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更向前一步
2014年金秋,北京那个特别日子的下午,我和先生邀请了一些公司高层、部分亲友在北京近郊一家别具风情、草原味十足的主题餐厅一聚。这次聚餐是公司即将上市前夕,管理了十几年的企业,上市是我们这些年的梦想,如今梦想已被提上了2015年的日程规划,实现指日可待。因为这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将要实现,在场的所有人都很兴奋。
那晚盛装的民族餐厅工作人员送上了即兴歌舞表演,全场气氛热烈,很多年不喝酒的先生兴致高昂地举起了酒杯,用18年金徽酒,我们习惯闻的味道感谢了在场每一位为企业付出心力的人,最后话音落在我这。“这杯我要敬给我此生的唯一挚爱,杜楠女士。”全场掌声雷动,我竟没有回过神来。在我们一起生活的近30年中,这是我先生——一个内敛传统的西北男人,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如此高调地表达对我的感情和认可。那一刻,在我们漫长的婚姻中,我才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尽管从来不曾有过言语表达,但在内心深处,先生一直以我为傲,正如我对他的尊重和崇拜一样。他从不束缚我必须将全部的精力投身于家庭,他默默地支持我的人生走向更大的舞台,在不同的领域绽放自己的光彩。而我的梦想,显然不局限于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在追求极致,工作、事业或者家庭、乐趣方面,我从不隐藏自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子,即使在我从未走出过甘肃小县城的青涩年代,大山阻拦了我的视野,但我的心一直憧憬着外面的世界。
和很多20世纪70代出生的人一样,我们被距离困顿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那个时候,科技不如今天发达,信息没有现在通畅,距离就是距离,大西北离首都很远,离中国发达的地方更是远。当我第一次下定决心走出家乡的时候,有一股力量在我的内心炙热地燃烧着,指引着我在最难熬的日子咬牙坚持。那股力量在当时无非就是“想跑出去看外面世界”的质朴愿望,今天我才认识到——那就是我少年的梦想啊。
从陕西渭南到甘肃徽县再转战于秦岭南北,后来定居上海,求学创业,国外置产。每走一步,我从不敢停歇,也不愿停下。怕自己稍有一丝安逸的想法,就跟不上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怕自己满足于当下,就失去多接触这精彩世界的机会;怕自己坐拥现有的财富,就再
也没有力气完成内心深处的梦想清单。
身为女性,我从不害怕“从零开始”。经过多年的财富打拼和知识积累,我早可以过上和很多中年女性一样安稳知足的生活。但我心中那种探索自我的原始渴望,促使我一遍一遍刷新自己内心深处的执着梦想——“从0到1”,更是“从1到100”。感悟——赶路——感悟走完人生这段单行道……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一边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边重拾自己年少时求学的梦想。2014年,我通过了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入学,即将成为家族第一位女博士。2009年的戈壁挑战赛,让我成为了一个“极限冒险运动”爱好者,在极限冒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0年徒步北极点,抵达Topoftheworld。2011年,在人类到达南极点100周年之际徒步极点SouthPole。在世界的南北顶端,极寒极昼,金徽酒的主人和它、还有一群喜欢它的人一同度过了一生中最伟大、最难忘、最经得起考验、最有意义和挑战的考验。由于冰岛火山爆发,整个欧洲大陆的领空被火山灰横空阻拦,而我们也受困于特罗姆瑟这座北极圈的冰的海洋包围的小城。在最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我拖着摔断了几截锁骨的身体煎熬于等待返航回国的斯德哥尔摩机场。此前,我甚至在出发北极前给家人留下了一封几十页的遗书,平安归来后,我才知道这趟最艰辛而美丽的壮举不仅丰富了我人生的体验,更让我的灵魂深处充满了力量——更大的梦想,对生命的辽阔程度的一种更深更远的梦想!人的自由是有限的,但我愿在有限的自由里无限的驰骋。
2013年我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艇驾驶执照。经历了严格的心理测试,体能检测,坚定了我在2015年拿到中国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的决心。
虽然如此,照耀前行的灯塔依然点亮,我从未停止的脚步依然行走在寻梦、追梦、圆梦的旅途,对美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的未来依然追寻。当年那个只想去山外看看的小城姑娘,就这样依靠梦想的力量成全了一个30年前从不敢想象的、更好的自己。
很感恩自己赶上了今天的时代,我们远比自己的母亲要幸运得多。我们不再被距离牵绊,被命运支配,我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终于可以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去决定自己是否愿意探索更为充实丰盈的人生,创造出自己最大的价值,以女性的力量,得到尊敬和欣赏。
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畅销书《向前一步》中激励女性唤起内心的革命,追求触手可及的梦想。马云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深受鼓舞,自己也多年坚持用自信和践行一步步把自己逼近离梦想不远的彼岸。但
我更深信不疑,在我的人生这条道路上,不只是需要向前一步,需要更向前一步。
杜楠
这本书的书名就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诗意,“梦想,一直在路上”。拿到它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浮现出无数个画面:可能是某个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勇敢迈出新征程的年轻人;也可能是某个傍晚,在疲惫中不曾放弃,继续前行的跋涉者。我一直在想,这本书到底会讲述怎样的人生故事,是关于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梦想实现,还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默默耕耘、不懈追求的坚韧?我猜测,它大概率会触及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那种在迷茫与困惑中寻找方向,在挫折与失败中汲取力量的历程。我期待书中能有那些充满共鸣的桥段,让我们在读到自己的影子时,会心一笑,或者泪流满面。也许,它会教给我们如何去定义自己的梦想,如何去面对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条漫长的路上,不失去最初的那份热爱和勇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路标,指引着我们,即使跌倒,也要笑着站起来,继续前行。
评分坦白说,《梦想,一直在路上》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已经静静地躺了很久。起初被书名吸引,觉得名字很有力量,很有画面感,仿佛能看到无数人在追逐远方。但真正拿起它开始阅读,却发现它远不止是名字所展现的那般简单。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现实磨平的棱角,那些被生活压抑的冲动。书中有很多让我产生共鸣的片段,比如,在某个困境中,主角是如何一步步地找到突破口,那种绝处逢生的感觉,我曾经也体会过,所以读来格外有力量。我注意到,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成功后的辉煌,而是着重描写了奋斗的过程,那些艰难的抉择,那些默默的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汗水。这种真实的描绘,反而比虚幻的成功故事更能打动人心。它让我觉得,原来我的坚持,我的努力,并非孤单,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有很多人在经历着同样的旅程。
评分拿到《梦想,一直在路上》这本书,我最先关注的是它传达出的那种持续性的力量。我一直觉得,很多关于梦想的书籍,要么过于强调一夜成名,要么就沉溺于无谓的感伤,但这本书,从书名开始,就透着一种“一直在路上”的踏实感,仿佛它不是在告诉你一个故事的结局,而是在陪伴你走完一段路。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确实是这样做的。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中点滴的细腻捕捉,以及在这些点滴中蕴含的成长和思考。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关于“微小进步”的论述,作者并没有回避梦想的宏大,但却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去分解目标,如何去庆祝每一次小小的胜利。这种循序渐进的理念,让我觉得,即使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每天迈出一小步,最终也能抵达。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同行者,它不催促,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和你一起,朝着远方前进。
评分读《梦想,一直在路上》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很少会被一本书完全“抓住”,但这本书做到了。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情节,但字里行间却流淌着一种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些段落时,停下来,反复品味,仿佛在其中找到了困扰自己已久的答案,又或者,在不经意间,被作者的某个观点所启发。书中描绘的那些人物,他们可能不是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们身上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却足以点亮无数平凡的角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坚持”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强调毅力,更是揭示了坚持背后的智慧,如何去调整方向,如何去拥抱变化,如何在看似毫无进展的时候,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力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我们都拥有选择“在路上”的权利和力量。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翻开《梦想,一直在路上》的。一开始,我被书名所吸引,那种力量感和希望感扑面而来。我通常不太喜欢那些过于煽情或者鸡汤式的文字,所以我在阅读前,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许保留的态度。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带给我的远比我预期的要多。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如何实现梦想”,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不同人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迷茫、坚持与蜕变。其中某个角色的经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她/他在一次重大的打击后,并没有选择沉沦,而是像一只浴火重凤,重新站了起来,用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这种韧性,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意识到,梦想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充满起伏的旅程,真正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过程本身,在于我们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塑造更强大的自己。
评分谢谢,以后有机会还从您那里购买。质量满意
评分很好
评分还没读,反正读书有益
评分好
评分这些人生精彩的人生经历,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评分什么
评分很好
评分还没读,反正读书有益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