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从事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监督、环境咨询管理等专业的设计师、工程师与相关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学习AutoCAD的实用入门指导用书;也可以作为环境工程相关行业领域初、中级技术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学、自学图书以及社会相关领域CAD培训教材。 1.《环境工程CAD绘图快速入门》作者从事工程设计工作20余年,丰富的经验使得制作各种图形的小技巧阐述非常实用。
2.《环境工程CAD绘图快速入门》对常用的CAD命令,介绍了多种的打开方式,有键盘输入的形式、也有鼠标直接点取相关选项卡的形式,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操作习惯进行选用。
3.对各种CAD操作命令及环境工程特有图纸的绘制修改方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述,对初学CAD制图的读者指导性非常强。
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CAD绘图快速入门》以AutoCAD新简体中文版本(AutoCAD 2016/2017)作为设计软件平台,以实际环境设计工程图形为案例,紧密结合环境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详细介绍AutoCAD在环境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包括CAD基本使用功能与高级操作技巧以及各种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修改方法。通过学习,可以快速掌握使用AutoCAD进行环境工程工艺流程图、环境设施安装图、环境工程构筑物施工图、环境工程轴测图等各种环境工程设计图纸的快速绘制及应用方法。同时还详细讲述如何从CAD软件中将设计图形转换输出JPG/BMP格式图片或PDF格式文件的方法,将CAD绘制的设计图形快速应用到WORD文档中的方法。AutoCAD大部分基本绘图功能命令是基本一致或完全一样的,故本书也适合AutoCAD 2016/2017以前版本(如AutoCAD 2000至AutoCAD 2015)或AutoCAD 2016/2017以后更高版本(如AutoCAD 2018)的学习。此外,本书通过互联网提供书中各章讲解案例的CAD图形文件,可随时登录书中提供的网址下载使用。
本书适合从事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监督、环境咨询管理等专业的设计师、工程师与相关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学习AutoCAD的实用入门指导用书;也可以作为环境工程相关行业领域初、中级技术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学、自学图书以及社会相关领域CAD培训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环境工程CAD绘图综述
1.1环境工程CAD绘图知识快速入门1
1.1.1关于环境工程1
1.1.2环境工程绘图方式2
1.1.3环境工程CAD绘图图幅、线型和字体4
1.1.4环境工程CAD图形尺寸标注基本要求7
1.1.5环境工程CAD图形比例10
1.2环境CAD绘图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11
1.2.1环境CAD绘图相关计算机设备11
1.2.2环境CAD绘图相关软件12
1.3AutoCAD软件安装方法简述13
1.3.1AutoCAD软件简介13
1.3.2AutoCAD快速安装方法14
第2章环境工程CAD绘图基本使用方法
2.1AutoCAD使用快速入门起步18
2.1.1进入AutoCAD绘图操作界面18
2.1.2AutoCAD绘图环境基本设置21
2.2AutoCAD绘图文件操作基本方法29
2.2.1建立新CAD图形文件29
2.2.2打开已有CAD图形30
2.2.3保存CAD图形30
2.2.4关闭CAD图形31
2.2.5退出AutoCAD软件31
2.2.6同时打开多个CAD图形文件31
2.3常用AutoCAD绘图辅助控制功能32
2.3.1CAD绘图动态输入控制32
2.3.2正交模式控制33
2.3.3绘图对象捕捉追踪控制33
2.3.4二维对象绘图捕捉方法(精确定位方法)34
2.3.5控制重叠图形显示次序36
2.4AutoCAD绘图快速操作方法36
2.4.1全屏显示方法36
2.4.2视图控制方法36
2.4.3键盘F1~F12功能键使用方法37
2.4.4AutoCAD功能命令别名(简写或缩写形式)41
2.5AutoCAD图形坐标系43
2.5.1AutoCAD坐标系设置432.5.2绝对直角坐标44
2.5.3相对直角坐标45
2.5.4相对极坐标46
2.6图层常用操作46
2.6.1建立新图层46
2.6.2图层相关参数的修改46
2.7CAD图形常用选择方法48
2.7.1使用拾取框光标48
2.7.2使用矩形窗口选择图形48
2.7.3任意形状窗口选择图形49
2.8常用CAD绘图快速操作技巧方法50
2.8.1图形线型快速修改50
2.8.2快速准确定位复制方法52
2.8.3图形面积和长度快速计算方法52
2.8.4当前视图中图形显示精度快速设置54
第3章环境工程CAD基本图形绘制方法
3.1常见环境工程线条CAD快速绘制55
3.1.1点的绘制55
3.1.2直线与多段线绘制56
3.1.3射线与构造线绘制58
3.1.4圆弧线与椭圆弧线绘制60
3.1.5样条曲线与多线绘制61
3.1.6云线(云彩线)绘制62
3.1.7其他特殊线绘制63
3.2常见环境工程平面图形CAD快速绘制66
3.2.1圆形和椭圆形绘制66
3.2.2矩形和正方形绘制67
3.2.3圆环和螺旋线绘制68
3.2.4正多边形绘制和创建区域覆盖70
3.3常见环境工程CAD表格图形快速绘制71
3.3.1利用表格功能命令绘制表格71
3.3.2利用组合功能命令绘制表格71
3.4环境工程复合CAD平面图形绘制73
第4章环境工程CAD图形修改和编辑基本方法
4.1环境工程CAD图形常用编辑与修改方法76
4.1.1删除和复制图形76
4.1.2镜像和偏移图形77
4.1.3阵列与移动图形79
4.1.4旋转与拉伸图形81
4.1.5分解与打断图形82
4.1.6修剪与延伸图形84
4.1.7图形倒角与圆角85
4.1.8缩放(放大与缩小)图形87
4.1.9拉长图形894.2图形其他编辑和修改方法90
4.2.1放弃和重做(取消和恢复)操作90
4.2.2对象特性的编辑和特性匹配91
4.2.3多段线和样条曲线的编辑92
4.2.4多线的编辑93
4.2.5图案的填充与编辑方法94
4.3图块功能与编辑98
4.3.1创建图块98
4.3.2插入图块98
4.3.3图块编辑100
4.4文字与尺寸标注101
4.4.1标注文字101
4.4.2尺寸标注104
4.4.3文字与尺寸编辑与修改113
第5章环境工程工艺流程CAD快速绘制
5.1硝酸尾气处理SCR工艺流程CAD快速绘制116
5.2某香料废水处理环境工程图纸CAD快速绘制123
第6章环境设施安装图CAD快速绘制
6.1集尘机平面布置图CAD快速绘制134
6.2集尘机立面安装图CAD快速绘制141
第7章环境工程构筑物施工图CAD快速绘制
7.1接触氧化池平面布置图CAD快速绘制151
7.2氧化池剖面安装图CAD快速绘制160
第8章环境工程轴测图CAD快速绘制基本方法
8.1环境工程轴测图CAD绘制基本知识170
8.1.1环境工程轴测图的绘图基础170
8.1.2环境工程轴测图的基本绘制方法170
8.2环境工程轴测图CAD绘制基本操作方法174
8.2.1环境工程等轴测图CAD绘制模式设置方法174
8.2.2环境工程等轴测图绘制模式下直线CAD绘制方法175
8.2.3环境工程等轴测图CAD绘制模式下圆形绘制方法177
8.2.4环境工程等轴测面内平行线CAD绘制方法179
8.3环境工程等轴测图文字与尺寸标注方法180
8.3.1环境工程等轴测图文字CAD标注方法180
8.3.2环境工程等轴测图尺寸CAD标注方法181
第9章环境工程轴没图CAD快速绘制实例
9.1常见零件轴测图CAD绘制186
9.2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轴测图CAD绘制196
第10章环境工程CAD图打印与转换输出
10.1环境工程CAD图形打印202
10.1.1环境工程CAD图形打印设置202
10.1.2环境工程CAD图形打印207
10.2环境工程CAD图形输出其他格式图形文件方法209
10.2.1CAD图形输出为PDF格式图形文件209
10.2.2CAD图形输出为JPG/BMP格式图形文件209
10.3环境工程CAD图形应用到WORD文档的方法212
10.3.1使用“Prtsc”按键复制应用到WORD中213
10.3.2通过输出PDF格式文件应用到WORD中213
10.3.3通过输出JPG/BMP格式文件应用到WORD中214
前言/序言
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迄今为止,人们对环境工程这门学科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环境工程是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主要是研究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以及对造成污染的放射性物质、热、电磁波等的防治技术;有人则认为环境工程除研究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包括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经济和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尽管对环境工程的研究内容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环境工程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基本内容主要有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境系统工程等几个方面。环境工程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技术体系,它不仅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措施,而且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改革生产工艺、发展少害或无害的闭路生产系统,以及按区域环境进行运筹学管理,以获得较大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这些都成为环境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
“互联网+”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更多更好、功能强大全面的工程设计软件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其中AutoCAD无疑是比较成功的典范。AutoCAD是美国欧特克(Autodesk) 公司的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即CAD简称)软件, AutoCAD R10是AutoCAD的第1个版本,于1982年12月发布。AutoCAD至今已进行了十多次的更新换代,包括DOS版本AutoCAD R12、Windows版本AutoCAD R14、更为强大的AutoCAD 2010~2017版本等,在功能、操作性和稳定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凭借其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功能强大的编辑功能以及能适应各领域工程设计多方面需求的功能特点,AutoCAD已经成为当今工程领域进行二维平面图形绘制、三维立体图形建模的主流工具之一。 “一带一路”规划将带动全国各地大规模的包括环境工程在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工程的基础工程建设现在和未来将需要更多掌握AutoCAD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CAD绘图快速入门》以AutoCAD新简体中文版本(AutoCAD 2016/2017)作为设计软件平台,以实际环境设计工程图形为案例,紧密结合环境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详细介绍AutoCAD在环境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包括CAD基本使用功能与高级操作技巧以及各种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修改方法。通过本书学习,可以快速掌握AutoCAD进行环境工程工艺流程图、环境设施安装图、环境工程构筑物施工图、环境工程轴测图等各种环境工程设计图纸的快速绘制方法。同时还详细讲述如何从CAD软件中将环境工程设计图形转换输出JPG/BMP格式图片或PDF格式文件的方法,如何将CAD绘制的环境工程设计图形快速应用到WORD文档中,方便使用和浏览。由于AutoCAD大部分基本绘图功能命令是基本一致或完全一样的,因此本书也适合AutoCAD 2016/2017以前版本(如AutoCAD 2000至AutoCAD 2015)或AutoCAD 2016/2017以后更高版本(如AutoCAD 2018)的学习。此外,本书通过互联网提供书中各章讲解案例的CAD图形文件,可随时登录网址下载使用,方便读者对照学习。
本书内容由作者精心策划和认真撰写,是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示例丰富、实用性强、叙述清晰、通俗易懂,保证该书使用和可操作性强,更为适合实际环境项目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工作使用需要。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既能理解有关AutoCAD使用的基本概念,掌握AutoCAD绘制的方法与技巧,又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实际环境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工作中快速应用。因此,本书是一本总结经验、提高技巧的有益参考书。
本书适合从事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监督、环境咨询管理等专业的设计师、工程师与相关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学习AutoCAD进行环境工程设计图形绘制的实用入门指导用书;也可以作为环境工程相关行业领域初、中级技术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学、自学CAD图书以及社会相关领域CAD培训教材。
本书内容由谭荣伟负责策划和组织编著,黄冬梅、黄仕伟、雷隽卿、李淼、王军辉、许琢玉、卢晓华、苏月风、许鉴开、谭小金、李应霞、赖永桥、潘朝远、孙达信、黄艳丽、杨 勇、余云飞、卢芸芸、黄贺林、许景婷、吴本升、黎育信、黄月月、韦燕姬、罗尚连等参加了相关章节编著。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虽然经再三勘误,仍难免有纰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编著者
2016年春
城市脉搏:点滴之下的绿色未来 在这信息洪流席卷全球的时代,我们与自然的对话,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塑。曾经,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似乎是渺小的,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文明的扩张,我们对这颗蓝色星球的索取,已经触及了生态平衡的临界点。水,这生命的源泉,正承受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双重压力;空气,这赖以生存的屏障,在扬尘、尾气、废气的侵蚀下,日渐浑浊;土地,这孕育万物的根基,在化学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中,悄然哭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脉搏:点滴之下的绿色未来”应运而生。本书并非关于某个特定软件的操作指南,也不是详尽的技术规章汇编,而是致力于描绘一幅宏大的环境工程蓝图,探寻我们在挑战面前的应对之道,以及那些蕴藏在点滴细节中的可持续发展契机。我们将目光投向整个环境工程的宏观视角,从问题的根源到解决方案的构架,深入剖析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 第一篇:审视之眼——认识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们首先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由数据和事实构成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将跳出技术工具的束缚,去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关联性。 水之忧思: 不仅是简单的污染指标,我们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背后的生态链反应,分析工业废水成分多样性对处理技术提出的挑战,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雨水径流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将追溯水污染的源头,从农业面源污染到城镇化带来的生活污水,再到产业升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工业集中排放。每一滴水的净化,都牵扯着一套精密的系统,而这套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正是环境工程的核心所在。 气之叹息: 空气污染的成因远不止雾霾。我们将深入研究颗粒物的组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分析不同类型工业废气(如SOx, NOx, VOCs)的化学特性及其在大气中的转化过程。我们将审视城市交通、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不同源头的排放,探讨季节性、地理性因素如何加剧空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理解空气的流动与污染物的扩散,是为了更精准地预测和控制,而非被动地承受。 土之伤痕: 土地污染的议题,往往被公众低估。本书将聚焦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如农药、石油类物质)的迁移转化,以及垃圾填埋场带来的渗滤液污染和气体排放。我们将讨论工业遗址修复、农田土壤改良的挑战,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如何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到最终无害化处置的全链条管理。每一寸土地的承载力,都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生态印记: 在现代文明的版图上,我们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生物多样性丧失、栖息地破碎化等全球性生态问题,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到生物入侵对本土生态系统的威胁,每一个现象都呼唤着我们对环境的敬畏与责任。 第二篇:智慧之光——构建绿色解决方案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便能更清晰地看到解决方案的光芒。本书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的应用,而是以系统工程的思维,勾勒出环境治理的智慧框架。 源头控制的智慧: 任何污染治理的终极目标,都是将污染物“拦截”在产生的源头。我们将探讨绿色化学、清洁生产理念如何在工业设计和工艺流程中得以体现,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例如,在制造业中,如何推广使用低毒、可降解的原材料,如何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协同治理的艺术: 环境问题往往是跨界、跨区域的。我们将强调不同污染要素之间的协同治理,例如,水污染治理如何与雨水径流管理相结合,空气污染的控制如何考虑与能源结构的优化相配合。本书将讨论区域联防联控的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实现更高效、更综合的环境管理。 资源循环的循环: “废弃物”的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本书将深入探讨循环经济的理念,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到废弃物的能源化、资源化,构建一条完整的资源循环链条。我们将讨论城市矿产的开发、工业副产物的再利用,以及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应用,让“废物”重焕生机。 生态修复的匠心: 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我们如何施以援手,让生命得以延续?本书将介绍各类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湿地修复、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并强调生态工程的理念,即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辅助人为干预,实现环境的再生。从退耕还林还草到受损水体的生态净化,每一个修复项目都凝聚着科学的智慧与自然的耐心。 智慧监管的未来: 科技的力量正为环境监管注入新的活力。本书将展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环境监测、污染溯源、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构建智能化、精细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实时掌握和对污染行为的精准打击。 第三篇:行动之舵——拥抱可持续的明天 环境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社会、经济和伦理。本书的最后一篇,将引导读者思考我们在构建绿色未来中所扮演的角色。 政策法规的基石: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环境工程实践的有力保障。我们将探讨环境政策的制定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经济激励和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公众走向绿色发展。 公众参与的力量: 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本书将强调公众参与在环境决策、信息公开和监督执行中的关键作用,鼓励读者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绿色生活的实践: 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例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参与垃圾分类等,都汇聚成改变环境的巨大力量。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绿色生活指南,鼓励读者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创新驱动的未来: 环境工程领域充满无限可能。我们将鼓励读者关注前沿科技的发展,拥抱创新思维,为解决全球性环境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从可再生能源的突破到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进步,每一次创新都可能是通往绿色未来的关键一步。 “城市脉搏:点滴之下的绿色未来”,希望成为您理解环境工程的宏观视野,激发您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它并非提供速成的工具,而是播撒求知的种子,邀请您与我们一同,倾听城市跳动的脉搏,感受绿色生命的力量,共同绘制那个更加清洁、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趟探索之旅中,我们将一同学习如何“看见”环境问题,如何“思考”解决方案,最终如何“行动”以拥抱一个真正可持续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