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全圖鑒

中草藥全圖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溫玉波,李海濤 編
圖書標籤:
  • 中草藥
  • 藥用植物
  • 中醫藥
  • 傳統醫學
  • 植物圖鑒
  • 藥材
  • 養生保健
  • 自然醫學
  • 本草
  • 健康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37426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016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圖解經典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544
字數:462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老祖宗留下的珍貴醫藥學遺産,業內專傢認真校正、深入解讀,大量經典驗證古方全公開,通俗易懂,實圖對照,中醫藥學寶庫帶迴傢。

  1.資料充實,解讀精到

  書中對中國藥典資料加以淬煉,涉及512種中藥材的全方位資料,同時按藥性功效劃分18類,易查易用。

  2.實圖呈現,實用為主

  大量高清中草藥植株、成品實圖,收入瞭數百個中醫書原方以供參考。

  3.原汁原味,中西結閤

  遵照中醫傳統和古籍原意解讀,通俗易懂,也融入瞭現代專業藥物知識與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本書結閤《本草綱目》等多部藥典,收錄現實生活中所常見的中草藥512種,按藥性功效劃分18大類,配閤大量高清藥用植物、藥材及手繪彩圖,詳細介紹瞭不同中草藥的性味、來源、成分、植物形態、生長特性、采集方法、藥材性狀、藥理作用、藥用功效、用法用量、方劑選用等相關專業藥物知識,便於人們隨時查找、閱讀和研究。

目錄

1 解錶類

辛溫解錶藥

16 麻黃

17 紫蘇葉

18 生薑

19 防風

20 羌活

21 白芷

22 辛夷

23 鬍荽

24 檉柳

25 鵝不食草

26 桂枝

27 香薷

28 心葉荊芥

29 槁本

30 細辛

31 蒼耳子

32 蔥白

33 火索麻

34 牛至

辛涼解錶藥

35 薄荷

36 蟬蛻

37 菊花

38 葛根

39 淡豆豉

40 牛蒡子

41 桑葉

42 柴鬍

43 升麻

44 浮萍

45 五色梅

46 大葉桉葉

2 清熱類

清熱瀉火藥

48 石膏

49 知母

50 蘆根

51 竹葉

52 淡竹葉

53 蓮子心

54 熊膽

55 鴨蹠草

56 梔子

57 夏枯草

58 決明子

59 榖精草

60 蘿芙木

61 球蘭

62 野牡丹

63 苦丁茶

64 無花果

清熱解毒藥

65 金銀花

66 連翹

67 大青葉

68 闆藍根

69 青黛

70 貫眾

71 蒲公英

72 紫花地丁

73 蚤休

74 木芙蓉葉

75 野菊花

76 韆裏光

77 四季青

78 魚腥草

79 金蕎麥

80 穿心蓮

81 半邊蓮

82 半枝蓮

83 白花蛇舌草

84 紅藤

85 敗醬

86 土茯苓

87 白蘞

88 白頭翁

89 馬齒莧

90 秦皮

91 鐵莧

92 地錦草

93 山豆根

94 馬勃

95 橄欖

96 餘甘子

97 金果欖

98 硃砂根

99 木蝴蝶

100 土牛膝

101 胖大海

102 腫節風

103 綠豆

104 玉簪花

105 馬鞭草

106 七葉一枝花

107 杠闆歸

108 醉魚草

109 羊蹄

110 狗牙花

111 山芝麻

112 馬蹄蕨

113 鬼燈籠

114 落葵

115 金絲桃

116 木藍

117 蝴蝶花

118 虎掌草

119 龍葵

120 八角蓮

121 八角金盤

122 蛇莓

123 臭牡丹

124 仙人掌

125 杉木

126 鐵綫草

清熱燥濕藥

127 黃芩

128 黃連

129 黃柏

130 龍膽

131 苦參

132 白鮮皮

133 椿皮

清熱涼血藥

134 鮮地黃

135 玄參

136 牡丹皮

137 赤芍

138 紫草

139 水牛角

140 扶桑花

141 吊竹梅

142 虎耳草

143 崗梅根

144 火炭母草

145 山甘草

清虛熱藥

146 青蒿

147 白薇

148 地骨皮

149 銀柴鬍

150 鬍黃連

3 瀉下類

攻下藥

152 大黃

153 芒硝

154 番瀉葉

155 蘆薈

潤下藥

156 火麻仁

157 鬱李仁

158 鬆子仁

峻下逐水藥

159 甘遂

4 祛風濕藥

祛風濕散寒藥

166 獨活

167 川烏頭

祛風濕清熱藥

187 防己

188 馬錢子

189 雷公藤

5 化濕類

212 藿香

6 利水滲濕類

利水消腫藥

222 茯苓

232 黃花稔

利尿通淋藥

233 車前草

234 滑石

235 關木通

236 通草

237 瞿麥

238 地膚子

239 海金沙

利濕退黃藥

252 茵陳

7 溫裏類

260 附子

261肉桂

8 理氣類

274 陳皮

消食類

298 山楂

10 驅蟲類

306 使君子

307 苦楝皮

308 檳榔

309 南瓜子

310 鶴虱

311 榧子

312 雲實

11 止血類

涼血止血藥

314 大薊

化淤止血藥

332 花蕊石

333 韓信草

334 蓮花

335 薯莨

336 地菍

337 小連翹

收斂止血藥

338 白及

溫經止血藥

347 艾葉

348 炮薑

12 活血化淤類

活血止痛藥

350 川芎

活血調經藥

356 丹參

357 紅花

358 桃仁

活血療傷藥

368 土鱉蟲

369 蘇木

370 骨碎補

371 血竭

372 劉寄奴

373 接骨木

破血消癥藥

374 莪術

13 化痰止咳平喘類

溫化寒痰藥

380 半夏

381 天南星

382 白附子

清熱化痰藥

388 前鬍

389 桔梗

395 天竹黃

止咳平喘藥

406 苦杏仁

407 蘇子

14 安神類

重鎮安神藥

420 硃砂

421 磁石

養心安神藥

425 酸棗仁

15 肝息風類

平抑肝陽藥

432 石決明

433 珍珠母

434 牡蠣

息風止痙藥

439 羚羊角

440 牛黃

441 鈎藤

442 天麻

16 補虛類

補氣藥

448 人參

449 西洋參

450 黨參

451 太子參

452 黃芪

補陽藥

461 鹿茸

462 巴戟天

463 淫羊藿

464 仙茅

465 補骨脂

466 益智

補血藥

481 當歸

482 熟地

483 白芍

484 何首烏

485 阿膠

486 龍眼肉

補陰藥

487 北沙參

488 南沙參

489 麥門鼕

490 天門鼕

17 收澀類

止汗藥

504 麻黃根

505 浮小麥

506 糯稻根須

斂肺澀腸藥

507 五味子

508 烏梅

509 罌粟殼

固精縮尿止帶藥

514 山茱萸

18 其他類

開竅藥

522 麝香

523 冰片

524 石菖蒲

525 蟾酥

526 安息香

湧吐藥

527 常山

528 瓜蒂

529 膽礬

殺蟲止癢藥

530 雄黃

531 硫黃

532 白礬

533 蛇床子

精彩書摘

  竹瀝

  彆名:竹汁、淡竹瀝、竹油。

  來源: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莖用火烤灼而流齣的液汁。

  成分:本品含愈創木酚等酚性成分、甲酸等酸性成分、榖氨酸及糖類等。

  植物形態: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竿高6~18米,直徑5~7厘米,成長後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及籜環均甚隆起。籜鞘背麵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籜及其螿毛均極易脫落;籜葉長披針形,有皺褶,基部收縮;小枝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厘米,次脈6~8對,質薄。穗狀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穎1或2片,拔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錶麵微毛;內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鱗被3至1枚或缺如,披針形;花藥在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於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柱頭3枚,呈掃帚狀。筍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生長特性:生於山坡、路旁或栽培,主産於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采集方法:取鮮竹竿,截成30~50厘米長,兩端去節,劈開,架起,中部用火烤之,兩端即有液汁流齣,以器盛之。

  藥材性狀:為青黃色或黃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氣。以色澤透明者為優。

  藥理作用:本品有明顯的鎮咳、祛痰作用。

  藥用功效:清熱滑痰、鎮驚利竅,治中風痰迷、肺熱痰壅、驚風、癲癇、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

  用法用量:內服:衝服,50~100剋;入丸劑或熬膏。

  ……

前言/序言

  中草藥是由自然界中獲取的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髒、皮、骨、器官)以及礦物藥的總稱,因其中以植物藥居多,所以人們常通稱為中草藥。

  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現存有12000多種藥用植物,其中有5000多種在各地被廣泛使用。中草藥有“四氣五味”之說,“四氣”即藥性的寒、熱、溫、涼,而“五味”即藥物的辛、酸、甘、苦、鹹。韆百年來,中國人世代沿襲著藉助中草藥來養身療疾的傳統,並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人們在實踐中不斷積纍的中草藥經驗,已逐步發展、完善成為瞭一門獨立的學科——本草學。

  曆史上無數的醫學傢、藥物學傢嘔心瀝血,他們所編纂的大量醫藥典籍成為世人攀登醫藥學巔峰的石階,為中草藥知識的普及與應用引領方嚮。東漢時的《神農本草經》和明代的《本草綱目》更是博采眾長,是我國重要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書中載藥365種,其中包括252種植物藥、67種動物藥和46種礦物藥,又按藥性和功用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由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載藥高達1892種,收錄醫方11096個、繪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作為中國醫藥寶庫中的珍貴遺産,對人類醫學産生瞭極為深遠的影響。

  為瞭讓人們更全麵、更清晰、更透徹地瞭解中草藥知識,本書結閤《本草綱目》等多部權威藥典,對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詳細資料及實圖加以匯集、辨識,以便於人們隨時查找、閱讀和研究。書中收錄各類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512種,按各種中草藥的藥性功效,分為解錶、清熱、理氣、消食、補虛等18大類,詳細介紹瞭不同中草藥的性味、來源、成分、植物形態、生長特性、采集方法、藥材性狀、藥理作用、藥用功效、用法用量、方劑選用等專業藥物知識。同時,配以1000多張高清藥用植物、成品藥材實圖及手繪彩圖,近距離展示中草藥的真實麵目。原汁原味,收錄數百個古醫書原方以供選用、參考;中西結閤,在運用傳統中醫理論解讀中草藥藥理藥性的同時,也附加瞭大量中草藥的現代研究成果,讓讀者獲得更充實、更實用、更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本書具有一定的學術和實用價值,但由於文獻資料浩如煙海,編者水平有限,編寫過程中難免有疏漏之處,還請廣大讀者海涵、斧正。



《草木集萃:尋常巷陌的生命密碼》 在這座被鋼筋水泥包裹的城市中,我們或許早已忘記,腳下這片土地,以及生長於其上的萬物,曾是祖輩賴以生存的根基,是智慧的源泉。本書並非一本刻闆的植物圖譜,更非一部枯燥的藥理大全。它是一次深入尋常巷陌、田間地頭的生命探索,一次觸碰大地脈搏的感悟之旅,一次對那些被遺忘的綠色寶藏的深情迴望。 我們將在初夏的微風中,探訪那些悄然綻放於屋簷角落的野花,它們或許沒有名貴的姿態,卻承載著時間的溫度和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將撥開雜草叢生的籬笆,去尋找那些默默無聞的草本植物,它們的名字或許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記憶深處,但它們蘊含的能量,卻從未停止過對這片土地的滋養。 書中,我們將用最樸實的語言,描繪它們的模樣,記錄它們的生長習性,分享它們的獨特之處。你或許會驚嘆於蒲公英隨風飄散的堅韌,看到它如何將希望播撒到每一個角落;你或許會好奇路邊不起眼的狗尾巴草,原來它在古老的傳說中,曾有過怎樣的意義;你或許會發現,那些被視為“雜草”的植物,竟有如此細膩而迷人的紋理,它們在不經意間,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們不會拘泥於繁復的分類術語,而是力圖還原它們最本真的生命狀態。我們將跟隨季節的更迭,觀察它們如何從嫩芽舒展到繁茂,再到歸於沉寂。我們會留意它們與昆蟲、鳥類之間的微妙互動,感受這個微觀世界裏生命的和諧與平衡。 本書的每一頁,都飽含著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珍視。我們相信,即使是最平凡的生命,也自有其存在的價值和不凡的故事。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細緻的觀察和真誠的記錄,喚醒你內心深處與自然的連接,讓你重新審視身邊那些被忽視的綠色生命。 想象一下,當你在散步時,不再是匆匆而過,而是停下腳步,辨認齣路邊那株曾經被你忽略的植物,迴想起它在書中的描述,感受到一種奇妙的親切感。當你在廚房裏,看見熟悉的食材,卻能聯想到它在野外的姿態,以及它所蘊含的樸素力量,你會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原來如此簡單而豐富。 《草木集萃:尋常巷陌的生命密碼》是一本屬於所有熱愛生活、對自然充滿好奇的人的書。它適閤那些渴望在喧囂中尋找一份寜靜,在平凡中發現一份驚喜的人。它沒有艱澀的理論,沒有復雜的圖錶,隻有一顆真誠探索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讓我們一起,重新走進這片被遺忘的綠色天地,聆聽草木低語,感受生命的力量,解鎖那些隱藏在尋常巷陌中的,最動人的生命密碼。在這裏,你將不僅僅是閱讀,更是體驗,是感受,是與大自然的一次溫暖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常年與草藥打交道的人,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滿足我偶爾查閱辨識需求,又能讓我深入瞭解中草藥背後故事的書籍。《中草藥全圖鑒》光聽名字就讓人充滿期待,它的封麵設計也十分吸引人,那種樸實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感覺,仿佛一股清新的藥草香撲鼻而來。我一直覺得,中草藥不僅僅是用來治病的藥材,它們更是大自然的饋贈,蘊含著古老的智慧和神奇的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這片藥草的海洋,讓我看到那些形態各異、功效神奇的草本植物,瞭解它們是如何在自然界中生長的,它們又有著怎樣的生命周期。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草藥采集、炮製以及儲存的實用知識,這些都是我在實際操作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另外,我也希望能夠瞭解到一些關於中草藥的民間傳說和曆史故事,這些往往能讓我在使用和認識草藥時,多一份敬畏和親切感。畢竟,每一個草藥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正是它們靈魂的體現。總而言之,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認識中草藥,將這份自然界的寶藏,更好地融入我的生活,讓這份古老的智慧,煥發齣新的生命力。

評分

在我看來,中草藥不僅僅是藥物,它們更像是大自然的“醫生”,默默地守護著我們的健康。《中草藥全圖鑒》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厚重感,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這些神奇的植物。我希望它不僅僅羅列齣草藥的名稱和圖片,更應該對每一種草藥的生長環境、産地分布進行詳細的說明。例如,它通常生長在哪裏?是山坡、田野還是水邊?在不同的地區,它的形態或者功效會不會有差異?我希望書中能夠給齣一些生動的描述,讓我仿佛能親臨其境,感受草藥生長的自然氣息。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每種草藥的藥理作用,從更科學的角度解釋它們為何能夠治療某些疾病,其內在的化學成分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如果還能提及一些關於草藥的現代藥理研究成果,比如最新的科學發現,那將極大地提升我對這些傳統瑰寶的認知。另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強調一些草藥的炮製方法對於其藥效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炮製來最大化地發揮草藥的功效,同時避免一些潛在的副作用。

評分

最近總覺得身體有點小毛病,想著是不是可以從中草藥裏找找靈感。朋友推薦瞭《中草藥全圖鑒》,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對這個主題一直挺感興趣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百科全書一樣,把各種常見和不常見的中草藥都介紹得明明白白。重點是,我希望它能夠有高清、準確的圖片,這樣我纔能在野外或者市場上不至於把它們認錯瞭。畢竟,認錯草藥可能後果很嚴重。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說明每種草藥的形態特徵,比如葉子的形狀、花朵的顔色、果實的模樣,甚至莖乾的質地,這些細節能幫助我建立起直觀的認識。除瞭外形,我更關心它們的功效和主治。我希望能夠看到清晰的說明,比如“用於治療XX疾病”、“具有XX效果”,並且最好能有一些簡明的用法用量建議,雖然知道不能替代專業醫生的診斷,但作為參考也是極好的。而且,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毒性中草藥的警告和識彆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知識。如果還能附帶一些辨彆相似草藥的小技巧,那就更完美瞭。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傳統醫藥文化充滿瞭好奇,而中草藥無疑是其中一個最吸引我的部分。每次看到市麵上林立的各種養生産品,我總會想起那些深藏在山野田間的天然瑰寶。《中草藥全圖鑒》這本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我期待它能成為我探索中草藥世界的絕佳嚮導。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枯燥的圖鑒,更希望它能講述每一味草藥的“前世今生”。例如,它是否有悠久的 Use history?在古代的醫書中有沒有記載?是否有與它相關的詩詞歌賦或者傳說故事?這些人文色彩能夠極大地增加我對草藥的理解和情感連接。我也希望它能介紹一些經典的中藥方劑,雖然我不會自己隨意調配,但瞭解這些方劑的構成和原理,能夠讓我更好地理解中草藥是如何協同作用的,以及它們在中國傳統醫學體係中的地位。此外,如果書中能探討一些中草藥在現代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和進展,或者介紹一些創新性的炮製方法,那將是錦上添花。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中草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不僅僅是作為一份藥材列錶。

評分

作為一名在城市裏長大的年輕人,我對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滿瞭嚮往,尤其是那些能夠為我們帶來健康的植物。《中草藥全圖鑒》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包含著豐富的知識,我希望它能夠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植物王國的大門。我期待書中能夠有非常清晰、精美的插圖,最好是寫實風格的,能夠捕捉到植物最細緻的特徵,讓我即使在第一次見到某種草藥時,也能辨認齣它。我希望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容易在傢庭環境中種植或者在周邊公園、綠地就能找到的常見草藥,並且能夠給齣一些基礎的栽培和養護建議,這樣我就可以在傢中嘗試種植一些,感受生命成長的樂趣。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介紹一些適閤日常保健、能夠簡單使用的草藥,比如泡茶、煮粥等,並附上詳細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輕鬆地從中草藥中汲取健康。如果還能有一些關於中草藥與季節變化、地理環境關係的介紹,讓我明白為什麼某些草藥會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生長得最好,那就更好瞭。

評分

紙質還可以,物流很給力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可以

評分

喜歡這本書的分類歸納,物流也很快很給力

評分

一直購買,感覺還是比較值得信賴

評分

中華博大精深的中藥文化,值得去瞭解!

評分

書內容很全,學習中草藥很實用

評分

很不錯!很全麵

評分

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