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 ~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汉族自然科学、工艺技 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 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 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唐宋史料笔记)》为金良年先生对 其2003年点校本的修订,在底本选择、校记写法、体 例设计上都有新的开拓。
点校前言
自序
梦溪笔谈卷一
故事一
梦溪笔谈卷二
故事二
梦溪笔谈卷三
辩证一
梦溪笔谈卷四
辩证二
梦溪笔谈卷五
乐律一
梦溪笔谈卷六
乐律二
梦溪笔谈卷七
象数一
梦溪笔谈卷八
象数二
梦溪笔谈卷九
人事一
梦溪笔谈卷十
人事二
梦溪笔谈卷十一
官政一
梦溪笔谈卷十二
官政二
梦溪笔谈卷十三
权智
梦溪笔谈卷十四
艺文一
梦溪笔谈卷十五
艺文二
梦溪笔谈卷十六
艺文三
梦溪笔谈卷十七
书画
梦溪笔谈卷十八
技艺
梦溪笔谈卷十九
器用
梦溪笔谈卷二十
神奇
梦溪笔谈卷二十一
异事异疾附
梦溪笔谈卷二十二
谬误谲诈附
梦溪笔谈卷二十三
讥谵谬误附
梦溪笔谈卷二十四
杂志一
梦溪笔谈卷二十五
杂志二
梦溪笔谈卷二十六
药议
补笔谈卷一
故事
辩证
乐律
补笔谈卷二
象数
官政
权智
艺文
器用
补笔谈卷三
异事
杂志
药议
续笔谈
附录
补笔谈条前批语
序跋选录
这套“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梦溪笔谈”简直是古代文人生活的一扇窗,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书中的许多篇章,不仅仅是记录历史事件,更是展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思想碰撞和生活细节。读到沈括对于天文、地理、物理的严谨观察和思考,常常会让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求知欲,即便是在没有现代科学仪器的条件下,他们依然能触及到许多科学的本质。而那些关于官场轶事、文人雅趣的记述,更是生动有趣,仿佛能听到当时文人墨客的谈笑风生,感受到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比如,书中对于不同地域风俗的细致描摹,让我对宋代中国广袤的土地和丰富多元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笔记体的形式,让每一则内容都像一颗颗独立的珍珠,随读随感,无需长篇大论的连贯性,却能积攒起一个时代的丰满图景。其中不乏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肌理,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枯燥的年代线和事件表,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它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感受,一种与古人精神对话的体验,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每次拿起这套“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梦溪笔谈”,都像是在与一位才华横溢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沈括的博学多才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的观察之细致、思考之深入,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令人惊叹。我最着迷的是他对自然现象的探索,无论是飞鸟的迁徙、水的浮力,还是各种矿物的特性,他都以一种近乎现代科学家的精神去记录和分析。这些内容让我深刻体会到,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依然有伟大的头脑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世界的奥秘。更让我感到亲切的是,书中并不全是高深的学术探讨,也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感悟。他对于文人雅事的描绘,对于奇闻异事的记载,都带着一种生活的气息,让我仿佛能听到当时的丝竹管弦,闻到茶的清香。这些生动的细节,让冰冷的史料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人情味。而且,书中的内容之驳杂,恰恰反映了沈括广阔的知识面和旺盛的好奇心。有时候,我会因为他的一段随笔,而对某个历史人物、某个社会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这套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宋代历史和文化的无数扇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评分捧着这厚重的《梦溪笔谈》,我总有一种抚摸历史肌理的感觉。它不像正史那样端庄严谨,却更贴近生活的温度。沈括作为一位博学的官员,他的视角极为广阔,从天文地理到人事风物,无所不包。我尤其喜欢他记录下的那些关于技术和发明的片段,比如对指南针的细致描述,让我对古代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成就肃然起敬。这些文字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带着实践的痕迹,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读起来,仿佛能看到沈括本人在深夜挑灯,记录下那些突发的奇思妙想,或是细心观察自然现象后的总结。更有意思的是,书中穿插了不少关于当时社会百态的记录,像是市井的喧嚣、官场的微妙、文人的趣事,都以一种轻松而又不失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这让我觉得,历史不仅仅是宏大的事件,更是由无数个普通人的生活汇聚而成。尤其是在读到一些关于医学、建筑的记录时,我会被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所折服,他们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解决了无数实际问题,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又像是一本老友的手札,里面充满了惊喜和发现,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生活有了更立体、更人性化的认知。
评分翻开这套“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梦溪笔谈”,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宝库。沈括这位集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于一身的奇才,用他流畅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活的宋代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关于自然科学的记述,他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观察和思考,简直令人惊叹!他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常常带有自己的见解和推测,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他对天文现象的记录,对水利工程的见解,都充满了独到的见解。而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也穿插了大量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记录,这些零散的片段,却恰恰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底色。从文人的墨趣,到市井的百态,再到官员的轶事,都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读来津津有味,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打破了历史的距离感,让那些古人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有着喜怒哀乐,有着智慧和困惑。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一位老朋友聊天,在不经意间,就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感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梦溪笔谈》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沈括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官员,却没有被官场的繁文缛节所束缚,反而保持着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他笔下的内容,从天文地理的宏大叙事,到花鸟鱼虫的细微观察,再到人事风情的生动记录,无一不展现出他超凡的博学和敏锐的洞察力。我尤其欣赏他对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他不仅仅是记录,更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去求证,这在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读到他关于火药、印刷术的记载,真是让人感慨万分,原来这些改变世界的技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在中国萌芽和发展。而穿插在其中的各种生活故事、奇闻异事,则让这本书充满了趣味性,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仿佛置身于一个热闹的市集,听着各色人等的谈论,感受着那个时代的脉搏。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一种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些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卷二
评分麟台故事叙录题跋
评分唐自广明乱离,袐籍亡散,武宗已后,寂寞无闻,朝野遗芳,莫得传播。仆生自岷峨,官于荆郢,咸京故事,每愧面墙,游处之间,专于博访。顷逢故凤翔杨玭少尹,多话秦中平时旧说,常记于心。他日渚宫见元澄中允,款狎笑语,多符其说。元公谓旧族一二子弟曰:[诸贤生在长安,闻事不迨富春,此则存好问之所宏益也。]厥后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复参校,然始濡毫。非但垂之空言,亦欲因事劲戒。三纪收拾筐箧,爰因公退,咸取编连。先以唐朝达贤一言一行列於谈次,其有事类相近,自唐至后唐,梁、蜀、江南诸国所得闻知者,皆附其末,凡篡得事成三十卷。禹贡云[云士梦作乂]传有[畋於江南之梦],鄙从事於荆江之北,题曰北梦琐言,琐细形言,大即可知也。虽非经纬之作,庶勉后进子孙,俾希仰前事,亦丝麻中营蒯也。通方者幸勿多诮焉。
评分中华书局的史料笔记系列,一直追着,值得收藏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书是正版,非常喜欢,618的活动买的,非常便宜。物流很快,支持京东。
评分国史
评分图书质量好,发货速度快。
评分中华书局出版,好书,值得信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