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数据结构:使用C++

图解数据结构:使用C++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昭民,吴灿铭 著
图书标签:
  • 数据结构
  • C++
  • 图解
  • 算法
  • 编程
  • 计算机科学
  • 学习
  • 入门
  • 可视化
  • 代码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383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486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0
字数:627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数据结构毫无疑问是计算机科学既经典又核心的课程之一,不管是从事计算机软件还是硬件的开发工作,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数据结构或者没有专心自学过,很容易被人打上“非专业”的标签。对于任何在信息技术行业工作的专业人员或者想进入此行业的人来说,什么时候开始学数据结构都不会晚,更不会过时。
  从“数据结构”的名字看,它不仅仅只是讲授数据的结构以及在计算机内如何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这些只是它的表面现象。数据结构背后真正蕴含的是与之息息相关的算法,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配合恰如其分的算法就意味着数据或者信息在计算机内被高效率的存储和高效率的处理。算法其实就是数据结构的灵魂,它既神秘又神奇“好玩”,当然对初学者也比较难,算法可以说是“聪明人在计算机上的游戏”。
  本书是一本综合而且全面讲述数据结构及其算法分析的教科书,为了便于高校的教学或者读者自学,作者在描述数据结构原理和算法时文字清晰且严谨,为每个算法及其数据结构提供了演算的详细图解。另外,为了适合教学中让学生上机实践或者自学者上机“操练”,本书为每个经典的算法都提供了C++语言编写的完整范例程序实例(包含完整的源代码),每个范例程序都不需要经过修改,直接通过编译就可以运行,目的就是让本书的学习者以这些范例程序作为参照迅速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要点。
  全书的所有范例程序都可以在标准的C++语言编程环境中编译通过并顺利运行,我们在改编本书的过程中选用了免费的DevC++5.11集成开发环境,对原书的所有范例程序进行编译、修改、调试和测试,并确保它们都可以准确无误地运行。附录A包含了“C/C++编译程序的介绍与安装”,其中重点就介绍了DevC++。附录B则包含了“C++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解如何将数据结构概念用C++程序语言进行实作。本书将复杂的理论结合图文并茂的解说方式,并搭配丰富的图表及范例介绍,将数据结构中重要的观念及演算方法加以诠释,集中学习焦点。
  本书适合数据结构的初学者使用,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

  胡昭民,现任荣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毕业,长期从事信息教育及计算机图书写作的工作,并监制过多套游戏及教学软件的研发。

目录

第1章 数据结构导论 1
1.1 数据结构简介 2
1.1.1 数据结构的应用 2
1.1.2 算法 4
1.1.3 算法的描述工具 5
1.2 认识程序设计 7
1.2.1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7
1.2.2 程序设计要领 8
1.3 程序设计的风格 8
1.3.1 自顶向下与模块化设计 8
1.3.2 可读性设计 8
1.3.3 控制结构设计 9
1.3.4 面向对象设计 10
1.4 面向对象设计与C++ 12
1.4.1 C++的面向对象功能 12
1.4.2 类的基本概念 13
1.4.3 访问权限关键词 14
1.4.4 继承关系 15
1.4.5 多态 16
1.5 递归算法 17
1.5.1 递归的定义 17
1.5.2 斐波拉契数列 19
1.5.3 汉诺塔问题 20
1.6 程序效率的分析 25
1.6.1 Big-oh 27
1.6.2 Ω(omega) 28
1.6.3 θ(theta) 28
本章习题 29
第2章 线性表 33
2.1 线性表的定义 34
2.1.1 线性表的用途 34
2.2 数组 35
2.2.1 一维数组 35
2.2.2 二维数组 37
2.2.3 多维数组 41
2.2.4 结构数组 45
2.2.5 C++的字符串 48
2.2.6 字符串数组 50
2.2.7 String类 51
2.2.8 指针数组 52
2.3 矩阵 54
2.3.1 矩阵的运算 54
2.3.2 稀疏矩阵 57
2.3.3 上三角形矩阵 60
2.3.4 下三角形矩阵 62
2.3.5 带状矩阵 66
本章习题 66
第3章 链表 70
3.1 动态分配内存 71
3.1.1 C++的动态分配变量 72
3.1.2 动态配置数组 73
3.2 单向链表 74
3.2.1 单向链表的创建与遍历 74
3.2.2 单向链表插入新节点 76
3.2.3 单向链表删除节点 78
3.2.4 单向链表的反转 80
3.3 环形链表 82
3.3.1 环形链表中插入新节点 83
3.3.2 环形链表节点的删除 84
3.3.3 环形链表的连接功能 86
3.4 双向链表 87
3.4.1 双向链表的建立与遍历 87
3.4.2 双向链表中加入新节点 88
3.4.3 双向链表节点的删除 90
3.5 链表相关应用简介 91
3.5.1 多项式表式法 92
3.5.2 稀疏矩阵表示法 95
本章习题 97
第4章 堆栈与队列 103
4.1 堆栈简介 104
4.1.1 堆栈的基本操作 105
4.1.2 用数组实现堆栈 105
4.1.3 用链表实现堆栈 107
4.1.4 堆栈类样板的实现 108
4.1.5 老鼠走迷宫 109
4.1.6 八皇后问题 112
4.2 算术表达式的表示法 114
4.2.1 中序转为前序与后序 115
4.2.2 前序与后序转为中序 120
4.2.3 中序表示法求值 122
4.2.4 前序法的求值运算 124
4.2.5 后序法的求值运算 125
4.3 队列 125
4.3.1 队列的基本操作 126
4.3.2 用数组实现队列 126
4.4 队列的相关应用 129
4.4.1 环形队列 129
4.4.2 双向队列 133
4.4.3 优先队列 134
本章习题 135
第5章 树状结构 147
5.1 树的基本概念 148
5.1.1 专有名词介绍 149
5.2 二叉树 150
5.2.1 二叉树的特性 150
5.2.2 特殊二叉树简介 152
5.3 二叉树的存储方式 153
5.3.1 一维数组表示法 153
5.3.2 链表表示法 155
5.4 二叉树的遍历 156
5.4.1 中序遍历 157
5.4.2 后序遍历 158
5.4.3 前序遍历 158
5.4.4 二叉树节点的插入与删除 160
5.4.5 二叉运算树 165
5.5 线索二叉树 167
5.5.1 二叉树转为线索二叉树 167
5.6 树的二叉树表示法 171
5.6.1 树转化为二叉树 171
5.6.2 二叉树转换成树 173
5.6.3 森林化为二叉树 174
5.6.4 二叉树转换成森林 175
5.6.5 树与森林的遍历 176
5.6.6 确定唯一二叉树 180
5.7 优化二叉查找树 182
5.7.1 扩充二叉树 182
5.7.2 霍夫曼树 184
5.8 平衡树 185
5.8.1 平衡树的定义 185
5.9 高级树状结构的研究 187
5.9.1 决策树 187
5.9.2 B树 189
5.9.3 二叉空间分割树 190
5.9.4 四叉树与八叉树 191
本章习题 192
第6章 图形结构 202
6.1 图形简介 203
6.1.1 图的定义 204
6.1.2 无向图 204
6.1.3 有向图 206
6.2 图的数据表示法 207
6.2.1 邻接矩阵法 207
6.2.2 邻接表法 210
6.2.3 邻接复合链表法 212
6.2.4 索引表格法 214
6.3 图的遍历 217
6.3.1 深度优先遍历法 217
6.3.2 广度优先遍历法 219
6.4 生成树 221
6.4.1 DFS生成树和BFS生成树 222
6.4.2 最小生成树 223
6.4.3 Kruskal算法 224
6.4.4 Prim算法 227
6.5 图的最短路径 228
6.5.1 单点对全部顶点 229
6.5.2 两两顶点间的最短路径 232
6.6 AOV网络与拓朴排序 235
6.6.1 拓朴排列简介 236
6.7 AOE网络 237
6.7.1 关键路径 238
本章习题 239
第7章 排序 248
7.1 排序简介 249
7.1.1 排序的分类 250
7.2 内部排序法 251
7.2.1 冒泡排序法 251
7.2.2 选择排序法 254
7.2.3 插入排序法 256
7.2.4 希尔排序法 258
7.2.5 合并排序法 260
7.2.6 快速排序法 260
7.2.7 堆积排序法 263
7.2.8 基数排序法 269
7.3 外部排序法 272
7.3.1 直接合并排序法 272
7.3.2 k路合并法 275
7.3.3 多相合并法 276
本章习题 276
第8章 查找 286
8.1 常见的查找方法 287
8.1.1 顺序查找法 287
8.1.2 二分查找法 288
8.1.3 插值查找法 290
8.1.4 斐波那契查找法 292
8.2 哈希查找法 295
8.2.1 哈希法简介 296
8.3 常见的哈希函数 297
8.3.1 除留余数法 297
8.3.2 平方取中法 297
8.3.3 折叠法 298
8.3.4 数字分析法 299
8.4 碰撞与溢出问题的处理 300
8.4.1 线性探测法 300
8.4.2 平方探测 301
8.4.3 再哈希 301
8.4.4 链表 301
本章习题 303
附录A C/C++编译程序的介绍与安装 309
A.1 C/C++编译程序简介 310
A.2 Dev C++的安装与介绍 313
附录B C++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319
B.1 C++语言的基本概念 320
B.2 C++语言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323
B.3 C++语言的流程控制 327
B.4 C++语言的高级语法 332
B.5 C++语言与面向对象概念 341
附录C 数据结构专有名词索引 349

精彩书摘

  第7章 排序
  随着信息科技的逐渐普及与全球国际化的影响,企业所拥有的数据量成倍数的增长。无论是庞大的商业应用软件,还是小至个人的文字处理软件,每项工作的核心都与数据库有着莫大的关系,而数据库中最常见且重要的功能就是排序与查找,如图7.1所示。
  图7.1 现在每项工作的核心都与数据库关系密切
  “排序”(sorting)是指将一组数据,按特定规则调换位置,使数据具有某种顺序关系(递增或递减)。例如数据库内可针对某一字段进行排序,而此字段称为“键(key)”,字段里面的值我们称之为“键值(key value)”。
  7.1 排序简介
  在排序的过程中,数据的移动方式可分为“直接移动”和“逻辑移动”两种。“直接移动”是直接交换存储数据的位置,而“逻辑移动”并不会移动数据存储的位置,仅改变指向这些数据的辅助指针的值。如图7.2和图7.3所示。
  图7.2 直接移动排序
  图7.3 逻辑移动排序
  两者间的优劣在于直接移动会浪费许多时间进行数据的移动,而逻辑移动只要改变辅助指针指向的位置就能轻易达到排序的目的。例如在数据库中,可在报表中可显示多项记录,也可以针对这些字段的特性来分组并进行排序与汇总,这就是属于逻辑移动,而不是去实际移动改变数据在数据文件中的位置,如图7.4所示。
  图7.4 数据库使用的是逻辑移动排序
  7.1.1 排序的分类
  排序通常按照数据量的多寡和所使用的内存可分为“内部排序”(internal sort)和“外部排序”(external sort),数据量小则可以全部加载到内存(如RAM)来进行的排序就称为内部排序,大部分排序属于此类。数据量大无法全部一次性加载到内存,必须借助磁带、磁盘等辅助存储器进行排序则称为外部排序。
  以上只是粗略的区分,其实随着数据结构科学的进步,陆续提出了如冒泡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插入排序法、合并排序法、快速排序法、堆积排序法、希尔排序法、基数排序法、直接合并排序法等等,各有其特色与应用场合。
  就排序法的选择来说,当数据量相当大时,排序算法所花费的时间就显得相当重要;一个排序法是否为一种有效率(efficiency)的排序法,取决于其时间复杂度,而时间复杂度的决定因素则是排序过程中数据的交换次数及其比较次数的多少。
  排序前:21 34 45 56 77 81
  排序后:81 77 56 45 34 21
  【这种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就是最坏情况】
  时间复杂度可分为最好情况(best case)、最坏情况(worst case)及平均情况(average case)。最好情况就是数据已完成排序,例如原本数据已经完成升序了,如果再进行一次升序所使用的时间复杂度就是最好情况。最坏情况是指每一个键值均须重新排列,简单的例子就如原本为升序现在要重新排序成为降序,就是最坏情况。而空间复杂度就是指算法在执行过程所需占用的额外内存空间,排序法所使用到的额外空间越少,它的空间复杂度就越佳,例如冒泡法在排序过程中仅会用到一个额外的空间,在所有的排序算法中,这样的空间复杂度就算是最好的。
  7.2 内部排序法
  在正式讨论排序法之前,还要来讨论排序的稳定度,因为并非所有排序法都是稳定排序法。所谓稳定的排序是指数据在经过排序后,两个相同键值的记录仍然保持原来的顺序,如下例中30左的原始位置在30右的左边(所谓30左和30右是指相同键值一个在左而一个在右),稳定的排序(Stable Sort)后30左仍应在30右的左边,不稳定排序则有可能30左会跑到30右的右边去:
  原始数据顺序: 30左 10 65 30右 21
  稳定的排序: 10 21 30左 30右 65
  不稳定的排序: 10 21 30右 30左 65
  事实上,每一种排序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与数据种类。建议大家要充分了解排序算法的过程及其所花费的时间与空间复杂度。
  7.2.1 冒泡排序法
  冒泡排序法又称为交换排序法,是从观察水中气泡变化构思而成,原理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若大小顺序有误,则对调后再进行下一个元素的比较,就仿佛气泡逐渐从水底逐渐冒升到水面上一样。如此扫描过一次之后就可确保最后一个元素是位于正确的顺序。接着再逐步进行第二次扫描,直到完成所有元素的排序关系为止。
  以下使用55、23、87、62、16数列的演示排序过程,这样大家可以清楚地知道冒泡排序法的具体流程。图7.5为原始顺序,图7.6到7.9为排序的具体过程。
  从小到大排序:
  图7.5 排序前的原始位置
  图7.6 冒泡排序的第一次扫描
  第一次扫描会先拿第一个元素55和第二个元素23进行比较,如果第二个元素小于第一个元素,则进行互换。接着拿55和87进行比较,就这样一直比较并互换,到第4次比较完后即可确定最大值在数组的最后面。
  图7.7 冒泡排序的第二次扫描
  第二次扫描也是从头比较,但因为最后一个元素在第一次扫描就已确定是数组中的最大值,故只需比较3次即可把剩余数组元素的最大值排到剩余数组的最后面。
  第三次扫描完,完成3个值的排序,如图7.8所示。
  图7.8 冒泡排序的第三次扫描
  第四次扫描完,即可完成所有排序,如图7.9所示。
  图7.9 冒泡排序的第四次扫描
  由此可知5个元素的冒泡排序法必须执行5-1次扫描,第一次扫描需比较5-1次,共比较4+3+2+1=10次
  7.2.1
  数列(43, 35, 12, 9, 3, 99) 用冒泡排序法(Bubble Sort)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在执行时前3次(Swap,互换)的结果各是什么?
  第一次互换的结果为(35, 43, 12, 9, 3, 99)
  第二次互换的结果为(35, 12, 43, 9, 3, 99)
  第三次交换的结果为(35, 12, 9, 43, 3, 99)
  冒泡排序法的C++算法:
  for (int i=5;i>0;i--)// 扫描次数
  {
  for (int j=0;j  {
  if (data[j]>data[j+1])// 比较相邻两数,如第一个数较大则互换
  {
  int tmp;
  tmp=data[j];
  data[j]=data[j+1];
  data[j+1]=tmp;
  }
  }
  cout<<"第 "<<6-i<<" 次排序后的结果是:"; //把各次扫描后的结果打印出来
  for (int j=0;j<6;j++)
  cout<  cout<  }
  从以上算法可知,n个元素的冒泡排序法必须执行n-1次扫描,最坏情况和平均情况均需比较:(n-1) + (n-2) + (n-3) +…+ 3 + 2 + 1 = 次,时间复杂度为O(n2),最好情况只需完成一次扫描,发现没有进行互换的操作则表示已经排序完成,所以只做了n-1次比较,时间复杂度为O(n)。此排序法适用于数据量小或有部分数据已经过排序,而且过程中为相邻两者相互比较和对调,并不会更改其原本排列的顺序,所以是稳定排序法。
  7.2.2
  请设计一个C++程序,并使用冒泡排序法来将以下的数列排序:6、5、9、7、2、8。
  请参考程序CH07_01.cpp,本范例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7.10所示。
  图7.10 使用冒泡排序的范例程序的运行结果
  7.2.3
  从上面的程序可以看出冒泡排序法有个缺点,就是不管数据是否已排序完成都固定会执行n(n-1)/2次。请设计一个C++程序,让我们可以通过在程序中加入一个判断语句来判断何时可以提前结束程序,既可得到正确的排序结果,又提高了程序执行的效率。
  请参考程序CH07_02.cpp,本范例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7.11所示。
  图7.11 改进后的冒泡排序范例程序的运行结果
  7.2.2 选择排序法
  选择排序法(selection sort)可使用两种方式排序,一种为在所有的数据中,当从大到小排序,则将最大值放入第一个位置;若从小到大排序时,则将最大值放入最后一个位置。例如,一开始在所有的数据中挑选一个最小项放在第一个位置(假设是从小到大排序),再从第二项开始挑选一个最小项放在第2个位置,以此重复,直到完成排序为止。
  下面仍然用55、23、87、62、16数列的从小到大的排序过程,来说明选择排序法的演算流程。
  1. 首先找到此数列中最小值后与第一个值交换,如图7.12所示。
  图7.12 选择排序的第一次扫描
  2. 从第二个值开始找,找到此数列中(不包含第一个)的最小值,再和第二个值交换,如图7.13所示。
  图7.13 选择排序的第二次扫描
  3. 从第三个值开始找,找到此数列中(不包含第一、二个)的最小值,再和第三个值交换,如图7.14所示。
  图7.14 选择排序的第三次扫描
  4. 从第四个值开始找,找到此数列中(不包含第一、第二、第三个)的最小值,再和第四个值交换,则此排序完成,如图7.15所示。
  图7.15 选择排序的第四次扫描,在此例中即完成了排序
  选择排序法的C++算法如下所示。
  void select (int data[])
  {
  for(int i=0;i<5;i++) //扫描5次
  {
  for(int j=i+1;j<6;j++) //由i+1比较起,比较5次
  {
  if(data[i]>data[j]) //比较第i和第j个元素
  {
  int tmp;
  tmp=data[i];
  data[i]=data[j];
  data[j]=tmp;
  }
  }
  cout<<"第 "<  for (int k=0;k<6;k++)
  cout<  cout<  }
  cout<  }
  由以上算法可知,无论是最坏情况、最好情况和平均情况都需要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因此其比较次数为:(n-1) + (n-2) + (n-3) +…+ 3 + 2 + 1 = 次;时间复杂度为O(n2)。此外,由于选择排序是以最大或最小值直接与最前方未排序的键值交换,数据排列顺序很有可能被改变,所以它不是稳定排序,比较适用于数据量小或有部分数据已经做过排序的情况。
  7.2.4
  请设计一个C++程序,并使用选择排序法来将以下的数列排序:9、7、5、3、4、6。
  请参考程序CH07_03.cpp,本范例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7.16所示。
  图7.16 选择排序范例程序的运行结果
  7.2.3 插入排序法
  插入排序法(insert sort)是将数组中的元素,逐一与已排序好的数据进行比较,前两个元素先排好,再将第三个元素插入适当的位置,所以这3个元素仍然是已排序好的,接着再将第四个元素加入,重复此步骤,直到排序完成为止。可以看作是在一串有序的记录R1、R2、…、Ri,插入新的记录R,使得i+1个记录排序妥当。
  下面仍然用55、23、87、62、16数列的从小到大排序过程,来说明插入排序法的演算流程。在图7.17中,在步骤二,以23为基准与其他元素比较后,放到适当位置(55的前面),步骤三则拿87与其他两个元素比较,接着62在比较完前3个数后插入87的前面,将最后一个元素比较完后即完成排序。
  图7.17 插入排序的步骤
  插入排序法的C++算法:
  void inser(int data[])
  {
  int i; //i为扫描次数
  int j; //以j来定位比较的元素
  for (i=1;i  {
  int tmp; //tmp用来暂存数据
  tmp=data[i];
  j=i-1;
  while (j>=0 && tmp  {
  data[j+1]=data[j]; //就把所有元素往后推一个位置
  j--;
  }
  data[j+1]=tmp; //最小的元素放到第一个元素
  cout<<"第 "<  showdata(data);
  }
  }
  此排序法适用于大部分数据已经过排序或已排序的数据库在新增数据后再进行排序,是一种稳定排序法。
  由以上算法可知,最坏和平均情况需比较(n-1)+(n-2)+(n-3)+…+3+2+1= 次;时间复杂度为O(n2),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为O(n)。
  7.2.5
  请设计一个C++程序,并使用插入排序法来将以下的数列排序:4、6、1、8、10、32。
  请参考程序CH07_04.cpp,本范例程序的运行结果如图7.18所示。
  图7.18 插入排序范例程序的运行结果
  7.2.4 希尔排序法
  当原始记录的键值大部分已排好序的情况下,插入排序法会非常有效率,因为它不需要执行太多的数据搬移操作。“希尔排序法”是D. L. Shell 在1959年7月所发明的一种排序法,可以减少插入排序法中数据搬移的次数,以加速排序的进行。排序的原则是将数据区分成特定间隔的几个小区块,以插入排序法排完区块内的数据后再渐渐减少间隔的距离。
  下面仍然用63、92、27、36、45、71、58、7数列的从小到大排序过程,来说明希尔排序法的演算流程。
  首先,将所有数据分成Y:(8 div 2),即Y=4,称为划分数。请注意!划分数不一定要是2,质数最好。但为了算法方便,所以习惯选2。因而一开始的间隔设置为 8/2,于是分成:
  如此一来可得到4个区块分别是:(63,45)(92,71)(27,58)(36,7),再分别用插入排序法排序成为:(45,63)(71,92)(27,58)(7,36)
  接着再缩小间隔为 (8/2)/2,于是分成:
  (45,27,63,58)(71,7,92,36),再分别用插入排序法后得到:
  最后再以 ((8/2)/2)/2的间距进行插入排序,也就是每一个元素进行排序,于是得到最后的结果。
  希尔排序法的C++算法如下所示。
  ……

前言/序言

  序
  数据结构一直是高校计算机系的必修课,对于第一次接触数据结构课程的初学者来说,内容过多、表达不清楚以及文字叙述不严谨,是造成学习障碍最主要的原因。为了让大家以最轻松的方式学习数据结构,本书征询了多位教师的意见,采用了丰富的图例来阐述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将重要理论、算法进行了最详实的诠释并逐一举例,因此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且专业的数据结构教学用书。
  笔者长期从事信息教育和写作工作,在文句的表达上尽量以简洁有力、逻辑清楚阐述为主,为了检验大家在各章的学习成果,特别搜集了大量的习题,并参阅重要考试(例如:计算机国家水平考试、研究生升学考试等),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加实战演练的经验。
  本书既是一本非常适合数据结构的教学用书,也是一本以C++语言实践数据结构的实践著作。为了避免教学和阅读上的不顺畅,书中的算法尽量不以伪代码来描述,而是以C++程序设计语言来展现。另外,为了减轻读者的学习压力和经济负担,在所谈主题内容不减的情况下,书中仅收录了精华的算法和程序范例的执行画面,本书提供的范例程序都可以从指定网站下载,所有范例都提供了完整的程序源码,读者可直接运行验证。最后希望本书能带给大家对数据结构这门学科更完整的认识。
  如果下载有问题,请电子邮件联系,邮件主题为“求图解数据结构使用C++范例程序代码”。
  编者
  2016年4月

探索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奥秘,用C++语言构建高效的计算基石 在这本深入浅出的著作中,我们将一起踏上一段构建数字世界的旅程。本书的核心在于揭示那些支撑着现代软件工程、驱动着复杂系统运行的“幕后英雄”——数据结构与算法。我们不仅仅是学习它们的定义和分类,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为何如此重要,如何在实际编程中巧妙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算法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挑战。 第一部分:构建高效信息存储的基石——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直接影响着程序的效率和可维护性。本书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各种经典且实用的数据结构。 数组(Arrays): 作为最基本的数据结构,数组以其连续的内存存储和直接访问能力,依然在许多场景下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将详细探讨一维数组、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常见操作,并分析其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上的优劣。理解数组的底层机制,对于掌握更复杂的数据结构至关重要。 链表(Linked Lists): 当数据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或者长度不确定时,链表便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将逐一解析单向链表、双向链表以及循环链表的构造原理、插入、删除、查找等核心操作。通过图示化的方式,让你清晰地看到每个节点之间的关联,并深刻理解链表与数组在内存组织和操作效率上的根本区别。我们还将探讨链表在实现其他数据结构(如栈和队列)时的应用。 栈(Stacks)与队列(Queues): 这两种“受限”的数据结构,因其“后进先出”(LIFO)和“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在程序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书将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示栈在函数调用栈、表达式求值、括号匹配等问题中的应用,以及队列在任务调度、缓冲区管理、广度优先搜索(BFS)等场景下的重要性。我们将使用数组和链表来实现这两种结构,并分析各自的实现细节与性能特点。 树(Trees): 树形结构以其分层、有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文件系统、数据库索引、搜索算法等领域。我们将首先介绍树的基本概念,如节点、根节点、子节点、父节点、叶子节点、深度、高度等。随后,我们将重点讲解: 二叉树(Binary Trees): 包括普通二叉树、二叉搜索树(BST)的原理、插入、删除、查找操作,以及遍历(前序、中序、后序)的不同方式。我们将深入分析二叉搜索树在查找效率上的优势,并探讨其可能面临的退化问题。 平衡二叉搜索树(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s): 为了解决普通二叉搜索树可能出现的性能退化,我们将介绍 AVL 树和红黑树等平衡二叉搜索树的概念,阐述它们是如何通过旋转等操作来维护树的平衡,从而保证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对数时间复杂度。虽然本书侧重于概念理解和基础实现,但会为读者提供深入研究这些高级数据结构的思路。 堆(Heaps): 包括最大堆和最小堆,它们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我们将讲解堆的插入、删除(提取最大/最小元素)操作,以及堆在优先队列、堆排序(Heap Sort)等算法中的核心作用。 图(Graphs): 图是一种更通用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将从图的基本定义开始,如顶点(Nodes/Vertices)、边(Edges)、有向图、无向图、加权图等。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图的两种主要存储方式: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和邻接表(Adjacency List),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哈希表(Hash Tables): 哈希表以其近乎常数时间的平均查找、插入和删除效率,成为现代编程中不可或缺的数据结构。本书将详细讲解哈希函数的设计原则、冲突(Collisions)的产生原因以及常见的冲突解决方法,如链地址法(Separate Chaining)和开放寻址法(Open Addressing,包括线性探测、二次探测、双重哈希等)。我们将通过实例展示哈希表在字典、集合、缓存等应用中的强大威力。 第二部分:驱动计算效率的引擎——算法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本书将聚焦于各种经典算法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以及性能分析。 排序算法(Sorting Algorithms): 高效的排序是数据处理的基础。我们将从基础的排序方法开始: 简单排序: 如冒泡排序(Bubble Sort)、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虽然时间复杂度较高,但它们是理解排序思想的绝佳起点。 高效排序: 如归并排序(Merge Sort)、快速排序(Quick Sort),它们通常具有 O(n log n) 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我们将深入剖析它们的递归或分治思想,并分析其稳定性与适用场景。 其他排序: 可能会提及堆排序(Heap Sort)及其与堆数据结构的紧密联系。 查找算法(Searching Algorithms): 在大量数据中快速找到目标信息是常见的需求。 线性查找(Linear Search): 基础的遍历查找方法。 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 针对有序数组的高效查找算法,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哈希查找: 结合哈希表实现的高效查找,其底层原理将在哈希表部分详细讲解。 图算法(Graph Algorithms): 探索图结构中的复杂关系: 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我们将通过图的实例,形象地展示这两种遍历方式的工作流程,并讲解它们在连通性判断、拓扑排序、寻找最短路径等问题中的应用。 最短路径算法: 如 Dijkstra 算法(单源最短路径),用于计算带权图中从单一源点到所有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最小生成树算法: 如 Prim 算法和 Kruskal 算法,用于在加权无向图中找到所有顶点之间的一棵包含所有顶点且权值之和最小的树。 递归与分治(Recursion and Divide and Conquer): 许多复杂问题可以通过将问题分解为规模更小的相似子问题来解决。我们将深入讲解递归的思想,并展示如何用递归解决阶乘、斐波那契数列、汉诺塔等经典问题。分治策略则将递归的应用提升到解决更广泛问题的层面,如前面提到的归并排序和快速排序。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 概念介绍): 对于一些具有重叠子问题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动态规划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复计算,从而获得最优解。本书将介绍动态规划的核心思想,并通过简单的例子(如斐波那契数列的优化计算)来阐释其“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加备忘录”的解题思路,为读者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C++语言的实践应用 贯穿全书的是 C++ 语言的实践应用。我们将直接使用 C++ 来实现上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你会看到: 面向对象的设计: 如何利用 C++ 的类(Class)来封装数据结构,如 `LinkedList` 类、`BinarySearchTree` 类等,使得代码更具模块化和可重用性。 模板(Templates): 如何使用 C++ 模板来创建泛型的数据结构和函数,使其能够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如 `template class Node`,极大地增强了代码的通用性。 指针与内存管理: 在实现链表、树等动态数据结构时,我们将深入探讨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动态分配与释放,帮助你建立对内存管理的深刻理解,避免常见的内存泄漏等问题。 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的应用与对比: 在实现某些数据结构(如列表、树)时,我们会将其与 C++ 标准库中提供的相应组件(如 `std::vector`, `std::list`, `std::map`, `std::set` 等)进行对比,帮助你理解 STL 的设计哲学和高效性,并了解何时选择自定义实现,何时依赖标准库。 学习方法与内容特色 本书力求做到: 图文并茂: 大量的图示将帮助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据结构概念和算法执行过程,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循序渐进: 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确保读者能够稳步掌握复杂的知识点。 代码驱动: 每一章都配有清晰、可运行的 C++ 代码示例,让你边学边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编程能力。 深刻理解: 我们不仅展示“怎么做”,更强调“为什么这么做”,力图让你理解每种数据结构和算法背后的设计思想和权衡。 问题导向: 通过分析一些典型问题,展示如何运用所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高效地解决它们。 无论你是初学者,希望系统地构建扎实的编程基础,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希望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的精髓,本书都将是你宝贵的参考。掌握了数据结构与算法,就如同拥有了通往更高效、更优雅代码世界的钥匙。让我们一起,用 C++ 打造坚实的计算根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数据结构和算法充满好奇,总觉得它们是编程世界里最核心的“内功”。《图解数据结构:使用C++》这个书名,给我一种非常直观的期待。我脑海中立刻联想到,书中一定充斥着各种清晰的图示,用来解释像队列、栈、链表、树、图这些概念的内部构造和操作过程。我设想,当我学习链表时,书中会用图来展示节点的插入和删除是如何发生的,每一步的内存变化都会清晰可见;当我学习树时,书中会用动态的图来演示各种树的插入、删除以及平衡操作,比如AVL树的旋转,红黑树的变色和旋转。而C++的加入,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接地气”了。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能提供精炼、高效的C++代码示例,让我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算法原理转化为实际可运行的程序。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真正理解不同数据结构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解决不同问题时的适用性,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C++来实现它们。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数据结构书籍,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我之所以对《图解数据结构:使用C++》这本书产生浓厚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图解”这个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清晰的图示,比如用来讲解二叉查找树的平衡过程,或是展示图的拓扑排序。我坚信,一个好的图示,能够胜过千言万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有效地利用视觉元素,将那些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例如各种排序算法的比较,堆的构建过程,哈希表的冲突解决机制等等,变得一目了然。而且,它使用了C++作为载体,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吸引力。C++的强大和灵活性,使得它成为实现各种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想选择。我希望这本书能在我学习理论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C++代码实现,让我能够通过编译运行这些代码,观察它们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从而加深理解。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评分

我是一个对编程细节要求比较高的人,尤其是涉及到基础性的东西,总希望能够彻底弄懂。《图解数据结构:使用C++》这个名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我总觉得,很多数据结构的书籍,在讲解抽象概念时,虽然理论上没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图解”这两个字,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期待书中能够用大量的图例,将那些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我希望在讲到排序算法时,书中的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每一趟排序后数组的变化过程;在讲到图的遍历时,能够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来指示DFS和BFS的搜索路径。而C++作为实现语言,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我希望书中能够给出简洁、易懂的C++代码,让我能够对照着图示和代码,一步步地理解算法的实现细节,并且能够自己动手去修改和实验,从而真正掌握这些数据结构和算法。我想要的是那种能够让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书。

评分

拿到这本《图解数据结构:使用C++》之后,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实在”。我一直认为,学习编程,尤其是像数据结构这样偏重逻辑和算法的领域,动手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翻阅了很多关于数据结构的书籍,有些虽然理论讲得很透彻,但代码示例要么过于简化,要么就是直接丢给你一堆代码让你自己去琢磨。而这本书,从书名上就透露出一种“实战派”的风格。我猜想,它不会仅仅停留在概念的描述上,而是在每个数据结构和算法讲解完毕后,都会附带一段完整、可运行的C++代码。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书中是如何将抽象的算法逻辑转化为具体的C++代码实现的,例如,如何用C++的类和指针来模拟链表的节点,如何用递归或迭代的方式实现树的遍历,又或者是在图的邻接矩阵或邻接表中实现最短路径算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些代码不仅仅是“能运行”,而是写得清晰、规范,并且有详细的注释,能够让我理解每一行代码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服务于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如果这本书还能包含一些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那简直就太完美了。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图解数据结构:使用C++"。我一直觉得数据结构是编程的基石,但很多时候文字描述总是显得枯燥乏味,抽象的概念也难以立刻理解。而“图解”这两个字,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我立刻联想到书中会有大量的图示、流程图,甚至是生动的动画模拟(虽然我知道是书,但这种想象是自然的)。我特别期待它能够将链表、树、图等这些在脑海中只能勾勒出大概轮廓的结构,用清晰直观的视觉语言展现出来。比如,插入一个节点在链表里是怎么回事,AVL树的旋转是如何平衡的,BFS和DFS算法在图中的遍历过程,这些如果能用图来一步步演示,绝对会事半功倍。而且,竟然是用C++作为实现语言,这让我非常兴奋。C++的严谨和性能优势,让它成为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绝佳载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在理论讲解清楚的基础上,给出扎实的C++代码示例,让我能够亲手实践,将那些“看懂”的概念真正“学会”并“掌握”。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个耐心且善于引导的老师,用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帮助我征服数据结构这个看似高不可攀的山峰。

评分

买下来当资料用的,资料库,专业必备!

评分

还不错用券价格也便宜正需正需一

评分

帮别人买的

评分

很好

评分

不错,不错,质量信赖京东&hellip;&hellip;,物流快&hellip;&hellip;

评分

不是c++面向对象实现的,基本上和c语言实现没有差别只是改变了形式

评分

好东西,值得拥有,很划算的,图文并茂。

评分

图解很形象,比原有教材方便

评分

公司购买的工具书,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