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丝路千年,途经国家如星罗棋布,谁又是强者,把控经济大动脉,帕提亚、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还是蒙古帝国?
  南宋困于江南一隅,兵弱官冗,年年岁币,何以经济繁荣,在强敌环伺之下,支撑一百多年?
  边缘“蛮族”与中央罗马帝国剧烈碰撞,老牌帝国支离破碎下如何重获新生?7世纪后,伊斯兰狂飙席卷欧亚大陆,孰又能幸免?
  战争、宗教、政权更迭、民族排斥……都是导致难民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战争!《欧洲历次战后难民潮》为你讲述难民辛酸。
  记录古斯塔夫二世改革后的瑞典,如何一跃成为波罗的海世界的霸主,搅动北欧风云一个多世纪!
  看现代美国特种部队如何改革体制,发挥尖刀作用!      
内容简介
     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动荡、军事大决战……每一次大变革,都是一次重新洗牌!大变革时代,是机遇,还是灾难?是崛起,还是沉沦?《战争事典020》抛砖引玉,从丝绸之路的经济效应,到战争、宗教引发的难民潮,再到近现代军事改革,多角度地叙述了大变革时代国家与人民的遭遇和选择。     
作者简介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战争、中外历史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角理清历史的脉络。
  郭晔旻:文史爱好者,在《文史天地》《国家人文历史》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慕雨:天涯煮酒论史认证写手,喜欢文史,尤喜宋史,擅长两宋人物传记、宋人逸事、宋词、宋代战争题材写作。曾出版《文治盛世赵匡胤》《宋朝有个“假”皇帝》《为什么总挨打:靖康耻的前前后后》《单挑大宋朝:王安石》《历史真有故事:两宋风云》等图书。
  龙语者:西方历史研究者,酷爱历史、军事、美术、自然学,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拜占庭英雄血脉》。
  Lee General:主要研究李德哈特与富勒的军事思想,擅长西方近现代军事理论学说、热兵器时代战史及战术。
  NeptuneSpear:军事前沿领域爱好者,致力于外军特种作战、特种部队以及轻武器领域等文章的翻译与撰写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霸业:“一带一路”的前世兴衰
崛起与繁荣——丝绸之路上的帝国兴衰
远帆与财富——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难民:欧洲的梦魇还是新生?
大迁徙与大征服——日耳曼人与阿拉伯人的扩张及征服
战乱与流散——欧洲历次战后难民潮
杀戮:近现代军改启示录
炮火与霸权——近代军事改革后的瑞典帝国时代
专业与联合——美军特种部队改革启示录 
 
往期回顾
下期预告
      精彩书摘
     这条丝绸之路,在横越亚洲大陆时,无论如何都控制在波斯人手中。同时萨珊王朝又扼守着波斯湾、红海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水道,这使其如同先前的帕提亚帝国一样,在贯穿其境的丝绸之路上对生丝贸易享有绝对的垄断地位。丝绸之路从木鹿进入萨珊王朝后可直抵“新罗马”君士坦丁堡,这使萨珊王朝同西方的罗马帝国及其后继者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商业联系。东方商品多经过伊朗高原或由波斯湾和两河地区进入拜占庭。萨珊王朝时期的西亚地区是东西方贸易和交流的中转地。来自中国的丝绸纺织品,经由萨珊王朝远销到拜占庭,进而转销欧洲各地。地中海沿岸的特产,诸如玻璃制品、纺织品、金银器皿、装饰品、手工艺品,中亚的黄金、宝石、皮革,印度的香料、纺织品等,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萨珊王朝境内,再运往欧亚大陆各地销售。
  丝绸贸易掌控在波斯人之手,拜占庭帝国必须接受波斯人的敲诈勒索,如数向他们付款方能得到中国丝绸。为了得到丝绸,罗马帝国于公元298年与萨珊王朝达成协议,将尼西比(Nisibis)开辟为两国丝绸贸易口岸。公元408—409年,拜占庭帝国又与波斯人商定,增加幼发拉底河左岸的拜占庭城市卡里尼库姆(Kallinicum)和亚美尼亚地区的波斯城市阿尔达沙特(Artashat)作为通商口岸。此后两国在这三个通商口岸的丝绸贸易持续了大约两个世纪。这两个帝国之间明显存着某种相互的敬意。拜占庭皇帝及其臣民对于外族统治者及其人民大多怀有一种天然的文化优越感,但几乎所有拜占庭君主都视波斯皇帝与自己是一样开化的君主。在一封致波斯王卡瓦德(488—531年在位)的信中,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一世(518—527年在位)称对方为“兄弟”。公元547年,查士丁尼大帝(527—565年在位)接见到达君士坦丁堡的波斯使团时,甚至破例允许波斯使团的翻译人员这种地位卑微的人坐到大使的旁边。两国之间的这种独特关系不见于拜占庭与其他蛮族国家之间,而波斯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情感。
  通常,纺好的生丝等原料,是由拜占庭的东方行省如叙利亚的商人向波斯人购买而来。叙利亚人先缴纳约为物价12.5%的关税,然后再将货物装船运到君士坦丁堡及亚历山大城,在卸船时他们又要付一次关税。在君士坦丁堡等地的国营工场,工人们将中国绸缎分解开来,拆解为一根根极细的丝线,然后掺上麻线,织成绫纱,再染上色,绣上花,以高价在欧洲市场出售。有时,他们也把从波斯进口的中国素绢,直接染上颜色,绣上金线,以极高的价钱卖给欧洲、北非各地。当这些商品在帝国内部各处流通的时候,帝国又会巧立名目,征收多如牛毛的各种税收,如道路桥梁过境税、市场销售税等等。从一个海关转到另一个海关,丝绸价格就如同滚雪球般地陆续上升。通过各地的关税监督者,各种货物的关税税监把税收集中起来,拜占庭帝国的国库就逐渐地富裕起来了。
  丝绸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成了决定拜占庭帝国各项政策的重要因素。海关条例、和平条约、商行章程、限制奢侈法等律令到处都记载有丝绸。丝绸的影子甚至也进入了祈祷中,主教们经常揭露丝绸舞弊事件。
  到了最后,好大喜功的查士丁尼大帝实在无法容忍萨珊王朝对丝绸的垄断。他首先劝说拜占庭帝国在红海地区的盟友、同样信仰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人前往锡兰(斯里兰卡)购买丝绸,然后转卖给拜占庭商人,并向他们指出:“这样可以赚取很多钱,而罗马人也可以一方面受益,即不再把钱送给它的敌人波斯。”埃塞俄比亚人虽然答应了请求,却无力兑现诺言。它的海上力量也无法与波斯海军相抗衡,因此波斯商人总是占尽先机。波斯船只刚刚进港停靠,波斯商人便将货物全部买走,使埃塞俄比亚人根本没有机会从事丝绸贸易。于是,为了争夺对红海的控制权,查士丁尼大帝积极支持埃塞俄比亚人同波斯人进行战斗。当他们发生冲突时,查士丁尼便不惜冒发动战争的危险,坚定地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这样,双方矛盾越来越深,战争已是迫在眉睫。
  ——摘自《崛起与繁荣——丝绸之路上的帝国兴衰》
  ……      
前言/序言
     我们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冲击与机遇并存。世界范围内,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均在急速地发展与前进,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然而对于处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我们来说,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前进方向却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那么如何能洞悉未来、认清大势?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做过解答:“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其实读史的意义就在于知兴替、明得失。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列宁则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战争事典020》将以“大变革时代”为主题,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等角度,回顾人类历史中,那些处在大变革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变革发展与帝国兴亡。
  第一部分,霸业:“一带一路”的前世兴衰。
  古往今来,国家的崛起与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大繁荣,盛世的背后更是需要金银的支撑。在大航海时代之前,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驼铃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白帆,代表着世界范围内最大财富的流通与汇集。《崛起与繁荣——丝绸之路上的帝国兴衰》详细叙述了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这1700多年里,围绕路上丝绸之路发生的经济纷争与帝国兴衰。《远帆与财富——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则描绘了南宋一朝如何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并利用发达的海上贸易促进国内经济。
  第二部分,难民:欧洲的梦魇还是新生?
  目前,最困扰欧洲国家的,莫过于中东政治乱局导致的难民问题了。《大迁徙与大征服——日耳曼人与阿拉伯人的扩张及征服》与《战乱与流散——欧洲历次战后难民潮》两篇文章将揭示,因战争和宗教导致的民族迁徙与难民流散,已经在历史上多次困扰欧洲人了。这些因为绝望或希望而涌动的人潮曾经摧毁过帝国,也建立过帝国;曾经毁灭过文明的烈焰,也带来过文明的火种。
  第三部分,杀戮:近现代军改启示录。
  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面对直接的冲突,经济、政治层面上的资源再多,也需要转化为军事领域上的优势才能将其发挥出来。《炮火与霸权——近代军事改革后的瑞典帝国时代》一文将再现,一个北欧小国是如何通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近代军事改革,开启属于自己的帝国时代。而《专业与联合——美军特种部队改革启示录》一文将告诉我们,时至今日,已经确立全球军事霸权地位的美国军队,仍没有停止改革与创新。    
				
 
				
				
					《史海钩沉:失落的文明与未解之谜》  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并非只有战火硝烟与王朝更迭,更有着无数被遗忘的文明瑰宝,以及悬而未决的宇宙奥秘。本书《史海钩沉:失落的文明与未解之谜》便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潜入那些被时间洪流淹没的失落之地,触碰那些至今仍困扰着人类智慧的未解之谜。我们不关注刀光剑影的宏大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角落,试图从中窥见人类文明早期智慧的光芒,以及宇宙深处隐藏的真理。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古老的大陆,深入那些被考古学家们视为“无字天书”的遗址。从神秘的复活节岛巨石像背后的建造者和目的,到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突然消亡的原因;从亚特兰蒂斯传说中可能存在的真实遗迹,到玛雅文明精准的天文观测和突然衰落的迷局,都将在这里被一一剖析。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猜想,而是结合最新的考古发现、遗传学研究、古气候学证据,尝试为这些谜团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解读。例如,对于复活节岛巨石像,我们将追溯其木炭分析数据,探讨岛屿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如何影响了拉帕努伊人的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对于哈拉帕文明,我们将分析其城市规划的精妙之处,并结合地质勘探结果,探讨河流改道、气候干旱或外族入侵等多种可能性。  随后,本书将笔锋转向了那些渗透在世界各地神话传说中的蛛丝马迹。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我们能否找到关于“飞行器”或“高科技”的描绘?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书中,是否隐藏着关于天体运行的惊人知识?在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中,是否存在着某种共通的宇宙观,暗示着某种远古的智慧传播?我们将深入研究不同文明的神话文本,运用比较宗教学、符号学等方法,尝试解读这些古老故事中可能蕴含的对宇宙、生命和人类起源的深刻思考。例如,我们将会对埃及的“灯笼”象形文字进行详细的图像学分析,对比其与现代照明设备的相似之处,并探讨其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对于苏美尔文献中的“神”的描述,我们将从星象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探究其是否与古代天文学知识有关。  地球之外,宇宙的浩瀚同样充满了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本书将大胆地探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从大爆炸理论到暗物质、暗能量的谜团,再到系外行星的生命迹象。我们不会止步于现有科学的解释,而是会追溯那些大胆的理论猜想,比如多重宇宙的可能性,以及宇宙中是否存在着超越我们现有认知的智慧生命。我们将引用天文学家最新的观测数据,例如来自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深空图像,以及射电望远镜捕捉到的来自遥远星系的信号,来探讨这些数据可能揭示的宇宙奥秘。同时,我们也会审视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UFO”事件,并非以猎奇的心态,而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自然现象、技术误判,以及是否真的存在着我们尚未理解的“非人类”干预。  书中还将触及人类自身存在的古老疑问。我们是如何演化而来的?人类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在我们尚未踏足的深海和地底,是否还隐藏着未被发现的生命形态或远古文明的遗迹?我们将回顾古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大胆设想那些尚未被完全解答的难题。例如,对于“智人”基因组的分析,我们将探讨其中一些“神秘”基因的来源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对于意识的起源,我们将从哲学和科学的双重角度,审视各种理论,并提出新的思考方向。  《史海钩沉:失落的文明与未解之谜》并非一本简单的历史科普读物,它更像是一场思想的冒险。我们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未知的好奇心,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引导大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和自身认知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历史的尘埃之下,埋藏着无穷的智慧;宇宙的深邃之中,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通过对这些失落文明和未解之谜的深入探寻,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更能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深刻的启示。  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严谨而不失趣味,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和历史事件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们借鉴了优秀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注重史料的考证,但又不回避那些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猜想。我们相信,正是这种对未知的不懈追求,驱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前进。  本书涵盖的范围广泛,从微观的基因密码到宏观的宇宙图景;从远古的文明遗址到现代的科学前沿。它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智力“考古”和“探索”,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宇宙角落、以及我们自身意识中的秘密。这不仅是一次阅读之旅,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对人类智慧边界的拓展。  我们希望通过《史海钩沉:失落的文明与未解之谜》,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相的追求。在这场永无止境的探索旅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个发现新大陆、解开古老谜团的探险家。让我们一同翻开这本书,开始这场激动人心的“史海钩沉”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