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常识

印度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卢莉 著
图书标签:
  • 印度
  • 常识
  • 文化
  • 历史
  • 地理
  • 社会
  • 风俗
  • 宗教
  • 政治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1757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31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78
字数:23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示整个印度,全面普及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印度常识。让你一册在手,旅游、经商、学习、生活全搞定!一书在案,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知道!

内容简介

《印度常识》共分为十一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印度的政治、地理、历史、社会、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去印度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和人气美食,切合实际地解读了赴印度旅游、经商等的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解决在印度旅游、经商、生活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作者简介

  卢莉,旅行爱好者,历史文化研究者,致力于推广深度旅行计划,拒绝浮光掠影的旅行“游戏”。同时爱好写作,喜欢将旅行中的见闻、感受付诸细腻、优美的文字。由于对各国历史文化拥有浓厚的兴趣,每年都会前往不同的国家旅行、学习,足迹遍及日本、韩国、印度、美国等。《印度常识》共分为十一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印度的政治、地理、历史、社会、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去印度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和人气美食,切合实际地解读了赴印度旅游、经商等的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解决在印度旅游、经商、生活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目录

第1章 别具一格的香料之国——印度饮食
1. 印度的南北饮食为什么差异巨大? 002
2. 印度奶茶为什么叫“马沙拉”? 002
3. 印度的“加巴地”是一种什么食物? 003
4. 印度人为什么爱喝酸奶? 004
5. 印度人为什么爱吃“糊糊”? 005
6. 印度人为什么爱吃手抓饭? 005
7. 印度人为什么爱吃咖喱? 006
8. 印度人为什么爱喝茶? 007
9. 印度饮食中有哪些常用的调料? 008
10. 印度人都爱吃哪些水果? 009
11. 印度为什么会有“杧果文化”? 009
12.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用树叶做餐具? 010
13. 印度人为什么爱吃甜品? 011
第2章 交织的繁华与荣辱——印度历史
1.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什么? 014
2. 谁是印度最早的居民? 014
3. 雅利安人在印度是如何起源的? 016
4. 什么是吠陀文明? 017
5. 印度经历的古代王朝有哪些? 018
6. 印度古代王国创造了哪些文明? 019
7. 印度第一位女王是谁? 020
8. 印度史上的“黑暗时代”是什么意思? 021
9. 印度的“大治时期”是指哪个时期? 022
10. 莫卧儿帝国为什么要修建泰姬陵? 023
11.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024
12. 英国是如何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 025
13.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如何爆发的? 026
14. 甘地为什么被印度人民称为“圣雄”? 028
第3章 歌与舞的魅影——印度文化艺术
1. 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032
2. 印度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 033
3. 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是什么? 033
4. 印度最著名的史诗是哪两部? 035
5. 梵语戏剧在印度是如何发源的? 036
6. 印度古代文学是如何发展的? 037
7. 印度的古典音乐是如何起源的? 038
8. 印度舞蹈有哪些特点? 039
9. 印度电影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 040
10. 印度电影有哪些特点? 041
11. 为什么古代寓言在印度深受欢迎? 043
12.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瑜伽? 044
13. 印度的雕刻有什么特点? 045
第4章 厚重与轻快的风景——印度旅游
1. 印度北部有哪些风景名胜? 048
2. 印度西部和南部有哪些游览胜地? 049
3. 新德里有哪些名胜古迹? 050
4. 印度的瑜伽圣地在哪里? 051
5. 印度教圣地在哪里? 052
6. 印度的温达文为什么那么有名? 053
7. 阿格拉有哪些特色景点? 055
8. 贫民窟达哈维为什么能成为印度热门的旅游景点? 056
9.“沙漠中的威尼斯”是指印度的什么地方? 057
10. 印度“车轮上的宫殿”是怎么来的? 058
11. 在印度住宿和购物需要注意什么? 059
12. 在印度旅行如何选择交通工具? 060
13. 去印度办理签证和出入境时需要注意什么? 062
14. 到印度旅游有哪些注意事项? 063
第5章 谜一样的风土人情——印度宗教与民间信仰
1. 印度有哪些主要宗教? 066
2. 印度有哪些主要节日? 067
3. 印度有哪些宗教节日? 069
4. 印度教有哪些宗教仪式? 070
5. 耆那教徒为什么喜欢苦修? 071
6. 印度人为什么相信占星术? 073
7.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绝食”? 074
8. 印度的婚礼有什么特色? 075
9. 印度人的婚姻观如何? 076
10.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哪些严格的规定? 077
11. 印度人为什么对牛比较尊重? 078
12. 印度妇女为什么喜欢穿纱丽? 079
13. 印医为什么在印度源远流长? 080
第6章 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印度教育
1. 什么是印度的“黑板行动”? 084
2. 印度的人才流向有什么特点? 085
3. 印度有哪些教育类型? 086
4. 印度的民族教育是如何发展的? 087
5. 印度的小学和初中都学习什么课程? 088
6. 印度的初、高中有哪几种类型的学校? 089
7.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教育影响大吗? 091
8. 印度为什么要重建那烂陀大学? 092
9. 印度人怎样考大学? 093
10. 印度有哪些主要的大学? 094
11. 印度的大学有哪些特点? 095
第7章 变革中的软件大国——印度科技
1. 印度的软件产业是如何发展的? 098
2.“印度的硅谷”在哪里? 099
3. 印度的软件产业为什么具备国际竞争力? 100
4. 印度的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发展有何帮助? 102
5. 印度的科技人才为什么在全世界受欢迎? 103
6. 印度是如何培养科技人才的? 104
7. 印度的科技人才为什么不再外流? 105
8. 印度有哪些高科技企业? 106
9. 印度的电信业发展如何? 107
10. 互联网在印度是如何发展的? 108
11. 印度为什么重视空间技术的发展? 109
12. 印度的原子能都应用于哪些领域? 110
第8章 独树一帜的发展体制——印度政治
1. 印度的总统和总理各有哪些权力? 114
2. 印度的部长会议有什么特点? 115
3. 印度的选举制度有什么特点? 116
4. 印度的宪法是如何产生的? 118
5. 印度的宪法有哪些特色? 120
6. 印度的两院议员是如何产生的? 121
7. 印度的议会由哪些部分组成? 122
8. 印度的议会有哪些权力? 123
9. 印度的邦长如何行使权力? 125
10. 印度的最高法院有哪些职责? 126
11. 印度实行什么样的法律体制? 127
12. 印度的主要政党有哪些? 129
第9章 从殖民军到现代军队——印度军事
1. 印度军队为什么要实行“印度化”? 132
2. 印度的军事院校有哪些特点? 133
3. 印度军队如何训练士兵? 134
4. 印度的兵役制度有什么特点? 135
5. 印度有哪些军事院校? 136
6. 印度的大学生需要服兵役吗? 138
7. 印度陆军的编制是怎样的? 139
8. 印度陆军拥有怎样的管理体制? 140
9. 印度的海军有什么特点? 142
10. 印度的空军有什么特点? 143
11. 除了陆海空三军外,印度还有哪些军事力量? 144
12. 印度的军事生产技术先进吗? 145
第10章 世界经济的动力存在——印度经济
1. 印度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148
2. 印度的货币政策是怎样发展的? 149
3. 印度企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50
4. 印度有哪些银行机构? 151
5. 印度的税收政策有什么特点? 152
6. 印度的国有企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54
7. 印度拥有怎样的进出口经济政策? 155
8. 印度有哪些重工业类型? 156
9. 印度的轻工业主要有哪些? 157
10. 印度有哪些著名的私营企业? 158
11. 现代印度有哪些商业名人? 159
12. 印度的投资环境好吗? 161
第11章 风土万象的孔雀国——印度地理
1.“印度”的国名是怎么来的? 164
2. 印度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165
3. 印度的国家象征有哪些? 166
4. 印度有哪些地形特征? 167
5. 印度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168
6. 印度有哪些著名的山脉? 169
7. 印度有哪些著名的平原? 170
8. 印度有哪些特殊的动植物? 171
9. 印度有哪些矿产资源? 172
10. 印度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率如何? 173
11. 印度的水资源情况如何? 175
12. 印度德里有哪些特点? 176
13. 印度有哪些重要的城市? 177

精彩书摘

  第2章交织的繁华与荣辱——印度历史
  10.莫卧儿帝国为什么要修建泰姬陵?
  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名叫沙贾汗,他于公元1628年在阿格拉继位。他的妃子是蒙泰姬?玛哈尔,是一位有着波斯血统的女子。她不仅多才多艺,擅长音乐和绘画,而且性格温柔,相貌也十分美丽。沙贾汗非常喜欢她,无论出征还是巡游,都会把她带在身边。
  沙贾汗在继承皇位之前,曾和他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皇帝贾汗吉尔发生过一些矛盾,因此被放逐了7年之久。在这段被流放的日子里,妃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替他分担忧愁和辛苦。为了表达对妃子的感激之情,沙贾汗赐给她一个封号——蒙泰姬?玛哈尔,意思是宫廷王冠。后来,印度人尊称她为“泰姬?玛哈尔”,简称泰姬。
  泰姬在19岁时就嫁给了沙贾汗。在两人相伴近20年中,她为沙贾汗生了十几个孩子,然而最终长大的只有7个。因为生育过多,泰姬的身体一直不好。1631年,沙贾汗向南征战,泰姬依然跟随。在回国途中,泰姬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后,便病死在了营帐中,年仅38岁。
  沙贾汗失去泰姬后万分悲痛,他遵从泰姬的遗愿,决定为她建造一座陵墓。在回到印度后,沙贾汗在阿格拉近郊的亚穆纳河畔选好地址,便命人开始建造泰姬的陵墓。这个陵墓的设计师是当时土耳其的乌丁塔德、伊萨等人。为了建造这座陵墓,每天有两万多名工匠进行劳作。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印度和波斯。
  泰姬陵从1632年动工,总共耗时22年,花费了大概6500万印度卢比。这座陵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并用五彩宝石嵌成花纹。它的四角各有一座尖塔,远远看去,景色十分壮丽。陵墓完工后,沙贾汗用泰姬的名字为它命名,简称泰姬陵。后来,它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泰姬死后,沙贾汗整日悲伤难过,呆坐默默流泪,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不理朝政。为了履行对泰姬的承诺,沙贾汗没有再娶王后。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每隔7天,沙贾汗就会披着白色的衣服,去泰姬陵献花。1658年,沙贾汗病重,朝政开始出现混乱。他的几个儿子因为争夺皇位,整日斗争不休。最终,奥朗则布获胜,继承了皇位。他杀死兄长,还把父亲沙贾汗幽禁在阿格拉的古堡。
  处在幽禁中的沙贾汗每日眺望泰姬陵,思念之情令他感到更加孤独。他想在死后和泰姬朝夕相伴,于是产生了在泰姬陵对面建造一处相同陵墓的想法,这样便可以和泰姬陵隔河相望。然而,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实现。沙贾汗死后,他的女儿将他安葬在了泰姬墓旁。
  第4章厚重与轻快的风景——印度旅游
  4.印度的瑜伽圣地在哪里?
  印度有很多瑜伽静修的圣地,瑞诗凯诗便是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是印度最著名的朝圣中心之一。根据传说,印度教守护之神曾在这里击败恶魔,瑞诗凯诗因此而得名。瑞诗凯诗的面积并不大,距印度首都新德里200多千米。据说这里曾居住过很多瑜伽大师和圣人,因此也成为很多瑜伽修习者非常向往的地方。
  瑞诗凯诗三面环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入口处,恒河从这里蜿蜒穿过,让这个小城变得愈加神圣起来。这里居民较少,所以显得非常安静。作为圣地,这里的居民也非常友好,见到外来客人,他们会双手合十,微笑问好。
  瑞诗凯诗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印度教徒和苦修的僧侣。他们来到这里后,会在恒河中沐浴,因为他们深信这样可以消除因果报应。世界著名的甲壳虫乐队也曾到这里进行过瑜伽的修习。每天早晨,当太阳升起后,圣歌便会飘荡在瑞诗凯诗上空。从下午4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印度教礼拜的时间,颂歌会不断地响起,这是当地在举办朝拜湿婆神的隆重仪式,在传说中,湿婆是瑜伽创造者的至尊。
  瑞诗凯诗拥有几百所瑜伽学院,印度很多权威的瑜伽学校都在这里开设了瑜伽馆。世界第一所导师制瑜伽大学比哈瑜伽大学,就在这里设立了瑜伽吠檀多森林学院。这所学校创办的宗旨,是印度著名瑜伽大师斯瓦米?斯瓦南达的修行精神。
  每年的2月,瑞诗凯诗都会举办瑜伽节,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大会。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瑞诗凯诗气候最舒适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瑜伽修习者都会停留在此处,进行瑜伽的修习和冥想。作为一个宗教信仰者和瑜伽修习者奉为圣地的城市,瑞诗凯诗也是一座素食之城,在这里甚至连一枚鸡蛋也看不见。
  瑞诗凯诗地处喜马拉雅山入口。在印度传说中,喜马拉雅山是湿婆神居住和修炼的地方。所以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希望通过修炼来摆脱生死轮回的人都会聚集在这里,修习瑜伽和做冥想。也正是因此,才造就了瑞诗凯诗特殊的瑜伽文化。
  因为瑞诗凯诗面积不大,又有大量的商铺和瑜伽学校,所以这里的道路不算宽阔,也没有大型的车辆,随处可见的是四处溜达的野牛。步伐散漫的野牛和悠闲的修行者,使瑞诗凯诗的气氛变得轻松而惬意,也因为如此,这里有一种远离俗世的空灵感,很多人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修习瑜伽,而是为了体验自然、快乐的生活方式。
  ……

前言/序言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的南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将其与亚洲大陆隔开,在地理上形成一个单独的区域,也就是南亚次大陆。从世界地图上看,印度的国土形状像一只牛的头部,因此印度也被称为“牛颅之国”。
  据考古学家称,早在50万年前,印度两河(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就已经有了最早的远古居民,恒河、印度河的发展历史就像古埃及的尼罗河和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因此,人们把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和印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印度的古代居民,同样采取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方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已经遍布了无数的居民点。人们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驯养家畜、制造生活用具等活动。这些生产活动造就了两河流域的灿烂文明,为印度之后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印度著名的哈拉巴文化时期,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农业生产、铜器制造、制陶业等,都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同时,印度境内的交通也已经相当发达,并出现了纺织业和造船业。而同时期的世界其他民族还处于文明萌芽的阶段。这说明,古代印度的文明程度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印度古代文明的巨大成就与现代印度的发展交相辉映,促使印度成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也阻碍了印度的发展。在印度历史上,因为外族的不断入侵,种族的交替融合,加上各种宗教文化不断进入、扎根,让印度成了名副其实的宗教大国,同时也给印度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制约因素。印度的宗教促成了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这种制度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融入到印度的政治、文化中,从而为印度的民族团结和发展带来了很多制约因素。
  诚然,辉煌的成就为印度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古代文明,但是也造成了某种隔绝的因素。在早期印度的发展中,与世界的交流只限于文化,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教育等方面,都没有太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后,印度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自此,印度才渐渐打开国门,走出了封闭的状态。
  独立后的印度,首先发展的是重工业。但是,在引进外资方面,当时的印度政府还较为保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软件产业开始在印度的出口行业中崭露头角,这为印度的对外发展带来了一股清风。印度政府为了鼓励软件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也因为如此,印度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软件生产大国。
  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印度进一步打开国门吸引外资。同时,印度人也认识到,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要向世界学习。于是印度开始了对内独立化、对外全球化的发展道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热潮也为印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迄今为止,印度还有很多贫苦、落后的地区,还有居住在孟买贫民窟的贫困人口。然而,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印度人口的年轻化程度却足以说明,在将来的发展中,它一定会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带领着印度经济不断前进。同时,科技的发展,以及中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也会让印度成为世界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消费主力。


《印度常识》:解锁古老文明的智慧密码 当人们提及印度,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瑜伽的神秘、香料的馥郁、泰姬陵的浪漫,或是古老神话中众神的光辉。然而,这些仅仅是构成印度丰富多彩画卷的一角。《印度常识》这本图书,旨在超越这些零散的印象,为读者构建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框架,让你得以窥探这个被时间雕刻得如此深邃的国度,领略其独特而迷人的文明脉络。 历史的厚重:穿越时空的文明回响 印度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其根源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的印度河谷文明。本书将带领你穿越古老的城邦,感受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智慧与辉煌;深入了解雅利安人的迁徙与吠陀时代的精神传承,理解梵文的起源及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从宏大的孔雀王朝到辉煌的笈多王朝,再到伊斯兰文化的传入与莫卧儿帝国的兴衰,《印度常识》将梳理这些关键的历史时期,解析其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文化交融带来的深远影响。你会了解到,是什么样的力量塑造了这片土地上一次又一次的文明兴衰,又是什么样的传统得以代代相传,成为今日印度文化的基石。 哲思的深邃:探寻精神世界的无尽奥秘 印度,是世界几大主要宗教的发源地。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这些宗教不仅塑造了数亿人的信仰,更深刻地影响了印度的哲学、艺术、文学和社会伦理。本书将为你剖析这些宗教的核心教义,理解轮回、业力、解脱等概念在印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你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印度教的众神体系,理解梵、毗湿奴、湿婆等主神及其眷属的故事,以及奥义书所阐述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同时,本书也会探讨佛教的四圣谛、八正道,以及其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通过对这些思想流派的梳理,你会发现,印度的哲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蕴含着对生命、宇宙本质的深刻洞察。 社会的肌理:理解多元与变革的交织 印度社会,是一个由无数层级、种姓、语言、地域和习俗构成的复杂织体。本书将为你揭示种姓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理解这一制度如何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又如何在当代社会面临挑战与变革。 你将了解到,印度联邦制下的行政区划、多党制的政治生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从工业化进程到传统农业的坚守,《印度常识》将展现一个真实而多元的印度,让你理解其社会结构的内在逻辑,以及在现代化浪潮中,传统与现代如何并存、冲突与融合。 艺术的瑰宝:感受感官与灵魂的共鸣 印度艺术,是连接历史、宗教与人民生活的重要桥梁。从宏伟的寺庙建筑到精美的壁画雕塑,从古典的歌舞表演到充满活力的民间艺术,《印度常识》将带你领略印度艺术的独特魅力。 你将欣赏到,佛教艺术中宁静庄严的佛像,印度教寺庙中繁复精美的浮雕,以及莫卧儿时期融合波斯与印度风格的建筑典范。本书也会为你介绍印度古典音乐的独特韵律,舞蹈的肢体语言,以及宝莱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输出的强大影响力。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美的展现,更是印度人民精神世界和文化认同的载体。 文化的脉动: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印度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食的辛辣与醇厚,到服饰的鲜艳与多样,再到节日的喜庆与虔诚,无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本书将带你走入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了解其饮食习惯、社交礼仪、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 你将品味到,咖喱、扁豆饼、拉茶等经典美食的独特风味,体验到,印度人民的热情好客与家庭观念。本书还会介绍印度重要的节日,如排灯节、洒红节等,让你感受其节日的欢乐气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细微之处,你将更真切地理解印度人民的生活哲学与价值追求。 《印度常识》并非一本简单的旅行指南,而是一扇通往印度文明深处的窗口。它致力于为你提供一个深入理解印度社会、历史、文化和思想的钥匙,让你在阅读之后,能够以一种更为宏观、更为理性的视角,去认识这个充满魅力与复杂性的国度,发掘其古老智慧与现代活力的不竭源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对印度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零散的网络信息和一些偏颇的旅游指南总让我难以窥见其全貌。《印度常识》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瞬间驱散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以一种非常亲切、接地气的方式,把我带入了一个鲜活的印度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印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的深入剖析。比如,它细致地讲解了种姓制度的起源、演变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这比我过去了解的要立体和深刻得多。读到关于印度家庭观念的部分,我更是感同身受,书中描绘的大家庭生活、代际之间的情感羁绊,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都让我对印度人的情感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且,这本书的知识点涵盖面极广,从历史的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无所不包。我一直对印度的宗教信仰感到好奇,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等,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容易让人混淆。《印度常识》以清晰的脉络,梳理了这些主要宗教的教义、仪式和发展历程,甚至还解释了一些关键的神话故事,这让我对印度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印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电影产业,甚至是板球运动等我原本以为与“常识”无关的领域。这些内容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加现代的印度。

评分

这是一本能引发深度思考的书。我一直认为自己对印度有一定的了解,但《印度常识》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印度社会运作的底层逻辑和文化基因。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印度政治体系的分析,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政治结构,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以及历史因素对当下政治格局的影响。 读到关于印度民主制度的章节,我才真正理解了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书中对选举制度、政党运作、以及公民参与的探讨,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却又不失挑战的政治舞台。同时,书中对印度外交政策的解读,也让我看到了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战略考量和发展方向。 此外,我对书中关于印度社会变革的论述尤为赞赏。它没有回避印度社会面临的挑战,如环境污染、性别不平等、城乡差距等,而是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探讨了可能的解决路径。这种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有担当的印度。 总而言之,《印度常识》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是一本能够启发思考、挑战固有观念的读物。它让我对印度这个国家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国际事务的读者,我一直觉得对印度的了解存在着信息壁垒。《印度常识》的出现,无疑是打破了这一壁垒,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深入了解印度的窗口。这本书的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结合,既有严谨的理论分析,又不失生动有趣的叙述。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解读。它不仅介绍了印度的经济增长数据,更深入分析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书中关于印度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定位,以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论述,让我对这个新兴大国的崛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对书中对印度社会变迁的探讨也深感认同。它没有将印度描绘成一个静态的社会,而是展现了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巨大变革。书中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变化等方面的论述,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印度。 《印度常识》让我意识到,理解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零散的新闻报道和片面的信息。只有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才能真正把握其脉络和精髓。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让我能够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印度。

评分

我怀着一丝忐忑的心情翻开了《印度常识》,生怕它会像市面上许多充斥着刻板印象的读物一样,将印度描绘成一个单一、落后的形象。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预设。它用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印度社会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性。我从未想过,同一个国家,竟然会存在如此巨大的文化差异、语言差异、地域差异。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资料,为我描绘了一幅幅立体而鲜活的印度图景。 我特别被书中关于印度教育体系的描述所吸引。它不仅介绍了顶尖学府的辉煌,也揭示了教育资源不均等带来的挑战。读到那些为了获得良好教育而不懈奋斗的印度年轻人的故事,我深受感动。同时,书中对印度科技产业的分析也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印度只是一个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但《印度常识》让我看到了印度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等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 此外,这本书在处理敏感话题时,展现出了极大的客观性和深度。它没有回避印度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种真实而全面的展现,让我对印度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尊重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

评分

从这本书的标题就能看出,它旨在普及关于印度的基础知识,而事实上,它做得远不止于此。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我仿佛置身于印度的街头巷尾,感受着这个国家独特的脉搏。 我一直对印度的语言和文字感到好奇,但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印度常识》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它不仅介绍了印度的主要语言,还解释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甚至还涉及了一些基础的文字知识。这让我对印度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旅行充满了期待。 书中对印度电影和音乐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对宝莱坞电影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歌舞升平,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印度电影的题材之广泛、艺术风格之多样,远超我的想象。书中对印度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讲解,也让我领略到了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处理敏感话题时,展现出了极大的客观性和深度。它没有回避印度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种真实而全面的展现,让我对印度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尊重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太棒了!我平时工作繁忙,很难有大块的时间去系统地学习一个新领域,但《印度常识》就像一本为我量身定制的“碎片化知识宝典”。它将复杂的印度信息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章节,我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随手翻开一页,就能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和启发。 我一直对印度的美食文化很感兴趣,但过去接触到的信息大多局限于咖喱和烤饼。《印度常识》则带我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美食世界。它不仅介绍了各种香料的独特风味,还详细讲解了不同地区、不同节日的特色菜肴,甚至还涉及了印度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读到这些内容,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辛辣和芳香,嘴馋不已。 书中对印度艺术和建筑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泰姬陵等宏伟建筑印象深刻,但《印度常识》让我了解到了印度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从古老的庙宇到殖民时期的建筑,再到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书中对印度古典音乐、舞蹈和电影的讲解,也让我领略到了印度艺术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豁然开朗。曾经那些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印度现象,在读完这本书后,都变得清晰明了,仿佛我一下子拥有了一把解锁印度世界的钥匙。

评分

我是一个对印度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而《印度常识》这本书,则彻底点燃了我对这个国度的热情。《印度常识》以一种非常亲切、接地气的方式,把我带入了一个鲜活的印度世界,让我得以窥见这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 书中对印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的深入剖析,让我对印度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它细致地讲解了种姓制度的起源、演变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这比我过去了解的要立体和深刻得多。读到关于印度家庭观念的部分,我更是感同身受,书中描绘的大家庭生活、代际之间的情感羁绊,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都让我对印度人的情感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且,这本书的知识点涵盖面极广,从历史的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无所不包。我一直对印度的宗教信仰感到好奇,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等,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容易让人混淆。《印度常识》以清晰的脉络,梳理了这些主要宗教的教义、仪式和发展历程,甚至还解释了一些关键的神话故事,这让我对印度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印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电影产业,甚至是板球运动等我原本以为与“常识”无关的领域。这些内容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加现代的印度。

评分

我是一个对旅行充满热情的人,而印度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必去之地”。在计划我的印度之行之前,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够帮助我“接地气”地了解这个国家。而《印度常识》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像旅游攻略那样,只关注景点和美食,而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为我揭示了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印度民族和语言的部分。我之前对印度语言的认知非常有限,以为就是“印地语”。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印度是一个语言的万花筒,拥有数百种语言和方言,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这让我对接下来的旅行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有机会去体验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魅力。 书中对印度节日和庆典的描绘也让我心潮澎湃。我一直对印度色彩斑斓的节日文化感到好奇,而《印度常识》则用生动的笔触,为我描绘了洒红节的狂欢、排灯节的温馨、以及各种宗教庆典的神圣。读到这些内容,我仿佛已经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印度人民的热情和喜悦。 这本书让我觉得,去印度旅行不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去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去理解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明。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我的旅途中,用更深入、更开阔的视角去感受这个神奇的国度。

评分

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了解它的“心”。而《印度常识》这本书,恰恰就是从印度人民的“心”出发,为我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印度。它没有沉迷于数据的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将印度人民的精神世界展现在我面前。 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印度家庭观念的描写。它让我了解到,在印度,家庭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单位,更是一个情感纽带,一个精神支柱。书中对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描写,都让我对印度人的情感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书中对印度人对待生死、命运的态度也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了解到,印度文化中对轮回、业力等概念的深刻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如何影响着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让我感到一种别样的平静和智慧。 《印度常识》让我看到,印度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理解这个国家,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读物,让我对印度这个国家有了全方位的认识。我本来以为对印度已经有所了解,但读完《印度常识》后,我才发现自己过去的认知是多么的片面和浅薄。 书中对印度历史的梳理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对印度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了解到,印度悠久而复杂的历史,是理解当下印度社会最重要的钥匙。 我对书中对印度政治体制的剖析尤其感兴趣。它不仅仅是介绍印度的总统、总理、议会等机构,更是深入探讨了印度政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书中对不同政党、政治派系以及地区政治的分析,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却又不失挑战的政治舞台。 此外,书中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介绍了印度的经济增长数据,更深入分析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书中关于印度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定位,以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论述,都让我对这个新兴大国的崛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印度常识》让我意识到,理解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零散的新闻报道和片面的信息。只有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才能真正把握其脉络和精髓。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让我能够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印度。

评分

有点简单

评分

!!!!非常经典的书,以后要经常来京东看看,好书!!!!!!!!!!!!!!!!!

评分

全文都是教科书式的文字,我本以为是图文并茂,看起来有点乏味,空洞,希望编者能让内容变得更生动形象,而不是全文字教科书式描写!

评分

不错的,很多风土人情

评分

买了,质量不错,但是内容还没仔细看

评分

好极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很好很好

评分

有点简单

评分

买了,质量不错,但是内容还没仔细看

评分

这本书是一般读物。包装完整,送货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