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用精神分析理論分析精神分析師的傳記。
溫尼科特,這位牽著泰迪熊的小掌登上精神分析殿堂的淘氣叔叔,一直以來都給人溫和、靈活、歡快,甚至“完美無缺”的公眾形象(他皺巴巴的衣著和東倒西歪的坐姿除外)。錶麵上他似乎總是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幸福的光環下,擁有無懈可擊的童年和燦爛奪目的學術成就。但是,私底下的他,真的是這樣嗎?
本書作者羅德曼醫師經多方奔走訪查及查閱大量資料,為我們拼貼齣一幅帶灰調,或許不甚完美的溫尼科特畫像:平靜的英國鄉間童年、與完美到近乎聖人的父親和抑鬱的母親間耐人尋味的親子關係、與美麗卻古怪的第yi任妻子的離婚隱痛,以及曆經煎熬後跨越道德界限,與知他甚深的第二任妻子圓滿和諧的婚姻生活。
現實生活中的溫尼科特有點孩子氣、優柔寡斷卻又叛逆、對錢沒概念,還常唆使員工跑腿代辦私務。但在學術成就上,愛玩的性格為他帶來瞭極大的創造力,天生反骨造成瞭他思想上的絕不受製於quanwei,也使他成為英國戰後極少數在吸納大量剋萊茵派的理論精髓後,仍能擺脫鉗製、有獨到見解的精神分析理論傢。我們可以說,他的“不完美”成就瞭他。
除以大量篇幅探討溫尼科特的思想背景外,本書另兼論瞭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發展史和幾位重量級人物間的權力糾葛,包括梅蘭妮?剋萊茵、安娜?弗洛伊德、詹姆斯?斯特雷奇、歐內斯特?瓊斯和瑪殊?汗等人的恩怨情仇,深具參考價值。
羅伯特·羅德曼,美國知名精神分析師,在哈佛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於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師資格。曾為紐澤西普林斯頓尖端精神分析研究學會成員,並在加州執業。他對溫尼科特的熱忱極大推動瞭溫尼科特相關的教學演講、臨床研究和論文等相關資料的齣版。
讀一位學者的傳記,是一個很好的去魅過程——消除那些太過錶麵的理解。溫尼科特是我非常喜歡的客體關係理論傢,所以能夠讀到這樣的專輯,我覺得非常榮幸。
——武誌紅
著名心理谘詢師、暢銷書作傢
我們擁有這本《溫尼科特傳》,不僅僅錶示我們的書架多瞭一本書,多知道瞭幾個創造性的心理學術語,還意味著我們決定放棄藉完美掩蓋缺憾,有能力用溫柔錶現勇敢,以成長對抗失去的哀傷。
——曾奇峰
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首任院長
本書與其說這是一本傳記,還不如說它是一份病曆,是溫尼科特和一大幫精神分析師的病曆,而且是以與溫尼科特全然不同風格撰寫的病曆。如果想要瞭解英國客體關係理論的曆史,想要瞭解以精神分析理論解析早年經曆與其思想形成的關係的方法,這本傳記無疑是一本juejia的教材。
——吳和鳴
中國地質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很好的傳記性作品,在敘事過程中也深刻地闡述瞭溫尼科特的理論和臨床的各方麵。這本書值得嚮精神分析工作者、心理學傢、心理學愛好者推薦。
——徐鈞
全球聚焦心理療法學會(TFI)訓練師、協調員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督導及講師
第一部
第一章 一本書的引言 3
第二章 傢世與早年生活 11
第三章 寄宿中學 22
第四章 劍橋 30
第五章 醫學院 36
第六章 醫院的工作 44
第七章 艾麗斯·泰勒 50
第八章 分析與婚姻 69
第九章 瓊恩·裏維埃爾 76
第十章 剋萊兒·布裏頓 89
第十一章 梅蘭妮·剋萊茵 106
第十二章 瑪麗恩·米爾納 130
第十三章 人類與外在現實的接觸:1945—1952 139
第二部
第十四章 退行:1953—1954 177
第十五章 瑪殊·汗 196
第十六章 “我們分析師想要被吃掉” 207
第十七章 可能殺死精神分析師的病患 219
第十八章 梅蘭妮·剋萊茵、唐納德·溫尼科特與
剋萊兒·溫尼科特 236
第十九章 真我、假我,以及“不溝通的權利” 254
第二十章 更深的旅程 274
第二十一章 女性,男性;存在,行動 294
第二十二章 客體的使用 313
第二十三章 結束,以及開始 340
尾聲 不少於一切 364
注釋 371
附錄溫尼科特生平年錶 409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沉靜的色調,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我之所以選擇它,很大程度上是被“溫尼科特”這個名字所吸引。在我學習心理學的漫長過程中,溫尼科特這個名字如同一盞指路明燈,他的“好的壞媽媽”、“夠好的母親”等概念,不僅深刻影響瞭後世的育兒觀,更對我理解人際關係、情感發展乃至自我認知,都提供瞭全新的視角。我一直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曆、什麼樣的思想,塑造瞭這樣一位獨樹一幟的分析師?他的童年是怎樣的?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他走上瞭精神分析的道路?他對其他學派有什麼看法?這本書,我想,不僅僅是對他學術成就的梳理,更是一次深入溫尼科特內心世界的探索。我期望能在字裏行間,觸摸到他作為一個思想傢的成長脈絡,理解他理論産生的深層根源,或許還能從中窺見他個人生活的點滴,那些隱藏在專業理論背後的、真實的“人”。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去發現那個關於溫尼科特的故事,那個可能比他的理論本身更加迷人的故事。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首先就被它內斂而又不失深度的封麵設計所吸引。對於“溫尼科特”這個名字,我早有耳聞,並且對其在心理分析領域,尤其是在兒童心理學方麵所做齣的貢獻,有著深刻的印象。諸如“全能感”、“轉移性客體”等概念,都是我學習和思考的重要切入點。然而,相比於他那些引人深思的理論,我更渴望去瞭解他本人。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成長經曆,什麼樣的傢庭背景,塑造瞭這位深刻理解兒童心靈的大師?他的人生道路是如何一步步走嚮精神分析的?在他嚴謹的學術探索背後,是否也有著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有過迷茫,有過堅持?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能夠更深入地走近溫尼科特,不僅僅是認識他的理論,更是去理解他這個人,理解他思想的源泉,感受他生命的溫度。
評分我是一個對心理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尤其對那些能夠觸及人性深處、解釋人類行為的理論深感著迷。溫尼科特的名字,我早已在許多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和文章中反復看到,他的許多觀點,比如“夠好的母親”理論,已經深入人心,並對現代育兒觀念産生瞭深遠影響。然而,對於他本人,我卻知之甚少。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打開瞭一扇通往他內心世界的大門。我非常期待能夠藉此機會,深入瞭解他的成長經曆,他的學術思想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以及在那些經典理論背後,他所經曆的個人生活和情感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他的故事,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他的思想是如何與他的生活經曆相互交織,從而更好地把握他的理論精髓。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豐富的細節和深刻的洞察,讓我對溫尼科特有更全麵、更立體的認識。
評分我之所以會對《溫尼科特傳》這個書名産生如此強烈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對“溫尼科特”這個名字所承載的厚重感和神秘感的嚮往。在我學習和閱讀心理學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溫尼科特的名字總是伴隨著那些關於早期人際關係、母嬰互動以及兒童發展的重要概念齣現。他的理論,總能以一種極其細膩而又充滿洞察力的方式,揭示人類情感世界的奧秘。然而,作為一名讀者,我更加渴望瞭解的,是構成這些偉大理論的背後,那個真實的人。他的人生軌跡是怎樣的?是什麼樣的經曆塑造瞭他獨特而又極具影響力的思想?他的童年生活,他的教育背景,他的個人情感經曆,又是如何成為他學術成就的基石?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溫尼科特的世界,去感受他作為一個思想傢、一個醫生、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去發現那些隱藏在理論之外,更加鮮活、更加動人的故事。
評分坦白說,我入手這本書,完全是衝著“傳記”二字。我對人物傳記情有獨鍾,總覺得傳記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能將一個鮮活的個體,從模糊的曆史長河中拉扯齣來,用文字為他勾勒齣清晰的輪廓。而溫尼科特,作為一位在兒童心理學領域有著裏程碑意義的人物,他的生平軌跡,必定充滿瞭值得挖掘的細節。我很好奇,這位以“遊戲”和“過渡性客體”等概念聞名的精神分析師,他個人的童年經曆是如何塑造瞭他的思想?他的傢庭環境,他的教育背景,他對童年創傷的理解,是否都與他自身的經曆息息相關?我更想知道,在那些嚴謹的學術著作之外,他是否也曾有過掙紮,有過睏惑,有過不為人知的挑戰?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將溫尼科特的人生故事,一點一滴地呈現在我眼前,讓我能夠立體地、多角度地去認識他,去理解他,甚至去感受他。我渴望通過這本書,不僅僅是瞭解一個偉大的心理學傢,更是走進一個豐富而獨特的人生。
評分正版,就是有些內容深奧,看不太明白
評分代朋友購買的,應該都滿意吧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不錯的書,有思想和內涵。這本書給人以啓發。
評分心理學分析師的傳記。很好的作品。瞭解思想。
評分很喜歡,京東速度超快!
評分好 好
評分200-100買的,很劃算,買瞭好多!
評分剛開始看覺得看不懂,慢慢看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