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一直以来都是舞蹈和戏剧的一部分,本书讲述了一些关于如何做即兴以及为什么做即兴的基础信息,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意义。书中探讨了动作作为媒介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即兴创作的全新想法以及改变现有的手段。书中不仅给初学者答疑解惑,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供了一份如何成功引导即兴的清单。如果没有这些例子,光有想法是毫无意义的。本书的最后包含了超过两百个即兴的建议和想法。
本书适用于对即兴或者对普遍创作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同时也为那些对抽象、审美、舞蹈理论等感兴趣的读者而写。
琳恩·安妮·布洛姆(1943—1993),美国西北大学戏剧系舞蹈副教授。
L·塔林·卓别林(1941—2009),任教于伦敦、耶路撒冷和温哥华等世界各地的大学;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蒙大拿大学哥达德学院教学,并在明德学院创办了舞蹈专业,同时在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舞蹈学院教编舞。
译者简介
赵知博,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艺术硕士,北京舞蹈学院教师,2003年留校工作至今,“身体的即兴”课程创建者;先后在德国德累斯顿剧院和英国The Place进行访学;跨国项目Artscross中是连续五年参与的中国舞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面》舞蹈创作执行负责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福娃流动秀导演,北京国际电影节双语导演,多次出访交流学习,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近年来,致力于即兴课程的建设,发表了多篇文章,并著有《舞者三十》一书;近两年获得北京舞蹈学院科研新人项目和北京市优秀人才的资助。
任何一位对舞蹈怀有初心的人,都可读一读这本从理论到实践的书。我由衷地希望你们能够通过《动作的瞬间:舞蹈即兴》这本译著,寻找和发现更多舞蹈即兴的意义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北京舞蹈学院校长 郭磊
知博是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跨艺·舞动无界”中一名出色的舞者,同时她作为舞蹈即兴的研究者,展示出了她的才华和知识的深度。我希望这本书的出版问世将促进舞蹈即兴在中国的理解和发展。
——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创意研究中心教授 Christopher Bannerman
即兴,不仅仅是一种当下行为;即兴,也是智慧的显现。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它的最初级阶段和最高境界都来自于即兴。作为一名舞者,如果你不懂得即兴,你就无法体会到舞蹈的真谛。今天,即兴是舞蹈艺术一种特殊技巧,也是当代舞蹈家们非常看重的一种能力。赵知博翻译的这本书一定会令你脑洞大开,受益匪浅,这必将推动中国舞蹈的进步。
——原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舞蹈系副教授 马守则
这是一本会跳舞的书,这是一群会思考的文字,这更是舞蹈人一次寻找纯洁和充满探索的倾情经历。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团长、舞蹈家 刘震
序言1
简介3
第一章 动作是基础 01
第二章 认识来自身体的经验 19
第三章 回答初学者的53个问题 39
第四章 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71
第五章 引导者的关注点 83
第六章 总体安排121
第七章 关于音乐129
第八章 创造你自己的即兴139
第九章 高级挑战153
第十章 在表演中173
第十一章 特殊情况183
第十二章 特定人群195
第十三章 学术问题225
第十四章 来源233
索引337
后记349
对于那些渴望将即兴舞蹈从纯粹的个人体验提升到具有公共对话性的表演艺术领域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它超越了个人情感抒发层面,开始探讨即兴动作在共享空间中如何建立临时的、非叙事性的意义结构。作者对“即时编辑”的强调,让我耳目一新,这是一种要求舞者像电影剪辑师一样,在运动中决定哪些“瞬间”值得被保留和延伸,哪些应该被果断删除或淡出。书中对于如何处理“遗忘”的段落也极具启发性,它教导我们如何接受并利用记忆的断裂,而不是试图去强行维持一个连贯的叙事线索。这种对不完美和信息缺失的接纳,反而为作品注入了更深层次的张力和神秘感。这本书的行文流畅,但其蕴含的挑战性极高,它要求读者不仅要在身体上投入,更要在认知和心理层面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它不是一本让你“学会跳舞”的书,而是一本让你“重新思考你如何移动和存在”的深度文本。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风格非常现代,但内容却极其扎实和接地气。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动作的瞬间”这个标题抱持着一丝怀疑,以为又是那种追求瞬间爆发力的炫技之作。然而,事实完全出乎意料。它更像是对“慢动作”和“过程哲学”的颂歌。作者细致地拆解了从一个想法萌芽到实际肢体动作呈现之间的每一个微小的时间延迟和物理干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身体如何与环境中的其他元素(比如风、光线、声音的残响)进行“无声谈判”时的细腻笔触。它不是关于跳舞,而是关于身体如何以最诚实、最不加粉饰的方式,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书中分享的几种关于“如何暂停在动作的边缘”的练习,对我帮助巨大,它们教会我如何延长动作的生命力,而不是匆忙地推向下一个动作。这本书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帮助我测量和理解了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掉的,介于两个动作之间的“呼吸空间”。阅读它,就像被邀请进入了一个充满细节的身体实验室,观察生命力的流动。
评分这本探讨动作与表达的书,简直是为我这种肢体语言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指南。它不是那种空泛地谈论“感受身体”的理论著作,而是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练习框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如何从日常观察中提取“动作种子”那一部分的细致入微。比如,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将一个路人走路的节奏、一个物体掉落的轨迹,转化为可以被舞者探索的原始素材。书中没有直接教授任何固定的舞蹈技巧或风格,而是反复强调“探索过程的价值高于最终形态的完美”。对于我这种总是担心“做错动作”的新手来说,这简直是解放天性的一剂良药。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生动,通过对不同环境(如:一个拥挤的公交车厢、一片寂静的森林)中即兴练习的记录,展现了环境如何形塑和激发身体的即时反应。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觉到作者在鼓励我们打破常规的身体思维定势,去信任那些潜意识中涌现出的、不加修饰的移动倾向。它更像是一位富有耐心的导师,引导着你一步步走进自己的身体剧场,去发现那些你从未察觉到的运动可能性。读完后,我立刻尝试了书中的“五分钟限定空间呼吸”练习,那种被允许“慢下来”的体验,是过去很多强调速度与爆发力的训练中体会不到的。
评分从表演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颠覆性的视角。它几乎完全避开了传统舞蹈美学中对线条、平衡和形式的过度关注,转而将重点聚焦于“存在的痕迹”和“能量的转换”。书中大量引用了现象学和后结构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即兴的发生机制,这对于我这种对理论有一定要求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意外的惊喜。作者对“空白时刻”的分析尤其精辟,认为那些看似停滞或犹豫的瞬间,恰恰是身体在进行最剧烈的能量重组。书里没有提供任何明确的“舞蹈语汇”,而是提供了一套解构和重构语汇的方法论。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三层意图分离法”应用于我的排练中,发现舞者们不再受制于预设的情感表达,而是能更纯粹地处理身体与物理空间之间的关系。这种去中心化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拓宽了舞台的可能性,让每一个在场者(包括观众)都能参与到意义的建构之中。这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的书,因为它的每一个概念都像是一个哲学命题,初读时理解皮毛,深思后才能触及骨髓。
评分我读过不少关于创意开发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把“不确定性”阐述得如此富有美感和逻辑性。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随机性”的处理方式。它不是把随机看作是阻碍创造的障碍,而是将其提升为驱动即兴创作的核心引擎。书中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一套能够有效“捕获”和“利用”突发灵感的系统。例如,书中介绍了一种基于“问答式身体对话”的练习法,即当你完成一个动作后,你的身体会立刻提出下一个动作的“问题”,而你需要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动作来“回答”。这种互文性的构建,使得即兴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游走,而是充满了内在张力的对话链条。我特别喜欢它对“聆听”这个概念的扩展解读——它不仅仅指听觉,更包括对空间、对重力、对自身惯性运动的深层感知。书中对身体在时间维度上延展和压缩的探讨,尤其深刻,它让我意识到,一个动作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如何发生”以及“如何结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专注力被重新校准了,不再急于寻找一个“漂亮”的收尾,而是更享受那种动作进行中的“成为”状态。
评分??????????????????????????????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刚收到书,总览翻了一下大概,感觉内容丰富,实用,待仔细研读实践后,再来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刚收到书,总览翻了一下大概,感觉内容丰富,实用,待仔细研读实践后,再来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