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中医特色治疗与调养

癌症中医特色治疗与调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柳宁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癌症
  • 肿瘤
  • 中医药
  • 调养
  • 食疗
  • 养生
  • 抗癌
  • 传统医学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9355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5809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3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合于肿瘤科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阅读。
中医药治疗在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养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抗病能力。
书中着重讲述具有中医特色的抗肿瘤方法,包括中成药、单方验方、外用法、针灸等,还包括生活、饮食、精神、保健气功等方面内容的中医调养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中医药治疗在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常见肿瘤病的流行特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辨证治疗,还简单介绍了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进展等。书中着重讲述具有中医特色的抗肿瘤方法,包括中成药、单方验方、外用法、针灸等,还包括生活、饮食、精神、保健气功等方面内容的中医调养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实用性较强且通俗易懂,适合于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柳宁,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以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擅长肺癌、肠癌、肝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等的治疗。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头颈部肿瘤 1
第一节 颅内肿瘤 2
第二节 鼻咽癌 11
第三节 舌癌 21
第四节 喉癌 29
第五节 甲状腺癌 39
第六节 甲状腺瘤 48
第二章 胸部肿瘤 54
第一节 肺癌 55
第二节 胸膜肿瘤 66
第三节 乳腺癌 75
第四节 乳腺纤维瘤 92
第三章 消化系统肿瘤 97
第一节 食管癌 98
第二节 肝癌 108
第三节 胆囊癌 120
第四节 胰腺癌 128
第五节 大肠癌 138
第四章 泌尿及生殖系统肿瘤 151
第一节 肾癌 152
第二节 膀胱癌 162
第三节 子 宫 颈 癌 172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 183
第五节 子宫肌瘤 191
第六节 卵巢癌 201
第七节 前列腺癌 211
第八节 睾丸肿瘤 220
第五章 其他系统肿瘤 230
第一节 恶性淋巴瘤 231
第二节 皮肤癌 242
第三节 恶性黑色素瘤 250
第四节 骨恶性肿瘤 262
第五节 骨转移癌 271
第六节 软组织肿瘤 284
第六章 围手术期/围放化疗期毒副反应 293
第一节 围手术期治疗和调养 294
第二节 围化疗期治疗和调养 303
第三节 围放疗期中医治疗和调养 319
参考文献 338

前言/序言


《癌证蹊径:古今智慧疗愈图鉴》 本书并非一本探讨癌症中医特色治疗与调养的著作。恰恰相反,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漫游,一次对人类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交融之处的深度探索。我们试图从中医的宏大哲学观出发,但绝非将其局限于具体的病症治疗。本书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探究传统医学思维方式如何启迪我们理解生命、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并借此触碰那些可能被现代医学边缘化,却依然闪耀着生命之光的重要议题。 第一篇:生命本源的隐喻——气的呼吸与形的律动 我们将从“气”的概念入手,但并非将其视为治疗癌症的某种药引或疗法。相反,我们会审视“气”作为一种流动的、动态的生命能量在古代哲学和医学体系中的普适性意义。它如何被用来理解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它与自然界的节律,如四季更迭、潮汐涨落,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我们将深入探讨“形”与“神”的关系,并非为了分析病人的身体形态,而是为了理解古人如何看待肉体与精神的统一性,以及这种统一性如何影响着个体的整体状态。我们会从古代的养生理论中汲取灵感,探讨“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并非为了提供具体的养生方,而是为了唤醒读者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感知,以及对生命内在和谐的追求。 第二篇:病与非病的辩证——平衡的艺术与失衡的警示 本书不会对癌症进行病理学上的细致分析,也不会提供具体的疾病诊断标准。我们所关注的“病”与“非病”的辩证,更多地是从一种哲学的高度来审视。在古人的观念里,疾病的发生并非单纯的物质侵犯,而往往是内在平衡被打破的表现。这种平衡,既包括身体内部的阴阳调和,也包括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处。我们会借由古代医家对于“未病先防”、“正气存内”的论述,探讨一种更为宏观的健康观,这种观念强调的是个体的生命力自身的抵御能力,以及保持内在稳定性的重要性。我们将审视那些关于“邪气”的解读,但绝非将其等同于病原体,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破坏生命秩序的力量。这种解读,旨在激发读者思考,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时,如何去维护自身的内在稳定。 第三篇:智慧的传承与现代的回响——古籍的灵光与科学的边界 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列举和解析具体的中药方剂或针灸手法。我们将关注的是隐藏在古代医籍中的智慧结晶,例如那些关于“治未病”、“辨证论治”的原则性论述。我们会探讨这些原则在当今时代,是否依然能够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健康问题提供新的视角。我们会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古代医家在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哲学思辨,建立起一套自洽的医学体系。同时,我们也会反思现代科学在认识生命和疾病上的局限性,以及那些可能被现代科学所忽视,却在人类文明长河中历久弥新的经验智慧。这本书不会给出治疗癌症的“秘方”,也不会提供任何的治疗建议。它更像是一扇窗,带领读者透过古代智慧的棱镜,去重新审视生命、健康、疾病的宏大图景,去激发对内在力量的探索,去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与生命本源连接的方式。 总结而言,《癌证蹊径:古今智慧疗愈图鉴》是一次对生命哲学、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古今智慧融汇的探讨。它拒绝将读者引入具体的医疗实践,而是希望引领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本书将为您呈现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观察世界和生命的角度,一种源自悠久历史却依然闪耀着光芒的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在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其实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觉得中医治疗癌症听起来有点“悬”。但是,当我自己深入阅读后,发现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来阐述中医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辨证论治”的详细解释,它告诉我们,中医治疗癌症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病症的阶段和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书中列举的许多具体的方剂和治疗手法,都附有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理解其原理和功效。同时,它也强调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种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模式。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让我这个医学门外汉也能看得懂,并从中受益。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务实、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医学书籍,让我对中医治疗癌症有了更客观、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癌症治疗方案,更在于它所传递的健康理念。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生命哲学”的指南。它没有承诺包治百病的神奇疗效,而是强调了“顺应自然”、“平衡阴阳”的养生之道。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情志调养”的部分,它深刻地揭示了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巨大影响,并提供了许多简单易行的调理方法。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实践的食疗方,既美味又养生,让我觉得癌症调养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医学治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它鼓励我们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扶正培本”的论述,认为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更好地抵抗疾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又进了一层,更加懂得如何去爱惜自己的身体,如何以一种更积极、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

这本书我之前因为家人的原因,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结果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之前对中医治疗癌症的了解非常有限,觉得中医就是一些偏方,效果慢,而且针对性不强。但这本书从头到尾都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癌症在中医辨证论治下的不同表现,以及针对这些不同表现所采用的各种特色疗法,比如针灸、推拿、中药复方等等,并且还解释了这些疗法背后的原理,让人看了就觉得非常科学,不再是玄之又玄的说法。更重要的是,它还强调了“治未病”和“扶正祛邪”的理念,不仅仅是针对癌症本身,还着重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让身体能够更好地对抗疾病。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有成功治愈的,也有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这些真实的故事非常有说服力,让我对中医治疗癌症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治疗方法的书,更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书,让我在面对疾病时,不再感到那么绝望和无助。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上了一堂生动的医学普及课,而且是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切入的。我一直以为癌症治疗就是西医手术、放化疗,虽然效果显著,但副作用也很大,常常让人痛苦不堪。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医在癌症治疗中的另一片天地。它并没有否定西医的治疗方法,而是提出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思路,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和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比如如何通过中药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如何通过针灸来缓解疼痛和不适,如何通过食疗来调养身体,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癌症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讲解得非常细致,让我明白了中医并非“一招鲜”,而是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尤其是那些关于“情志致病”和“五行学说”在癌症调养中的应用,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原来情绪和身体健康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这本书的语言也很通俗易懂,即使是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案例的描述也很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癌症治疗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关于生命能量和修复的启蒙之作。它让我看到了生命体自身强大的自愈能力,以及中医如何通过激发和引导这种能力来对抗疾病。书中对于“元气”、“精气神”等中医核心概念的阐释,让我对身体的运作有了全新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治愈并非终点,调养才是长征”的观点,它提醒我们,即使癌症得到了控制,长期的身心调养也至关重要。书中提供的各种调养方法,从饮食、起居到情志,都非常系统和全面,让我觉得癌症康复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而这本书正好为我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它让我明白,中医调养并非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主动地参与到自我修复的过程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患者,而是更有力量、更有智慧地去面对和管理自己的健康。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