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Principles and Pract]

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Principles and Prac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S.O.Kasap(S.O.卡萨普) 著,罗风光 译
图书标签:
  • 光电子学
  • 光子学
  • 光学
  • 半导体
  • 激光
  • 光电器件
  • 光通信
  • 光纤
  • 显示技术
  • 传感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49938
版次:2
商品编码:1184675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外文名称: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Principles and Pract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光电子和光子学领域的经典教材, 主要内容包括光的波动性、 介质波导与光纤、 半导体学与发光二极管、 受激辐射器件――光放大器和激光器、 光电探测器和图像传感器、 光的偏振和调制等。每章除了基本内容外, 还给出了一些附加专题来适当介绍先进技术和产品化光电子器件的实例, 扩大和深化读者对基本内容的理解。本书力求采用尽可能少的数学推导而强调通过物理概念来说明原理, 提供了许多例题和习题, 使得基本概念与实际器件相联系。

  本书可作为光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同时也适合从事相关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和教师阅读。

作者简介

  S. O. Kasap ,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以及加拿大电子材料与器件首席科学家。他于1976年、1978年和1983年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涵盖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许多方面,如光子晶体光纤布拉格光栅、光通信、医疗成像、半导体器件的电气噪声特性等。S.O.Kasap已在国际*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他还是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英国物理学会和英国材料学会的会士。目前,他是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的副主编。

目录

第1章 光的波动性
1.1 均匀介质中光的波动性
1.2 折射率和色散
1.3 群速度和群折射率
1.4 磁场、 辐照度和坡印廷矢量
1.5 斯涅耳折射定律和全反射(TIR)
1.6 菲涅耳方程
1.7 增透膜和介质镜
1.8 光的吸收和复折射率
1.9 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1.10 波的叠加和干涉
1.11 多波干涉和光学谐振腔
1.12 衍射原理
选学专题
1.13 干涉仪
1.14 薄膜光学――薄膜中光波的多次反射
1.15 平板内光波多次反射和非相干波
1.16 光的散射
1.17 光子晶体
习题
第2章 介质波导与光纤
2.1 对称平面介质平板波导
2.2 平面波导中的模间色散和波导色散
2.3 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
2.4 数值孔径 (Numerical Aperture)
2.5 单模光纤中的色散
2.6 色散位移光纤和色散补偿(Dispersion Modified Fibers and Compensation)
2.7 比特率、 色散及电学和光学带宽
2.8 渐变折射率(GRIN)光纤
2.9 光纤的衰减损耗
2.10 光纤的制造
选学专题
2.11 波分复用: WDM
2.12 光纤和DWDM中的非线性效应
2.13 布拉格光纤(Bragg Fibers)
2.14 光子晶体光纤――多孔光纤
2.15 光纤布拉格光栅和传感器
习题
第3章 半导体学与发光二极管
3.1 半导体概念和能带概述
3.2 半导体的统计分布
3.3 非本征半导体
3.4 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半导体: E-k能带图
3.5 pn结原理
3.6 pn结的反向电流
3.7 pn结动态电阻和电容
3.8 复合寿命
3.9 pn结的能带图
3.10 异质结
3.11 发光二极管(LED): 基本原理
3.12 量子阱高亮度LED
3.13 LED材料和结构
3.14 LED的效率和光通量
3.15 LED的基本特性
3.16 光纤通信应用的LED
3.17 荧光粉和白光LED
选学专题
3.18 LED电子技术
习题
第4章 受激辐射器件――光放大器和激光器
4.1 受激辐射、 光子放大、 激光器
4.2 受激辐射率和辐射截面
4.3 掺铒光纤放大器
4.4 气体激光器: He-Ne激光器
4.5 气体激光器的输出光谱
4.6 激光振荡: 阈值增益因子和增益带宽
4.7 光增益曲线加宽及其线宽
4.8 脉冲激光器: 调Q(Q开关)和锁模技术
4.9 半导体激光器原理
4.10 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4.11 量子阱器件
4.12 激光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4.13 稳态半导体速率方程: 激光二极管方程
4.14 单频半导体激光器
4.15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4.16 半导体光放大器
选学专题
4.17 超辐射LED和谐振腔LED: SLD和RCLED
4.18 激光器直接调制
4.19 全息技术
习题
第5章 光电探测器和图像传感器
5.1 pn结光电二极管原理
5.2 肖克莱拉莫定理和外光生电流
5.3 吸收系数和光电探测器材料
5.4 量子效率和响应度
5.5 pin光电二极管
5.6 雪崩光电二极管
5.7 异质结光电二极管
5.8 肖特基结光电探测器
5.9 光电晶体管
5.10 光电导探测器和光电导增益
5.11 基本光电二极管电路
5.12 光电探测器的噪声
5.13 图像传感器
选学专题
5.14 光伏器件: 太阳能电池
习题
第6章 光的偏振与调制
6.1 光的偏振
6.2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光传播现象: 双折射现象
6.3 双折射光学器件
6.4 旋光效应和圆双折射
6.5 液晶显示器
6.6 电光效应
6.7 集成光调制器
6.8 声光调制器
6.9 法拉第旋光效应和光隔离器
6.10 非线性光学和二次谐波产生
选学专题
6.11 琼斯矢量
习题
附录A 高斯分布
附录B 立体角
附录C 基本辐射度和光度学
附录D 重要的数学公式
附录E 部分定义与基本公式
附录F 符号和缩写

前言/序言

  译 者 序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光电子学与光子学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 是从事光电子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知识。光电子学与光子学相关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器件设计、 制造, 对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书译自S.O.Kasap 教授撰写的英文原版经典教材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Second Edition。第二版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全新的修订,引入了许多近年来新的实践范例。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深入浅出, 避免了烦琐的数学推导, 注重物理概念及原理的阐述, 读者学习前无须具备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的数学知识。同时,本书还给出了大量最新研究应用案例, 时代感强。本书的主要内容为: 第1章介绍了光的波动性, 对光的折射率和色散、 群速度和群折射率、 斯涅耳折射定律和全反射、 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波的叠加和干涉及衍射原理等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第2章简单叙述了介质波导与光纤的色散等基本特性及光纤的制造工艺。第3章为半导体学与发光二极管, 对半导体物理学的能带图、 半导体的统计分布、 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半导体、 pn结、 异质结、 发光二极管(LED)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第4章为受激辐射器件——光放大器和激光器, 简要介绍了各种光放大器和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第5章介绍了各种光电探测器和图像传感器的结构、 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第6章为光的偏振与调制, 对光的偏振、 旋光效应、 双折射、 液晶显示、 电光效应、 光调制、 非线性光学和二次谐波产生等光学现象和效应进行了阐述。同时在各章后补充部分以选学专题的形式给出了可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议题。

  S.O.Kasap教授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电气工程系资深教授和加拿大电子材料与器件首席科学家, 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本书受到广大师生和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好评, 同时发行了第二版的国际版, 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本书译者罗风光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任院长, 从事光电子、 光通信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973、 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承担了本科生、 研究生的《光电子学导论》、 《半导体物理》、 《信息技术导论》、 《光通信与光交换技术》、 《光网络技术与器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 为本书的翻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 得到了博士生杨柳, 硕士生贺成、 杨东堂、 敬泽安、 丁露、 徐赐坚、 李可的大力帮助, 特别是硕士生贺成参与了本书的初译、 多次修改及审定工作,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在本书的翻译工作期间给予的无私帮助和理解支持。

  由于译者的水平有限, 加之时间较为仓促, 本书的翻译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 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译 者

  2015年11月

  前 言

  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2年以前。当时本书作为简明教材供三年制工程学或应用物理学本科学生使用。 本书强调定性的解释并主要依赖于直观推导过程。最终结果是, 本书第一版被用于四年制选修课程, 甚至用于研究生光电子课程。因此, 许多在该层次教课的教师迫切需要更好的推导过程, 更加严格、 更好的解释, 当然也需要更多的专题与问题。我们不止一次察觉到, 第一版中一些直觉上简单的推理是有问题的, 因此第二版本质上几乎是从头到尾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它将更加严谨、 更好地阐释问题, 但在数学细节上不会有过多赘述。新版引入了许多新的激动人心的实践范例及大量新的问题。考虑到12年间该领域发生的很多变化, 本书也必须完全现代化, 把这些年的研究进展囊括到本科课程中。

  第二版中的特点、 变化及修订

  第二版是完全不同于第一版的修订版, 对于书中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特性扩充和加强。● 所有章节都完全重新修订和扩充。

  ● 所有章节都加入大量光子学领域的现代专题。

  ● 本书增加了适用于高级课程或者可供两学期使用的选修专题。

  ● 各章节中加入了更多新的范例和题解, 章节的结尾加入了许多实用的习题, 这些习题涵盖了基本概念到构建更高级的应用。

  ● 为了更好地阐释概念, 第一版中的图示及插图几乎全部修订和重绘了。

  ● 为了更明确地传达概念, 第二版增加了大量新的图示说明。

  ● 为了增加本书的可读性并展示典型的现代光子/光电子器件, 第二版适当插入了很多照片。

  ● 第一版第7章关于太阳能光伏的内容作为一个选修专题合并到新版的第5章, 这样可以涉及更多与光子学有关的专题。

  ● 书中避免了高级、 复杂的数学推理, 取而代之的是重点强调概念及工程应用。

  ● 给出了光子学中有用的和基本的方程并进行了解释, 且应用于范例和习题中, 从而让学生对器件的这些典型值具有更好的理解。

  ● 应读者要求, 为避免过多重复, 在第二版中尽量避免了很多交叉引用, 从而使各个章节能被跳过。

  ● 新版更多强调实践及工程范例, 谨慎考虑到大多数大学在本科层次已经开设了各种光子学/光电子学课程。

  ● 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广泛使用PPT展示教学促进了第二版的发展。PPT幻灯片使用了多彩的图文演示, 包括附加的彩色图片。附加的幻灯片能突出显示基本的概念和公式, 并提供了大量的范例和题解。老师可以通过与出版商联系来获取本书的PPT。

  ● 第二版同样在广泛使用的《教师专用版解决方案手册》中获得帮助, 该手册可通过与出版商联系来获取。 第二版继续作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系列课程的第一门课程, 可开设成为半学期或者一学期的课程, 适用于电气工程、 工程物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大三或者大四本科生。结合选修部分专题, 第二版还可以作为研究生阶段的入门教材。通常适用于不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学生。尽管第二版中提及麦克斯韦方程组以让学生有所了解, 但麦克斯韦方程组很少涉及原理的推导过程。第二版适用于已有一年或者两年基础物理和现代物理学习基础的学生, 学生大致了解几何光学、 干涉和衍射等基本概念, 而不知道菲涅耳方程及群速度和群折射率的概念。通常光电子学课程开设在半导体器件课程之后, 或者两者同时开设。也许在与基本半导体科学相结合的课程中, 学生将会接触基本的量子力学概念。

  在第二版中, 大多数专题首先给出定性解释, 从而使读者在数学推导之前理解基本概念。在数学知识方面, 我们引入了矢量、 复数和偏微分的方法, 但没有涉及傅里叶变换。一方面, 第二版需要涉及尽可能多的内容。但在另一方面, 专业工程认证要求学生能够解决数值问题并能够进行“设计计算”。在编纂本书过程中, 我尽量照顾到工程学位认证的要求。但是要解决数值问题, 提供设计计算并导出每个方程, 又不让课本篇幅扩展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 在舍弃了很多专题的同时也涉及了更多其他的专题, 毫无疑问, 我个人的取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本书。

  我还要感谢两位特别的同事的意见和帮助, 他们分别是多伦多大学的Harry Ruda和蒙特利尔工程学院的Raman Kashyap。 我们认识很久了, 这两位绅士阅读了很多手稿, 并在最终的版本中提出了宝贵建议。

  没有一书是完美的, 我只能在读者的参与下不断改进、 完善, 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尽管无法逐一回复评论和建议, 我确实会阅读所有的邮件信息并采纳好的建议和意见。 实际上第一版就有很多教师写信帮我指出一些改进方案, 以及很多我个人无法完全消除的错误, 希望第二版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个经典的古老格言这样说(有点意译):“一个好的图抵得上一千字, 但糟糕的图需要一千字来解释。”我用了一个称为“帆布”(Canvas)的软件包尽可能清晰地绘制第二版中几乎所有的艺术线条图, 如果有错误都是我的过失, 如果发现图表有误请给我发邮件。所有第三方图片和照片都经过授权, 非常感谢培生教育集团能从版权持有人那里帮我认真获取这些授权。如果对第二版还满意, 甚至期待第3版, 请直接将评价和推荐发给培生高等教育集团的电气工程主管编辑, 地址是:One Lake Street, Upper Saddle River, NJ 07458, USA。要让我们听到您的心声, 这是最好的方式了。

  萨斯卡通(Saskatoon)(2012年3月)


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 简介 《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是一本面向物理、工程及相关领域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权威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基本原理,并重点介绍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实践应用。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一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 核心内容 本书从最基本的光的性质和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器件设计与系统集成。 光的基本性质与传播: 详细阐述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介绍了光波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基本现象,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包括折射、全反射等。这部分内容为后续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奠定了基础。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作为光电子学核心内容,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 发光器件: 深入探讨了发光二极管(LEDs)和激光器(Lasers)的发光机理,包括PN结的发光、半导体材料的选择、能带结构的影响、注入与复合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激光器(如异质结、量子阱、量子点激光器)的特点和应用。 光探测器件: 详尽阐述了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s)、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s, PMTs)、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s, APDs)等光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电导效应、光伏效应、载流子产生与收集、响应速度、量子效率等关键参数。 光调制与开关器件: 介绍了利用电光效应、声光效应、磁光效应等实现光信号调制的原理和器件,如电光调制器、声光调制器等,以及光开关的构建原理。 太阳能电池: 详细讲解了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光伏转换原理、不同类型电池(如PN结太阳能电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性能,以及提高效率的途径。 光子学原理与器件: 引入了光子学的概念,强调对光子作为基本粒子的研究和利用。 光纤通信: 详细介绍了光纤的结构、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模式理论、色散、衰减),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源、调制、光纤传输、光放大器、光检测、解调),讨论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特点及其在长距离通信和短距离通信中的应用。 集成光电子学: 介绍了平面光波导(Planar Waveguides)、集成光器件(如波导、耦合器、分束器、调制器、探测器)的设计与制造,以及如何将多种光电子器件集成到单一芯片上,实现小型化、高性能化的光电子系统。 非线性光学: 探讨了光与物质在强光作用下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如二次谐波产生(SHG)、三次谐波产生(THG)、自聚焦、光克尔效应等,及其在光通信、光计算、光谱学等领域的应用。 光子晶体: 介绍了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带隙结构、光子带隙引导等原理,以及其在光限制、光开关、新型激光器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光电子与光子学在各领域的应用: 通信系统: 深入分析了光电子技术在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光通信中的关键作用,包括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架构设计等。 显示技术: 介绍了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微显示器等基于光电子原理的显示技术,以及其工作机制和发展趋势。 成像与传感: 阐述了CCD、CMOS等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光电子技术在医学成像(如内窥镜、CT)、工业检测、遥感、生物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信息存储: 讨论了光盘存储(CD、DVD、Blu-ray)的原理,以及新兴的光存储技术。 医疗保健: 介绍了光动力疗法、激光手术、光诊断等医疗应用。 新能源: 重点关注太阳能电池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地位和发展。 工业应用: 包括激光加工(焊接、切割、打标)、光测量、光导航等。 特色与亮点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不仅提供了深入的理论讲解,还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内容组织结构清晰,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系统,层层递进,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 数学模型与仿真工具: 提供了必要的数学模型和方程,帮助读者理解器件性能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鼓励读者结合仿真工具进行深入研究。 前沿技术的介绍: 触及了如量子点、光子晶体、超材料等前沿技术,展现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高质量的图表和插图: 大量精美的图表、示意图和照片,直观地展示了器件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和理解性。 《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是一本集知识性、系统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经典教材,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和掌握光电子学与光子学领域所需的全面知识体系,是该领域从业者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所呈现的知识体系,与其说是“原理与实践”,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光电世界探索之旅。我是一名对科学充满好奇的爱好者,并非科班出身,但这本书却能让我沉浸其中。我被书中对光学现象的生动描述所吸引,比如光的干涉、衍射,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这些看似抽象的现象是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影响的。 我对书中关于全息成像的章节尤其着迷。作者不仅解释了全息的基本原理,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全息图及其制作方法。读完这一章,我感觉自己仿佛能亲手“捕捉”光影,创造出三维的图像。书中对非线性光学现象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如此复杂而有趣。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光存储和光计算的初步构想,这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我是一名希望系统学习光电子学知识的退休技术人员,但我的基础相对薄弱。《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以其清晰流畅的语言,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技术概念。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物理直觉的培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帮助我建立起对物理现象的直观感受。例如,在讲解光的偏振时,书中用到了“光波像一条绳子在不同方向上摆动”的比喻,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偏振的含义。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关于光学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这让我对材料科学与光电子学的交叉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所提供的知识,与其说是“原理与实践”,不如说是一次对光电产业发展脉络的深入回溯与前瞻。我是一名对科技史和产业发展感兴趣的观察者。《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让我得以窥见光电子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又如何不断演进。 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关键技术突破的提及,让我对这项科学的演进有了更宏观的认识。我了解到,每一个重大的发明都离不开前人的积累和探索。例如,在介绍半导体激光器时,书中简要回顾了晶体管的发明以及PN结理论的建立,这让我明白,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书中对未来光子学发展方向的展望,也让我对这项技术的潜力充满了好奇。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用耐心和智慧引领你穿越光电的迷宫。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概念之间联系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时,会感到它孤立存在,难以理解其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会巧妙地将新知识点与之前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在讲解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时,作者会回顾并深化前面关于受激辐射和能量跃迁的论述,让我能更清晰地理解激光器为何能够产生相干性如此之好的光束。 书中在分析各种光电器件时,非常注重其物理机制和性能参数之间的权衡。作者不会简单地告诉你一个器件是什么,而是会深入剖析它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比如,在介绍光电二极管时,书中详细分析了其响应时间、量子效率、暗电流等关键参数,并且还会解释这些参数如何受到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这让我明白,工程设计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的过程。我曾一度对某些器件的局限性感到沮丧,但阅读完相关章节后,我反而更能理解和欣赏工程师们的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让我印象深刻。我是一名研究生,之前接触过一些光电子学的入门书籍,但总感觉不够系统。《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则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从基础的光学原理到前沿的光子学技术,几乎无所不包。我特别欣赏它对光子晶体、表面等离激元等现代光子学概念的引入。这些内容虽然相对较新,但作者并没有回避,而是用清晰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进行解释,让我能够初步领略到这些新兴领域的魅力。 而且,这本书在数学推导上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它既没有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堆砌大量的复杂公式,也没有完全忽略数学的重要性。书中在必要的地方提供了详细的推导过程,但同时也会用文字来解释公式的物理意义,帮助读者理解。我曾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一个关于衍射效率的公式,但在书中,作者通过引入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并结合图形解释,我茅塞顿开。这种数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让我在掌握理论的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思维。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光电世界的一扇新大门!作为一名初涉光电子学领域的学生,我一直被各种复杂的概念和公式搞得晕头转向。然而,《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以其清晰的逻辑和循序渐进的讲解,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艰深的数学推导,而是从最基础的光的本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等概念讲起,一点点地引导读者进入更深的层次。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半导体基础知识的阐述,例如能带理论、PN结的形成等等,这些内容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图示来解释,即便是像我这样没有扎实物理背景的读者,也能很快理解。 更令人称赞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大量的“实践”融入其中。每一个理论概念的提出,都紧跟着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在讲解LED的发光原理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不同半导体材料的能隙如何决定发光颜色,还通过分析LED的内部结构和外围电路,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同LED的亮度和效率会有差异。我甚至可以对照书中的描述,自己动手分析家里旧的LED灯珠,这带来的成就感是无法比拟的。书中还提供了不少实验指导和仿真案例,虽然我还没有机会全部实践,但光是阅读这些部分,就让我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精髓,与其说是“原理与实践”,不如说是一套关于如何“驾驭光”的行动指南。我是一名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开发者。《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为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不同光电器件在实际应用中的“调优”技巧。例如,在介绍光电耦合器时,书中不仅解释了其工作原理,还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实际电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速率、隔离电压等参数。书中还对常见的光电器件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排查方法,这对于我进行产品调试非常有价值。我甚至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提高器件性能的“隐藏技巧”,这让我在实际工作中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所带来的信息量,与其说是“原理与实践”,不如说是一场关于光子世界的“感官盛宴”。我是一名艺术家,对视觉和光影有着天然的敏感。《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以其丰富的图示和生动的描述,让我得以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光。 我被书中对光学现象的艺术性解读所吸引。例如,在讲解光的全反射时,书中用到了“光线像一位舞蹈家,在遇到特定角度的边界时,选择沿着边界滑动,而非穿透”的形象比喻,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书中对色彩的产生和传播的分析,也让我对色彩的物理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对于我未来的创作非常有启发。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沉甸甸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光电问题的“利器”。我是一名在职的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光相关的技术难题。《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用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各种光电器件的性能参数的详细解读,以及如何根据应用需求进行器件选型的指导。 我曾经在选择一款光电传感器时感到困惑,不同厂商提供的参数五花八门。但自从阅读了这本书关于光电探测器的章节,我对于量子效率、响应时间、噪声等关键参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产品的优劣,并做出明智的决策。书中还提供了不少关于光电器件集成和封装的建议,这对于我进行产品设计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光电子学和光子学的复杂工艺细致地展现在我面前。我是一名正在准备毕业设计的学生,急需能够提供实际指导的书籍。《光电子学与光子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它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像是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操作手册。在关于光纤通信的部分,书中不仅解释了光纤的结构和传输原理,还详细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分类、工作方式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器件的性能评估和比较。比如,在讲解光电探测器时,书中就列举了多种探测器(如PN结探测器、PIN探测器、雪崩光电二极管等),并从响应度、噪声等效功率、带宽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种系统性的比较,让我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器件。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器件的封装和集成也进行了讨论,这对于我设计实际的电路板非常有启发。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很好,正版就是好

评分

书不错,应该是正版吧

评分

不错,跟原版有些疏漏,应该是翻译问题

评分

这个说实话,京东买书挺贵

评分

科研工作需要,基础的基础

评分

该书值得购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评分

订单金额跟发票金额对不上,导致我无法报销,全部给最低分

评分

科研工作需要,基础的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