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民用建筑设计常见技术问题释疑(第二版)》汇集了民用建筑设计常见技术问题323个,作者运用113本现行规范、规程、条例、标准和通则逐一进行解释,试图帮助广大从业人员加深对规范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民用建筑设计常见技术问题释疑(第二版)》包括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与装修两大部分。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基本规定、建筑抗震、建筑保温与节能、建筑结构与装修防火、室内环境、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建筑构造部分包括基础、地下工程防水、墙体、地面、路面、楼梯和电梯、台阶与坡道、屋面、门窗等。建筑装修部分包括抹灰、门窗、玻璃、吊顶、轻质隔断、隔墙、涂饰、裱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等。
  《民用建筑设计常见技术问题释疑(第二版)》采用全新规范、规程编写。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分类明确、便于查找。
  《民用建筑设计常见技术问题释疑(第二版)》的读者对象为从事民用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准备报考注册建筑师的考生和大专院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专业的师生。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建筑设计
一、基本规定
(一)建筑分类
1.民用建筑按功能不同如何进行分类?
(二)建筑层数与高度
2.建筑层数与建筑高度是如何确定的?
3.民用建筑按层数和高度如何进行分类?
(三)建筑类别划分
4.民用建筑中按建筑面积进行分类的有哪些?
5.民用建筑中按座席数进行分类的有哪些?
6.民用建筑中按班数(人数或面积)进行分类的有哪些?
7.民用建筑中按使用性质和重要性进行分类的有哪些?
8.民用建筑中按控制室内环境污染进行分类的有哪些?
9.民用建筑中按节能要求应如何对公共建筑进行分类?
10.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11.民用建筑按设计使用年限是如何分类的?
二、建筑设计常用数据及规定
(一)建筑高度及突出物
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对建筑突出物是如何规定的?
13.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建筑层高与净高
14.各类建筑的层高与室内净高限值是如何规定的?
(三)建筑模数的规定
15.《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对建筑模数是如何规定的?
(四)建筑面积的规定
16.建筑面积如何计算?应从哪里开始计算?
17.建筑物中的哪些部分可以不计人建筑面积?
(五)建筑间距
18.建筑间距如何确定?
(六)居住区道路
19.建筑居住区内道路应符合哪些规定?
(七)建筑竖向
20.建筑竖向应符合哪些规定?
(八)建筑绿化
21.建筑绿化应符合哪些规定?
(九)建筑平面设计
22.建筑平面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23.哪些房间不宜布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内?
24.哪些房间的平面布置有特殊要求?
25.走道、通道的宽度有哪些规定?
26.外廊、门厅、安全疏散出口有哪些规定?
(十)建筑无障碍设计
27.无障碍设计的总体原则是什么?
28.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有哪些规定?
29.城市广场的无障碍设计有哪些规定?
30.城市绿地的无障碍设计有哪些规定?
31.居住区、居住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有哪些规定?
32.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有哪些规定?
33.历史文物保护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有哪些规定?
34.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35.其他规范对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十一)养老设施建筑的安全设计
36.养老设施建筑的安全设计有哪些要求?
(十二)建筑架空层等设计
37.建筑设备层、避难层、架空层有哪些规定?
(十三)公共建筑卫生间设计
38.公共建筑中的厕所、盥洗室、浴室有哪些规定?
(十四)住宅厨房与卫生间设计
39.住宅建筑中厨房有哪些规定?
40.住宅建筑中卫生间有哪些规定?
三、建筑材料与构件的规定
(一)砌体结构材料
4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砌体结构的材料有哪些?它们的强度等级有几种?应用范围如何?
42.如何界定“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
43.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44.石膏砌块砌体技术规程》的规定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
四、建筑抗震
五、建筑保温与节能
六、建筑防火
七、建筑内部装修防火
八、室内环境
九、绿色建筑
十、智能建筑
第二部分 建筑构造与装修
一、基础、地下室与地下工程防水
二、墙体构造
三、底层地面、楼地面和路面
四、楼梯、电梯与自动人行道
五、台阶与坡道
六、屋面
七、门窗
八、建筑装修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大多源自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不熟悉或理解得不够深刻,理解规范、运用规范解决各类技术问题是建筑设计人员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本书正是这样一本帮助建筑师解答工作中常见的各类技术问题,进而,帮助其加深对规范的理解、记忆和运用的工具书。
  本书包含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与装修两大部分。释疑的依据是现行规范,特别是新规范及相关技术资料(资料搜集的截止日期是2013年6月1日)。建筑设计部分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与构件、建筑设计常见问题、地下工程防水、抗震设计、保温与节能设计、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建筑装修防火设计,以及室内环境(采光、通风、防热、隔声、遮阳)设计等内容。建筑构造与装修部分主要包括墙身(幕墙)、地面与楼面(路面)、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台阶与坡道、阳台与防护栏杆、门窗、屋面、吊顶等构造部分,以及建筑装修技术中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抹灰工程、门窗工程、玻璃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断工程、墙面工程、涂饰工程、裱糊工程、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等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常见技术问题释疑(第二版)  编著者: [请在此处填写编著者姓名,例如:XXX教授,XXX工程师等]  内容简介:  《民用建筑设计常见技术问题释疑(第二版)》是一本针对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易发多发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详细解答的专业参考书籍。本书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旨在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准确、权威的知识平台,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类挑战,提升工程质量和设计水平。  本书核心特色与内容亮点:  本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法规、标准、技术以及设计理念方面的新发展,对原有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更新,并新增了大量紧贴实际的新课题。本书的结构逻辑清晰,围绕民用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从宏观的场地规划、建筑功能布局,到微观的结构安全、设备系统集成,再到绿色建筑、智能化应用等前沿领域,力求覆盖设计工作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部分:建筑方案与功能设计     场地与总体布局: 深入探讨了场地选择、日照分析、通风策略、交通组织、景观设计与建筑协调等问题。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如住宅、办公、商业、公共建筑),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优化空间关系,提升环境品质,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建筑功能与空间组织: 重点解析了各类民用建筑功能空间的划分、流线设计、空间尺度、采光通风、声环境控制等关键技术。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如何优化户型布局,提高居住舒适度;在办公建筑中,如何满足不同办公模式的需求,创造高效灵活的工作环境;在商业建筑中,如何引导人流,提升商业价值。    无障碍设计与适老化设计: 详细阐述了国家关于无障碍设计和适老化设计的新要求和具体实施要点,涵盖了坡道、电梯、卫生间、扶手、标识系统等各方面内容,确保建筑的通用性和包容性,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防火与安全设计: 深入解读了建筑防火分区、疏散距离、防火材料选用、消防设施配置等核心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在不同建筑类型和使用条件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防火设计,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与材料应用     结构体系选择与优化: 详细分析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等常见结构体系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地质条件、荷载要求下的适用性。重点探讨了如何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结构体系的优化,实现经济性与安全性最优结合。    基础设计与地基处理: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如软弱地基、膨胀土、冻土等,详细阐述了各类基础形式(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础、筏板基础等)的设计要点和施工注意事项。重点关注地基承载力、沉降控制、抗液化等问题。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聚焦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在抗震、抗风、结构变形控制、楼板设计、剪力墙体系优化等方面的特殊技术要求,详细解读了相关的计算方法、设计原则及构造措施。    建筑材料的选用与性能: 深入探讨了混凝土、钢材、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各类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质量控制以及常见误区。特别强调了绿色建材和新型材料在节能减排、提升建筑性能方面的应用。    结构节点设计与施工: 重点解析了梁、柱、板、墙等构件的连接节点设计,如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钢结构节点连接等,强调了节点构造的合理性、施工的可行性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建筑设备系统设计     给水排水系统: 详细阐述了给水系统(如市政供水、二次加压、水质处理)、排水系统(如污废分流、雨水排放、通气防臭)的设计原则、管材选用、水泵选型、卫生器具连接等问题。关注节水、排水通畅和卫生安全。    暖通空调系统: 深入解析了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制冷/供热方式选择(如风冷、水冷、地源热泵、VRV系统)、风系统设计(送回风、新风、排风)、水系统设计(冷冻水、热水)、设备选型及节能策略。    电气系统设计: 涵盖了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低压配电、接地保护)、照明系统(普通照明、应急照明、室内外照明)、弱电系统(通信、电视、监控、安防、楼宇自控)的设计要点、规范要求及设备选型。    智能化与绿色建筑技术: 介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如楼宇自控、智能家居、信息网络)的集成设计,以及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和关键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建筑节能保温、绿色建材应用等。  第四部分: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详细阐述了墙体、屋面、门窗的传热系数计算、保温材料的选择与构造、热桥分析、节能率计算等。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合理的保温设计,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可再生能源利用: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光热)、风能、地热能等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的设计与选型。    绿色建材与废弃物管理: 推广了使用环境友好型、可再生、可回收的绿色建材,并指导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第五部分:建筑施工与质量控制     施工图深化与技术交底: 强调了施工图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在技术交底中的关键作用,帮助解决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断层。    常见施工难题的应对: 针对混凝土施工(裂缝、强度)、防水施工(屋面、地下室)、砌体施工、钢筋工程、装饰装修等环节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和技术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质量检验与验收: 介绍了民用建筑工程各阶段的质量检验要点和验收标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  本书的价值与应用:     实用性强: 内容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针对性强,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权威性高: 引用最新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并由资深专家团队编写,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系统性好: 覆盖民用建筑设计的全流程,将分散的技术问题有机整合,形成系统性知识。    前瞻性佳: 关注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引入了绿色建筑、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常见技术问题释疑(第二版)》不仅是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也是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业务学习的宝贵资料。通过深入研读本书,读者将能显著提高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规避设计风险,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为我国民用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