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抗体制备与使用实验指南》收集了抗体制备与使用中的基本实验方法及相关的新科研进展,这些方法是开展抗体制备研究的必备知识,包括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应用以及抗体的修饰等,同时也包括部分基因重组性单克隆抗体,涉及内容具体、全面,反映了国际上的新发展方向。
《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抗体制备与使用实验指南》对从事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药卫生科学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具有参考价值。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抗体
1.1 一种多功能分子——抗体
1.2 相关伦理思考
1.3 实验室安全
1.4 手册编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抗原
2.1 抗原的选择
2.2 多肽抗原
2.2.1 多肽抗原的免疫进度表
2.3 蛋白质抗原
2.3.1 原核蛋白
2.3.2 真核蛋白
2.4 全细胞免疫原
2.4.1 全细胞免疫原的免疫方案
2.5 基因免疫
2.5.1 质粒DNA
2.5.2 腺病毒
参考文献
第3章 佐剂
3.1 引言
3.2 佐剂的使用
3.2.1 总体要求
3.2.2 弗氏佐剂的使用
3.2.3 TiterMax佐剂的使用方案
3.2.4 Ribi佐剂系统(RAS)的应用
3.2.5 Gerbu佐剂的应用
3.2.6 Imject铝盐佐剂的使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多克隆抗体制备
4.1 概要
4.2 抗原提呈细胞
4.2.1 B细胞的抗原识别
4.2.2 T细胞的抗原识别
4.2.3 B细胞受体和抗体产生
4.2.4 免疫记忆
4.2.5 抗体
4.2.6 佐剂的作用
4.2.7 抗原特点
4.2.8 免疫途径
4.2.9 免疫步骤
4.2.10 物种选择
4.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5.1 引言
5.2 材料
5.2.1 免疫原
5.2.2 免疫用的动物
5.2.3 免疫策略
5.3 免疫程序
5.3.1 培养基和骨髓瘤细胞
5.3.2 免疫B细胞的制备
5.3.3 融合和铺板
5.3.4 筛选
5.3.5 亚克隆和低温冻存
5.3.6 杂交瘤细胞的扩增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单克隆抗体的定量生产
6.1 引言:方法比较
6.2 抗体制备方法概况
6.2.1 产量
6.2.2 费用和设备
6.2.3 动物福利
6.2.4 免疫活性分子污染
6.2.5 微生物污染
6.2.6 抗体糖基化
6.3 腹水的制备
6.3.1 方法概述
6.3.2 免疫原同种异体反应性或异种抗原反应性的对策
……
第7章 抗体的纯化和鉴定
第8章 细菌中制备抗体
第9章 抗体的化学和蛋白水解修饰
第10章 抗体的应用
第11章 免疫组织化学法
第12章 免疫电子显微镜
第13章 流式细胞术
第14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15章 抗体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索引
彩图
这本《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抗体制备与使用实验指南》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将抗体这一核心工具的奥秘呈现在我面前。作为一个在生物医药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实验员,我一直对高质量抗体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但也深知其制备和优化的挑战。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渴望。它不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不同纯化方法背后的原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抗体标记技术的部分,无论是酶联、荧光还是放射性标记,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这对于我日常的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设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实验条件优化给出的建议,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缓冲液、孵育时间、封闭液组分等,都来自于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非常接地气。我甚至觉得,书中列出的质控方法,比如抗体效价测定、特异性评估等,是我之前常常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让我意识到,一个看似简单的抗体,背后凝聚了多少精密的实验设计和严谨的验证过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实验的掌控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对于如何获得更可靠、更灵敏的实验结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抗体”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检测工具”的层面,对于它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过程,一直感到有些模糊。这本《抗体制备与使用实验指南》的到来,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生物化学戏剧,将抗体从无到有的整个生命周期,用生动而详实的笔触展现出来。我被书中对动物免疫过程的描述深深吸引,从最初的抗原设计,到选择合适的免疫佐剂,再到不同动物模型(如兔子、小鼠、大鼠)的选择,每一步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和巧妙的考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提高抗体产量和质量的策略,比如重复免疫、不同部位取血等,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宝贵经验。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关注了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还对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这种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抗体研究背后庞大的体系和无穷的可能性。它让我从一个单纯的使用者,转变为一个对整个产业链有更深理解的“知情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的博士后,抗体是我在实验室里最常打交道的“伙伴”。然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我,也常常会在实验中遇到抗体选择困难、信号噪音过大、特异性不足等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它并没有提供“包治百病”的万能药,而是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框架,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抗体在不同实验背景下的表现。书中关于抗体亲和力、选择性以及储存条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如何评估和选择高质量商品化抗体的部分,作者详细列举了需要关注的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验证方法,这对我节省时间和避免无效投入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此外,书中对一些新兴的抗体技术,例如标记抗体、纳米抗体等也有所涉猎,这让我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的“锦囊”,能够帮助我在抗体应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科研生涯中的及时雨!作为一名初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我对“抗体”这个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导师经常提及,文献里更是随处可见,但真正让我从零开始了解它的制作过程和实际应用,之前还真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指导。翻开这本书,我惊喜地发现它并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层层剥茧地揭示了抗体制备的复杂流程。从最初的抗原选择、免疫策略,到抗体纯化、鉴定,再到最后如何在各种实验技术中巧妙运用,每一步都讲解得鞭辟入里。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各种实验案例和操作要点,这些细节让我在想象中就已经模拟了一遍整个过程,大大降低了我对未来实验的恐惧感。而且,书中还对不同类型的抗体(多克隆、单克隆)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推荐了最合适的选择,这对我这个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避免了走弯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坑”,而是提前预警并提供了解决方案,这种“经验之谈”的分享,比单纯的理论知识更有价值。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的耳边细语着每一个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就足够吸引我了——“抗体制备与使用实验指南”。作为一名在生物技术公司工作的研发人员,我深知抗体在诊断试剂、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关键作用。然而,要真正掌握抗体的制备和应用,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需要非常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还深入探讨了相关的质量控制和法规要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环境下抗体制备的考量和方法进行了阐述,这对于我们进行商业化生产非常有价值。同时,书中对不同应用场景下抗体的选择策略,例如在ELISA、Lateral Flow Assay(侧向层析试验)中的应用,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这对于我们设计和优化产品至关重要。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操作手册,更是一本涵盖了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应用的全方位指南。它让我对整个抗体产业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评分印刷清楚,送货快,物有所值。
评分内容详细,丰富。
评分书还不错,发货快
评分够的看了,内容丰富啊
评分不错
评分生物技术的教科书
评分好书,纵里寻他千百度,超级满意,好好学起来
评分还不错,包装不是很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