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威尔贡培兹 著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现代艺术
  • 艺术
  • 绘画
  • 雕塑
  • 摄影
  • 建筑
  • 设计
  • 文化
  • 艺术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发图书网专营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ISBN:9787549586646
商品编码:11958950571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作者:威尔.贡培兹 译者:王烁 开本: 32开
定价: 65.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49586646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艺术就像个游戏,你真正需要知道的,只是它*基本的规则。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要掌握现代艺术的游戏规则,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理二十多个现代艺术流派的渊源流变,勾勒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百五十年来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件看似五岁小孩也能捣鼓出来的东西,居然会是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 ★ 这是艺术吗?这必须是艺术!——马列维奇的黑色正方形,蒙德里安的彩色格子,杜尚的小便池……艺术不再必须与美有关,它更多地关乎理念。那些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艺术流派,在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之后,实际上简单得惊人,但又绝妙乃至伟大。 ★ 一位**艺术评论人的“单口相声”,现代艺术也可以这样有趣生动——没有抽象的概念,没有拗口的术语,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现代艺术的故事。 ◎ 名人推荐现代艺术史的专家里,可没有几个人会提到碧昂斯、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和苏珊大妈,还把性情乖僻的塞尚形容为巴黎先锋艺术家中的“铁手卢克”……(这本书)卸下所有卖弄学识、装腔作势的姿态,代之以大量风趣幽默的内容……将德拉克洛瓦到达米恩·赫斯特的这一段艺术趣史娓娓道来。 ——英国《电讯报》贡培兹写的可并不是什么简单事儿,可他却下笔轻松,丝毫不为难读者……他不费力地,就把1860年代至今的艺术史聊了个遍,让读者倍感亲切的同时,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英国《星期日独立报》威尔·贡培兹仿佛生来就是传播知识的好手,他在字里行间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满腔热爱,才思横溢,饱含激情。 ——尼古拉斯·塞罗塔爵士(英国泰特美术馆馆长)这本书的水准刚刚令我够得着而看得懂:贡培兹证实了我自以为早就懂得的艺术家(果然如此),也教会我如何解读难以弄懂的另一群人物(原来如此)。倘若在美术馆再度遭遇他们,我会心想:哈,老兄,现在我明白了你的花招。 ——陈丹青

内容提要

如果我们还能从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奈的《日出》、梵高的《星空》中,依稀辨认出艺术“原来”的模样,那么,一百五十年后安迪·沃霍尔的金汤宝罐头、达米恩·赫斯特的腌制鲨鱼,还有翠西·艾敏乱糟糟的床,足以让我们看到艺术的其他可能。回顾现代艺术一个半世纪的反叛之路,我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变得愈发反叛、大胆、混乱。这背后,是艺术家对“何为艺术”的无尽追问,是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回应与抵抗。现代艺术的故事仍在继续,也许永远不会完成。 艺术就像个游戏,你真正需要知道的只是它*基本的规则,从而让一度令人困惑的东西开始变得有意义。 ——威尔·贡培兹

作者简介

威尔·贡培兹(Will Gompertz)1965年生,一个会说“单口相声”的艺术评论家,曾被纽约《创意》杂志评为世界上*有创意的50位思想家之一。贡培兹在泰特美术馆担任媒体主管达七年之久,并在BBC的邀请下,担任新成立的艺术频道的**位主编。他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为《泰晤士报》和《卫报》撰写了很多艺术评论,并担任知名艺术批评网站(culturecritic.co.uk)的总编辑,也是英国众多前沿艺术机构的专业顾问。

目录

序:多么陈旧啊,150年过去了(陈丹青) 001 前 言 005 导论:你在看什么 013 **章 泉,1917 027 第二章 前印象派:走向真实,1820—1870 051 第三章 印象派:现代生活的画家,1870—1890 075 第四章 后印象派:拓展领域,1880—1906 107 第五章 塞尚: 吾人之父,1839—1906 123 第六章 原始主义,1880—1930 / 野兽派,1905—1910:原始的呐喊 155 第七章 立体主义:另一种视角,1907—1914 177 第八章 未来主义:快进,1909—1919 193 第九章 康定斯基/ 俄耳甫斯主义/ 青骑士:音乐之声,1910—1914 211 第十章 至上主义/ 构成主义:俄国人,1915—1925 237 第十一章 新造型主义:网格,1917—1931 253 第十二章 包豪斯:校园重聚,1919—1933 277 第十三章 达达主义:混乱的秩序,1916—1923 297 第十四章 超现实主义:以梦为生,1924—1945 329 第十五章 抽象表现主义:宏大的姿态,1943—1970 357 第十六章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389 第十七章 观念主义/ 激流派/ 贫穷艺术/ 行为艺术:心灵游戏,1952 年至今 415 第十八章 极简主义:无题, 1960—1975 435 第十九章 后现代主义:假身份,1970—1989 453 第二十章 今日艺术:名利场,1988—2008 至今 489 艺术评收藏地 501 致谢 505 译名表


《迷踪:失落的古代文明与未解之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史上那些神秘消逝、戛然而止的古代文明的深度探索。我们聚焦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令人惊叹的物质遗存,却最终以令人困惑的方式从已知版图上彻底抹去的族群。这不是一本简单的考古报告,而是一次充满悬念和思辨的求索之旅,试图穿透时间的迷雾,探寻那些“未完成的故事”背后的真正原因。 我们将首先深入安达卢斯文明(Al-Andalus)的辉煌与衰亡。从公元8世纪初的穆斯林征服到1492年格拉纳达的陷落,伊比利亚半岛上曾是科学、哲学、建筑和艺术的熔炉。科尔多瓦的图书馆藏书量曾远超欧洲其他任何城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思想在这里交汇融合,孕育出前所未有的宽容与繁荣。然而,这种复杂的共存结构最终在宗教狂热和政治分裂中土崩瓦解。本书将细致剖析,究竟是内部的教派冲突、外部的收复失地运动,还是经济模式的僵化,最终导致了这片曾经“光明之地”的黯淡收场。我们考察了那些被遗弃的清真寺和宫殿,试图解读那些被刻在石墙上的最后箴言。 随后,视角转向南美洲的莫切文明(Moche Culture)。在秘鲁北部的干旱海岸线上,莫切人在公元100年至公元800年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陶器艺术和宏大的金字塔结构。他们的陶瓷人像栩栩如生,记录了复杂的社会等级、祭祀仪式乃至令人震惊的血腥场面。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展现了高超的灌溉工程技术。然而,约在8世纪,在一系列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水和持续干旱的交替冲击下,莫切文明似乎在一夜之间崩溃了。我们追溯了气候变化对社会韧性的考验,分析了社会结构是否因过度依赖中央权威和单一的农业系统而在极端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书中将对新近发掘出的贵族墓葬群进行深入解读,探寻权力中心的最终命运。 第三部分,我们将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印度河谷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特别是哈拉帕(Harappa)和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这个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间繁荣的青铜时代文明,拥有令人称奇的城市规划:完善的排水系统、标准化的砖块尺寸和复杂的城市布局,甚至比同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更为先进。然而,这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庞大体系,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战争的证据,也几乎没有发现宏伟的王室纪念碑。他们的统治结构是什么?文字(尽管尚未完全破译)究竟记录了什么?最令人不解的是,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这些规划精良的城市为何被系统性地、几乎同时期地遗弃,其居民迁移到何方?我们审视了雅利安人入侵理论的局限性,转而关注河流改道、季风模式的永久性改变,以及这种高度城市化社会在面对环境变迁时的脆弱性。 本书的第四个核心案例是玛雅古典期文明(Classic Maya Civilization)的“崩溃”。公元8世纪到9世纪,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的低地雨林中,那些宏伟的城邦——蒂卡尔、帕伦克、卡拉克穆尔——的石碑上不再刻下君王的名字,复杂的历法和天文观测活动停止,城市中心人烟稀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消失”,而是权力结构和知识传承的中断。我们将深入探讨“玛雅崩溃”的诸多假说:过度人口压力导致的生态透支、长期的干旱记录、王权神授体系的信仰危机,以及城邦间无休止的“星战”(Star Wars)对资源和劳动力的消耗。本书试图构建一个多因交叉影响的模型,论证单一灾难论的不足,揭示一个高度复杂、看似坚不可摧的文明体系是如何在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下走向结构性瓦解的。 最后,我们探讨一个更为隐秘的谜团——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的终结。作为欧洲最早的先进文明,米诺斯以其宏大的克诺索斯宫殿、精致的壁画和对海洋贸易的掌控而闻名。公元前1600年左右,圣托里尼岛(Thera,即现代的圣托里尼)的火山爆发,被认为是毁灭米诺斯文明的“特洛伊之火”。然而,考古证据表明,米诺斯文明的衰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火山爆发只是一个催化剂。我们研究了地震、海啸对沿海贸易网络的影响,以及米诺斯文明在迈锡尼人崛起这一外部地缘政治变化下的权力真空。 《迷踪》的核心论点是:“未完成的故事”并非总是源于外部的野蛮入侵,更多时候是复杂社会内部结构性脆弱性在环境压力下的集中爆发。文明的终结,往往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系列知识、技术、信仰和组织能力的逐步失灵。通过对这些消逝的宏大叙事进行细致的解剖,本书旨在为我们理解当代文明的可持续性提供深刻的历史镜鉴。这是一场跨越数千年、横跨各大洲的历史侦探工作,邀请读者一同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未完成”之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又不失精致的质感,捧在手里就仿佛触碰到了某种历史的重量。封面色彩的运用极其大胆,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世纪以来艺术领域翻天覆地的变革。我尤其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选择既古典又现代,兼顾了易读性和视觉冲击力。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视觉漫步。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深入细读其内容,但仅凭这份外在的呈现,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艺术”二字的敬畏与理解。它不像有些艺术史书籍那样板着面孔,而是以一种更具亲和力、更像一位老友娓娓道来的姿态,邀请读者进入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时空。这种对“物件”本身的尊重,预示着内在的叙事也将是充满温度和洞察力的。我期待着它如何将那些抽象的、充满激情的艺术思潮,转化为实体上的可触摸的体验。

评分

拿起这本书,首先感知到的是一种对时间跨度的精准把握。一百五十年的跨度,足以涵盖工业革命的余波到数字时代的黎明,这期间的社会结构、技术进步、哲学思潮与艺术表达之间产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相互作用?我注意到,作者似乎并未将重点仅仅放在欧洲核心地带,而是用一种更具全球视野的目光来审视现代性的扩张与反思。这种试图构建一个包容性更强的美学地图的野心,从书本的厚度和广度上就能感受到。它似乎在努力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在技术和观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的背景下,“艺术”这个定义本身是如何被反复重塑、又如何顽强地存续下来的?这种深层次的追问,远超出了简单的时间线索梳理,直击艺术存在的核心命题。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气场,透露着一种成熟的、不急不躁的叙事定力。它不像一些新近出版的速成读物那样,急于用最新的理论去套用过去的一切。相反,它散发着一种沉淀下来的智慧感,仿佛作者已经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上,以一种近乎俯瞰的姿态来审视那些曾经风起云涌的运动。这种“未完成的故事”的命名本身就极具哲学意味,它拒绝给人一个终极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带着问题继续探索。这种谦逊而又自信的姿态,在艺术评论界是极其难得的。它没有试图将一团乱麻般的发展强行梳理成一条笔直的绳索,而是承认了艺术进程中固有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断裂感,这种对“不确定性”的拥抱,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洞察。

评分

初翻开这书的扉页,那种扑面而来的知识密度就已经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击。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致研读每一个章节的论述,但目录的编排和章节标题的设置,已经显露出作者在梳理复杂脉络上的高超技巧。它显然不是那种线性叙事的历史陈述,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多维度的理解框架。我能感觉到,作者在试图打破传统艺术史的既有壁垒,用一种更具批判性、更贴近时代精神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近一个半世纪的艺术演变。这种宏大叙事下的精妙切割,让人对即将展开的论述充满了好奇——究竟是如何平衡宏观趋势与个体案例的?这种结构的巧妙安排,无疑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具弹性和想象力的阅读路径,而不是一板一眼地灌输既定事实。它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我们参与到对“现代”这个概念的持续辩论之中。

评分

光是那些章节小标题的措辞,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它们没有使用那种生硬的学术术语,而是充满了文学性的张力和象征意味,仿佛每一句都是一句精炼的诗歌,提炼了某个时代艺术躁动的灵魂。这种文风上的选择,无疑是为那些对纯粹学院派叙事感到疲倦的读者准备的一剂良药。它暗示着,这本书的内容将不仅仅是关于“谁画了什么”,更是关于“为什么会如此”以及“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设想,作者一定在字里行间融入了大量的个人观察和深层次的反思,使得冰冷的艺术史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这种将学术深度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的努力,从初步接触的几页中便可见一斑,让人不禁期待它如何解构那些看似清晰实则模糊不清的艺术转折点。

评分

可以的

评分

书包装很好,快递及时

评分

可以的

评分

送货迅速,书籍完好,开卷有益。

评分

书籍开本有点小,装订这么厚竟然不用线装,阅读不方便啊。抠唆,抠搜。

评分

送货迅速,书籍完好,开卷有益。

评分

评分

书籍开本有点小,装订这么厚竟然不用线装,阅读不方便啊。抠唆,抠搜。

评分

书籍开本有点小,装订这么厚竟然不用线装,阅读不方便啊。抠唆,抠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