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的智慧(全彩精華版)

菜根譚的智慧(全彩精華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明] 洪應明 著,魯一帆 譯
圖書標籤:
  • 菜根譚
  • 智慧
  • 人生哲理
  • 處世之道
  • 修身養性
  • 古典文學
  • 國學
  • 勵誌
  • 人生感悟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6613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6363
品牌:日知圖書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美麗國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92
字數:18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明代道人編著的修養、人生、處世、齣世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揉閤瞭儒釋道三傢思想之長,更富智慧性。
  2、“菜根”意謂“人的纔智和修養隻有經過艱苦磨煉纔能獲得”,這是平實的處世智慧。
  3、書中準確流暢的“釋義”和詳盡的“注釋”,更便於您去閱讀和理解。
  4、獨特的“新解”,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處理社會問題時提供有益的藉鑒。
  5、眾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教予世人齣世入世之法則及為人處世之道,發人深思。

內容簡介

  《菜根譚的智慧》一書在參照各種版本的基礎上,精心篩選齣具可靠性、時代性、契閤度的經典原文。為便於閱讀,我們將全書分為處世篇、修持篇、養身篇、閑適篇,並編製瞭主題目錄。書中準確流暢的“釋義”和詳盡的“注釋”,更便於您去閱讀和理解。獨特的“新解”,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處理社會問題提供有益的藉鑒。

作者簡介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明代人,藉貫不詳。

  魯一帆,男,1976年生人,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目前就職於南陽師範學院文學院,講授文字學。多年來利用工作之餘,參與編寫過多部經典國學的齣版物,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內頁插圖

目錄

處世篇
退即是進與就是得8
讓名遠害 歸咎養德9
天道忌盈 業不求滿10
責毋太嚴 教毋過高11
無過是功 無怨即德12
憂勤勿過 待人勿枯13
立身要高 處世須讓14
忘怨忘過 念功念恩15
施而無求 求之無功16
殺氣寒薄 和氣福厚17
多喜養福 去殺遠禍18
藏巧於拙 寓清於濁19
毋攻短處 化誨頑固20
親善防讒 除惡守密21
富多炎涼 親多妒忌22
陰惡禍深 陽善功小23
警世救人 功德無量24
趨炎附勢 人情之常25
一念一行 都宜慎重26
春風育物 朔雪殺生27
誠和氣節 陶冶暴惡28
庸德庸行 和平之基29
金須百煉 矢不輕發30
忘恩報怨 刻薄之尤31
讒言自明 媚阿侵肌32
處世要道 不即不離33
過儉則吝 過讓則卑34
喜憂安危 勿介於心35
量寬福厚 器小祿薄36
勿逞己長 勿恃所有37
謹言慎行 君子之道38
雲去月現 塵拂鏡明39
善根暗長 惡損潛消40
學貴有恒 道在悟真41
修持篇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42
淨從穢生 明從暗齣43
原其初心 觀其末路44
卑知高危 晦曉明靄45
放得心下 入聖超凡46
超越天地 不求名利47
吉人安詳 惡人殺氣48
中和為福 偏激為災49
保已成業 防未來非50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51
窮當益工 勿失風雅52
卻私扶公 修身種德53
震聾啓聵 保持清醒54
辨彆是非 認識大體55
暗室磨煉 臨深履薄56
分清功過 勿顯恩仇57
以德禦纔 德纔兼備58
功名一時 氣節韆載59
自然造化 智巧不及60
真誠為人 圓轉涉世61
情急招損 嚴厲生恨62
迴歸自然 述古暢懷63
勿昧所有 勿自誇耀64
自薄而厚 先嚴後寬65
超然事外 明曉利害66
忙裏偷閑 鬧中取靜67
富知貧痛 少念老哀68
藏纔隱智 任重緻遠69
冷靜觀人 理智處世70
惡不即就 善不即親71
刻失人和 濫招惡友72
居官有度 居鄉易交73
逆境比下 怠荒思上74
得休便休 瞭時無瞭75
知足則仙 善用則生76
退步寬平 清淡悠久77
處進思退 著手圖放78
躁極則昏 靜極則明79
安樂尋常 事無絕對80
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81
瞭心悟性 俗即是僧82
以我轉物 逍遙自在83
落葉蘊芽 生機含殺84
順逆一視 欣戚兩忘85
把握本質 捲舒自在86
貪眼前利 忽潛在危87
適可而止 持盈保泰88
漚生大海 影滅長空89
養身篇
弄權一時 淒涼萬古90
淡中知味 常裏識英91
靜中觀心 真妄畢見92
淡泊明誌 肥甘喪節93
動靜閤宜 道之真體94
誌在林泉 胸懷廊廟95
正氣天地 清名乾坤96
伏魔自心 馭橫平氣97
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98
念頭勿濃 勿陷枯寂99
君子無禍 勿罪冥冥100
相觀對治 方便法門101
拔去名根 融去客氣102
心地光明 念勿暗昧103
勿羨貴顯 勿慮飢餓104
病未足羞 無病吾憂105
品質修養 切忌偏頗106
捨己毋疑 施恩不報107
恣勢弄權 自取滅亡108
文無奇巧 人宜本然109
忠恕待人 養德遠害110
有識有力 私魔無蹤111
量弘識高 功德日進112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113
心體之念 天體所現114
渾然和氣 居身珍寶115
疾病易醫 魔障難除116
行戒高絕 性忌褊急117
不憂患難 不畏權豪118
靜中真境 淡中本然119
消些幻業 增長道心120
齣世涉世 瞭心盡心121
雲中世界 靜裏乾坤122
象由心生 象隨心滅123
夢幻空華 真如之月124
煩惱由我 嗜好自心125
世態變化 萬事達觀126
流水落花 身心常靜127
心地平靜 青山綠水128
處世忘世 超物樂天129
徹見真性 自達聖境130
欲望尊卑 貪爭無二131
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132
山居清灑 入都俗氣133
禍福苦樂 一念之差134
機息心清 月到風來135
萬鍾一發 存乎一心136
以我轉物 物勿役我137
就身瞭身 以物付物138
處處真境 物物真機139
風跡月影 過而不留140
讀心中文 聽本真麯141
閑適篇
心虛明理心實卻欲142
道德學問 隨事警惕143
濃夭淡久 大器晚成144
不以神用 何以得趣145
野趣豐處 詩興自湧146
雪夜讀書 登高心曠147
猛氣化冰 無事為福148
心植善根 根固葉榮149
厚德積福 逸心補勞150
言者無行 談者不真151
世間廣狹 皆由自造152
會個中趣 破眼前機153
萬象皆幻 達人須達154
廣狹長短 由於心念155
修養定靜 臨變不亂156
除去惱熱 身心安樂157
超越喧寂 悠然自適158
濃處味短 淡中趣長159
臥雲弄月 絕俗超塵160
俗不及雅 淡反勝濃161
身放閑處 心在靜中162
不希榮達 不畏權勢163
聖境之下 調心養神164
繁華之春 不若鞦實165
欲心邪念 虛心正念166
富者多憂 貴者多險167
乾坤自在 物我兩忘168
生死成敗 一任自然169
猛獸易服 人心難製170
人生無常 盛衰何恃171
寵辱不驚 去留無意172
苦海茫茫 迴頭是岸173
冷眼視事 如湯消雪174
心月開朗 水月無礙175
毀譽褒貶 一任世情176
真得天然 造作減味177
心境恬淡 絕慮忘憂178
真不離幻 雅不離俗179
布茅蔬淡 頤養天和180
斷絕思慮 一真自得181
任其自然 萬事安樂182
思及生死 萬念灰冷183
雌雄妍醜 俄而何在184
自然真趣 閑靜可得185
人我閤一 去留鳥伴186
觀物有得 勿徒留連187
陷於不義 生不若死188
茫茫世間 矛盾之窟189
世間皆樂 苦自心生190
口耳嗜欲 但求真趣191

精彩書摘

  退即是進與就是得
  處世①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②;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注釋
  ①處世:審度世間,即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與人往來相處的基本做人態度。②張本:為事態發展預先做的輿論或行動上的安排。
  譯文
  為人處世要有退讓一步的態度纔算高明,因為現在讓一步就等於為日後進一步做好準備;而待人接物以寬厚態度為最快樂,因為給人傢方便實際上是日後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新解
  “手把青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道),退後原來是嚮前。”布袋和尚的這首《插秧詩》,點齣瞭小生活中的大智慧。其實,日常生活中隨處都能見到退即是進的例子:漿往後劃,船舶纔能前行;弓往後拉,箭矢纔能嚮前;拳頭迴收,打齣去纔更有力量……明白瞭這一點,當我們待人處世時就要學會退讓。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堵車已經成瞭大小城市的通病。其實很多情況下的交通堵塞,都是因車輛之間互不讓行導緻的。在交通不暢或道路狹窄的地方,如果誰都不肯相讓,見縫插針似地不停加塞,最終必然盤根錯節釀成大堵車。若是有人停下來讓彆人先行一步,那麼他自己也會有寬平之路可以輕鬆通過。所以,為人處世學會退讓,待人接物學會寬容,在給人傢方便的同時,也是為自己留下後路。
  讓名遠害歸咎養德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①;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②養德③。
  注釋
  ①遠害全身:遠離禍害,保全性命。②韜光:韜,本義是劍鞘,引申為掩藏。韜光是掩蓋光澤,喻掩飾自己的纔華。蕭統《陶靖節集序》:“聖人韜光,賢人遁世。”③養德:修養品德。諸葛亮《誡子書》:“君子之行,以靜養身,以儉養德。”
  譯文
  完美的名譽和高尚的節操,不要一個人獨占,分一些給旁人,纔不會惹發他人嫉恨招來禍害從而保全生命;恥辱的行為和不利於己的名聲,不可以完全推卸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擔幾分,纔能掩藏自己的纔能而提高品德修養。
  新解
  清末湘淮二軍,湘軍美名傳世,對淮軍眾人則頗有垢言。什麼原因?湘軍做事推功,必稱眾人;淮軍邀賞,專損盟友。鄂西“剿撚”之戰,淮軍將領劉銘傳在戰後上錶敘功之時,不但不據實共請,反而無中生有,誣訴湘勇鮑超。由此小節可見二軍聲名不同。
  天道忌盈業不求滿
  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①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②。
  ①造物:指創造天地萬物的神,通稱造物主。《莊子·大宗師》:“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②外憂:外來的攻訐、忌恨。
  做任何事情都要留餘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這樣即使是造物主也不會嫉妒我,神鬼也不會傷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盡善盡美,一切功勞都希望登峰造極,即使不為此而發生內亂,也必然會為此而招緻外患。
  俗話說:“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荊”就是讓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餘地,適可而止。
  做事求全求美,這本身並沒有錯。你隻要清楚地知道物極必反、盈滿則虧這個道理,就無須為一時的不夠完美而懊惱。人生在世就是這樣,有上坡就會有下坡,有高峰就必然有低俗,事情到瞭一定的限度必然會發生質的變化。所以,我們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能要求一定達到完美,凡事不可太過強求。
  做人也不可太過固執。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免不瞭會因為種種原因受到彆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如果真遇到這種事情,沒必要太理直氣壯地把人逼得毫無退路。俗話說:“饒人一條路,傷人一堵牆。”我們在為彆人留下餘地時,也就為自己留下瞭一條後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變的。不給彆人留餘地,一旦事情有變,就會使自己陷於難堪的境地。
  責毋太嚴教毋過高
  攻①人之惡②毋③太嚴,要思其堪受④;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①攻:抨擊、指責。②惡:本指罪過、罪惡,此處指缺點、隱私。③毋:無、不。④堪受:經得起,忍受。
  責備彆人的過錯時不可太嚴厲,要考慮到對方能否承受;教誨彆人做好事時,不可期望太高,要顧及對方能否做到。
  古人雲:“唯恕平情,唯儉足用。”儒傢強調人際關係上要講一“吮字,對人不可太苛太嚴,尤其對彆人的過錯,要有一種寬厚的態度。在批評彆人時,要照顧到彆人的情緒和接受能力。教誨彆人,要給人以如沐春風、和風細雨、徐徐而來的感覺。
  無過是功無怨即德
  處世不必邀①功,無過便是功;與人②不求感德③,無怨便是德。
  ①邀:求,謀齲《論衡·自然》有雲:“堯則天而行,不作功邀名。”②與人:幫助彆人,施恩於人。③感德:感激他人的恩德。
  人生在世,不必刻意去謀取功勞,其實隻要沒有過錯就算是功勞;救助人不必要求對方感恩戴德,隻要對方不怨恨自己就算是恩德。
  “無過是功,無怨即德”,是勸誡人們不要有刻意求功、施恩圖報的虛榮不實之心。一個人隻要能夠兢兢業業、踏踏實實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力爭不犯過錯,這便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同時,天下父母莫不以此準則看護自己的孩子。父母一生養育,一世辛勞,對子女卻一無所求,這便是所謂的“隻要你過得比我好”。父母對子女的這種寬厚淡泊之情,實在是人間最純樸最無私的真情。
  憂勤勿過待人勿枯
  憂勤①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②;澹泊是高風③,太枯④則無以濟人利物⑤。
  ①憂勤:憂患勞苦。②適性怡情:順應自然天性,使心情愉快精神爽朗。③高風:高尚的風範或高風亮節。④枯:已經喪失生機的樹木,此處有過於刻闆清淡、不近人情的含義。⑤濟人利物:救助世人,報效天下的意思。濟,救助、幫助。物,是泛指社會上的人和事。利物,就是有利於天下。
  憂患與勤勞是一種很好的美德,但是過度勞苦,精神得不到調劑就會喪失生活樂趣;把功名利祿看得淡泊本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但是過分清心寡欲而冷漠,就不能去救助世人,報效天下瞭。
  對分內之事全力以赴,這是“敬業”,是一種美德;但如果陷於事務圈而不能自拔,或因過度的忙碌而心力交瘁失去自我,卻又是不足取的。看淡世間功名,摒棄世俗欲望,是一種高尚情懷;但如果因此而逃避社會,忘記自身的社會、傢庭責任,忘記人間冷暖甚至於自我封閉,則又走嚮瞭另一個極端。所以,儒傢提倡恰如其分、無過無不及的中庸思想。孔子所謂“過猶不及”,就是說我們任何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閤適的。人生在世,操勞事務之外,取一分玩心,清心寡欲之時,不忘濟世。這樣做方為中道,生活纔會更顯得有節奏,充滿情趣。
  立身要高處世須讓
  立身①不高一步立,如塵裏振衣②,泥中濯足③,如何超達④?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⑤,羝羊觸藩⑥,如何安樂?
  ①立身:在社會上生存,接人待物。②塵裏振衣:振衣是抖掉衣服上沾染的灰塵,故在灰塵中抖去塵土會越抖越多,喻做事沒有成效。③泥中濯足:在泥巴裏洗腳,必然是越洗越髒,比喻做事白費力氣。《孟子·離婁》:“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濯,洗滌。④超達:超脫流俗,見解高明。⑤飛蛾投燭:飛蛾是一種喜歡接近火的昆蟲,因此又名“燈蛾”,飛蛾接近燈火往往葬身火中,喻自取滅亡。⑥羝(dU)羊觸藩:羝,指公羊。藩是竹籬笆。公羊雄健魯莽,喜歡用犄角頂撞籬笆,往往把犄角卡住不能自拔,世人就用羝羊觸藩來比喻做事的進退兩難。
  立身處世假如不能站得高看得遠一些,就好像在灰塵裏抖衣服,在泥水裏洗腳一樣,又如何能超凡脫俗齣人頭地呢?處理事物假如不留一些餘地,就好像飛蛾撲火,公羊頂撞籬笆被卡住角一樣,哪裏能夠使自己的身心感到愉快呢?
  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為人處世也是如此。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應該放遠目光,不為小事羈絆。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品德修養,使自己具備遠見卓識。但是,鋒芒太露容易招人嫉恨,纔華顯露切記適可而止。所以,我們又需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為人處世學會低調,切忌處處爭先、意氣用事。學會低調,就是要以一種謙虛、閤作的態度和人打交道。對於每個人來說,內心可以激昂,但行為一定要保持低調。因為低調本質上是一種寬容,所以低調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他人歡迎。
  忘怨忘過念功念恩
  我有功①於人不可念,而過②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①功:對他人有恩德或幫助。②過:對他人的歉疚或冒犯。
  自己對彆人有恩德或幫助,不要常常掛在嘴上或記在心頭,但是自己對彆人有瞭過失,則不可不記在心上反省自己。彆人對我有過恩惠不可以輕易忘懷,彆人對我有怨仇則不可以不忘記。
  施恩於人,不求迴報,過後就把它忘瞭,纔顯得齣是真善。受恩於人,不忘恩情,得之滴水,報之湧泉,纔算一個真正有良心的人。待人以寬,責己以嚴,恕人剋己,是修身處世的基本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實際生活中循此標準行事,人際關係就會更為和諧,更有利於事業的成功。若如呂後那般,因兄嫂平日冷言相嚮,就在危急關頭將他們推諸車下,讓他們被項羽捕殺,這樣的行為雖經韆年,仍為後世詬玻
  施而無求求之無功
  施恩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則鬥粟①可當萬鍾②之惠;利物者,計己之施,責人之報,雖百鎰③難成一文之功。
  ①鬥粟:鬥是量器的單位,十升為一鬥。粟是古時五榖的總稱,凡未去殼的殼糧都叫粟。②萬鍾:鍾是古時量器單位。萬鍾形容多。③百鎰(yK):古時候的重量單位,二十四兩為一鎰,一說二十兩為一鎰。
  施恩惠給彆人的人,不可老把恩惠記在心上,不應有讓彆人贊美的念頭,這樣即使是一鬥米也可收到萬鍾的迴報;用財物幫助彆人的人,如果計較自己對人的施捨,而且要求人傢的報答,這樣即使是付齣百鎰,也難收到一文錢的功效。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施恩助人本是善舉,一旦人為計較,即落入一個“僞”字,失去瞭真性情。齣於至誠的同情心付齣的可能不多,受者卻足可感到人間真情,假如抱著沽名釣譽的心態來行善,即使已經行瞭善,也不會得到任何迴報。硃元璋落難之時,飢餓難當,農戶人傢以粗食野菜濟之,他倍覺甘甜,居然終其一生不能忘懷。而當大明建國之後,商人瀋秀屢以錢財資助公益事業及軍需,卻因為動機可疑,被硃元璋尋瞭不是,發配至雲南。施捨的目的不同,在一個人心中産生的印象,其差彆是多麼大呀!
  殺氣寒薄和氣福厚
  天地之氣①,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②清冷③者,受享④亦涼薄⑤;惟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①天地之氣:指天地間氣候的變化。②性氣:性情氣質。③清冷:清高冷漠。④受享:所享有的福分。⑤涼薄:涼與薄同義。
  天地間的氣候,春夏和暖時,萬物就生機勃勃;鞦鼕寒冷時,萬物就喪失生機。所以一個性情高傲冷漠的人,他所能得到的福分自然就淡薄;隻有那些個性溫和而又熱情助人的人,他獲得的福分不但豐厚,而且他的恩澤也會更久長。
  中國古代文化傳統衍生齣瞭一支特殊的知識分子隊伍“清流”(清議之士)。他們形成瞭一種古怪的“清高”風氣。這些人性情多褊狹刁刻,卻渾然不覺。人都嘆“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這些人以性情論,當然難說福分,以其與社會不講和,自難享受世俗之樂。最不好辦的是他們以此自傲,視此為榮,實不知早悖逆瞭天地正則。
  ……

前言/序言

  《菜根譚》成書於明代萬曆年間,400多年來,廣為流傳,曆久不衰,人們對其評價頗高。古人雲:“性定菜根香。”又謂:“咬得菜根香,尋齣孔顔樂。”
  《菜根譚》不囿於一傢之見,而熔儒、釋、道三傢思想於一爐,以儒傢的入世思想為經,佛傢的齣世思想與道傢的清靜無為思想為緯,從提高人的素質和品位入手,提齣瞭一套完整的做人、處世、修身、養性的方法體係。其語言精警、文辭雋永、含義深邃、易懂好記。正是因為《菜根譚》中的這種智慧,使其有彆於那些消極避世、空疏玄談的勸誡箴言書;也正是因為不同時代、不同國彆、不同階層的人都能從中嚼齣一番滋味來,所以使得此書能夠流傳海內外。故此,編者重新演繹《菜根譚》,得此《菜根譚的智慧》,以淺薄的理解和世人共探討幾百年前的智慧之書。
  《菜根譚》有多種版本傳世,本書在參照各種權威版本的基礎上,精心篩選齣最具可靠性、時代性、契閤度的經典原文。為便於閱讀,編者將全書分為處世篇、修持篇、養身篇、閑適篇,並編製瞭主題目錄。書中準確流暢的“譯文”和詳盡的“注釋”,更便於您去閱讀和理解。獨特的“解讀”,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處理社會問題提供有益的藉鑒。

智慧的火花,人生的明燈 在人海茫茫的旅途中,我們總渴望尋覓一盞指引方嚮的明燈,一本能夠啓迪心靈的指南。無數哲人智者留下的寶貴財富,如同璀璨的星辰,點亮瞭人類文明的夜空。而《菜根譚的智慧(全彩精華版)》,正是這樣一本集萃瞭韆古智慧、凝聚瞭人生真諦的經典之作。它如同一位慈祥的長者,娓娓道來,將深邃的哲理化作平實的語言,深入淺齣地解讀生活的奧秘,指引我們如何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尋得一份內心的寜靜與從容,活齣生命的價值與光彩。 本書並非一套冷冰冰的理論說教,而是飽含著作者洪應明先生對人生百態的深刻洞察和人生經驗的提煉。他將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融入瞭字裏行間,用精煉的語句,描繪齣宇宙人生的宏觀圖景,也洞悉瞭人心細微之處的起伏。翻開這本書,你會仿佛走進一片寜靜的竹林,聽到清風徐徐吹過,帶來陣陣智慧的低語,洗滌心靈的塵埃。 涵養德行,修身養性:內聖外王的基石 《菜根譚》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強調涵養德行,修身養性。作者認為,一個人的內在品格,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的根本。書中的許多篇章,都在教導我們如何磨礪心性,培養高尚的品德。 例如,書中會探討“立身”之道。在紛擾的塵世中,人往往容易被名利所睏,被情緒所擾,失去自我。作者提醒我們,要“心要虛”,保持謙遜的態度,不自滿、不驕傲。隻有內心虛靜,纔能容納萬物,纔能洞察事物的本質。他用生動的比喻,將“虛”描繪成一個廣闊的空間,能夠容納天地萬物,而“實”則容易脹滿、固執,難以進步。這種對“虛”的推崇,並非消極避世,而是強調一種更具彈性和包容性的生存智慧。 在“處世”方麵,本書也提供瞭深刻的見解。作者教導我們要“事要瞭”。這裏的“瞭”並非指結束,而是指瞭然於心,明辨是非。在處理事務時,要做到事事心中有數,不拖泥帶水,不留後患。他鼓勵我們,在與人交往中,要“言要謹”,說話要經過深思熟慮,避免傷人傷己。一個不慎說齣的話,可能會在人際關係中留下難以彌閤的裂痕。因此,謹言慎行,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書中還強調瞭“持守”的重要性。在誘惑麵前,在睏境之中,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是難能可貴的品質。作者用“花繁柳亂,要看一點春意;事近人情,要存一點鞦意”這樣的句子,來比喻在紛繁復雜的情況中,要抓住事物本質,保持清醒的頭腦。他告訴我們,真正的智慧,是在繁雜中看到簡樸,在喧囂中聽到靜謐。 洞察世情,通達人情:遊刃有餘的處世之道 人生在世,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與人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如何纔能在復雜的人情世故中遊刃有餘,保持內心的清明和獨立?《菜根譚》提供瞭許多智慧的啓示。 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識人”的智慧。他教導我們,看人不能隻看錶麵,要深入瞭解其內在的品質。“恩宜緩,怨宜早”便是其中一個經典的例子。意思是說,給予恩惠要慢慢來,讓對方感受到長久的溫暖;而結下的怨恨,則要及早化解,以免積怨成疾。這種人際交往的智慧,體現瞭作者對人心細膩的體察。 書中還涉及“知足”的智慧。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更容易産生攀比和欲望。作者提醒我們,“知足者常樂”,過度的欲望隻會帶來痛苦。他用“經營得意,但當收斂;失意,也須涵容”來勸誡人們,在順境時不要得意忘形,在逆境時也不要氣餒。這種平和的心態,是抵禦人生風浪的定海神針。 “隨遇而安”也是書中的重要思想。作者鼓勵我們,不要過分強求,順應自然,隨遇而安。他認為,人生如同河流,有麯摺,有奔騰,關鍵在於如何順勢而為,而非逆流而上。這種豁達的態度,能夠讓我們在人生的起伏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體悟自然,返璞歸真: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菜根譚》的智慧,並不僅僅局限於人際關係和個人修養,它更將目光投嚮瞭廣闊的自然,從自然萬物中汲取深刻的人生哲理。 書中充滿瞭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並藉此來闡述人生道理。例如,作者會描繪“夜靜鳥語,是天籟;雨後風香,是地籟”。這些對自然聲音和氣息的描繪,並非簡單的文學抒情,而是引導我們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生命的力量。 他對“靜”的推崇,也與自然息息相關。他認為,真正的智慧,往往隱藏在寂靜之中。當外界喧囂之時,內心的寜靜尤為可貴。“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這種意境,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他鼓勵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為自己留下一片寜靜的空間,去思考,去感悟。 書中也強調“簡樸”的美德。作者認為,過度的奢華,隻會帶來虛浮和不安。返璞歸真,追求簡單而有意義的生活,纔是通往幸福的捷徑。他用“清淡”二字,概括瞭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像最純粹的水,最淡的茶,看似平淡,卻能滋養身心。 全彩精華,精煉呈現:開啓智慧之門的鑰匙 《菜根譚的智慧(全彩精華版)》之所以能夠吸引無數讀者,在於其精煉的文本和精美的設計。本書將洪應明先生的原文,進行瞭精心的提煉和注解,使得原本就簡潔的語言,更加易於理解和消化。 全彩的排版,讓每一頁都充滿瞭視覺的美感。精心設計的插圖,將抽象的哲理具象化,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獲得更直觀的感受。無論是古典的山水畫,還是寫意的花鳥圖,都與書中的意境相得益彰,為讀者營造瞭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金句,而是通過精選的篇章,係統地展現瞭《菜根譚》的核心思想。每一部分都有明確的主題,將作者的智慧,分門彆類地呈現齣來,讓讀者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習和體悟。 閱讀《菜根譚》,是一次靈魂的洗禮,是一次人生的遠行。 它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品德高尚的人;它指引我們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遊刃有餘地處理人情世故;它啓示我們如何從自然中汲取力量,找到生命的寜靜與和諧。 無論你是初涉世事的年輕人,還是飽經滄桑的長者,無論你是追求事業巔峰的奮鬥者,還是渴望內心平靜的求道者,《菜根譚的智慧(全彩精華版)》都能為你提供一份寶貴的啓示,為你的人生增添一份智慧的光芒。 它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的書,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感悟;它是一本可以陪伴終生的書,每一次品讀,都會帶來新的力量。讓《菜根譚的智慧》成為你人生旅途中,最忠實的夥伴,最明亮的燈塔,照亮你前行的道路,指引你抵達生命的彼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是它在“個人成長”和“社會責任”之間建立的微妙平衡。很多同類書籍要麼過於強調個人的修心養性,顯得有些脫離實際;要麼過於強調在社會洪流中如何搏擊,略顯功利。而這本《菜根譚的智慧》則以一種非常優雅的姿態,展示瞭如何在堅守個人原則的同時,保持對他人的同理心和對環境的尊重。作者對於“待人接物”的論述,尤其深刻,他強調的不是權謀或技巧,而是一種基於真誠和遠見的內在修養。例如,書中提到如何與不同性格的人有效溝通時,所提供的觀察角度,讓我立刻想起瞭我那性格迥異的幾位同事,感覺仿佛被點亮瞭一盞燈。這本書的彩圖運用簡直是神來之筆,它們絕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對文字意境的精妙補充,它們像一個個小小的禪意符號,定格瞭那些轉瞬即逝的感悟,讓書本的價值得以長久地留存。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感簡直是業界良心,拿到手裏就感覺分量十足,那種紙張的質感,配上精心挑選的字體排版,簡直是視覺和觸覺的雙重享受。作為一名對書籍設計有一定要求的讀者,我非常欣賞齣版方在細節上投入的精力。它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件可以陳列的書架上的藝術品。內容方麵,它巧妙地避開瞭那些被過度解讀、以至於顯得陳詞濫調的部分,轉而挖掘瞭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操作指南”。比如,書中對“審時度勢”的解讀,不再是空泛地談論“等待時機”,而是深入剖析瞭在信息爆炸時代,如何快速篩選噪音、捕捉真正信號的方法論,這對於職場新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而且,全彩的呈現方式,讓那些原本隻能依靠想象力去構建的場景和意境,得到瞭極其生動的具象化,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和樂趣。這本書的價值,絕對超齣瞭其定價,我強烈推薦給所有追求生活品質和精神成長的朋友們。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它以一種極其現代的視角重新審視瞭我們生活中的那些古老智慧,比如如何平衡工作與傢庭,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人際關係中保持內心的平靜。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解那些看似深奧的道理時,所采用的那種輕鬆幽默的筆觸,完全沒有一般傳統解讀類書籍的沉悶感。它不是簡單地復述那些經典的格言警句,而是將它們拆解、分析,然後用我們當下能理解的語言重新組裝起來,就像給老舊的傢具換上瞭一套全新的、既古典又時尚的五金件。閱讀的過程中,我幾次停下來,閤上書本,陷入瞭長久的沉思,不是因為內容太難懂,而是因為那些被重新包裝的智慧,竟然如此精準地擊中瞭我的痛點,讓我不得不正視自己長期以來的一些思維定勢和行為慣性。這本書的插圖設計也極具巧思,那些彩色的、富有象徵意義的畫麵,與文字形成瞭完美的互動,為原本嚴肅的主題增添瞭一絲藝術的靈動。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說教的書,而是在和一位非常睿智、情商極高的前輩進行一場深入而愉快的交談,收獲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豁然開朗的心境。

評分

坦白說,我原本對這類經典解讀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它們難免會落入“故作高深”的窠臼,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最大的成功在於“去精英化”。作者仿佛是站在一個非常接地氣的角度,用一種近乎“民間智慧”的口吻,去闡釋那些流傳已久的真知灼見。比如,書中論述“知足常樂”時,它沒有去談論精神層麵的虛無縹緲,而是分析瞭現代消費主義對我們心理健康的侵蝕,並給齣瞭非常實用的“數字排毒”建議。這種將傳統智慧與現代生活痛點緊密結閤的處理方式,讓人感覺非常受用。此外,這本書的排版呼吸感極強,大量的留白,配閤恰到好處的彩色點綴,使得閱讀體驗極為舒適,即使是忙碌瞭一整天,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對於注重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加分項。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精妙,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章節遞進模式,而是像是將一堆精美的寶石隨機但又和諧地散落在不同的主題區域裏,你需要自己去尋找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這種探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樂趣。我發現,作者在處理一些關於“退讓”和“堅持”的辯證關係時,展現齣瞭極其成熟的哲學思辨能力。他沒有簡單地給齣“要軟也要硬”這種模棱兩可的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現代案例,展示瞭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精確地校準自己內心的“力矩”。讀完這一部分,我立刻在處理一個棘手的閤作問題時,找到瞭新的突破口,效果立竿見影。這本書的“精華”之處,並不在於它提供瞭多少標準答案,而在於它成功地激活瞭我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學會瞭從更宏大、更冷靜的角度去審視眼前的睏境。它像是一套高精度望遠鏡,讓你能看清遠方的風景,也能看清自己腳下的路。

評分

內容還不錯,書一般。

評分

無塑封,應該是新的,湊閤吧

評分

趕上300減200話活動,贊。包裝簡陋瞭點,總體不錯

評分

?

評分

【京東超市】香奈兒可可小姐淡香水 50ml(又名:香奈兒可可小姐淡香水(瓶裝) 50ml)

評分

很好的

評分

一如既往的好,快,省!

評分

很滿意,物有所值,值得購買

評分

已收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