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好妈妈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旭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男孩教育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正面管教
  • 习惯培养
  • 情商培养
  • 学习方法
  • 品格教育
  • 好妈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27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165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36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一本专为男孩家庭打造的教子全书

  中国妈妈教育男孩不可不读的教养圣典,全面提升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生动的插图,让阅读充满趣味和启迪

  ◎自信的男孩更容易获得成功

  ◎培养良好的习惯,使男孩受益终生

  ◎性格好命就好,让男孩赢在性格上

  ◎培养生存技能,让男孩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塑造男孩的学习力,让他在未来更有竞争力

作者简介

  韩旭,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培养优秀男孩,智商、情商、德商、逆商、财商、灵商、心商、志商、志商、胆商、健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深爱父母欢迎。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对家长,我想说的是,儿童教育已经从“自然放牧时代”过度到“圈养时代”,家长不学习不行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

  孩子长大以后,怀念父母的不是汽车、房子、财产,甚至不是念好的学校。他们怀念父母的是,父母帮他们培养了好性格。

  ——《慢养》作者 黑幼龙

  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他心中一定要有座山,那就是目标。

  ——教育专家 王金战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孩子的世界,听懂男孩的心灵密码

第1招 剪刀、蜗牛和小狗尾巴—这就是男孩/002

第2招 从小小孩到男子汉—男孩成长的三个关键期 /005

第3招 男孩不如女孩吗—全面认识男孩的特点/008

第4招 男儿有泪不轻弹—识别男孩特殊的表达方式/011

第5招 精力旺盛的“淘气包”—合理教育和引导很重要/013

第6招 “电视机里装着小人吗”—男孩的探索心理/017

第7招 “1+1为什么不等于3”—爱问是男孩的天性/020

第8招 “我就是要当老大”—每个男孩都有领导欲/023

第9招 “让我来拯救地球吧”—男孩的英雄情结/026

第10招 “同桌比我学习好”—为什么男孩的成绩在某些

阶段相对较差/030

第二章 引导男孩走向成功,妈妈的职责无可替代

第11招 人格、品行、习惯—男孩的塑造主要靠妈妈/036

第12招 方法决定成果—妈妈需摒弃的教育方式/039

第13招 尊重、理解、宽容—培养优秀男孩的秘诀/042

第14招 好家庭胜过好学校—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045

第15招 放下妈妈的架子—和你的儿子交朋友/049

第16招 催开天赋之花—引导男孩把爱好变为特长/051

第17招 男孩不能当女孩养—重视男孩的性别教育/053

第18招 父母形成合力—家教讲配合,不能唱反调/055

第19招 别让离婚伤了孩子—单亲家庭如何教育男孩/059

第三章 自古纨绔少伟男,男孩一定要“穷”着养

第20招 溺爱是害不是爱—“穷”养的男孩才有出息/064

第21招 穷养不等于虐待—吝啬、打骂和惩罚要不得/066

第22招 磨炼男孩的韧性——逆境商为男孩的成长加分/070

第23招 开阔男孩的眼界—给男孩一个国际化视野/072

第24招 强化男孩的劳动观—让男孩在劳动中成长/074

第25招 提高男孩的适应力—教男孩适应多变的社会/077

第26招 管理时间和生活—引导男孩成为生活的主人/079

第四章 好关系胜过好教育,与儿子实现零距离沟通

第27招 不唠叨,忌说教—把话说进儿子心里/084

第28招 多商量,少命令—获得儿子尊重的秘诀/086

第29招 会说不如会听—用心倾听,关系会更好/091

第30招 批评孩子的艺术—如何说,儿子才肯听/093

第31招 赞美是最佳动力—学会表扬和赏识儿子/096

第32招 对男孩说“不”—理性教育需要学会拒绝/100

第33招 做以理服人的妈妈—别用棍棒惩罚男孩/103

第34招 丰富沟通模式—如何让沟通取得最佳效果/106

第35招 有时无声胜有声—用非语言行为与男孩交流/109

第五章 做高情商的妈妈,教出高情商的儿子

第36招 自信是无价资产—让男孩对自己充满信心/114

第37招 远离悲观情绪—把乐观传递给你的儿子/117

第38招 收敛坏脾气—让男孩学会不浮躁、不生气/121

第39招 摆脱抑郁的阴影—培养出一个阳光的男子汉/123

第40招 积极赢得一切—教男孩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125

第41招 把忌妒转为动力—正确引导男孩的忌妒心/128

第42招 不比吃喝穿戴—帮男孩丢掉虚荣心/131

第43招 给压力找个出口—为男孩的心灵减减负/133

前言/序言

  妈妈如何做,男孩才出色

  一提起妈妈,我们的内心中就会充满感动,从十月怀胎,到把我们养育成人,妈妈谱写了一首首母爱之歌。

  生活中,每个妈妈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作为一个男孩的妈妈,你的教育方式是先进的还是落伍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我们不妨先看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超市的收银台前排着长长的队,大家拎着购物篮有序地等待结款。可是,一个手握冰棍的小男孩却分开拥挤的人群,从队伍后面不停向前挤。大家看到这种情况,纷纷皱起了眉头,暗中责怪男孩没有教养。有一位长者实在看不下去,便拦住了男孩,严肃地对他说:“孩子,大家都在排队,你是后来的,应该站到后面去。”小男孩伸出手,指了指站在收银台外、正向这边观望的一位女士说:“我妈妈叫我这样做的。妈妈说这样买东西快、省时间。”

  故事二:有一个“神童”,天资聪颖,6岁就已经完成了小学课程,13岁考上了大学,17岁成了硕士研究生。然而,他在读研期间,因长期生活不能自理,被学校劝退了。原来,“神童”的妈妈望子成龙心切,所以从初中到大学,她一手操办了男孩所有的生活事项。男孩从未做过家务,更没有洗过衣服,甚至洗头、洗脸都要由妈妈帮忙。男孩也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常识,进别人屋不会敲门,逢人不愿打招呼……除学习成绩外,男孩的各种能力都极度欠缺,因而被迫离开了校园。


智慧之光,启迪未来:现代父母育儿的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南 在波涛汹涌的时代浪潮中,每个家庭都渴望孕育出健康、快乐、有担当的下一代。然而,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育儿挑战,许多父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希望找到一条更清晰、更有效的育儿之路。本书并非仅仅罗列简单技巧,而是深入探究现代亲子关系的本质,剖析儿童成长的规律,并提供一套系统、富有远见、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育儿理念与实践方法。它将引领您穿越育儿的迷雾,点亮智慧之光,赋能您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一、 重塑育儿观:从“管教”到“赋能”的深刻转型 传统育儿模式往往侧重于“管教”与“服从”,强调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试图将孩子塑造成父母期望的模样。然而,在知识爆炸、信息多元的今天,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孩子独立思考、自我探索的需求。本书将首先引导父母进行一次育儿观念的根本性重塑,从“控制型”转向“赋能型”。 理解孩子的“独立个体”特质: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潜能。本书强调,真正的教育不是压制,而是激发;不是塑造,而是成全。父母需要学会放下固有的成见,以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去倾听、去理解孩子的内在世界,认识到他们并非父母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权利。 培养“内在驱动力”而非“外在奖励”: 过度依赖奖励和惩罚,容易让孩子形成“为外在评价而活”的模式,一旦失去外部激励,学习和行为的动力便会消失。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提供丰富的探索机会、鼓励尝试与犯错,来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由内而外的自我驱动力。 建立“合作型”亲子关系: 告别居高临下的说教,拥抱平等尊重的对话。本书将教授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家庭决策中适度引入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参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协商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 洞察儿童成长规律:科学育儿的基石 有效的育儿并非漫无目的的尝试,而是建立在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之上。本书将融合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您呈现儿童成长的各个关键阶段及其特点。 认知发展与思维训练: 从婴幼儿的感官探索到儿童的逻辑思维形成,本书将详细解析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并提供一系列旨在提升孩子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方法。这包括但不限于情景式学习、游戏化教学、开放式提问等。 情感发展与情绪管理: 情绪是儿童内心世界的晴雨表,也是影响其行为和社交的重要因素。本书将重点关注儿童情感的发展历程,教授父母如何识别、接纳并引导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共情他人,建立健康积极的情感模式,远离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社交技能与人际交往: 在日益复杂和多元的社会环境中,良好的社交能力成为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同理心,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在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对冲突,成为受欢迎且有影响力的人。 品格塑造与价值观引导: 品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本书将围绕诚实、善良、责任、尊重、毅力等核心品格,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榜样示范、故事引导、日常实践等多种途径,帮助孩子将优秀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 精准施策:解决当下育儿的痛点与难点 本书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育儿策略,旨在解决当下父母在实际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痛点和难点。 高效沟通的艺术: 很多亲子矛盾源于沟通不畅。本书将教授家长如何运用积极倾听、非暴力沟通、同理心表达等技巧,与孩子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化解误会,增进理解,让每一次对话都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而非被动应付?本书将提供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多元化方法,如结合生活情境、运用多样化学习工具、鼓励跨学科探索等,同时教授如何引导孩子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激发孩子的潜能与特长: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潜能等待被发掘。本书将引导父母如何敏锐地观察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提供相应的环境和资源,鼓励孩子勇敢尝试,并从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度的保护和包办,反而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并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智慧。 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规则意识: 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对规则的尊重,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理解规则的意义,并自觉遵守。 智慧地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偶尔出现“叛逆”、“顶嘴”或“不听话”等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本书将帮助家长理性分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供一套以理解、引导、教育为主的应对策略,避免简单粗暴的训斥,以积极的方式化解矛盾。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本书将强调营造积极、温暖、支持性的家庭氛围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如何通过自身行为示范,教会孩子爱、分享、感恩和包容。 四、 拥抱时代:面向未来的育儿新视野 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育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书将为您打开面向未来的育儿新视野。 引导孩子健康使用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本书将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使用时间,辨别信息真伪,避免沉迷,并善于利用科技工具辅助学习和成长。 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未来的社会更加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本书将提供一系列激发孩子想象力、鼓励批判性思维、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方法,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储备核心竞争力。 塑造孩子的 global citizen 意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至关重要。本书将引导父母如何让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理解多元价值观,为他们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打下基础。 本书的价值与承诺: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富有实践性的育儿框架,它不是一套僵化的指令,而是一种灵活的、可根据孩子个体差异进行调整的智慧。它承诺将帮助您: 提升育儿的信心与效能: 告别盲目与焦虑,用科学的方法赋能您的育儿之路。 建立更深厚的亲子关系: 成为孩子信任的朋友,而非简单的管理者。 培养身心健康、独立自主的孩子: 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人格与能力基础。 享受育儿过程的乐趣与成就感: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蜕变。 每一位父母都怀揣着对孩子最美好的期望。本书将是您在育儿道路上最值得信赖的伙伴,与您携手同行,共同点亮孩子的人生旅程,让他们以智慧、勇气和爱,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于“兴趣培养”与“学习动力”之间关系的阐述,非常具有前瞻性。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选择过载的时代,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并坚持自己的热爱,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作者非常警惕地指出了“功利性兴趣培养”的陷阱,即很多家长为了所谓的“未来竞争力”,强行让孩子学习那些与考试挂钩的技能,结果适得其反,让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了抵触情绪。书中通过一系列实际案例,强调了“深度探索”比“广度涉猎”更为重要。她鼓励家长们要学会做孩子“兴趣的放大镜”,而不是“特长的雕刻刀”。例如,如果孩子迷恋上了恐龙,不要急着报奥数班,而是引导他去了解古生物学家的工作,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地质资料,甚至尝试搭建一个微缩的化石挖掘现场。这种以兴趣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学习驱动力,远比外部的奖惩机制来得持久和有力。阅读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的育儿目标更清晰了:我的目标不是培养一个“万金油”,而是帮助我的儿子,找到他真正会发光发热的那片土壤。

评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视角不仅仅停留在“如何管教孩子”,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这一哲学层面。它并没有将父母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永不犯错的楷模,反而坦诚地分享了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自我挣扎与成长。这种坦诚非常难得。例如,书中有一段关于“如何处理自己因工作压力而对孩子失去耐心”的自我反思,作者提出了“情绪缓冲期”的概念,建议父母在感觉自己即将“爆发”时,给自己设置一个五分钟的暂停键,离开现场,深呼吸,再回来面对问题。这种对自己情绪负责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对“责任感”的理解。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培养优秀男孩,首先要有一个“正在学习如何做父母”的自己。它不是一套速成的秘籍,而是一场漫长而美好的自我修行。它教会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自己才是那本需要不断被阅读和修正的“说明书”。这种内省的力量,是这本书给予我最宝贵的一份礼物。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自然,读起来有一种非常舒服的“代入感”。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传达复杂的心理学概念,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男孩特质”分析变得清晰易懂。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男孩对“挑战”和“冒险”的天然倾向,作者并没有简单粗暴地用“放手让他去试错”来概括,而是细致地分析了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搭建一个“可控的失败环境”。比如,她分享了一个关于如何教孩子修理自行车的小故事,强调了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成人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立刻插手”的冲动,转而用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这种“退后一步,给予空间”的智慧,在日常带娃中实在太难把握了。很多时候,我们怕孩子受伤,怕他们浪费时间,就忍不住直接给出答案,结果反而剥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是在“教”你做什么,而是在“提醒”你,要学会观察和相信你的孩子,去欣赏他们在探索世界过程中展现出的那种蓬勃的生命力。读完这一部分,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处理孩子“捣乱”行为时的诸多不当之处,深感受益匪浅。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情绪管理”这部分内容时的细腻和深刻。对于男孩来说,社会文化往往对他们的情感表达有着隐性的束缚,让他们倾向于用“攻击性”或“沉默”来处理负面情绪。这本书对此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它没有鼓吹让男孩像女孩一样“敏感细腻”,而是提供了一套更符合男性思维模式的情绪识别与疏导机制。比如,作者提出的“情绪雷达图”概念,非常直观,它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将模糊的“不开心”具体化为“是感到挫败、是感到不被理解、还是仅仅是疲倦”。更重要的是,书中给出了大量“非说教式”的应对范例。例如,当孩子因游戏输了而大发脾气时,建议的不是“不许发脾气”,而是先蹲下来,用一个中性的陈述句:“我看到你现在非常生气,是因为你很想赢,对吗?”这种确认和接纳,瞬间就打开了沟通的大门。这比一味地讲大道理有效得多。它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是被看见和尊重的,而不是被否定的。这种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情绪沟通,是培养未来高情商男性的基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略带手绘感的插图,立刻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和温暖,仿佛不是在读一本生硬的育儿指南,而是在翻阅一位经验丰富的母亲的私密手记。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个小男孩的侧影,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欲,这正是我一直努力在我的孩子身上看到的特质。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扉页,里面简短的引言,没有夸夸其谈那些宏大的教育理论,而是非常接地气地谈论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的、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亲子互动瞬间。比如,作者提到如何巧妙地将家务变成一场“寻宝游戏”,让原本枯燥的劳动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这种将教育融入生活的理念,对我这个既想培养孩子独立性又不想破坏亲子和谐的父亲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全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字体大小适中,段落间距合理,即使是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本书的整体气质,是那种让人愿意反复翻阅,并随时在厨房、客厅里找到对应章节进行实践的“工具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宝典。它带来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让我对未来与儿子的相处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