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两年前,我拜访过我国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这位声誉卓著的元老,即便在经历了漫长艰苦的政治生涯后,还是同以往一样精神矍铄。他在退出公职以后便进入安静的退休状态。退休后,他终于能够回顾他的毕生事业——他有时像一个相当高傲而愤世嫉俗的老人,但一直都能保持体面的形象。他是大革命时代革命者的重要捍卫者,认为对那些人要么全部歌颂,要么就全部加以谴责,这一评价至今仍非常出名。他那一代的众多名人,包括米什莱、基内、拉马丁,乃至梯也尔,都赞同他的观点,认为那些革命者是一些得到神灵启示的人物,他们因而拥有常人所没有的美德;与此相反,另一些人对这些革命者视若无睹,视他们为从地狱降临人间的魔鬼,完全不屑一顾。
这位老政治家在这个问题上曾十分固执己见,所以当他说出以下这番话时,我大吃一惊:“你已经破坏了我对大革命时期那些人的看法;他们是和我们没有分别的人,而且经常出现严重判断失误的倾向。”我不知道他是否有些厌烦我,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应当为面前这位老人观念的改变负责——这种想法当然是令人愉快的。任何鼓动人们起来行动而且支配众人的人都处于这样一种立场,那就是对历史事件应当形成合理的判断,而且会去欣赏那些摆脱了所有政治偏见,总是力图冷静地看待事实,从而得出不偏不倚的公正结论的历史学家的著作。在他们看来,并不存在神和魔,甚至也不存在半神和半魔。对他们来说,人就是被上天赋予心灵的血肉之躯。人的心灵无论为善为恶,都非常容易变得过于冲动或者容易被蒙蔽。不幸的是,人的肉体是脆弱的,心灵是敏感的,或许正因如此才容易被引入歧途。
人们往往会面临重要的关键问题,即使最平静的心灵,也会因此失衡。我不知道一个黎塞留那样的人物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是否还能够岿然不动。几乎所有经历过政治动荡年代的革命者们,都会失去他们敏锐的洞察力。他们的可怕经历同过去几个世纪的人们经历过的一样,而这种经历也将会发生在未来几个世纪的大多数人身上。我们很快就会提到米拉波的事迹,他早在1789年10月10日就曾说过:“当你投身去领导一场革命时,困难的并不是让革命继续下去,而是如何将它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四十年后,卡西米尔·佩里埃,这位最初对1830年“七月革命”感到满意的人,很快就长叹一声:“困难并不在于让人民走上街头游行,而在于劝导他们让街道重新恢复平静。”这两人都英年早逝,而杀死他们的恰恰是他们自己煽动起来的狂热的反政府人群所引发的严重焦虑。有些人因这种焦虑产生的负担比较轻,勉强支撑着度过了恐怖的岁月,后来收获了他们参与的这场大革命的果实。引用他们中的一个人——西哀士的名言来说:“他们虽生犹死。”而像塔列朗这样的人,“活得”够长,最终拒绝了使他们得以兴起的主义和信条,在累累废墟上建起了自己的财富之塔。大多数革命者则和这些人相反,悲惨地相继覆灭。在惨死的人群当中,维尼奥发出了宿命般的悲鸣:“革命就像萨杜恩一样,要吞食他自己的孩子。”巴伊和巴纳夫,吉伦特派和他们的伊吉丽亚——罗兰夫人,丹东、德穆兰、埃贝尔和肖梅特,圣茹斯特和罗伯斯庇尔,所有人最终都同样身首异处。所有这些人,在惨死于屠刀下之前,都看到革命起义的暴力正日益升级,当他们试图扭转方向时,这种暴力就变成对他们自身的一种威胁,而且很有可能最终将他们毁灭,于是他们尝试着抑制暴力革命。从1789年到1795年间,他们相继陷入同样的错误观念和假象的陷阱当中,最后同样以悲剧收场。
这是一出我们将会在本书接下来的十幕场景中观赏到的心理剧情片,而这出大戏的演员当中,有几位在舞台上只出现了一瞬间,就逐个匆匆退场,甚至被粗暴地撵下舞台,然后就再也没有重新登台过。
?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1798—1874):法国历史学家,著有《人民》《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史》等作品。1848年法国革命期间赞成革命,拿破仑三世上台后,拒绝向法兰西第二帝国发誓效忠,对法国大革命和大革命时代的革命者评价很高。——译者注
?埃德加·基内(Edgar Quinet,1803—1875):法国历史学家,著有《亚哈随鲁》《1815年战役》等作品。他是一位坚决的共和派,对拿破仑的“雾月政变”十分不满。——译者注
?阿尔方斯·马里·路易·德·拉马丁(Alphonse Marie Louis de Lamartine,1790—1869):法国作家、诗人、政治家,著有《吉伦特派史》《大革命史》《俄国史》《土耳其史》等作品。他曾积极投身1848年法国革命,参与创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很快就退出政治生活,专心从事写作事业。——译者注
?马里·约瑟夫·路易·阿道夫·梯也尔(Marie Joseph Louis Adolphe Thiers,1797—1877):法国政治家、历史学家,其最重要的史学著作是《执政府与第一帝国》。七月王朝时期出任法国首相,第二帝国灭亡后再度掌权。他在政治上以自由保守主义闻名,左派对他镇压巴黎公社起义的行为予以严厉抨击。——译者注
?黎塞留红衣主教(Cardinal-duc de Richelieu,1585—1642):原名阿芒·让·杜·普莱西(Armand Jean du Plessis),第一代黎塞留公爵,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时代的红衣主教和宰相。1616年成为法国国务大臣,1622年成为红衣主教,1624年成为路易十三的宰相,直至逝世。在他当政期间,对内致力于削弱贵族势力,加强法国的中央集权,对外展开各种行动限制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奠定了法国成为近代欧洲强国的基础。他不仅在政治和外交上建树颇多,同时也是艺术和文化的守护人和赞助者。——译者注
?卡西米尔·皮埃尔·佩里埃(Casimir Pierre Perier,1777—1832):法国政治家,七月王朝时期出任政府首相,其子奥古斯特也是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官。——译者注
?萨杜恩(Saturn):罗马神话中的农神,相对应的希腊神祇是克洛诺斯,在神话传说中吞食了自己的亲生子女。——译者注
?伊吉丽亚(Egeria):罗马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她帮助罗马第二代国王蓬皮利乌斯建立了古罗马宗教机构,制定了法律法规和礼仪。——译者注
《法国大革命人物传》这个书名,本身就勾起了我对那个动荡年代里那些鲜活个体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历史是由人书写的,而法国大革命这样的伟大变革,更是离不开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人物。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信念是如何动摇的,以及他们在面对革命的狂潮时,是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的。我期待的不仅仅是那些宏大的叙事,更希望能够读到一些关于他们个人生活、情感纠葛,甚至是他们面对困境时的真实反应。我想知道,在光环背后,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它将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抉择、关于时代命运的深刻篇章,能够让我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拿到《法国大革命人物传》,我脑海中瞬间涌现出无数关于那个时代的画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描绘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人物?是详细梳理他们的政治生涯,还是深入剖析他们的思想蜕变?我希望它能展现出那些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他们的勇气与软弱,他们的理想与现实。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着这些人物,在那个变革的年代,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被时代裹挟的棋子?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想深入了解他们的个人经历,他们的家庭背景,他们的朋友圈,这些细微之处往往能折射出人物最真实的一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撑,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那些伟大的、甚至是有争议的人物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啊,这本《法国大革命人物传》,光是书名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期待,想着里面会不会深入挖掘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法国大革命人物的故事。你知道的,像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还有那些名字或许不那么家喻户晓,但同样在革命洪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普通人,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挣扎,都让我感到无比好奇。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帮我理清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理解他们各自的动机和立场,不仅仅是表面的英雄或反派,而是还原他们鲜活的、充满矛盾的个体。想象一下,穿越时空,近距离观察他们如何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做出选择,如何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又如何试图影响历史的走向,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我还在想,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他们个人生活的细节,比如他们的童年、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爱情,这些鲜为人知的侧面,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政治舞台上的形象。
评分拿到《法国大革命人物传》,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绝对是一次深入探究法国大革命核心人物的绝佳机会。我一直对那个时期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的人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决策又如何一步步将法国推向巨变?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细致入微的解剖师,将这些重要人物剖析得淋漓尽致。不仅仅是罗伯斯庇尔那令人敬畏又恐惧的“理性”面,还是丹东那充满个人魅力的言辞,亦或是马拉那激进的呐喊,我都希望能读到更深层的解读。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展现他们性格中复杂的光谱,不仅仅是那些光辉的时刻,也包括他们的局限、他们的失误,甚至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充满理想与暴力的时代,一个人的选择究竟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这本书若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那将是一次令人无比满足的阅读体验。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这些人物会做出那些在后世看来如此极端或英明的决定。
评分《法国大革命人物传》这个名字,让我对书中即将展开的叙事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人物充满敬畏,而法国大革命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变革之一,其间涌现的人物更是值得深入研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人物生平,而是能够通过他们的视角,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复杂的社会图景。我尤其对那些在革命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可能被主流叙事略微忽视的人物感兴趣,比如那些在地方层面推动改革的革命家,或者那些在知识分子群体中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我渴望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他们的思想渊源,以及他们在革命进程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我想知道,他们是如何被时代所塑造,又如何反过来塑造了时代。我相信,这本书会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更立体地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们,感受他们在那段历史中的真实心跳。
评分物有所值,配送快捷,服务好
评分非常好
评分还是可以看看的书,了解一下历史
评分很有价值的历史书籍。
评分还是可以看看的书,了解一下历史
评分关于法国革命的必读佳作,值得购买!
评分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作品基本上中文版收集齐全了!
评分书的大小很合适,排版也很令人舒服,行间距不大也不小。纸质也不错
评分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