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原理与设计——水处理技术(二)(原著第三版)

水处理原理与设计——水处理技术(二)(原著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百仓 著
图书标签:
  • 水处理
  • 给排水
  • 环境工程
  • 化学工程
  • 环境科学
  • 工业废水
  • 城镇污水
  • 水处理技术
  • 工程设计
  • 原著第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8459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1026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6
字数:61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为美国MWH公司的水处理:原理与设计(第三版)四本图书之一,主要内容为水处理原理与设计——水处理技术(二),介绍了膜过滤,消毒,空气吹脱和曝气,吸附,离子交换,反渗透。

目录

第13章消毒1131历史回顾4132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方法5133消毒动力学71331经典消毒动力学——Chick�瞁aston定律81332当代动力学模型121333消毒模型比较171334化学消毒剂的浓度下降191335温度对消毒动力学的影响201336联系消毒动力学和消毒有效性的方法221337消毒的ct值23134非理想流反应器中的消毒动力学241341SFM模型在消毒中的应用251342当扩散在消毒中很重要时的相关研究281343用t10评估扩散性能30135自由氯和化合氯消毒311351自由氯的化学性质311352化合氯的化学性质341353氯的形式(液氯、氯气、次氯酸盐等)371354液氯371355氯气的控制381356次氯酸钠411357氨45136二氧化氯消毒491361二氧化氯的产生491362亚氯酸钠50137臭氧消毒511371臭氧需求量和臭氧消耗511372确定臭氧消毒动力学的小试531373臭氧的产生581374氧气源591375臭氧注入系统611376尾气处理63138低扩散消毒接触器的设计631381管式接触器的设计641382蛇形接触池的设计651383反向同向流挡板式接触池的设计70139紫外线消毒731391紫外线的概念741392紫外线的来源751393设备构型771394灭活机理781395复活791396作用光谱的概念801397紫外线剂量811398水质的影响811399紫外反应器水力学影响8313910用准直平行光束装置测定紫外线剂量8613911紫外反应器的验证试验9313912美国环保局紫外消毒指南验证程序94问题和讨论95参考文献100第14章空气吹脱和曝气111141空气吹脱和曝气的介绍1141411实现气水接触1151412空气吹脱1151413曝气116142气液平衡1161421蒸气压和拉乌尔定律1161422亨利定律1171423亨利常数的其他单位118……

前言/序言

  自从1984年《WaterTreatmentPrinciplesandDesign》出版以及2005年第二版出版以来,在水处理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技术和现有技术的新应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各种压力促使着这些改变,这些压力包括水资源短缺、法规的要求、公众意识、调查研究以及我们创新的欲望。我们想要找到更好、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来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变化是令人感到乐观的,因为依然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根据近期的《联合国病态水报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居署,2010),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医院病床都提供给与水污染相关的疾病患者。死于水污染的人明显多于死于暴力(如战争)的人。也许我们的组合技术以及不懈努力能够改变这个状况。  出版第三版的目的是为了更新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展的新知识,希望这对学生和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更实用。我们非常幸运地会集了受人尊敬的编写组,并且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我们为该成果感到非常的高兴和骄傲。  我想以个人的名义感谢主要的作者:新墨西哥大学和MWH前任首席工程师KerryJ.Howe博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GeorgeTchobanoglous博士,佐治亚理工学院JohnC.Crittenden博士,罗素技术公司及MWH前高级副总裁和董事会成员R.RhodesTrussell博士,密歇根理工大学DavidW.Hand博士和MWH副总裁JamesH.Borchardt先生。  特别感谢MWH全体高级管理团队,尤其是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RobertB.Uhler先生和总裁AlanJ.Krause先生,支持这些努力的承诺和热情。对于那些为安全饮用水奉献和分享灵感的同仁,我都深表感谢。  最后,我想呼吁那些阅读本书的读者每当饮用或使用一杯水时,不妨都考虑一下水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MurliTolaney  MWH全球公司名誉主席
《水处理原理与设计——水处理技术(二)》 是一部系统深入探讨水处理核心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著作。本书基于原著第三版,在继承前版精髓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水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突破,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权威且实用的知识体系。 全书围绕“水处理技术”这一主线,将复杂的原理化繁为简,将抽象的设计方法具象化,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各类水处理技术的科学基础,并掌握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与优化能力。本书内容涵盖了水处理工程中最具挑战性、也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旨在为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本书对水处理的各项核心技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在物理处理方面,详细阐述了沉淀、过滤、吸附等基本单元操作的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及工程应用。例如,在沉淀部分,不仅解释了重力沉降的动力学原理,还深入讨论了斜管沉淀、涡流沉淀等强化沉淀技术的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过滤部分,系统介绍了快滤、慢滤、微滤、超滤等不同过滤介质和操作方式的原理,并重点讲解了滤料选择、滤层设计、反冲洗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以确保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对于吸附技术,本书则重点聚焦于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常用吸附材料的性能特点、吸附机理及再生方法,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吸附剂,以及优化吸附工艺的设计。 在化学处理方面,本书着重讲解了混凝沉淀、氧化还原、中和、软化、除盐等技术。混凝沉淀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混凝剂(如铝盐、铁盐、有机聚合物)的作用机理、投加方式、pH值和温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小试确定最佳混凝条件,并进行沉淀池的设计。氧化还原技术部分,则深入探讨了臭氧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常用氧化消毒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并对高级氧化技术(AOPs)在难降解有机物去除中的应用进行了前瞻性介绍。中和技术部分,详细阐述了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以及如何根据废水性质设计中和池。水软化部分,则系统介绍了石灰-纯碱法、离子交换法等软化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除盐技术部分,详细阐述了反渗透(RO)、纳滤(NF)、电渗析(ED)等膜分离技术在脱盐和水质深度净化中的应用,包括膜的特性、操作压力、浓差极化、膜污染及防治等关键问题。 在生物处理方面,本书提供了详尽的阐述,涵盖了各种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好氧生物处理方面,深入讲解了活性污泥法(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A/O、A2/O、SBR、MBBR等改进工艺)、生物膜法(如滴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的生化反应机理、微生物特性、溶解氧需求、污泥龄(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曝气设备、沉淀设备的选择与设计。厌氧生物处理方面,则着重介绍了厌氧消化、UASB、IC反应器等工艺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应用,包括厌氧反应的动力学、产甲烷菌与产酸菌的协同作用、以及反应器结构和操作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此外,本书还讨论了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包括硝化-反硝化过程、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模式等,以及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泥的产生、性质及处理处置问题。 工程设计实践指导: 本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宝库,更是指导实践的利器。每一项技术在理论讲解后,都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提供清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本书强调从实际水质分析出发,根据处理目标和出水标准,合理选择最适宜的水处理工艺组合。对于每种工艺,都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图表,指导读者进行设备选型、尺寸计算、管线布置等具体工程设计。例如,在活性污泥法的设计部分,会引导读者根据进水BOD/COD、容积负荷、污泥负荷等参数,计算曝气池容积、回流比、剩余污泥量等。同时,本书还包含了大量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剖析,帮助读者理解设计理念、工艺选择的依据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些案例覆盖了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技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水处理原理与设计——水处理技术(二)》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水处理技术的前沿动态。书中探讨了膜技术在水回用和海水淡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如反渗透膜、超滤膜等在提高截留率、降低能耗方面的突破;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AOPs)在去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内分泌干扰物(EDCs)方面的应用潜力;并对新兴的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等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此外,本书还关注了智能水处理、过程控制与自动化技术在提升水处理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本书特点: 系统性强: 全面覆盖水处理的核心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深入解析原理,同时提供详实的工程设计方法和案例。 内容权威: 基于原著第三版,内容经过精炼和更新,体现最新研究成果。 条理清晰: 结构化设计,便于读者理解和查阅。 图文并茂: 配以丰富的图表、流程图和实例,增强可读性和理解性。 《水处理原理与设计——水处理技术(二)》是水处理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以及所有关注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利用的读者的宝贵参考书。它将帮助您在复杂的“水”世界中,找到科学、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水处理原理与设计——水处理技术(二)(原著第三版)》的时候,说实话,我对它抱有非常高的期待,毕竟是“原著第三版”嘛,感觉内容应该足够扎实,足以支撑起一个全面的水处理技术知识体系。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论述风格所吸引。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各种水处理工艺时,不仅仅停留在原理层面,更是深入到了工艺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讲曝气环节,它会详细阐述不同曝气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适用性,甚至会引用大量实际工程案例来说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是什么”,更能弄明白“为什么”,而且还能思考“怎么做”。书中对各个章节的衔接也做得非常自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仿佛是在沿着一条清晰的思路,一步步构建起对水处理技术的认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回顾前面学到的知识,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后面的内容,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是我在这本书中获得的很大乐趣。而且,它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解释,也力求通俗易懂,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和图示,将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象化,这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出身,但又想深入了解水处理领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点点揭开水处理的神秘面纱。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作为一本“原著第三版”,它在内容的更新和深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而且这些参考文献都非常新,足以证明作者在收集和整合最新研究成果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讲解一些复杂的理论概念时,作者总是能够用非常清晰、准确的语言来阐述,并且通过生动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让我即使在面对一些艰涩的专业术语时,也能理解其含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模拟与优化”的章节,它不仅介绍了各种水处理过程的数学模型,还讲解了如何利用这些模型进行工艺优化和设计。这对于提高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工程实例,这些实例都来自于真实的水处理项目,让我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水处理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本书就像一本集大成的教材,让我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水处理技术。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原理”和“设计”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各种水处理技术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且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解了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我特别喜欢书中在介绍某种工艺时,都会先从其基本原理讲起,然后再逐步深入到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操作控制等方面。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在理解工艺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其设计的逻辑和依据。而且,书中在讲解设计方法时,也会提供大量的工程实例和计算案例,这些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设计思路和方法。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就像一本“设计师的宝典”,为我提供了进行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全面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结构设计得非常合理,它将庞杂的水处理技术划分成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我尤其欣赏书中在介绍各种处理单元时,都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其作用、工作原理、影响因素以及设计要点。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于真实的水处理项目,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各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书中关于“污泥处理与处置”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写得非常详尽,从污泥的性质、脱水、消化到最终的处置,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且提供了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这让我对污泥处理这个复杂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水处理技术学习框架,并且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经验。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真是太巧妙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水处理技术,而是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发现,书中在介绍一项新技术时,往往会先回顾与之相关的基础原理,或者它是在解决前面提到的某个难题时发展出来的。这种“承上启下”的结构,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项技术出现的背景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去记忆。而且,书中在讨论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时,也做得非常到位,能够从经济性、运行稳定性、处理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这为我进行工艺选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处理方法,比如如何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如何去除顽固性污染物等等,这些内容都写得非常实用,并且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让我觉得即使面对复杂的水质问题,也能从中找到思路。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水处理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领域,而这本书恰好是这个领域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给我的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交流。书中并没有使用过于华丽的辞藻,而是以一种朴实、严谨的语言来阐述技术问题。每一章节的结尾,都附带了大量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帮助我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激发我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在讲解一些复杂问题时,会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并且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分析。这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而且,书中在讨论一些技术瓶颈和挑战时,也毫不避讳,能够客观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方向。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真实,非常接地气。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分析和解决水处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评分

从这本书的编排来看,作者显然是深谙读者学习的心理和需求。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水质指标、水处理的基本要求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各种处理单元和工艺。我尤其喜欢书中在介绍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时,都附带了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和设备示意图。这些图表不仅美观,而且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各个单元在整个处理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另外,书中对于“设计”部分的阐述也做得非常详尽,不仅仅是给出公式和参数,更是在讲解设计背后的逻辑和考虑因素。比如,在设计沉淀池时,作者会详细分析沉淀时间、流速、污泥排放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则。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知道”,更是在教我“会做”。

评分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内容上的“前瞻性”。作为一本技术书籍,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现有技术的介绍,而是对未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书中对膜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这让我能够对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并且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指明了方向。另外,书中在讨论各种技术时,都非常注重其“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比如,在介绍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时,作者会重点强调如何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以及如何将其资源化利用。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授技术,更是在传递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水处理技术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且对未来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不是说它有多重,而是说它内容的分量。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水处理技术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从最基础的预处理到各种复杂的深度处理工艺,应有尽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每一项技术时,都会非常细致地描述其工作原理,并配以大量的图表和流程示意图。这些图表非常清晰,帮助我快速理解复杂的工艺流程,并且能够直观地看到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比如,在介绍沉淀工艺时,书中不仅讲解了沉淀的理论基础,还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沉淀池的设计要点,以及影响沉淀效果的各种因素。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工程,让我能够看到这些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并且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特别喜欢书中在讨论设备选型和操作参数设置时,给出的具体指导和建议,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水处理技术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局限于讲解一些基础的水处理技术,更是在探讨一些前沿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高级氧化工艺的部分,那里的论述让我大开眼界。作者详细介绍了臭氧氧化、紫外线/过氧化氢、芬顿反应等多种高级氧化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和对策。书中列举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非常有说服力,让我在理解这些复杂化学反应的同时,也对这些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它并没有回避这些技术在成本、能耗以及副产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挑战,而是客观地呈现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务实,不是那种只讲理论、不接地气的书。我尤其欣赏它在讨论一些新兴技术时,能够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发展趋势,让我能够及时了解到水处理领域的最新动态。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前沿,深入地了解水处理技术的方方面面。

评分

收到的书有四处损坏,决定以后不在京东买书了。

评分

赶上活动太值了,专业要看的书。

评分

挺好的书,专业性强

评分

很好,配送好,包装好,速度好

评分

书籍非常给力,正版读书!

评分

赶上活动太值了,专业要看的书。

评分

收到的书有四处损坏,决定以后不在京东买书了。

评分

很系统!很全面的一本书!

评分

好合算,一大箱呢,可以看好久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