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具有如下特色:
1.扫码听微课程,学习历年真题。本书每部分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考试真题,除文字解析外,还配有中公名师视频讲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实现在线学习,中公名师一对一授课。
2.覆盖核心考点,精讲作答技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中公名师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章节、体例和结构。
3.学习解题方法,突破分数瓶颈。本书除考点讲解外,还总结出各题型实用的解题技巧。力求为各位考生呈现每一道题目的快解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突破瓶颈,从而提升考生的竞争力。
购书立享中公移动自习室(www.mzixi.com)+980元中公名师精讲课程(c.offcn.com)。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系统讲解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这五大专项的所有核心考点。
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讲解:
1.考情分析——以2013-2016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基础,分析山东省行测考试的特点,总结各大专项的重要考点,指导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2.考点讲解——讲解新考试真题,结合详尽的解析过程。重难点题型配套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
3.实战模拟——每个专项题型都专门进行方法技巧的讲解,后配以“实战模拟”帮助考生学以致用,掌握快速解题的方法。
目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1)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逻辑填空(8)
一、把握对应关系(8)
二、辨析词语差异(10)
三、警惕成语设置陷阱(12)
四、掌握常考关联词(14)
第二节阅读理解(17)
一、主旨观点题(17)
二、细节判断题(23)
三、推断下文题(27)
四、词句理解题(31)
五、标题添加题(33)
第三节语句表达(36)
一、语句排序题(36)
二、语句填充题(41)
实战模拟(45)
第二章
数量关系
———
数学运算
第一节数学运算核心知识(56)
一、算术基础(56)
二、代数工具(60)
三、实战技巧(64)
第二节数学运算基础必会(69)
一、几何问题(69)
二、工程问题(72)
三、行程问题(74)
四、利润问题(80)
五、浓度问题(82)
六、日期问题(83)
第三节数学运算能力提升(85)
一、排列组合(85)
二、概率问题(89)
三、容斥问题(90)
四、抽屉原理(92)
五、和定最值(94)
六、资源整合(95)
七、推理分析(96)
实战模拟(98)
第三章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考点(102)
一、数量类考点(102)
二、结构类考点(109)
三、位置类考点(112)
四、叠加类考点(115)
五、空间类考点(117)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精讲(120)
一、分组分类型图形推理(120)
二、类比型图形推理(120)
三、顺推型图形推理(121)
四、九宫格图形推理(122)
第三节图形推理实战技巧(123)
一、求同分析法(123)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125)
实战模拟(129)
第四章
判断推理
———
定义判断
第一节定义判断实战技巧(132)
一、分析定义要点(132)
二、归纳关键信息(135)
三、判断定义间关系(137)
四、对比选项内容(139)
第二节定义判断考查学科(140)
一、心理学(140)
二、经济学(141)
三、社会学(142)
四、法律法规(143)
五、行政管理(143)
六、语言文学(144)
实战模拟(146)
第五章
判断推理
———
类比推理
第一节类比推理题型精讲(150)
一、传统型(150)
二、对当型(150)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150)
一、逻辑关系(150)
二、言语关系(152)
三、常识关系(153)
第三节类比推理实战技巧(155)
一、代入排除法(155)
二、遣词造句法(155)
三、横纵对比法(156)
实战模拟(158)
第六章
判断推理
———
逻辑判断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162)
一、直言命题(162)
二、概念和三段论(166)
三、复言命题(171)
四、模态命题(179)
五、智力推理(181)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185)
一、削弱、加强、前提型(185)
二、结论型(194)
三、评价型(195)
四、解释型(197)
五、选项分析(198)
实战模拟(201)
第七章
资料分析
第一节核心统计知识(208)
一、基期与现期(208)
二、量与率(208)
三、增长(209)
四、基础数据关系(210)
第二节核心考查体系(214)
一、比重(214)
二、倍数、翻番(219)
三、平均数(221)
四、隔年增长(223)
五、年均增长(224)
第三节实战快解技巧(226)
一、实战速算方法(226)
二、常考列式速解技巧(233)
实战模拟(238)
第八章
常识判断
第一节政治(246)
一、时政(24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46)
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48)
第二节经济(249)
一、微观经济(249)
二、宏观经济(250)
三、国际经济(252)
第三节法律(253)
一、宪法(253)
二、民法与民事诉讼法(255)
三、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57)
四、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59)
第四节科技生活与地理(262)
一、高新技术(262)
二、生活常识(264)
三、自然地理(268)
四、世界地理(271)
第五节人文历史(271)
一、文学常识(271)
二、文化常识(272)
三、中国古代史(275)
四、中国近现代史(278)
五、世界近现代史(280)
第六节公共行政(283)
一、行政管理(283)
二、公文(285)
第七节国情概况(288)
一、自然地理(288)
二、民族与传统节日(291)
实战模拟(294)
2017年山东省考课程体系(297)
中公教育·山东分部一览表(29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01)
精彩书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
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求应试者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分析、解决各类问题。
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近几年的真题特点,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让大家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同时,点拨各专项的备考技巧,以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复习,科学备考。
2013—2016年山东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主要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逻辑填空考点稳定。逻辑填空的考点常年稳定不变,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偶尔涉及关联词。
2.语句表达稳中有变。“稳”指的是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这两种题型,“变”指的是两种题型的题量每年稍有变化。
3.阅读理解考点繁多。阅读理解以片段阅读为主要考查形式,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和标题添加等众多考点。
【新真题】吴王城虽然年代久远,但今天还有不少,在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很高价值。因此,政府应科学制订吴王城长期保护整体规划,并进入法律保护程序,形成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使文物保护工作有和生命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遗存延续性B.记载规范性
C.痕址专业性D.文物操作性
解析:空,由吴王城在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很高价值以及制订对吴王城保护的规划可知,吴王城应是存在不少遗迹,而不仅是“记载”或“文物”,排除B、D。第二空,政府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举措不会使其更有“专业性”,而“延续性”填入能与“长期保护整体规划”对应。因此本题选A。
【新真题】机会分配不仅能对收入分配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在不公正的机会分配下,一些人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获得发展机会,但这些获得机会的人很可能缺乏有效利用发展机会从事社会劳动和创造的能力,这必然导致他们所从事的劳动或经营项目的生产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获得机会,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是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基础。只有实现机会平等,才能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由机会分配不平等造成
B.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标志是公平的机会分配
C.公平的机会分配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率
D.机会分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内容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机会分配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接着进行具体阐释,指出不公正的机会分配会使机会落到不能有效利用机会的人身上,导致其所在岗位效率低下,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后得出结论,只有实现机会平等,才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故文段意在强调的是公平的机会分配对社会经济效率的影响,C项与此表述一致,为正确答案。
【新真题】如果可以,机器人甚至能挽救你的生命。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美国近年来年均车祸致死量高达13000人,自动驾驶汽车至少能够降低因醉酒和走神导致的车祸数量。然而大部分美国人声称,乘坐自动驾驶的交通工具会让他们感觉不适。若此类想法得不到改变,科技的发展必然受阻。事实上,在很多领域机器人都可以替代人工以提高安全系数。令人讽刺的是,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机器人却束手无策:。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对机器人仍缺乏信任
B.人类在社会中仍居主导地位
C.人类还不能制造出超过人类本身智慧的机器
D.机器人还未寻找到更接近人类智能的进化路径
解析:“乘坐自动驾驶的交通工具会让他们感觉不适”这类想法源于人类对机器人缺乏信任,故尽管很多领域机器人都可以代替人工以提高安全系数,但是因为人类的不信任,机器人无法发挥作用,这让机器人束手无策。故填入画横线处恰当的一句是A项。
■
二、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一直把传统问题作为主要考点,包括以整除、比例性质为主的基础知识应用,以排列组合、资源整合为主的组合类问题,以及常见的行程、工程、利润等经典问题。
【新真题】甲仓库有100吨的货物要运送到乙仓库,装载或者卸载每吨货物需要耗时6分钟,货车到达乙仓库后,需要花15分钟进行称重,而汽车每次往返需要2小时。问使用一辆载重15吨的货车可以比载重12吨的货车少用多少时间?
A.3小时20分钟B.3小时40分钟
C.4小时D.4小时30分钟
解析:载重15吨的货车需要7次才能运完(15×6+10=100),载重12吨的货车需要9次才能运完(12×8+4=100),后者比前者多运2次,装载和卸载货物的时间是相等的,多用的时间为2次称重及2次往返的时间,15分钟×2+2小时×2=4小时30分钟,选择D。
【新真题】甲乙丙三个工厂每天共可以生产防水布2万平方米。现有一批救灾物资要生产,如果将防水布生产任务交给甲乙联合或乙丙联合或甲丙联合完成,分别需要24天、30天和40天。如果三个工厂联合完成生产任务,且每个工厂每天的产能各增加1万平方米,问可以比在不增加产能的情况下提前几天完成?
A.6B.8
C.10D.12
解析:甲乙联合、乙丙联合、甲丙联合每天分别完成总量的■、■、■,则甲乙丙联合一天可以完成总量的(■+■+■)÷2=■,则根据题意任务总量为2÷■=40万平方米。不增加产能,需要20天完成,增加产能需要40÷(2+1×3)=8天,提前20-8=12天,选择D。
前言/序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总题量通常在100道以上,每道题的平均作答时间通常不到1分钟,而试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众多,内容涉及数学、逻辑、语文、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学科,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题目解答,绝非易事。应试者只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备考,在掌握核心考点的基础上,达到解题快速准确的考试状态,才能取得进入面试的理想分数。
本书囊括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大专项所有题型的核心考点。每一部分按照题型/考点/技巧方法讲解——实战模拟训练的内容体系,从知识积累、核心考点、快解技巧等方面帮助应试者全面化解行测考试知识量大和时间紧张两个方面的压力。
历年真题非常重要,集中体现了命题人的思想,应试者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熟知各种题型的变化方式,把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本书尤其注重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首先,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帮助应试者熟悉各个专项的具体考情,明确备考方向;其次,针对各部分考查的“核心知识”和“重点题型”,以理论结合“真题精讲”的方式进行细致讲解,确保应试者能深入理解各个考点。
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选拔性的考试,近年来考试竞争日趋激烈,有时一分之差就能决定考生是否通过笔试。在这样的形势下,掌握每一道题的快解方法,在考试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多做几道题,就能占得先机。本书力求呈现各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应试者在学习之后,只要加以熟练运用,就可以缩短解答一道题目的时间,多做题,做对题。
中公快解展示
例: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周长相等,则正六边形面积为正三角形的:
A.■倍B.1.5倍
C.■倍D.2倍
点拨:直接求面积之比耗时长且易错,需要利用题干所给条件对图形进行转化。
中公快解:两者周长相等的情况下,设正六边形边长为1,则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周长均为6。再将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做如下构造,都转化成由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由图可知,正三角形含4个小正三角形,正六边形含6个小正三角形。显然,正六边形面积是正三角形面积的■=■倍。
想要熟练掌握核心考点和题目的解法,必须经过系统有力的训练,没有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行测的复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例如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题型,作答此部分题目,一定要经过“查找数据——准确列式——快速计算”这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不能快速得到正确答案。本书在全面讲解资料分析核心考点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应试者进行为欠缺和不易提升的“列式训练”和“速算训练”,然后进行完整的解题训练。通过“环节强化→整体提升”的训练模式,达到全面掌握资料分析的目标。
又如言语理解与表达,本书在系统讲述的过程中,引导应试者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培养语感,帮助大家积累词汇以及与文段相关的基础知识,全面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告别盲目选择,走出作答困境。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的题型与考点众多,常识判断的知识点纷繁复杂,训练更是必不可少,此处不再赘言。
学习教材固然重要,但是图书毕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习过程相对枯燥、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题目无处求教等等。因此,我们针对本书中的重、难点真题设置了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在线视频学习,在中公名师的帮助下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和作答技巧。为了确保视频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本书所有视频全部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公名师讲解,以保证应试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得到指导。
本书所用真题,均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整理。殷切期待广大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更快成长,让图书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团队
2016年6月
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指南 一、 核心概述:考试导向,精准突破 本书旨在为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报考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高效的备考方案。我们深知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日益激烈,科学的复习策略和精准的知识点把握是通往成功的关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公考的重要科目,其题型多样、考查能力广泛,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本书紧密结合历年真题及考试大纲,深入剖析考试命题趋势,提炼核心考点,提供实用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力求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应试能力,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二、 内容结构:体系化设计,模块化训练 本书严格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模块进行划分,每个模块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力求做到内容详实、逻辑清晰、由浅入深。 1. 常识判断:夯实基础,拓宽视野 考查内容: 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国家大政方针、经济、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生活常识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复习策略: 强调“积累”与“理解”相结合。本书将提供系统性的常识知识梳理,涵盖近年来国家关注的热点时事、重要法律法规、科技前沿发展以及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我们不仅提供知识点,更注重引导考生理解知识点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题型解析与突破: 详细分析常识判断题的常见题型,如概念辨析、因果关系、事实判断、常识推理等,并针对不同题型提供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例如如何快速排除错误选项,如何从信息碎片中提取关键线索。 实战演练: 配备大量精选的常识判断练习题,模拟真实考试情境,帮助考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复习效果。 2. 言语理解与表达:精读细品,洞察语境 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考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复习策略: 强调“精读”与“悟透”。本书将深入剖析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四大核心题型: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词语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 阅读理解: 教授考生快速把握文章主旨、识别作者观点、分析论证结构、推断隐含信息等方法。重点讲解阅读技巧,如“首尾句法”、“扫读法”、“抓关键词法”等,帮助考生在最短时间内抓住文章核心。 逻辑填空: 重点在于词语的准确辨析和语境的把握。本书将分类讲解近义词辨析、成语使用、实词虚词填空等,并提供大量的词语辨析练习,帮助考生建立起扎实的词汇基础。 片段阅读: 强调对文段整体结构的把握和逻辑关系的理解。将教授如何快速定位文段主旨句,如何识别因果、转折、并列等逻辑关系,以及如何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推理。 语句表达: 涵盖病句辨析、语序调整、关联词使用、成语误用辨析等。本书将提供清晰的辨析规则和大量的练习,让考生掌握准确、简洁、流畅的表达能力。 解题技巧: 传授“排除法”、“比对法”、“代入法”等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 专项训练: 大量精选典型例题和模仿题,并提供详细解析,帮助考生熟悉各种题型的考查方式,掌握解题套路。 3. 数量关系:逻辑推理,巧算制胜 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数学概念、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涵盖计算、行程、工程、经济、统计、概率、数列、几何等多个方面。 复习策略: 强调“基础”与“技巧”并重。本书将系统梳理数量关系的各类题型,并重点讲解各类题型的核心解题公式、方法和技巧。 基础计算: 提炼常用的速算技巧、估算方法,帮助考生在计算方面节省时间。 行程问题: 详细讲解相遇、追及、流水行船等经典模型,并提供多种解题思路。 工程问题: 讲解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提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通用方法。 经济利润问题: 剖析利润率、折扣、成本、售价之间的关系,讲解如何计算最大利润等。 统计与概率: 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百分比、概率计算等基础知识,并提供解题思路。 数列与规律: 传授识别等差、等比、递推、组合等数列规律的方法,并讲解如何找到隐藏的数学规律。 几何问题: 重点讲解常见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计算,以及比例、相似等几何性质的应用。 解题方法: 重点介绍“代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图示法”等,指导考生如何根据题干信息灵活选择最简便的解题方法。 实战演练: 提供海量数量关系练习题,覆盖各类题型,并附带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帮助考生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4. 判断推理:逻辑严谨,洞察细节 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题型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复习策略: 强调“规律”与“方法”。本书将对判断推理的四大题型进行深入剖析。 图形推理: 详细讲解图形的组成、属性、数量、位置、图形的运动(旋转、翻转、对称)、图形的叠加与叠加等各类考查点,并提供系统性的图形规律识别方法,如“同异”、“数量”、“位置”、“方向”、“属性”等维度分析。 定义判断: 强调“抓关键词”、“比对要素”、“排除无关项”。本书将提供完整的定义判断解题框架,指导考生如何准确理解定义,并将其与选项进行比对,找出符合定义的选项。 类比推理: 侧重于词语之间、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本书将分类讲解词语的对应关系,如“种属”、“因果”、“功能”、“属性”、“对应”等,并提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快速找到最贴切的类比项。 逻辑判断: 涵盖可能性推理(加强、削弱、推出)、必然性推理(假言、联言、选言、直言)、以及一些简单的归纳和演绎推理。本书将系统讲解各类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和常用技巧,如“搭桥法”、“否定前件”、“肯定后件”等,并提供大量练习,帮助考生提高逻辑分析能力。 解题技巧: 强调“归纳”、“演绎”、“排除”、“分析”等基本逻辑方法,并针对不同题型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 专项训练: 提供大量的判断推理练习题,每道题都附有详细的解题过程和理由,帮助考生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 5. 资料分析:数据敏感,快速准确 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文字、图表(饼图、柱状图、折线图、表格)等统计资料,并进行计算和推理的能力。 复习策略: 强调“读懂”与“速算”。本书将重点教授考生如何快速提取资料中的关键信息,理解各种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掌握各类计算公式和速算技巧。 读懂资料: 教授考生如何快速浏览文字资料,理解图表信息,识别数据单位,区分不同图表类型,以及理解各种统计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 速算技巧: 重点讲解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倍数、平均数等常用概念的计算方法,并传授一些实用的估算技巧,如“截位法”、“凑整法”、“移位法”等,帮助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计算。 题型分析: 详细分析资料分析题的常见考点,如“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平均数”、“指数”等,并针对性地提供解题方法。 实战演练: 提供大量真实考题及模拟题,涵盖各种数据形式和考查角度,并提供详细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步骤,帮助考生熟练掌握资料分析的解题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三、 增值服务:全面提升,信心倍增 本书不仅提供扎实的知识点讲解和大量的练习,更注重从多个维度提升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历年真题解析: 精选近几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的命题特点、考查方向和难度水平。 模拟套题: 配备高质量的模拟套题,完全按照考试大纲和最新考试形式设计,帮助考生在考前进行模拟演练,熟悉考试流程,检验复习成果,并调整考试策略。 应试技巧与心理调适: 在各个模块的讲解中,穿插大量的应试技巧,如时间分配、答题顺序、涂卡技巧等。同时,本书还将提供关于考前心理调适的建议,帮助考生以积极、自信的心态迎接考试。 四、 适用人群:目标明确,志在必得 本书适用于所有参加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考生,包括: 基础薄弱的考生: 系统全面的内容设计,帮助考生快速建立起知识框架,打牢基础。 备考时间紧张的考生: 精炼的考点梳理和高效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突破。 寻求提分突破的考生: 深入的题型解析和大量的实战演练,帮助考生攻克薄弱环节,实现分数飞跃。 追求精准备考的考生: 紧扣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提供最贴合考情的复习内容。 结语 备考公务员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本书力求成为您备考路上的得力助手,助您掌握科学的备考方法,点亮通往成功之路的灯塔。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系统、刻苦的复习,结合本书提供的优质内容和方法,您定能在2017年的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