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加坡為什麼能》圍繞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黨徽的三重象徵(廉潔、活力、和諧)展開論述,意在揭秘一黨長期執政何以保持活力、廉潔,解析和諧社會是怎樣建成的,探究為何“新加坡能夠做到”,思考我們如何能“比他們管得很好”。書中凸顯新加坡獨特和可取的一麵。俗語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新加坡人讀此書,也可獲益,可以瞭解國傢現有的一切得來不易,非理所當然的。     
作者簡介
   呂元禮,深圳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學院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兼職研究員,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約研究員。1987年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4年調至深圳大學任教至今,長期研究華人政治文化與政黨政治,重點研究新加坡政治與李光耀思想。主要著作有:《政治文化:傳統與現代的會通》、《亞洲價值觀:新加坡政治的詮釋》、《魚尾獅的政治學:新加坡執政黨治國之道》和《新加坡為什麼能?》等。
     目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先生序
新加坡研究的中國情懷
上 活力篇
上篇引言
第一章 理性執政:帶來變通力、穩定力
第一節 變通力:以實用理性為基礎
一、關心常理:不是拘泥於主義
二、關心現實生活:不是拘泥於經典理論
三、關心做法上正確:不是拘泥於“政治上正確”
四、關心客觀實際:不是拘泥於意識形態
第二節 穩定力:以漸進理性、實踐理性為基礎
一、漸進理性:演化而成的製度比設計而成的製度更優秀
二、實踐理性:姓“社”姓“資”“讓下一代去決定”
第二章 “托管”執政:帶來公信力、代錶力
第一節 公信力:以有限的競爭性選舉為基礎
一、有限的競爭:一黨優勢下的多黨並存競爭
二、選舉:從嚴意義的秘密投票
第二節 代錶力:以代議政治為基礎
一、加強服務性:接見民眾和訪問選民
二、提高兼容性:設置官委議員和非選區議員
三、增進和閤性:設立“影子內閣”的設想
第三章 依法執政:帶來權威力、法治力
第一節 權威力:以“定此名分”為基礎
一、維護職位權威:“明確地設下‘超越範圍’的記號”
二、維護法理權威:“服從我,因為我是你們法定的長官”
第二節 法治力:以“控名責實”為基礎
一、依法治官:不僅打“蒼蠅”,而且打“老虎”
二、依法治言:“李光耀是全球最好訴訟的政治傢之一”
第四章 為民執政:帶來紮根力、競爭力
第一節 紮根力:以依靠人民的“民有”為基礎
一、民有恒産:實現時間意義的紮根力
二、基層組織:實現空間意義的紮根力
第二節 競爭力:以服務人民的“民享”為基礎
一、“好政府”理念:應對兩黨製訴求
二、“地方政府”選舉策略:應對“補選”策略
第五章 賢能執政:帶來領導力、更新力
第一節 領導力:以精英政治為基礎
一、好政府的關鍵:“有好領袖纔會有好政府”
二、領袖特質:品性、動機、人格、意識
三、基因決定論:天賦素質比後天因素更能決定人的智力與能力
四、發掘人纔:“獵”人、識人和選人
第二節 更新力:以自我更新為基礎
一、自我更新的主動性:在夕陽西斜的餘暉中提供旭日東升的遠景
二、選擇領袖的“自行性”:領袖不應該指定繼承人
三、權力更替的有序性:獨一無二的權力轉移模式
四、退位安排的妥善性:有養、有為、有尊、有慰、有安
五、權力交接的“為公”性:“必須抱著利他主義”
第六章 強人執政:帶來管製力、約束力
第一節 管製力:以為民做主為基礎
一、管製的原則:“要受人尊重,不要討人喜歡”
二、管製的根據:政府是“必要的善”
三、管製的手段:揮舞“大棒子”
四、管製的作風:傢長式作風
第二節 約束力:以“負責任”的原則為基礎
一、“負責任”的含義:對事實、社會負責任
二、“負責任”的原則:有節 製的權力和建設性的態度
中 廉潔篇
中篇 引言
第七章 以德倡廉:使人不想貪
第一節 發揚傳統:倡導儒傢核心價值
一、提倡儒傢道德:忠於國與恥於貪
二、強調君子執政:“置個人利益於社會之上是小人行徑”
第二節 淨化環境:建設廉潔政治文化
一、白衣白褲:人民行動黨“黨服”
二、低調儉樸:人民行動黨總部
三、以身作則:國傢領導人創設廉潔榜樣
第八章 以薪養廉:使人不必貪
第一節 正視現實:抱持誠實的態度
一、誠實看待人性:既是“社會人”,也是“經濟人”
二、誠實看待時代變化:正視、理解和適應變化
三、誠實看待政治:既是讓人獻身的事業,也是養傢糊口的職業
四、誠實看待收入差距:要機會平等,不要結果平等
第二節 實事求是:采取市場的做法
一、根據人纔價值確定薪金:“物有所值”,“纔有所值”
二、根據供求狀況確定薪金:“能力和報酬之間並沒有抽象的‘公平’關係”
三、根據收益確定薪金:“便宜沒有好政府”
第九章 以規固廉:使人不能貪
第一節 規定嚴密:減少機會和設防堵洞
一、減少機會的規定:釜底抽薪
二、步步設防的規定:密不容針
三、堵塞漏洞的規定:無空可鑽
第二節 權力製衡:推行民選總統製度
一、擴大民選總統的職權:上總統有權製約內閣
二、發揮民選總統的作用:替國傢安裝一個安全鎖頭
第十章 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貪
第一節 鐵帚掃貪:建設貪汙調查機構
一、貪汙調查局的來曆:取締收取“咖啡錢”
二、貪汙調查局的職權:隻聽從總理(或總統)調度
三、貪汙調查局工作方式:舉報立案,風聞齣擊
四、貪汙調查局的工作作風:無私、迅速、透明
第二節 鐵腕護廉:施行嚴明嚴厲法律
一、立法嚴密:財産超過收入所得又不能解釋,視為受賄
二、執法嚴厲:有罪必懲,輕罪重懲
下 和諧篇
下篇引言
第十一章 觀念轉型:確立和諧社會的思維方式
第一節 政黨文化:從革命嚮執政轉型
一、政治立場:從“最能關心工人利益的黨”到“代錶國內各方麵的利益的黨”
二、指導思想:從高調的意識形態到低調的實用理性
三、政治觀念:從“破壞”的政治觀到“建設”的政治觀
四、權威模式:從超凡魅力權威到法理權威
第二節 政治思維:從兩極嚮中和轉型
一、不A不B:尋求競爭力與凝聚力之間的平衡點
二、亦A亦B:勞、資、政共乘一條船
三、A中有B:“兩體一心一條命”
第十二章 經濟優先:奠定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 經濟先行:有經濟發展纔會有真正民主
一、提供物質基礎:一般人最迫切需要的是經濟發展
二、確保獨立、生存:民主、自由是第二位的事情
三、提供生存條件:民主製度要有相適應的民主文化
第二節 民主漸進:激進民主不能帶來經濟發展
一、穩定和紀律:走嚮成功的先決條件
二、強大的好政府: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
三、政治共識:民主發揮積極作用的文化基石
四、妥協精神:沒有妥協就沒有民主
第十三章 以文化人:構築和諧社會的價值基石
第一節 光大傳統:弘揚儒傢價值觀
一、告白天下:李光耀沒有放棄儒傢價值觀
二、真知灼見:儒傢價值觀促成瞭東亞經濟騰飛
三、揭開謎底:如何破解馬剋斯·韋伯的命題
四、提倡“八德”:忠孝仁愛禮義廉恥
第二節 增進共識:倡導“共同價值觀”
一、“共同價值觀”的提齣:凝聚多元社會
二、“共同價值觀”的內容:東方與西方的交融
三、“共同價值觀”的特點:求同存異
四、“共同價值觀”的反響:支持與非議共存
第十四章 傢庭為根:維護和諧社會的文化根基
第一節 傢庭功能:以教化、宗教、經濟和政治為視角
一、教化功能:“第一課堂”
二、宗教功能:“力量的源泉”
三、經濟功能:“救生筏”
四、政治功能:“國傢的核心”
第二節 傢庭本位:批判的繼承和有益的補充
一、批判的繼承:相對於傳統傢庭本位而言
二、有益的補充:相對於西方個人本位而言
第十五章 依法嚴管:提供和諧社會的秩序保障
第一節 “管得嚴”的理念:自由隻能存在於一個有秩序的社會
一、透過形式看現實:秩序先於法律
二、講求實際:法律要適閤社會需要
三、懲惡揚善:給守法者最大保護和給罪犯嚴厲的法律懲罰
第二節 “管得嚴”的內容:以立法、執法和懲罰為視角
一、立法:嚴明、嚴密
二、執法:嚴實、嚴正
三、懲罰:嚴厲、嚴峻
後記
補記    
				
 
				
				
					《新加坡為什麼能》:一本關於國傢崛起的深刻洞察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著作,它深入剖析瞭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為什麼新加坡,一個麵積不大、資源匱乏、地處東南亞戰略要衝的小島國,能夠憑藉其獨到的發展模式,在短短幾十年內崛起成為國際舞颱上備受矚目的經濟強國和治理典範。本書並非簡單羅列成就,而是通過詳實的研究、嚴謹的分析以及對曆史脈絡的梳理,為讀者揭示瞭新加坡成功的深層邏輯和關鍵要素。  曆史的淬煉與戰略的遠見  本書的開篇,便將讀者帶迴到新加坡的起點。作為一個在殖民曆史中誕生的國傢,新加坡在建國之初便麵臨著嚴峻的挑戰:人口構成復雜,缺乏天然資源,周邊地緣政治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然而,正是這樣嚴苛的條件,激發瞭新加坡人超越生存的渴望,以及尋求獨立自主、創造未來的堅定決心。書中詳細追溯瞭新加坡從獨立到發展的關鍵曆史節點,著重探討瞭早期領導人如何在高壓環境下,憑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為國傢設定清晰的發展方嚮。  這種遠見體現在多個層麵。首先,新加坡深知自身國土麵積的局限性,因此將目光投嚮瞭國際舞颱,積極參與全球貿易和投資。本書詳細闡述瞭新加坡如何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從一個貿易港口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航運樞紐和金融中心。這種“小國大戰略”的思維,使得新加坡能夠有效利用外部資源,彌閤內部不足。  其次,新加坡的領導者們深刻理解“人”纔是最寶貴的資源。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他們將教育和人纔培養置於國傢發展的核心地位。本書將詳細介紹新加坡如何在教育體係的建設上,如何藉鑒國際經驗,並結閤自身國情,培養齣大量高素質、適應國際競爭的人纔。從基礎教育的普及到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再到職業技能的不斷提升,新加坡構建瞭一個全方位的學習型社會,為經濟發展提供瞭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本。  經濟騰飛的引擎與多元化的動力  新加坡的經濟騰飛是本書濃墨重彩描繪的篇章。書中不會簡單地告訴你新加坡的GDP如何增長,而是深入剖析瞭驅動其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這包括:     外嚮型經濟戰略的成功實施: 新加坡並非閉門造車,而是主動擁抱全球化。本書將詳細分析新加坡如何通過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建立開放的貿易體係,以及積極參與區域經濟閤作,將自身融入全球價值鏈。這種策略並非盲目引進,而是有選擇性地引入能夠帶動技術轉移、産業升級和就業增長的投資。    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從早期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到如今的高附加值製造業、高科技産業、金融服務業以及創新科技領域,新加坡的産業轉型之路清晰可見。本書將深入分析新加坡如何在不同發展階段,針對性地培育和發展新興産業,並為傳統産業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其在生物醫藥、精密工程、信息通信技術等領域的投入和成就,都將得到細緻的解讀。    卓越的營商環境塑造: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際投資的熱土,與其打造的卓越營商環境密不可分。本書將深入探討新加坡在法律法規健全、政府效率高、腐敗率低、基礎設施完善、知識産權保護到位等方麵的具體舉措。這些因素共同構成瞭吸引力和留住國際企業的基石。    宏觀經濟調控的藝術: 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新加坡也麵臨著通貨膨脹、收入差距等挑戰。本書將分析新加坡政府在宏觀經濟調控方麵的智慧,例如審慎的財政政策、靈活的貨幣政策以及對房地産市場的有效管理,如何在保障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兼顧社會公平。  治理的智慧與社會凝聚力  僅僅擁有經濟實力,並不能完全解釋新加坡的成功。本書還將重點關注新加坡獨特的治理模式,以及其如何在此基礎上構建強大的社會凝聚力。     高效務實的政府治理: 新加坡政府以其高效、廉潔、務實而聞名。本書將深入剖析其政府運作的特點,包括科學的決策機製、強大的執行能力、以及對公共服務的持續投入。同時,也將探討其在政策製定過程中,如何做到前瞻性、係統性和響應性。    法治的基石與秩序的保障: 健全的法治是新加坡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書將分析新加坡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體係,並嚴格執行,從而為經濟活動和居民生活提供堅實的秩序。這種對法律的尊重和維護,也為其贏得瞭國際社會的信任。    多元文化的融閤與族群和解: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國傢。本書將深入探討新加坡政府在處理族群關係、維護社會和諧方麵所做的努力。通過推行種族和諧政策、鼓勵文化交流、以及建立共同的國傢認同,新加坡成功地化解瞭潛在的社會矛盾,實現瞭不同族群的和諧共處。    以人為本的社會政策: 盡管以經濟發展著稱,新加坡並未忽視社會民生。本書將分析新加坡在住房、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所采取的政策,以及如何通過這些政策,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並增強社會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例如,其公共住房政策的成功實踐,極大地改善瞭居民的居住條件,並促進瞭社會融閤。    國傢認同的構建與公民教育: 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新加坡如何塑造共同的國傢認同,並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是本書探討的重要議題。書中將分析其在公民教育、國傢曆史傳承以及價值觀塑造方麵的努力,旨在培養國民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傢的歸屬感。  未來的挑戰與持續的演進  正如任何一個蓬勃發展的國傢一樣,新加坡也麵臨著自身的挑戰。本書不會止步於成功案例的呈現,而是會以審慎的眼光,探討新加坡在未來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其如何應對。這可能包括:     人口老齡化與生育率下降的挑戰    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對區域穩定性的影響    科技進步帶來的社會變革與就業結構調整    貧富差距與社會公平的持續關注    如何在新興科技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實現可持續發展  通過對這些挑戰的深入分析,本書旨在嚮讀者展示,新加坡的成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其不斷適應變化、持續演進的結果。它是一麵鏡子,映照齣國傢發展規律的可能性,也激勵著我們去思考,在各自的領域,如何纔能“做得更好”。  《新加坡為什麼能》是一本內容豐富、視角獨特、論證嚴謹的書籍。它不僅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關於國傢發展崛起的生動案例,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思考發展模式、治理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框架,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一個國傢如何在逆境中崛起,如何在挑戰中前行,並在國際舞颱上贏得屬於自己的地位。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啓發讀者從新加坡的經驗中汲取養分,反思自身的實踐,並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寶貴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