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现代编程 集成开发环境 设计模式 极限编程 测试驱动开发 重构 持续集成

C现代编程 集成开发环境 设计模式 极限编程 测试驱动开发 重构 持续集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花井志生 著,杨文轩 译
图书标签:
  • C语言
  • 现代编程
  • 集成开发环境
  • 设计模式
  • 极限编程
  • 测试驱动开发
  • 重构
  • 持续集成
  • 软件工程
  • 编程方法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77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858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将现代编程方法应用到C语言的嵌入式开发中   2.内容涉及集成开发环境、设计模式、极限编程、测试驱动开、重构、持续集成,介绍了   a.精选的几种适合C嵌入式开发的设计模式   b.如何自己编写代码实现Mock测试。   c.教科书中的重构方法行不通时如何对C应用程序进行重构。   d.如何将JAVA开发中常用的CI服务器Jenkins应用于C应用程序的开发   3.提高开发质量、减轻工作负担,适合嵌入式开发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解如何将集成开发环境、设计模式、极限编程、测试驱动开发、重构、持续集成这些现代编程方法应用到C语言的嵌入式开发中去。即将服务器站点中的通用设计方法、工具的使用方法、开发方式等逐一“翻译”成为可以在C语言嵌入式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方法。

作者简介

  花井志生(作者),入职时使用C/C++开发嵌入式设备(POS)应用程序。大约十年前开始接触服务器站点开发。现在主要使用Java开发Web应用程序,从故障检修到系统设计、开发均有涉猎。  杨文轩(译者),华中科技大学硕士。2007年入职方正国际软件。先后参与过京瓷MFP、丸善MBIS系统开发,并且主导过讲谈社拼版系统、讲谈社广告系统的开发。擅长Web2.0开发,有丰富的对日开发经验。

目录

第1章 概要  1
1.1 现在C依然很热门  1
1.2 使用C进行嵌入式开发的特点  3
1.3 本书的目标  5
1.3.1 C与集成开发环境  5
1.3.2 C与设计模式  6
1.3.3 C与极限编程  7
1.3.4 C与现代开发方式  9
1.4 总结  11
第2章 搭建开发环境  13
2.1 概要  13
2.2 获取Linux  13
2.3 在Windows PC上搭建环境  14
2.4 安装Linux  20
2.4.1 准备工作  20
2.4.2 制作安装介质  21
2.4.3 安装Xubuntu  24
2.5 安装Eclipse  29
2.5.1 安装Java  29
2.5.2 安装Eclipse  30
2.5.3 安装其他工具  33
2.6 Eclipse的基本操作  34
2.6.1 Hello, World  34
2.6.2 视图  38
2.6.3 工程、工作区和透视图  38
2.7 Eclipse的功能  41
2.7.1 可视化调试  41
2.7.2 导航器  48
2.7.3 代码补全  51
2.7.4 宏展开  53
2.7.5 本地代码历史  54
2.7.6 TODO注释  55
2.7.7 与外部编辑器协作  56
2.8 总结  58
第3章 C语言与面向对象  59
3.1 概要  59
3.2 C的模块化与面向对象  59
3.2.1 C与模块化  60
3.2.2 使用结构体将数据结构与代码块分离  62
3.2.3 使用C进行面向对象编程  66
3.2.4 面向对象与多态性  75
3.2.5 继承  76
3.2.6 封装  79
3.2.7 虚函数表  80
3.2.8 非虚函数  82
3.3 总结  84
第4章 C语言与设计模式  85
4.1 状态模式  85
4.1.1 状态迁移图  85
4.1.2 状态迁移表  89
4.1.3 面向对象的状态模式  90
4.1.4 多个状态集合相互关联的情况  93
4.1.5 状态模式与内存管理  94
4.2 模板方法模式  95
4.2.1 返回非int值  99
4.2.2 处理其他资源  100
4.2.3 上下文  107
4.3 观察者模式  114
4.4 职责链模式  125
4.5 访问者模式  128
4.6 总结  134
第5章 C语言与重构  135
5.1 概要  135
5.2 测试驱动开发  136
5.3 TDD入门  137
5.3.1 设置Eclipse  137
5.3.2 初次测试驱动开发  142
5.3.3 测试静态函数  147
5.4 重构  150
5.4.1 对外接口  150
5.4.2 重构与投资  150
5.5 TDD实践篇  151
5.5.1 怪兽方法  152
5.5.2 C语言的Mock测试  162
5.5.3 完成重构  182
5.5.4 获取代码覆盖率  186
5.6 总结  188
第6章 持续集成与部署  191
6.1 概要  191
6.2 持续集成的前提  192
6.2.1 软件配置管理工具  192
6.2.2 构建工具  192
6.2.3 Bug跟踪系统(BTS)  193
6.3 引入CI服务器  193
6.4 CI入门  196
6.4.1 本次CI的自动化目标  196
6.4.2 Scons构建脚本  197
6.4.3 gcovr的安装  199
6.4.4 构建  200
6.4.5 提交至SCM  202
6.4.6 创建Jenkins任务  203
6.5 内存Bug大作战  214
6.5.1 安装  214
6.5.2 运行Valgrind  214
6.5.3 Valgrind可以检测出的错误  215
6.5.4 Valgrind中检测出的内存错误的特点与对策  220
6.5.5 在Jenkins中使用Valgrind  221
6.6 CI实践篇  228
6.6.1 Microchip工具  229
6.6.2 构建内容  230
6.6.3 分割构建文件  234
6.6.4 独立构建服务器  240
6.6.5 设置自动构建计划  247
6.7 总结  249
附录A 示例代码  251
A.1 注意事项  251
A.2 添加C99标准  251
A.3 在Eclipse中导入示例代码  252
A.3.1 解压示例代码压缩文件  252
A.3.2 Eclipse中新建空白工程  252

前言/序言


《代码的优雅艺术:精通现代软件开发实践》 在这快速演进的软件开发领域,掌握高效、健壮且易于维护的代码编写技巧至关重要。本书并非一本关于特定编程语言的详尽教程,也不是对某个单一开发工具的深入剖析。相反,它将带领您踏上一段探索现代软件开发核心理念和实践的旅程,专注于构建高质量软件的底层原则和方法论,帮助您在面对复杂项目时,能够游刃有余地构建出清晰、可扩展且可靠的代码。 面向对象设计的精髓:为何与如何 在深入探讨具体实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哲学。这部分内容将追溯面向对象思想的起源,阐述其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上的优势,并深入剖析其关键概念:封装、继承和多态。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些概念如何在软件设计中发挥作用,帮助我们构建出更易于理解、修改和扩展的模块化代码。 封装的威力: 学习如何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捆绑在一起,隐藏内部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封装如何提高代码的内聚性,降低耦合度,从而增强代码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继承的灵活性: 探索如何通过继承来复用代码,建立类之间的“is-a”关系。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的继承(如单继承和多重继承)及其适用场景,以及如何避免继承带来的潜在问题,如深层继承链导致的脆弱基类问题。 多态的动态性: 理解多态如何允许使用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并在运行时决定调用哪个具体方法。我们将深入探讨方法重写(override)和方法重载(overload)的区别,以及多态如何为代码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是实现“开闭原则”的重要基石。 设计模式:前人智慧的结晶 软件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便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复杂的技术环境中,设计出能够长久适应的系统。本书将详细介绍一系列经过时间检验、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常见设计问题的“设计模式”。我们将不再孤立地讨论代码片段,而是将它们置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创建型模式: 探索如单例模式(Singleton)、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和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等,如何优雅地管理对象的创建过程,将创建逻辑与使用逻辑解耦。我们将分析这些模式在何时何地能够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避免硬编码的创建过程。 结构型模式: 学习适配器模式(Adapter)、装饰器模式(Decorator)、代理模式(Proxy)等,如何有效地组织类和对象,以实现更紧密的组合和更松散的耦合。我们将通过实例展示这些模式如何帮助我们复用现有代码,扩展现有功能,而无需修改原始代码。 行为型模式: 深入了解策略模式(Strategy)、观察者模式(Observer)、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等,如何有效地在对象之间分配职责,以及如何实现对象间的通信和协作。我们将探讨这些模式如何帮助我们构建出更易于扩展的系统,例如在不修改核心算法的情况下更换算法实现。 在介绍每种设计模式时,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还会提供清晰的解释、易于理解的类图(UML)以及实际的编程示例,帮助您理解模式的动机、结构和优缺点,并指导您如何在自己的项目中恰当地应用它们。 敏捷开发的脉搏:极限编程(XP)与测试驱动开发(TDD)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快速响应变化、持续交付价值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本书将聚焦于敏捷开发的两大重要实践: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 XP)和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这两者并非独立的孤立技术,而是相互配合,共同构建起一种高效、高质量的开发流程。 极限编程(XP)的哲学: 我们将深入理解XP的核心价值观——沟通、简洁、反馈、勇气和尊重。本书将详细阐述XP的各项实践,包括: 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 探讨结对编程如何通过两个人协作,实时评审代码,减少错误,提高代码质量和知识共享。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 CI): (此处不详细展开CI,但会提及它与XP的关联性) 简单设计(Simple Design): 学习如何始终追求最简单的解决方案,避免过度设计,从而降低复杂性。 小型发布(Small Releases): 了解如何通过频繁、小规模的发布来快速获得用户反馈,并降低风险。 编码标准(Coding Standards): 强调统一的编码风格对于团队协作和代码可读性的重要性。 测试驱动开发(TDD)的革命: TDD是一种强调先写测试后写代码的开发方法。我们将详细阐述TDD的“红-绿-重构”循环,并深入分析其带来的益处: “红”阶段: 学习如何编写一个失败的测试用例,明确当前需要实现的功能。 “绿”阶段: 探索如何编写最少的代码,让测试通过,快速验证功能实现。 “重构”阶段: (此处不详细展开重构,但会提及它与TDD的关联性) TDD的优势: 我们将分析TDD如何帮助开发者更清晰地理解需求,编写出更简洁、更少 bug 的代码,并为后续的重构提供坚实的保障。本书将提供大量的TDD实践示例,帮助您掌握编写有效单元测试的技巧。 代码的整形术:重构的艺术 随着软件项目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代码库往往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随之下降。重构(Refactoring)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技术。本书将把重构视为一种持续改进代码质量的实践,而非一次性的“大扫除”。 重构的原则与目标: 我们将详细阐述重构的核心原则,如“不改变外部行为”,以及重构的最终目标——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常见的重构手法: 本书将介绍一系列实用的重构技巧,并配以详细的示例,例如: 提取方法(Extract Method): 如何将一段代码封装成一个独立的方法,提高代码的模块化程度。 替换条件表达式为多态(Replace Conditional with Polymorphism): 如何利用多态来简化复杂的条件判断逻辑。 移动字段(Move Field)和移动方法(Move Method): 如何调整类之间的职责分配,使代码结构更清晰。 内联变量(Inline Variable): 如何在适当的时候移除不必要的中间变量,简化代码。 将类拆分(Split Class): 如何将一个过于庞大的类拆分成多个更小、更专注的类。 重构与测试的协同: 我们将强调重构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测试基础之上。没有测试的重构如同在黑暗中行走,极易引入新的错误。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TDD产生的测试套件,在进行重构时获得信心,确保代码的正确性。 构建高质量软件的持续之路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宏观的软件开发流程,强调持续改进和自动化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 集成开发环境(IDE)的辅助作用: 虽然本书并非关于特定IDE的教程,但我们将探讨现代IDE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如何有效地辅助开发者进行代码编写、调试、重构和测试。我们将介绍IDE如何通过代码提示、自动补全、语法高亮、代码导航、重构工具以及集成调试器等,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本书将引导您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IDE的潜力,使其成为您高效编程的得力助手。 持续集成的价值: (此处不展开CI的具体技术细节,但会点明其在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重要性。)我们将简要介绍持续集成(CI)的核心理念,即开发者频繁地将代码集成到主干,并通过自动化构建和测试来快速发现并解决集成问题,从而降低集成风险,确保软件始终处于可发布的稳定状态。我们将阐述CI如何与XP和TDD紧密结合,共同构筑起一个高效、高质量的软件交付流水线。 结语 《代码的优雅艺术:精通现代软件开发实践》旨在为您提供一套解决复杂软件开发挑战的思维框架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通过深入理解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熟练运用设计模式、掌握敏捷开发的精髓(XP与TDD),并精通代码重构的艺术,您将能够编写出更清晰、更健壮、更易于维护的代码,并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本书将引导您从“写出能工作的代码”迈向“写出优雅、高质量的代码”,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软件工程师。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初学者,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帮助我理解“现代编程”的精髓。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在“集成开发环境”(IDE)的使用上,仅仅是对市面上主流IDE(如VS Code, IntelliJ IDEA, Eclipse等)的一些基本功能进行了概览式介绍。例如,它提到了代码编辑、调试、版本控制集成等功能,但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IDE来提高开发效率,比如快捷键的使用技巧、代码片段的生成、自动化重构工具的运用、性能分析插件的集成等方面,却鲜有提及。我期望书中能有更深入的讲解,比如如何配置IDE以适应特定的编程语言和项目需求,如何利用IDE进行代码导航和理解,如何通过IDE进行高效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以及如何通过IDE与CI/CD工具进行无缝对接。这些都是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提升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此外,书中在“测试驱动开发”(TDD)和“重构”部分,虽然触及了这些概念,但给出的示例往往过于简单,缺乏在真实复杂项目中的实践指导。例如,对于TDD,书中可能只展示了如何为一个简单的函数编写单元测试,而没有涉及到如何对已有的、缺乏测试的代码进行有效的测试覆盖,或者如何处理高耦合、难测试的代码。同样,重构的部分也停留在一些基本的代码变换技巧上,未能深入讲解如何识别代码中的“坏味道”,如何制定重构计划,以及如何利用重构来改进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评分

作为一个对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论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期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现代软件工程实践的书籍。然而,在这本《集成开发环境 设计模式 极限编程 测试驱动开发 重构 持续集成》中,我并没有找到我对“极限编程”(XP)的期待。书中对XP的描述,更多的是对其核心实践的简单介绍,比如结对编程、测试先行、简单设计等,但未能深入探讨这些实践的深层逻辑和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产生最佳效果。例如,在讲解结对编程时,书中只是陈述了其好处,但没有提供具体的结对编程场景模拟,也没有给出如何有效进行结对的指导,例如如何分配任务、如何进行代码评审、如何处理意见分歧等。同样,关于“测试驱动开发”(TDD)的部分,虽然提到了“先写测试,后写代码”的原则,但对于如何编写有效的单元测试、如何设计可测试的代码、如何利用测试来指导设计决策,以及如何处理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都显得不够详尽。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多真实的TDD案例,展示如何从一个模糊的需求开始,通过迭代的TDD过程,逐步构建出高质量、可维护的代码。对于XP中更具实践性的部分,如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的自动化流程构建,书中也只是浅尝辄止,未能深入讲解如何选择和配置合适的CI/CD工具链,如何进行有效的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健壮的CI/CD流水线来支持快速迭代和高质量交付。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希望能从“设计模式”的部分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可维护、可扩展软件的深刻见解时,我的感受是有些失望的。书中对经典设计模式的介绍,比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等,基本上都是对GoF(Gang of Four)经典著作内容的复述,缺乏与现代软件开发实践的紧密结合。例如,在介绍工厂模式时,书中给出的示例代码虽然能说明问题,但过于简化,没有展示在面对复杂业务场景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如何权衡不同的设计模式的优劣,以及如何避免滥用设计模式导致代码过度设计。更重要的是,书中对“重构”的论述,感觉像是对一些零散技巧的堆砌,而非一个系统性的重构策略。它提到了“提取方法”、“移动方法”等一些基本手法,但未能提供一个清晰的重构流程,比如如何评估代码的“坏味道”,如何制定重构计划,如何选择安全的重构时机,以及如何保证重构过程中代码的正确性。书中也没有深入探讨一些更高级的重构技术,比如如何处理复杂的继承体系,如何进行分支重构,或者如何利用重构来支持设计模式的应用。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掌握的更多是零散的知识点,而缺乏一套能够指导我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有效设计和重构的整体思路和方法论。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提升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书籍,特别是关于“持续集成”和“极限编程”方面的内容。读完这本书,我对“极限编程”(XP)的理解似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深化。书中对XP的介绍,更多的是对其核心原则的列举,比如“拥抱变化”、“频繁交付”、“代码简洁”等,但未能深入阐述这些原则背后的哲学思想以及它们如何指导具体的工程实践。例如,在谈到“测试驱动开发”(TDD)时,书中只是简单地提到“先写测试,后写代码”的口号,但没有提供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如何处理测试的失败,以及如何利用测试来驱动设计的演进等更具实践性的指导。我希望能看到更详细的TDD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TDD来降低bug率,提高代码质量。同样,在“持续集成”(CI)方面,书中也只是泛泛地提到了“自动化构建”和“自动化测试”,但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健壮的CI流水线,如何选择合适的CI工具,如何进行有效的版本控制策略,如何进行自动化部署,以及如何利用CI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集成风险,都没有深入的探讨。我期望书中能有更具体的指南,例如如何使用Jenkins、GitLab CI/CD或GitHub Actions等工具来搭建CI/CD流程,如何编写有效的CI配置文件,以及如何应对CI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整体而言,本书在XP和CI方面的阐述,更像是对概念的罗列,而缺乏对实践的深度挖掘和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虽然包含了“C现代编程”,但我发现它在解释C语言的现代特性方面,比如C11/C17标准的引入,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新特性来编写更健壮、更高效的代码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书中对诸如`_Generic`、`_Alignas`、`_Noreturn`这样的关键字的介绍,虽然点到为止,但缺乏深入的实践指导和真实项目中的应用案例。读者很难从这些零散的介绍中理解如何在实际开发中 leverage 这些新特性来解决具体问题。举个例子,当提到`_Generic`时,书中只是简单地给出了一个函数重载的示例,但并没有探讨它在性能优化、代码抽象化等方面的潜在价值,也没有提供实际项目可能遇到的复杂场景下的使用方法。更令人遗憾的是,关于C语言在并发编程、多线程同步机制(如`pthreads`库的现代用法,原子操作等)的介绍也显得非常表面化,没有触及到如何有效地管理共享资源,避免竞态条件,以及如何利用并发来提升程序性能等核心问题。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对C语言的理解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离“现代编程”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更像是对一些概念的罗列,而非一次全面的现代化进阶之旅。

评分

safdfdsfdsgsgfs

评分

看了标题介绍买的。但是书里第一二章都是废话,网上一大堆这个内容。其他内容也不够。

评分

看了标题介绍买的。但是书里第一二章都是废话,网上一大堆这个内容。其他内容也不够。

评分

一本好书,在书店里一见钟情

评分

还可以的,不错

评分

safdfdsfdsgsgfs

评分

好评!!!!!

评分

特别好的书

评分

送货及时,物美价廉,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