛却新潮的术语,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带你直达教育现场,为教育做真实、深刻的“侧写”。
  
  编辑推荐篇章:
  P66 守住教育的重心
  P95 一厘米之变
  P169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内容简介

  《教育的细节》认为细节背后是大故事,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秘密,讲述了教育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道出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

作者简介

朱永通,福建东山岛人,现居厦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教师月刊》首席记者、编辑。独立教育研究者,教师阅读推广人。已出版教育专访集《做幸福的好教师》。曾应邀赴全国各地教育机构、中小学及幼儿园做教育专题讲座。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朱永通君是一个有心人,无论到学校采访,出席论坛和活动,看稿件和报道,还是女儿的上学经历和反应,他都能从中发现生动的细节,引发深入的思考。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
  
  本书作者成功创造了一次次使人从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认真反思、重构当代教育生态的思想机遇。《教育的细节》娓娓道来、见微知著,是一部生动且深刻的佳作。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充沛淋漓的灵性带来的敏感和敏锐,以及对现象、细节的透析力,崭露了一个可能我们未曾关注的教育世界,它是如此生动、丰富和充满活力……
  —— 李政涛(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通老师通过描写教育的细节,讲述了教育中发生的小事,彰显了教育的大道。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001 序一 从观念到细节/周国平
005 序二 自明的火种/张文质
009 序三 细节里藏卓见/陈心想
013 序四 先睹为快/陈大伟
活在观念里
003 时间镜子里的观念
008 养在不同水土里的观念
012 始于每一个人的观念
016 平等观念在哪儿
021 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
030 你有传播意识吗
守住教育的重心
037 减负,减出幸福来了吗
048 头发上的教育学
056 杜郎口的“生意经”与“朱砂丸”
066 守住教育的重心
070 教育的节奏
075 你有课程风险意识吗
一厘米之变
081 润泽的座位
089 有生命的道具
095 一厘米之变
100 拒绝声,多么美
108 柔美的教育
113 自迟到看教育文化
教育中的习以为常
119 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哪儿去了
124 “好教师”能有多坏
129 你是一个会管学生的好教师吗?
134 怎么和孩子说话
140 教育中的习以为常
147 日常的教育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155 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
169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177 活的范本
182 教育的细节
188 什么是好的教育
192 做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
197 附录 关于本书的部分评论
215 后记 一本书的重量

















精彩书摘

守住教育的重心
当不幸来临,人们深埋于俗世几近麻木的神经才会因刺激而苏醒,开始又一次严肃地思考有关生命、人生和价值等形而上的老问题。这不,江苏省首位化学奥赛金牌得主王庆根在美国自杀的消息再次刺痛国人的神经,令人“太震惊了!太意外了!”
死者长已矣,任何妄评和猜测皆是对死者的不敬,然而,藉此来反思一些长期被密不透风的现实所遮蔽的东西,或许既是对死者的祭奠,亦是对生者的救赎。
在王庆根短暂的人生轨迹中,有两个片段引起我的关注。其一,1990年,出国参赛之前,全国各大名牌高校招生纷至沓来,当时王庆根完全可以选择清华、北大,但是最后之所以上了南大(南京大学),主要就因为“他家里太穷了”。南大当时开出丰厚的条件,足以解决他的经济负担;其二, 2001年,王庆根拿到了斯坦福的化学博士学位,留在美国发展。不过,他选择了和化学完全无关的计算机行业。他曾在做电子地图的公司deCarta服务三年,2004年进入更为知名的PayPal公司。随后的八年,从普通员工做到高级工程师。事发前,他已经是公司的首席工程师。(以上据《扬子晚报》/2012年4月28日)
读大学和就业,无疑是人生最关键的两个转折点,王庆根的选择都出人意料,细思量,却又合乎逻辑,因为他每一步关键性的成长都与世俗名利形影相随。王庆根出身贫寒,他背着蛇皮袋赴考成了媒体报道中“寒门”的典型意象。从选择“足以解决他的经济负担”的南大,到因计算机挣钱多而选择转行,这些其实已经意味着,王庆根的人生天平上已倾向经济上的成功这一端。
一旦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幸福的主源,这无疑会给人生埋下危险的隐患,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内尔?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一书所指出的:“当我们引导他们相信只有经济上的成功才算成功时,我们是否在把他们引向失败呢?”
遗憾的是,当今社会更多的人追捧的是“经济上的成功才算成功”的人生哲学,正是这种狂热的时代病牺牲了梦想、理性和信仰,以致让教育陷于举步维艰的困境。
我女儿就读的学校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李燕玲曾如是讲述了她的课堂遭遇。
李老师给八年级的孩子讲《旅鼠之谜》,提到作者位梦华是一个探险家,曾经六次奔赴南极,一次前往北极,办公室里摆着五米长的鲸须以及足以当作切菜板的鲸鱼脊骨。说到这,她环视全班,笑着说,将来我们班是不是也会有一个探险家?她以为应该会有男孩子喜欢探险的。但是一个男生率先不屑地大声说:“还是等赚了钱再说吧。”她接着又说:“西方的艺术家来到中国之后,经常会觉得诧异,为什么中国的艺术家都这么富有。”学生惊讶地质疑:“没钱怎么当艺术家?”她说:“艺术和钱有什么关系,做艺术家可不是为了钱。”学生回答:“那当艺术家干什么?”她说:“真正的艺术家追求的是艺术本身,他服从于他的使命,愿意投身于他所爱的事业。”学生脱口而出回答她的是:“我没有那么伟大。”下课后,课代表过来跟李老师闲聊,她问李老师刚才是不是真的很生气,她安慰李老师说:“不要生气啦,我们就是这样啊,现代的人都很现实的。”
李老师说:“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谈到梦想、理想,讲到生命的意义,学生们总是要提到赚钱。我问过他们,赚了钱以后呢,有没有以后?他们不予回答。”
这样的现实遭遇,李老师除了难受和无奈,还能做什么呢?今天我们谈教育,其实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耻谈理想和精神的时代,权力和金钱就是一切,甚至就是宗教,就是信仰。身处这样的时代氛围和社会风气之中,所有人看教育的眼光都庸俗化了、单一化了。大约70年前,朱光潜先生谈美,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他举例说,一个木商看到它,想到是做什么用,用来建房屋,还是做成家具,能值多少钱;一个植物学家看它,则观察它的枝叶花果,从树皮推测树的年轮等等;一个画家看它,则欣赏它的颜色、姿态、线条美等。但是,现在这个社会不管对于一颗古松,还是其他古建筑,我看只剩下一种态度了,那就是值多少钱,一切都物质化、庸俗化。同样,我们把古松置换成教育,所有人看它一样只剩下一种态度,那就是实用的态度、工具化的态度。
作为一种人生事故的自杀,虽不能简单从教育中寻找线索,但至少应该让我们在教育上加以警惕,自觉抵制时代和社会的破坏,并把教育的重心落在成全每个生命上——扩大每个生命发展的素质范围——品德、操守及富有创造性的智慧,而非默许甚至鼓励学生与社会同流合污,把“经济上的成功”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

一厘米之变
一个周末,女儿的两个女同学到我家找她玩,我在客厅陪她们仨闲聊。当聊到老师们那些好玩的糗事这个话题时,她们兴致勃发,不断吐槽。无忌的童言,率性的表达,令我捧腹。其中一件糗事,我特别有感触,一下子就牢牢记住了:L老师的课是在专用教室上的,每节课都要点名。每次点到女儿的姓名时,L老师总是把“旻”字读成“文”,底下同学总是齐声纠正。L老师此刻总是大咳一声,清清喉咙,
似乎表示知道了,让同学静下来,接着点别的同学的姓名。L老师执教这个班一年多了,每次点名,还是屡“教”不改地读错,同学们也依然乐此不疲地纠正。真好玩!
L老师近乎本能的习惯性反应,点醒了我。人是习惯的动物,总是日复一日地按惯常的既定方式做事,可称之为“习惯无意识”。有些“习惯无意识”属于行为性的,在情境变化后,经过短期有意识的矫正,可自然而然得到改变。比如,每年刚过完元旦,许多人在填写日期时,总是写成前一年的;又比如,我每次理了平头,开始几天,总会不由自主伸手去捋头发,仿佛我的那头长发还在。有些“习惯无意识”属于观念性的,要想改变它,真的比登天还难,因为既定动作或行为日复一日地重复,不仅成为习惯,成为自然,而且已积淀成为思想意识乃至性格的一部分,比如,对班级里的优生与差生,有些老师习惯于区别对待,连跟他们说话的眼神、语气等都截然不同,久而久之,这些老师难免会形成这样的观念:优生各方面皆优,差生各方面皆差。
教育改革悠悠万难,细思量,并非“顶层设计”不够美妙,亦非推广力度跟不上,而是再铿锵的改革步伐,几无例外要止步于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常听人说,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改变自己。事实上,改变自己,也就间接改变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但改变自己,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活在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里,对太多太快的改变,有近乎天生的恐惧感,抵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必然反应。所以,古人慨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好在是“难移”,而非不能移。古人所叹之“难”,一则难在看见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这需要自觉和反思;二则难在找到改变自己的恰当方式,这需要智慧和坚持。
怎么让整日忙碌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校长和教师,能在一地鸡毛式的工作中,觉察到一个个看似很小的教育行为,可点滴积累并逐步成为难解的大问题,从而有意识地克服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努力去改变自己?
这个问题曾如坚不可摧的高墙,阻挡在我的面前,深深困扰着我。感谢以下这则材料,它在给我震撼的同时,也给我启迪和力量。
柏林墙倒塌前两年,东德的卫兵亨里奇,射杀了一名企图越墙逃往西德的青年克利斯。1992年2月,在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亨里奇受到审判。被告律师辩称,亨里奇只是在执行命令,而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罪不在他。
但是法官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自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这就是著名的“一厘米主权”。2010年,它经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审定,入选“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把枪口抬高一厘米,意味着瞬间可以拯救一条在这个世界只活一次的生命,这是每个人葆有高贵人性的“良心义务”。一厘米,细微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恰恰是它,往往使很多事情的因果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所以,我的答案是: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在我看来,与其整日企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
可喜的是,这些年来,我遇到了不少校长,他们不仅善于独立思考,而且默默地承受着体制内外有形无形的压力,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坚持,直至把小小的改变积淀为学校美丽的传统。
比如,厦门湖里实验小学的陈荣艺校长,他始终把为每个学生谋福祉作为教育目的,并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文明的现代公民,必须在学生的教养上下功夫,所以,他们立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学生的文明行为守则,并在践行的基础上,慢慢将其变成了学校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举个小例子。湖里实验小学的师生无论是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录制,还是其他大型的社会活动,结束后,所有师生都会自觉留下来,把身边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后,才有序离开。
又比如,江苏省溧阳实验小学的张康桥校长,他如是解读教育:未经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建立联系的教育,不仅苍白,而且有害无益。他们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是基于这个理念来设计和开展的。举两个小例子。其一,毕业典礼淡化向后看的感恩主题,突出向前看的未来主题,每年都开展“种植梦想”的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未来的梦想,装入瓶子,“种”到学校操场专辟的“梦想园”。此活动旨在唤醒学生的独立意识(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并让他们在对未来的憧憬中,点燃热爱生活之火。其二,改变六年级学生给一年级新生系红领巾的惯例,让每个六年级的学生为每个一年级新生精心准备一件礼物,并写下祝福的话语。开学第一周,每个六年级的学生到一年级的班级,赠送礼物,互相认识。此活动既让一年级小朋友感受到来自大哥哥大姐姐的关心,又让六年级的学生体验到时间的流逝以及成长的滋味。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我就是在这个教室接受六年级大哥哥礼物的,没想到今天我变成了来送礼物的大哥哥啦!”
这些年来,我还遇到不少教师,比如湖南的陶妙如老师、西安的张青娟老师,等等。她们不计名利,乐此不疲地做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她们一厘米一厘米累积的,既是为师之大爱,也是为师之大格局。
举一个陶妙如老师的例子。陶老师当了二十几年高中班主任。刚开始当班主任时,她发现,每年新生报到约略等于卫生打扫除,师生之间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于是,她改变了做法。以后每年新生报到的前一天,她都请来丈夫和女儿两个帮手到教室,一起做卫生大扫除。一般是丈夫负责“上层”工作,女儿清理地面工作,她负责装饰工作。一家三人常常一忙就是三四个钟头,将教室从天花板到地面,从桌面到柜里搞个彻彻底底;又调整课桌高低,横竖摆放成行。满意之后,她接着完成最后一道“程序”:将红色粉笔浸了点水后在黑板上写上第二天的班会主题,诸如“细节决定境界”。写完后,一定要用黄色粉笔逐一勾勒勾勒。做完这一切,她还要走到后门往里瞧,看感觉如何,又从前门往里看效果怎样,再站在教室后面看看。
不要小看这些校长和教师的一厘米之变,它们是提升教育品质的基石,也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一种方式。

前言/序言

从观念到细节——朱永通《教育的细节》序
周国平
朱永通君曾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后又从事教育刊物和书籍的编辑工作,本书是他在教育领域多年观察和思考的心得的一个结集。他是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到学校采访,出席论坛和活动,看稿件和报道,还是女儿的上学经历和反应,他都能从中发现生动的细节,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的细节》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他用来做全书的书名,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关注细节正是他的教育思考的特点,也是本书的特点。
浏览本书,有三个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用它们来阐释我对本书的解读,亦引申出我自己的思考。这三个概念是观念、细节和一厘米。
“观念”是本书第一辑的主题,也蕴含在其他各辑的论述中。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人的行为的方向。哈耶克指出,哲学的影响是最大的,它用一般观念影响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又用根据一般观念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影响大众。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教育更是如此,人生观决定了教育观,一个时代的教育状况背后必有一种起支配作用的基本价值取向。基于这个理由,我本人一直认为,要革除中国教育当今的诸多弊端,关键在于正本清源,澄清教育的理念。
观念并不抽象,正如第一辑标题所示,人是“活在观念里”的。这个在生活中无处不起作用的观念,不管是源自文化传统的基因、意识形态的灌输、生存环境的浸染,还是社会转型的折射,一经铸成,就如同幽灵一样深藏在无意识之中,操纵人们的行为。这就有了“细节”的重要性。如果说观念决定方向,那么,细节则体现了观念,正是从细节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真正起作用的观念是什么。
看一所学校的教育观念是否对头,不必看校园文化是否有声有色,教育改革是否轰轰烈烈,考核指标是否名列前茅,这类表面文章有时还是反面证据,一个细节就足以让背后隐藏的丑陋暴露无遗。本书中有一个例子。在一所重点小学,校长带作者参观,一路娓娓介绍校园布置如何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上课铃响,两个男生急匆匆迎面跑来,见到校长,一脸慌张,想躲闪而无处可躲,硬着头皮继续跑。这时校长突然铁青着脸,把两人喊住,厉声训斥。作者被校长判若两人的表现镇住了,由此想到:学生迟到是常见现象,却像试纸很快就能检测出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含金量。
的确如此。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迟到,是否尊重“差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布置作业是否用心思考让学生的学习既有效又省时,能否尽力给学生的个性差异留出空间,给不给小学生留出足够的睡眠时间,这些都是细节,却体现了教师是否爱学生,学校是否以学生为本位,教育是否立足人性,总之,体现了基本的教育理念。
这就要说到“一厘米”的概念了。德国统一前两年,驻守柏林墙的东德卫兵亨里奇射杀了一名企图翻越柏林墙出逃的青年。柏林审判时,被告律师辩称,受审人当时只是执行命令,没有选择的权利。法官的反驳十分精彩,指出即使执行命令,仍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可以选择打不准。作者把这个典故应用到教育工作上,提倡“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积少成多,以此引发更大的改变。确实,我们无能改变整体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但是任何体制和环境都取消不了个人的相对自由,而这个自由正是体现在你如何处理一个个细节上。
当然,“一厘米之变”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在一定意义上,这是教育界有良知之士在现行体制下的无奈选择。根本的改变是推翻柏林墙,让“一厘米”的主权成为不必要。倘若行政主导、功利至上的教育体制无根本改变,“一厘米之变”往往也是困难重重,坚持者会被边缘化甚至遭到逆淘汰。
作者耳闻目睹中国教育界太多的怪现状,有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放学十分钟后清空校园的“减负”新政,有教学楼里布满书架、书架上摆满廉价垃圾书的著名“书香校园”,有打造“教改”神话、不到三年吸引50多万人参观、门票收入3000多万元、拉动周边第三产业获利45亿元的“品牌”乡村中学,不一而足。我读后无语。观念有正确和错误之别,而比错误观念更可怕的是虚假观念,在被歪曲的“减负”“书香”“教改”等招牌之下,中国教育舞台上在上演多少荒诞剧!而在这类剧目中,都可以看到行政机构担任的导演角色。我不得不说,现在我对中国教育的唯一期望是减少荒诞,回到常识,而这何其难也。
2015年8月15日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研究家,作家。)
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师推荐,这本书很现代化,很适合业内人士阅读

评分

好书啊!让参与成为自豪!把读书当成享受

评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阳光教育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现实针对性强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还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家长多向互动的教育过程。

评分

速度很快,赶紧阅读!

评分

多学习学习,用来教育我们家的宝宝

评分

京东买东西:一是放心!二是性价比高!三是送货速度快!

评分

很好!

评分

多学习学习,用来教育我们家的宝宝

评分

?!?!?!?!?!?!?!?!?!?!?!?!?!?!?!?!?!?!?!?!?!?!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大夏书系·教育的细节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