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戰史(上冊):從漢堡到庫爾斯剋

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戰史(上冊):從漢堡到庫爾斯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鍇,叢丕 著
圖書標籤:
  • 二戰
  • 德國
  • 陸軍
  • 裝甲
  • 殲擊
  • 庫爾斯剋
  • 軍事史
  • 曆史
  • 戰爭
  • 重裝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吉林文史齣版社
ISBN:978754722940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723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戰史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德軍全部裝備“獵豹”坦剋殲擊車的營。
 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營的曆史,幾乎可以代錶德軍反坦剋部隊的演變史。
 本書全麵披露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第8-10號作戰日誌及其附件,官方角度詳盡展現該營的訓練計劃、作戰軌跡、換裝曆程。
 全套近800幅珍貴的曆史照片,上百幅精緻的塗裝彩繪,50多例生動的戰場追憶,其他相關文件、報告……全麵、綜閤地匯集第654營的一手資料。

內容簡介

  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的整個曆史,幾乎代錶瞭德軍反坦剋部隊的演變史,1939年組建後,數次換裝,至1943年春被指定換裝“費迪南德”重型坦剋殲擊車,該營成為一支重型裝甲部隊;至1943年7月後成為德軍全部裝備“獵豹”坦剋殲擊車的營。此後該營陸續參與諾曼底戰役、法萊斯被圍、西綫防禦等戰事,於1945年4月嚮盟軍投降。
  該營所裝備的“獵豹”坦剋殲擊車是一個成功的車型,被認為是二戰時期性能優秀、外形優美的坦剋殲擊車,因此受到廣大軍迷的喜愛。
  該作品以公版資料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營作戰日誌為基礎編成,故名“官方戰史”。全係列共三冊,本冊記錄瞭該營在1939年8月-1943年8月期間的徵戰曆程,收錄大量關於該營數次換裝過程中的各型裝備相關珍貴資料,尤其是“費迪南德”重型坦剋殲擊車的曆史照片、文件。本書*後,還附上瞭非常詳實的“費迪南德”塗裝彩繪範例和實車資料。

作者簡介

  黃鍇,上海人,現在上海從事外貿行業,外語功底深厚,並長期對二戰保持著濃厚興趣,曾參與多部二戰軍事曆史書籍寫作。

  叢丕,1977年生於遼寜丹東,遼寜大學曆史係世界曆史專業碩士,二戰史專傢,齣版有《虎之戰跡:二戰德國“虎”式坦剋部隊徵戰全記錄1942-1945》《圖解第三帝國空軍綜閤事典1935-1945》等軍事曆史專著。其博學多纔,深厚的曆史學背景也造就瞭其文章及著作均文筆細膩且考證嚴謹。其親自製作或監製的作品也已經深得國內軍事曆史愛好者的肯定與喜愛。

內頁插圖

目錄

前 言
序 章
第654反坦剋/裝甲殲擊營的組建和徵戰曆程
第654反坦剋/裝甲殲擊營照片及文件集
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的組建和“堡壘”行動
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在1943年的相關照片及文件集
第654營車輛塗裝範例及實車資料(1939年8月-1943年8月)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魯道夫少校於1942年12月被任命為第654裝甲殲擊營營長,在改編後繼續擔任營長,第1連連長維爾德中尉是在1942年12月底與第518重裝甲殲擊連餘部一起調入第654裝甲殲擊營,這個獨立單位在頓河大彎麯部的戰鬥中遭到重創。對於這個重整的營來說,其編製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不同尋常,維修連的人員配置尤其豪華,來自各方麵的專傢和平民工程師被派往工廠的不同車間,被重新訓練成該營的維修人員。
  1943年5月中旬,第一批“費迪南德”運抵魯昂,它們是從尼伯龍根工廠運來的,由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的兄弟單位第653重裝甲殲擊營的人員押運。“費迪南德”的引擎噪音非常大,以至於被誤認為是盟軍轟炸機來襲,當它們從火車站齣發前往兵營時,魯昂城內居然拉響瞭防空警報。這些鋼鐵巨獸隆隆地穿過這座以聖女貞德而聞名的古城,緩緩通過橫跨塞納河的大橋,車體的重量居然使橋梁下陷瞭2厘米!
  根據編製錶,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營部將配備3輛“費迪南德”,下轄的三個坦剋殲擊車連每連裝備14輛“費迪南德”,其他單位的輪式車輛也更換為全新的4.5噸卡車、3噸“歐寶”卡車和半履帶卡車,此外還有“大眾”汽車和摩托車。1943年5月,當最後一批車輛抵達後,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的“費迪南德”被部署在靠近魯昂機場的地方,裝甲兵訓練也將在那裏進行。
  1943年6月初,裝甲兵總監,德國裝甲部隊的創建者海因茨·古德裏安大將(Heinz Guderian)前來視察,為此舉行瞭一次大型演習,由橡葉騎士十字勛章獲得者賴希斯弗賴赫爾·馮·埃德爾斯海姆上校(Reichsfreiherr von Edelsheim)指揮的第24裝甲師和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參加瞭演習。古德裏安大將在演習後的總結會上就未來的戰事給予瞭一些暗示:“‘費迪南德’的主要任務是突破完善的預設防綫,並未後續坦剋部隊打開殺入敵軍後方的通道。”
  1943年6月,魯道夫少校被調離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由橡葉騎士十字勛章獲得者卡爾-海因茨·諾亞剋上尉(Karl-Heinz Noak)接過該營的指揮權。同時,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第3連連長也發生變更,由羅爾夫·亨寜上尉(Rolf Henning)接替瞭海因茨·邁爾中尉。
  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第2連的赫伯特·哈廷二等兵也迴憶瞭他在1942年底加入第654裝甲殲擊營直至1943年4、5月間該營重組改編期間的服役時光:
  “我從大學預科學校畢業14天後,於1942年4月15日加入德國國防軍,然後被送往漢堡的第20裝甲殲擊補充與訓練營。同年10月,我被派往俄國前綫,進入被我們稱作‘P654’的第654裝甲殲擊營。
  “經過一個鼕天的艱苦作戰,我們營終於在1943年3月離開瞭俄國,並且得到24天的休假外加4天齣行日。當然那段時光很快就會過去,但是我們很自然地利用瞭休假時間的每一分鍾,就算是齣行日也仔細研究瞭行程,並安排好迴程之旅,以便盡可能地在最後一刻返迴部隊。上級不要求我們首先前往漢堡的第20裝甲殲擊補充與訓練營報到,並給予我們另外5天額外假期,這簡直美妙得像做夢一樣。
  “當額外的假期結束後,我們漸漸迴復到軍隊的訓練生活中,包括一些讓我們保持健壯體魄的訓練,相當課時的課堂教學,還有武器清潔等等,總的來說其力度不是太強烈。當不訓練和周日時,我們很喜歡去漢堡遊玩,這座城市依然保持完好,雖然遭受過空襲,但此時的損傷很小,在市中心幾乎看不到空襲的痕跡。城裏有很多東西值得一看,比如港口--在戰爭期間看起來很有意思,值得遊覽的地方還有哈根貝剋動物園、聖保利足球俱樂部和纜繩街,總有大量的遊客光顧那裏。在各處都能感受到戰爭的存在,這座城市已不再充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手,取而代之的是軍人們。漢堡還有幾座不錯的劇場以及國立歌劇院,雖然現在是戰爭時期,上述文化演齣場所依然人滿為患。
  “幾周後,我們被調到菲施貝剋(Fischbeck),齣城嚮布剋斯特鬍德(Buxtehude)方嚮前進幾公裏就到瞭。在菲施貝剋時,我們住進一座相對較新的兵營,它坐落在一片原野上,不幸的是,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和以前那樣經常去漢堡瞭。我們營逐漸恢復到滿編狀態,許多傷員或者在俄國與本營失散的人員陸續歸隊,不過還是有些新麵孔,許多是新來的補充兵--來自‘招募摸彩袋’。
  “漸漸地一些小道消息開始在部隊中瘋傳,我們聽說會裝備一種新型武器,而且是很大型的裝備,我們自然會進行各種猜測,是新式的自行火炮還是突擊炮?無人知道確切消息,所以我們隻能等待。
  “某日,我們再次齣發,乘坐火車嚮西行進,在馬斯特裏赫特越過邊界,之後穿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北部,最終到達瞭目的地:魯昂。在這裏我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物就是當地的大教堂,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大教堂吧。特彆讓人震撼的是在天主教堂和塞納河之間沒有房子,隻有一些地基,據說在1940年塞納河大橋之戰中那些房子著火瞭,曾嚴重威脅到教堂。後來,法國人和德國人聯閤救火,一起拯救瞭這座大教堂。
  “我們駐紮在塞納河另一側,也就是所謂‘新城’的佩利西耶兵營。最終,一些有關我們即將裝備的新型戰車的細節信息漸漸被透露齣來,我們營的部分人員已經編成分隊前往奧利地多瑙河畔的恩斯,那裏的尼伯龍根工廠正在生産那種戰車,我們還得知瞭這種戰車的名字:‘費迪南德’。我們非常驚訝一種裝甲戰車叫做‘費迪南德’?據我們所知,這種坦剋殲擊車是以它的設計者費迪南德·波爾捨教授的名字來命名的。
  “終於有一天這些武器運達瞭,它們是由火車運來的,在被卸下火車之後必須渡過塞納河。河上有兩座橋,都在市中心靠近大教堂的地方,一座是格柵結構,承重能力是16噸,另一座是德國工兵於1940年為瞭替代當時已經炸掉的那座橋而架設的,其設計承重能力是26噸,而這些坦剋殲擊車的重量是72噸!唯一可以選擇的橋梁隻有那座26噸承重的橋,因為我當時負責指揮交通,所以有機會目睹戰車過橋的情景,當然附近還有很多法國人圍觀。這些巨大的坦剋殲擊車引擎轟鳴,咆哮著開過來,然後它們小心地逐次駛過橋麵,總共是45輛。雖然兩側河床上的橋墩都下沉瞭數厘米,不過我軍工兵對橋梁結構的加固確實非常成功。之後,從每個橋墩都可以清楚地看齣這座橋發生瞭輕微的彎麯。
  “隨後,我們最終得到深入瞭解新式戰車的機會,它們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其裝甲厚度前所未有,前裝甲有200毫米厚!我們認為這是最佳的生命保障。為什麼上級會選擇我們部隊來接收這種強大的裝甲戰車?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部隊之前裝備的是牽引式反坦剋炮,直到前一年鼕天纔獲得瞭使用自行反坦剋炮的短暫經驗。我們認為更明智的選擇是把這種重型戰車裝備給一支經驗豐富的裝甲部隊。不過,也許我部在高級將領中擁有良好的聲譽吧!無論如何,我們狂熱地投入到訓練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輕易地想象齣整個事情讓我們受到瞭多麼大的鼓舞。不幸的是,我沒有參加多少這樣的訓練,我接受一項光榮但十分平淡的任務--在各級指揮部之間充當傳令兵。
  “佩利西耶兵營住著我所在的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第2連以及營部連,各連的傳令兵都住在營部連的同一間屋子裏,就在值班室旁邊,所以可以很便利地執行任務,可以這麼說,我是營部連和第2連之間的聯絡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無須到其他連隊去傳令,為此我騎著自行車時常在城市內穿梭。有一次,一隊卡車運載從國內送來的備用零件,我領著他們穿過城市抵達讓娜·達爾剋兵營(Jeanne d'Arc Barracks)。
  “由於我們營進行瞭改組並接收瞭新的坦剋殲擊車,在編製上有些變化。我們還接收瞭一整支新的輪式車輛。從那時起,我們隻操縱兩種(輪式)卡車,分彆是3噸‘歐寶-閃電’卡車和4.5噸MAN公司的柴油卡車。我們還有一些被稱為‘騾子’的半履帶式‘歐寶-閃電’卡車,用於在戰鬥中為坦剋殲擊車實施補給。”
  1943年6月8日,第656重裝甲殲擊團在奧地利的聖珀爾滕(St. Palten)組建,該團是德軍統帥部為即將開始的“堡壘”行動而特彆建立的突擊單位,由男爵恩斯特·馮·容根費爾德中校(Baron Ernst von Jungenfeld)擔任團長,下轄三個特殊裝備的營,包括第653重裝甲殲擊營(又為第656重裝甲殲擊團第1營),指揮官為海因裏希·施泰因瓦剋斯上尉(Heinrich Steinwachs);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又為第656重裝甲殲擊團第2營),指揮官為卡爾-海因茨·諾亞剋上尉;第216突擊坦剋營(Sturmpanzer-Abteilung 216,又為第656重裝甲殲擊團第3營),指揮官為布魯諾·卡爾少校 (Bruno Kahl)。前兩營均裝備“費迪南德”重型坦剋殲擊車,第三個營裝備“灰熊”突擊坦剋(Brummb?r)。第656重裝甲殲擊團團部人員主要來自第4裝甲師第35裝甲團。
  1943年6月13日至15日,第654重裝甲殲擊營乘火車離開魯昂,嚮東綫開拔,其運輸行動代號“雷暴雨”(Gewitter),全營分乘14列軍用列車,途經拉昂(Laon)、蘭斯(Reims)、南锡(Nancy)、紮格門特(Saargemünd)、曼海姆(Mannheim)、海德堡(Heidelberg)、安斯巴赫(Ansbach)、紐倫堡(Nuremberg)、比爾森(Pilsen)、布拉格(Prague)、格拉茨(Glatz)、拉蒂博爾(Ratibor)、塔爾努夫(Tarnow)、普熱梅希爾(Przemysl)、利沃夫(Lvov)、布羅迪(Brody)、彆爾季切夫(Berdichev)、基輔(Kiev)、戈梅利、烏涅恰(Unecha)、布良斯剋和奧廖爾,最終抵達奧廖爾以南35公裏的斯米耶夫卡(Smijewka)。 整個行程受到嚴格保密,在軍列經過德國境內時,隻要停留時間稍長,就由蓋世太保負責安保工作。1943年6月24日,運輸第654重裝甲殲擊營部隊的第一列軍車在嚴密的防空掩護下在斯米耶夫卡卸車,該部在九天內完成瞭行程大約3000公裏的戰略機動,充分體現瞭帝國國傢鐵路部門的高超效率和卓越管理。
  第654重裝甲殲擊營進入第一個戰備陣地,位於斯米耶夫卡以北20公裏的喬特托沃(Chotetowo),該部從6月25日開始在那裏一直停留到6月30日,在此期間做好瞭戰鬥準備。該營的所有行軍轉移均在夜間進行,以躲避敵軍的空中偵察。在隨後的日子裏,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對奧廖爾至庫爾斯剋鐵路沿綫的預定作戰區域實施瞭徹底的偵察,同時也為“費迪南德”的開進修築瞭特彆通道,沿途的橋梁都經過加強,並竪立瞭標有大號字母F(指“費迪南德”)的標誌牌。
  自1943年6月30日起,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分三階段隱蔽進入齣擊陣地,位於奧廖爾至庫爾斯剋鐵路綫德軍主防綫後方1~3公裏處,德國空軍的飛機在該營調動期間在這個地區上空盤鏇飛行,以掩蓋戰車引擎的巨大噪聲。
  ……

前言/序言

  在二戰中,德軍曾利用各種車輛底盤改裝坦剋殲擊車。在評判一型坦剋殲擊車是否設計成功時存在一種看法:結構堅固,機動性良好,對車組成員的保護良好,配備大口徑長身管主炮,足以對抗數量占優的裝甲目標。按照上述標準,基於“黑豹”坦剋底盤開發的Sd.Kfz. 173“獵豹”坦剋殲擊車是一個成功的車型,被認為是二戰時期性能最優秀、外形最優美的坦剋殲擊車。而在德軍作戰序列中為數不多裝備“獵豹”的單位中,其中一個就是本書的主角——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
  不過,第654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裝備坦剋殲擊車,該營的整個曆史,幾乎代錶瞭德軍反坦剋部隊的演變史。從1939年組建之初裝備的牽引式37毫米反坦剋炮,到換裝牽引式75毫米反坦剋炮,再到接收部分“貂鼠II”型75毫米自行反坦剋炮,直至1943年春被指定換裝“費迪南德”重型坦剋殲擊車,該營纔終於成為一支重型裝甲部隊。1943年7月參加瞭庫爾斯剋戰役並濛受瞭嚴重損失之後,第654營將殘存的“費迪南德”移交第653重裝甲殲擊營,調往法國換裝“獵豹”坦剋殲擊車,成為德軍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全部裝備“獵豹”的營。隨後在1944年7月,第654營投入瞭諾曼底戰役,左撲右擋最終逃齣瞭法萊斯包圍圈,1944年底至1945年初又在西綫展開瞭一係列的防禦作戰,最終於1945年4月嚮盟軍投降。
  本書在製作時,參考瞭歐洲多國檔案館保存的相關資料,以存世的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作戰日誌為基礎,結閤大量第654營老兵及其遺屬的日記、照片和迴憶,再輔以各種統計錶格、編製圖錶、車輛綫圖及塗裝範例,既保證瞭史料的嚴謹性,又兼顧瞭良好賞讀體驗,相信能夠使讀者對這支充滿瞭傳奇色彩的部隊獲得一個清晰而全麵的瞭解。
  感謝在編寫過程中趙國星、潘學基、邢天寜、濱湖古拉格、吳畋的幫助和指導。此外,崎峻文化的編輯老師為本書的齣版也付齣瞭辛勤的勞動,本人在此一並錶示感謝。最後,祝願讀者能興緻勃勃地讀完這套充滿魅力的部隊戰史!
  黃鍇

《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戰史(上冊):從漢堡到庫爾斯剋》—— 戰火熔煉的鋼鐵洪流,一部鮮為人知的裝甲史詩的開端 本書籍並非一本泛泛而談的軍事通史,也不是對宏大戰爭圖景的粗略描繪。相反,它是一份沉甸甸的、以詳實資料為基石的官方戰史,聚焦於二戰德軍裝甲部隊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卻又常常被宏大敘事所掩蓋的單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這本書的上冊,為我們展開瞭一幅從嚴寒的北方港口漢堡齣發,一路馳騁,直至東綫蘇軍鋼鐵洪流匯聚之地庫爾斯剋,這段驚心動魄的徵程。它不是對戰役的宏觀解讀,而是以一個營的視角,捕捉戰爭的脈搏,揭示那些決定性的瞬間。 曆史洪流中的特殊視角:為何選擇第654重裝甲殲擊營? 在浩瀚的二戰曆史畫捲中,無數部隊的身影或鮮活或模糊。第654重裝甲殲擊營,雖然可能不如國防軍王牌裝甲師那樣聲名赫赫,但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裝備的特殊性,使其成為研究德軍後期裝甲戰力發展的一扇絕佳窗口。該營是德軍裝備“虎式”坦剋殲擊車(Hetzer)的早期單位之一,這種設計緊湊、火力強大的坦剋殲擊車,在戰場上展現齣瞭令人畏懼的威力。這本書的價值,便在於將視角下沉,深入到這一特定單位的日常運作、戰術運用、人員構成以及每一次戰鬥的細節之中。它讓我們得以從更微觀、更貼近戰場一綫的高度,理解戰爭的殘酷與復雜。 從港城到草原:一段刻骨銘心的東綫徵程 上冊的敘事,以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的組建與最初的部署為起點。故事並非始於戰火紛飛的前綫,而是從相對平靜的漢堡開始。在這裏,年輕的士兵們接受嚴格的訓練,學習駕馭當時德國最先進的坦剋殲擊車。漢堡,這座承載著港口城市特有的工業氣息與嚴謹訓練氛圍的城市,為這支精銳部隊的誕生提供瞭最初的土壤。 隨後,隨著戰局的推移,第654重裝甲殲擊營被迅速調往東綫,捲入瞭這場吞噬無數生命的巨大漩渦。從波蘭的土地,一路嚮東,穿越被戰火蹂躪的村莊與城鎮,最終抵達瞭1943年夏季那場決定性的戰役——庫爾斯剋。這段旅程,充滿瞭未知與挑戰。士兵們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下作戰,麵對著不斷變化的天氣,以及來自蘇軍強大炮火與不斷湧現的裝甲部隊的威脅。 細節的力量:戰史不僅僅是日期和地點 這本書的精髓,在於其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部隊的行軍路綫、交戰日期或戰果統計。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瞭每一次戰鬥的具體情況: 裝備的運用與挑戰: “虎式”坦剋殲擊車(Hetzer)作為該營的主力裝備,其性能在實戰中的錶現如何?麵對蘇軍的T-34坦剋,它的優勢與劣勢何在?書中會詳細描述士兵們如何操作這些龐大的鋼鐵巨獸,如何在惡劣的戰場環境中維護它們,以及它們在不同地形和戰術背景下的具體運用。每一次故障,每一次維修,每一個戰術調整,都可能成為決定生死的重要因素。 戰術的博弈與演變: 軍事指揮官和普通士兵們是如何製定戰術的?麵對蘇軍鋪天蓋地的進攻,他們又是如何反應的?書中會詳細闡述在不同階段,該營所采取的防禦、反擊、伏擊等戰術。甚至可能包含不同指揮官的命令、戰術部署的草圖,以及戰場上的口頭傳令,這些微小的細節,共同構成瞭戰爭的真實麵貌。 人員的真實寫照: 戰爭不僅僅是武器的較量,更是人的意誌的對抗。這本書將嘗試描繪齣這些年輕士兵的生活:他們的訓練日常,他們在戰場上的恐懼與勇氣,他們的戰友情誼,以及他們對戰爭的理解。雖然是官方戰史,但通過對個體命運的間接勾勒,也能夠觸及人性的深度。例如,某些戰鬥中,某位炮手如何精準命中目標,某位駕駛員如何巧妙規避火力,這些瞬間的閃光,都凝聚著個人的付齣與犧牲。 情報與偵察的作用: 在戰綫上,情報的獲取和分析至關重要。書中可能會提及該營如何獲取關於敵方兵力部署、行動意圖的情報,以及他們是如何利用偵察信息來調整自己的部署和行動的。對敵情的不準確判斷,或者對戰場信息的忽視,都可能導緻災難性的後果。 庫爾斯剋:戰史的分水嶺 上冊的終點,定格在庫爾斯剋。這場東綫戰場上規模最大、最血腥的坦剋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轉摺點。第654重裝甲殲擊營,作為德軍的精銳力量,必然在這場史詩般的戰役中扮演瞭重要的角色。書中對庫爾斯剋戰役的描繪,將是本書的高潮。它不會僅僅停留在戰役的整體概述,而是會聚焦於該營在其中所經曆的具體戰鬥: 麵對蘇軍的反攻: 當蘇軍發起猛烈反攻時,第654重裝甲殲擊營是如何頂住壓力的?他們的坦剋殲擊車在何種環境下,與蘇軍的何種裝甲部隊發生瞭怎樣的激戰? 戰術的調整與失誤: 在庫爾斯剋的混亂戰場上,指揮官們做齣瞭哪些戰術決策?這些決策是否奏效?書中可能會揭示一些戰術上的睏境,甚至一些遺憾的失誤。 戰鬥的慘烈與損失: 庫爾斯剋戰役以其巨大的傷亡而聞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在這場戰役中承受瞭怎樣的損失?有多少坦剋被摧毀?有多少士兵犧牲或受傷?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鮮活生命的消逝。 超越冰冷的數字:戰爭的溫度與人性 《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戰史(上冊):從漢堡到庫爾斯剋》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關於特定軍事單位的詳實記錄。它更在於,它通過對細節的執著,讓我們得以窺見戰爭的真實肌理。它讓我們明白,宏大的戰役是由無數個個體的行動、每一次微小的戰術調整、每一次武器的操作、每一次對敵情的判斷所組成的。 這本書是一份沉甸甸的記錄,一份對曆史負責的呈現。它以一種近乎冷峻的視角,記錄瞭戰爭的殘酷,也記錄瞭在極端環境下,人類所展現齣的堅韌與智慧。它不會迴避戰爭的黑暗,也不會刻意美化任何一方。它隻是忠實地還原,一個裝甲殲擊營,在德軍走嚮衰落的道路上,所經曆的那段刻骨銘心的徵程。從漢堡的港口寒風,到庫爾斯剋草原的硝煙彌漫,這段曆史,值得每一個對二戰曆史感興趣的讀者,深入探究。它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親臨那場波瀾壯闊的戰爭現場,感受裝甲洪流滾滾嚮前的力量,也感受戰爭背後,每一個普通士兵的掙紮與抗爭。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部優秀的軍事史著作,不僅要講述宏大的戰爭進程,更要深入到具體的單位和個人,去展現曆史的細節和人性。這本書的標題,恰恰滿足瞭我對這種深度的追求。“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戰史”,這幾個字就充滿瞭莊重感和史料價值。從漢堡到庫爾斯剋,這條地理綫索,預示著書中將包含跨越不同戰區和氣候條件的豐富內容。我非常好奇,這個殲擊營在組建初期麵臨著怎樣的挑戰?他們的成員來自何方?在麵對嚴峻的戰爭環境時,他們是如何保持戰鬥力並不斷適應的?我期待書中能夠有關於該部隊在幾次關鍵戰役中的具體作戰報告,包括其遭遇的敵軍兵力、地形特點、以及最終的戰果。對於其裝備的坦剋殲擊車,如“象”式等,書中是否會提供詳細的技術參數和實戰性能分析?以及在戰術運用上,他們是如何協同作戰,又如何應對來自空中和地麵不同方嚮的威脅?

評分

這本《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戰史(上冊):從漢堡到庫爾斯剋》的標題,就已經足以吸引住我對二戰軍事史的熱愛。我一直對那些在戰爭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配角”單位有著特彆的關注,因為他們的經曆往往更能摺射齣戰爭的復雜性和殘酷性。第654重裝甲殲擊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和效率,而“官方戰史”的頭銜,則暗示瞭其內容的權威性。從漢堡到庫爾斯剋,這個行程跨度之大,預示著書中將包含豐富而多樣的戰役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戰事,而是能夠深入挖掘該殲擊營的組織結構、人員素質、以及其所使用的戰術思想。是否會有對德軍重裝甲殲擊車研發曆程的簡要介紹?或者是在實戰中,這些車輛是如何被運用以達到最佳效果的?關於該部隊在特定戰役中的錶現,比如如何在復雜的戰場環境中進行機動和火力支援,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詳細的描述,甚至包括一些鮮為人知的行動。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吸引人,那種粗獷的字體和泛黃的紙張質感,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一直對二戰的裝甲部隊頗有興趣,尤其是那些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單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秘感和力量感,讓人忍不住想深入瞭解他們的故事。我非常好奇,在這個“官方戰史”的頭銜下,會有怎樣詳實而權威的記錄?“上冊:從漢堡到庫爾斯剋”這個副標題更是勾勒齣瞭故事的起點和一個關鍵的戰場,庫爾斯剋戰役無疑是二戰東綫最慘烈、最齣名的坦剋戰之一,如果這本書能夠細緻地展現該部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絕對是價值連城。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有關於德軍坦剋裝備的詳細介紹,特彆是象式坦剋殲擊車(Jagdpanther)這樣的傳奇裝備,它們的設計理念、實戰錶現、以及裝備該部隊的具體情況,都是我想瞭解的。同時,作為一部“戰史”,我希望能看到清晰的地圖、作戰部署圖,甚至可能是車組成員的訪談或日記摘錄,這些細節能讓曆史變得鮮活起來,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體會到那個時代士兵們的艱辛與勇氣。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能夠深入挖掘二戰細節的讀物,而“官方戰史”這個詞匯,本身就傳遞齣一種嚴謹和考究的信號。我特彆關注那些很少被大眾提及,但卻在戰爭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軍事單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聽起來就像是戰場上隱藏的利刃,它的行動往往決定著戰局的走嚮。這本書的題目,尤其是“官方戰史”的錶述,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不同於一般宏大敘事的視角,而是從一個具體作戰單位的視角齣發,展現戰爭的真實麵貌。從漢堡齣發,一路嚮東,直至庫爾斯剋,這趟漫長的旅程背後,必然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命運。我渴望瞭解這個殲擊營的組建過程,成員的構成,以及他們在不同戰場上的具體戰術運用。是否會有關於他們與盟軍或蘇軍裝甲部隊交鋒的詳細描寫?他們是如何應對數量上占優的敵人?書中對於武器裝備的描述,是否會觸及到那個時期德軍裝甲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這些技術是如何在實戰中得到檢驗的?我期待的是一份忠實於曆史,並且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讀物。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帶著一種厚重和曆史感。我一直對德軍在二戰中的一些特定兵種情有獨鍾,特彆是那些以專業和技術性著稱的單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力量和精確的意味,讓人聯想到戰場上那些能夠精準打擊敵方重裝甲目標的戰車。官方戰史的標簽,更是吊足瞭我的胃口,我期待的是一份嚴謹、客觀、並且包含大量一手資料的記載。從漢堡這個起點,一路描繪到庫爾斯剋這個著名的戰場,這段跨越地域和時間的敘述,無疑將勾勒齣一幅壯麗的戰爭畫捲。我迫切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該殲擊營的訓練、部署、以及他們在麵對不同戰綫和敵人的策略。是否有關於其王牌車組的記載?他們是如何剋服技術上的劣勢,或者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齣先進裝備的威力?對裝甲車輛的性能分析,以及實戰中的損耗情況,都將是我關注的重點。如果書中能提供不同時期該部隊的番號、指揮官,以及其所轄各連隊的具體行動,那將是一份非常寶貴的資料。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很好的書。

評分

兒子很喜歡,下次再購買

評分

指紋齣的書,選材和內容都很好

評分

內容全麵,值得收藏!

評分

不錯

評分

——《經濟學人》

評分

在京東購物還是比較放心的,東西質量有保證,好用。

評分

中國人民諺,“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而在心理學中,將此稱為腳本。TA互動分析理論中有個比喻,嬰兒在齣生之後,會像電腦硬盤一樣接收並儲存所處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其中包括父母或其主要撫養者發齣的各種指令。在2~3歲時,我們聽到的指令多為禁忌,比如“不許打其他小朋友”,“不許去媽媽視野外的地方”。而6~7歲我們聽到的多為應該,比如”你要按時睡覺”,“聽話纔是好孩子”。而正是這些禁忌和應該逐漸形成瞭我們人生的腳本,禁止和驅力。我們長大成人後,頭腦中自動運轉的程序,自我批評的聲音就來源於這份腳本。“討好型”的頭腦中,固有的信條多且嚴苛,使得他們運轉起來像一個假麵演員。

評分

印刷、紙張、內容各方麵都很好,,很喜歡!京東這次活動真心劃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