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阀门技术问答(第3版)

实用阀门技术问答(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晓霞 编
图书标签:
  • 阀门
  • 工业阀门
  • 阀门技术
  • 阀门应用
  • 阀门选型
  • 阀门维护
  • 阀门故障
  • 流体控制
  • 机械工程
  • 石油化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
ISBN:9787506681926
版次:3
商品编码:1193950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9
字数:6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实用阀门技术问答(第3版)》从阀门基础知识、设计、标准、材料、工艺、试验与检验、正确选择、使用与维修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四百多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编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查找方便。对新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了说明。为解决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阀门基础
1-1 什么是阀门?
1-2 什么是通用阀门?
1-3 什么是阀门的公称压力(PN)?
1-4 什么是阀门的公称尺寸(DN)?
1-5 什么是阀门的公称压力级(Class)?
1-6 什么是阀门的公称管径(NPS)?
1-7 什么是阀门的型号及编制含义?
1-8 什么是阀门的类型及通用分类法?
1-9 超高压阀门、高压阀门、中压阀门、低压阀门的压力是如何区分的?
1-10 特大口径阀门、大口径阀门、中口径阀门、小口径阀门的口径是如何区分的?
1-11 高温阀门、耐热阀门、低温阀门、超低温阀门是如何区分的?
1-12 通用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和密封试验压力各是多少?
1-13 密封必须比压、密封比压、密封许用比压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1-14 在阀门型号编制方法中,密封面或衬里材料的代号是如何规定的?
1-15 通用阀门的标志有哪些规定?
1-16 通用阀门的启、闭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1-17 阀门手柄和手轮的涂漆是如何规定的?
1-18 阀杆最小直径和最小阀杆直径是如何规定的?
1-19 闸阀的种类有多少?区分方法是什么?
1-20 对于闸阀来说,什么是双面强制密封?什么是单面强制密封?
1-21 国家标准对闸阀阀杆螺母的安装有什么要求?
1-22 钢制闸阀性能试验时应注意什么?
1-23 截止阀介质的流向是怎样的?
1-24 旋启式止回阀销轴和密封面的关系是什么?
1-25 单向密封蝶阀和双向密封蝶阀是如何区分的?
1-26 国家标准对球阀阀杆安装有什么规定?
1-27 钢和铸铁制旋塞阀对浸蚀性介质为何不适用?
1-28 什么是蒸汽疏水阀?衡量蒸汽疏水阀性能的指标有几项?
1-29 什么是蒸汽疏水阀的漏汽率?为什么用漏汽率衡量蒸汽疏水阀的优劣?
1-30 什么是临界温度?什么是临界压力?
1-31 选择蒸汽疏水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32 选择蒸汽疏水阀时,为什么要把蒸汽疏水阀的排量乘以一个安全系数?
1-33 什么是显热?什么是潜热?
1-34 什么是表压?什么是绝对压力?表压和绝对压力的关系是什么?
1-35 什么是过冷度?开阀过冷度和关阀过冷度有什么区别?哪个过冷度更大些?
1-36 蒸汽疏水阀的背压是何意义?背压允许度高好还是低好?为什么?
1-37 蒸汽疏水阀的工作温度指的是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的温度?
1-38 何为蒸汽疏水阀的负荷率?
1-39 何为安全阀?
1-40 怎样区分全启式安全阀和微启式安全阀?
1-41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和排放压力有什么区别?
1-42 安全阀的回座压力和密封压力有什么区别?
1-43 什么是安全阀的帘面积?安全阀的帘面积和流道面积有什么关系?
1-44 安全阀的理论排量和实际排量的关系怎样表示?
1-45 什么是安全阀的频跳?什么是安全阀的颤振?
1-46 不同压力的弹簧安全阀其弹簧需要更换吗?一般PNl6的弹簧安全阀应配套几根弹簧?其压力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1-47 何为直接载荷式安全阀?何为先导式安全阀?
1-48 何为减压阀?使用减压阀的目的是什么?
1-49 直接作用式减压阀和先导式减压阀有什么区别?
1-50 减压阀的静态密封和动态密封有什么区别?
1-51 什么是减压阀的压力特性?什么是减压阀的流量特性?
1-52 液体用减压阀和气体用减压阀相同吗?
1-53 何为控制阀?控制阀的特点是什么?
1-54 压力控制阀类中的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有何区别?
1-55 何为双向密封阀门?
1-56 何为双截断-泄放阀(DBB)?
1-57 何为切断推力和切断力矩?
1-58 何为流量系数Kv值?
1-59 何为承压件?
1-60 何为控压件?
1-61 何为双阀座,两个阀座双向密封阀门(DIB-1)?
1-62 何为双阀座,一个阀座单向密封,一个阀座双向密封阀门(DIB-2)?
1-63 什么是文丘里旋塞阀?
……

第二章 阀门设计
第三章 阀门标准
第四章 阀门材料
第五章 阀门工艺
第六章 阀门使用与维修
第七章 阀门的正确选用
第八章 阀门的试验与检验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不同主题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提供丰富的内容信息,同时避免提及您所指定的《实用阀门技术问答(第3版)》中的任何信息。 --- 图书一:《全球供应链管理与数字化转型:新常态下的优化策略与挑战》 内容提要: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供应链的韧性与敏捷性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书深入剖析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并聚焦于数字化技术如何重塑这一领域。 本书首先系统梳理了传统供应链模型的局限性,特别是在面对突发性中断(如地缘政治冲突、自然灾害和疫情冲击)时的脆弱性。作者强调了“可见性”(Visibility)在现代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集成物联网(IoT)、区块链和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端到端的实时信息流。 一个重要的章节专门探讨了“数字化双胞胎”(Digital Twins)在供应链规划和模拟中的应用。通过构建物理供应链的虚拟模型,企业可以进行高保真的压力测试,评估不同情景下的风险敞口,并优化库存部署和物流路径。书中提供了多个案例研究,展示了领先企业如何利用预测分析模型,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见,从而实现库存水平的最小化和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 此外,本书对“可持续供应链”的构建给出了详尽的指导。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到绿色物流的实施路径,再到循环经济模式下的逆向物流设计。书中指出,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是实现可持续性的基石,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足迹得到准确记录和审计。 在执行层面,本书详细介绍了“智能仓储”和“自动化配送”的前沿技术,包括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自动化存储与检索系统(AS/RS)的选型与部署策略。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如何管理跨境贸易的合规性、关税变动和监管环境的快速迭代,也是本书的重点关注对象。 最后,本书展望了未来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包括超本地化生产、微型工厂的兴起以及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应用。它不仅为供应链专业人士提供了解决当前痛点的实用工具和方法论,也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了制定面向未来的战略蓝图。 --- 图书二:《高级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复杂结构抗震与性能化分析》 内容提要: 本书面向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系统性地介绍了当代土木工程领域中,尤其是在高烈度地震区和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必须掌握的前沿理论与实用技术。 本书的核心内容集中在“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Based Design, PBD)理念的深度应用上。它超越了传统的基于力的设计方法,转而强调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需达到的预设性能目标(如运营级、即时使用级、生命安全级)。书中详细讲解了非线性时程分析(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的建模技术、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以及如何解读和量化结构响应的性能指标。 在复杂结构体系方面,本书投入了大量篇幅探讨了巨型框架结构、伸臂桁架结构以及筒中筒结构的设计要点。针对超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扭转效应、风振响应以及施工阶段的控制难题,书中提供了精细化的分析手段和创新的结构措施,例如粘滞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参数确定与布置优化。 抗震设计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除了传统的抗震规范解读外,作者引入了先进的隔震技术,包括高阻尼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选型标准、安装精度要求,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退化分析。书中特别强调了结构的“冗余度”与“可修复性”设计,旨在提高震后结构的快速恢复能力。 施工技术方面,本书关注如何将复杂的设计转化为可靠的施工实践。内容包括超高强度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超大跨度钢结构节点的设计与工厂预制标准、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撑体系设计,以及关键部位的无损检测技术。对于深基坑工程,书中也结合了多个实际案例,分析了基坑支护的稳定性控制和周边环境监测的精细化管理。 全书结构严谨,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配有大量详尽的图表和计算示例,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从概念设计到详细施工图深化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 图书三:《现代烹饪科学与分子美食学应用指南》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全面融合了传统烹饪艺术与现代食品科学的深度指南,旨在帮助专业厨师、食品技术人员及热衷于创新烹饪的爱好者,理解食物转化的内在科学原理,并掌握分子美食学的核心技术。 第一部分奠定了科学基础。它深入讲解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水分在加热、冷却、乳化和胶凝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例如,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和焦糖化反应的温度控制区间、酶促褐变机理、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粘度变化等,均通过清晰的化学结构图和实验数据进行阐释。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现代烹饪技术。书中系统地讲解了真空低温烹调法(Sous Vide)的操作精度、温度梯度控制对食材风味和质构的影响,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香料提炼中的应用。针对海鲜和肉类的嫩化处理,书中对比了化学嫩化剂(如磷酸盐)与生物嫩化剂(如蛋白酶)的作用机制和最终效果。 核心章节聚焦于分子美食学工具与技术。这包括了对胶体化学的透彻理解,如海藻酸钠、氯化钙在制作球化技术(Spherification)中的精确配比;甲基纤维素在热凝胶形成中的应用;以及卵磷脂在制作泡沫和空气状结构中的功能。书中提供了详尽的“配方-步骤-科学原理”三段式解析,确保读者不仅能成功复现,更能理解背后的逻辑。 此外,本书还涵盖了食物风味科学。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的视角,分析了不同烹饪方式(如烟熏、烘烤)如何生成复杂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调配“风味分子”来创造全新的味觉体验。 全书语言专业而不失趣味性,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厨房中可操作的技术,是推动现代餐饮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您的要求,我将模拟一位读者的身份,对一本名为《实用阀门技术问答(第3版)》的图书进行五段风格迥异、内容详实的评价,每段约300字,且不包含该书的实际内容。 评价一:对技术手册的实用性与深度表示赞赏 这本书的问答形式简直是为一线工程师量身定制的“急救包”。我记得有一次在现场处理一个高压截止阀的密封泄漏问题,按照常规的维护手册查起来费时费力,但这本书里直接用“Q:XXX故障现象,A: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案”的结构,让我迅速定位到了问题核心。我特别欣赏它对细节的处理,比如不同材质阀门的选型考量,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压力、介质腐蚀性等因素给出了具体建议。很多看似基础的问题,比如阀杆的润滑选择,这本书里都有深入的探讨,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润滑脂在高温下会失效,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使用方法。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解决现场突发状况的人来说,这种直击痛点的编写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保持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技术语言,即便面对一些相对复杂的流体力学概念,也能通过问答的形式拆解得清晰明了,让人感觉知识吸收的门槛大大降低了。这种即学即用的设计,使得它在我的工具箱里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评分

评价四:侧重于阅读体验和信息组织结构的评价 这本书的排版和信息组织简直是一次阅读体验上的胜利。在技术书籍中,清晰的结构往往比内容本身更为关键,因为读者通常带着明确的目的来查阅信息。我非常赞赏它在结构设计上体现的逻辑性——从基础概念的澄清,到常见故障的排查,再到复杂系统的集成应用,层次划分得非常清晰。索引部分做得极其详尽,几乎每一个关键术语和故障现象都能被准确地定位到页码。这对于需要快速进行交叉引证的场景尤为重要。另外,书中的图示质量也值得称赞,它们不是那种粗糙的、无法辨认的线条图,而是清晰标注了关键部件名称和作用的剖面图。这极大地增强了对文字描述的理解,尤其是在理解某些阀门内部动作机制时,一个好的示意图胜过千言万语的描述。总体来说,它成功地将一本技术深度极高的参考资料,转化成了一种易于检索和吸收的阅读媒介,这在同类书籍中是少有的体验。

评分

评价三:对版本更新和知识体系完善性的评价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流体控制技术的专业人士,我一直关注着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技术手册的生命力在于其时效性和全面性。我注意到这个第三版在内容上做出了显著的迭代和补充,这远非简单的文字校对或错别字修正所能比拟的。新增的章节明显体现了对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环保要求的关注,比如对某些新兴特种合金在极端工况下的应用案例分析,这在旧版中是缺失的。尤其是在数字化和智能控制集成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机械部件的诊断与现代监控系统有效对接,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思路和实践指导。这种对行业前沿脉搏的精准把握,使得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几何级的提升。它不仅仅是一本“问答集”,更像是一部浓缩了数年行业经验和最新标准演进的微型百科全书。每次翻阅,总能发现一些以前忽略的、但如今看来至关重要的技术点,这种知识体系的持续更新,是衡量一本技术书籍是否值得长期收藏的重要标准。

评分

评价五:从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角度的价值体现 从项目采购和生命周期成本(LCC)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很多时候,项目初期对阀门规格选型的偏差,会导致后期大量的返工和停机损失。这本书在讨论“正确选型”时,不仅仅关注了技术指标的满足性,还巧妙地融入了经济性考量。例如,它会对比在特定工况下,使用更昂贵但寿命更长的特种阀门,与使用标准阀门但需要频繁维护之间的总拥有成本差异。这种将技术决策与财务目标挂钩的视角,对于项目经理和采购人员来说,是无价的参考信息。通过书中提供的各种工况下的对比数据和推荐,我们可以更自信地制定采购规范,从而有效规避“低价中标带来高昂后期维护成本”的陷阱。它帮助我理解,选择一个阀门,实际上是在为一个系统的长期可靠性进行投资,而不是一笔简单的开支。这本书的深度,使得它超越了纯粹的技术参考,成为了一种项目风险管控的工具。

评分

评价二:从行业新人学习视角的感慨 说实话,刚接触工业自动化和流体控制领域的时候,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管线和形状各异的装置,心里是有些发怵的。市面上很多参考书要么是过于学术化,充满了复杂的公式推导,要么就是太过基础,对实际操作帮助不大。然而,这本《实用阀门技术问答》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在我身边耳提面命,每一个“问”都是我脑海里刚刚冒出来的疑惑,而每一个“答”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导。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一些标准和规范时,总是会附带一个“为什么”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在某些场合下必须使用波纹管截止阀而非普通填料函的阀门。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从系统层面去思考阀门的选择和维护,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拧紧螺栓”这种表面功夫。它极大地缩短了我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让我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盲目的摸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