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給想要個“傢”的你
走進33位東京人的傢,旅行傢、花草空間、劇場、音樂氛圍、居酒屋風格、雜貨店之傢、書本世界……
在一個個充滿個性主題的改造設計中,找到你想要的那個“傢”。
★ 這本書,給不想做“復製品設計師”的你
不是北歐風,不是工業風,而是定製風!
從本書看天馬行空的設計,看如何把夢想搬進現實,看和屋主人深度溝通,幫你找到心中“理想的傢”。
什麼樣的房子是理想的傢?把你對生活的愛與理解融入設計的房子,也許就是理想的傢。如果你熱愛旅行,如何用你從世界各地帶迴來的“戰利品”打造你的傢?如果你熱愛美食與廚房,如何設計一個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傢?如果你愛淘各種小玩意兒,如何布置一個雜貨風的傢?如果你的傢就是你的辦公室,如何在10秒鍾之內從生活區轉到工作區?你將在本書中看到來自東京腦洞大開的定製傢居設計故事,探索房子與傢之間的場域。
作者:[日] 藍色工作室(BLUE STUDIO)
1988年由日本山博所創立的設計公司。從2000年開始從事住宅翻新業務。以大地山博、大島方彥、石井健三人位核心,他們不僅專注於空間設計方麵,更將客戶的生活形態納入設計思維中。
監修:[日] 石井健
1969年齣生於日本福岡。畢業於武藤野美術大學造型學部建築學科。株式會社BLUE STUDIO執行董事、建築傢、不動産顧問。至今已經纍積500件以上的住宅翻新設計案例。以“讓老房子價值翻倍的不動産集團”的形象齣現在日本各大雜誌、網絡媒體及電視節目中。於“鄉櫻美術館東京”接受2012年年度設計奬。
張艷輝,具有豐富的日本生活類圖書翻譯經驗。
PART 1 一個傢的模樣
001 Traveler 擺飾、藝術、旅途 所啓發而生的傢 page 3
002 Tea for Two 隔間和廚房特彆用心 重視兩人相處的時間 page 13
003 Theater 音樂和影像,追求個人愛好 樂居於極盡趣味的“劇場”中 page 21
004 Shoppish 如同店鋪般的樂趣 雜貨控夫妻的雀躍空間 page 29
005 Holiday 采光充足的豪景住宅 365天都像在度假 page 39
006 Tatami life 在日式榻榻米空間中 用餐、放鬆、入眠 page 49
007 Music 珍藏一萬張CD 熱愛音樂的夫妻之傢 page 59
008 Bicycles 兼具停車場和工作空間 設計師夫妻的傢 page 71
009 Favorite colors 充滿玩心的住宅 舒適放鬆的傢 page 83
010 Wonderland 橙色玄關、一坪茶室 充滿玩心的住宅 page 93
011 Gallery & Cafe 充滿感性氣息 有內部露颱的居傢環境 page 103
012 Antique 古早味物品與和風傢具 糅閤齣昭和時代風味的住宅 page 113
013 Atelier 宛如手工教室般的工坊 喚醒更多創作靈感 page 125
014 SOHO 從生活空間瞬間置身工作場所 通過空間布局輕鬆切換 page 135
015 The Museum 圓形書房與藝術作品 仿佛置身美術館 page 145
016 Cook & Dine 喜愛烹飪,喜愛美食 全傢同樂的廚房生活 page 155
017 Parallel World 滿是書架的房間 內心豐富的小小世界 page 164
PART 2 一個傢的性格
018 20多歲夫妻 浪漫生活的輕鬆住宅 page 176
019 連接起居室和露颱 打造絕佳景觀的“房間” page 180
020 不論工作或生活 絕對單車主義 page 184
021 挑高天井,整麵書牆 讓人想居住的環境 page 188
022 紅木風格吸引眼球 屬於成熟人士的高品味空間 page 192
023 兼具隔闆功能的收納櫃 區分生活空間 page 196
024 東京都中心的小屋 鬧中取靜的安逸住宅 page 200
025 不用牆壁做隔斷,活用地闆打造 宛如廣場般的和緩空間 page 202
026 在心儀已久的暖爐旁 享受閱讀的喜悅 page 206
027 將老屋翻新成酒店風格 能夠安然入眠的玻璃臥室 page 208
028 如同圖書館般 靜謐柔和的空間 page 212
029 想躺就躺 居酒屋風用餐空間 page 214
030 環境令人心動的住宅小區 空間伴隨歲月共同成長 page 216
031 從“美國舊式警局” 所得到的靈感 page 218
032 在太空船一樣的房間裏 編織夢想 page 220
033 帶木質大門的玻璃牆 區隔臥室 page 222
後記 01 如何讓令人睏擾的“空間布局”變得暖心 page 224
後記 02 彆放棄“夢想的居住地” page 226
後記 如何讓令人睏擾的“空間布局”變得暖心
大多數人認為:“住宅設計就是空間布局。”所謂的“空間布局”是一種極其繁瑣且危險的存在。如果沒有掌握與其溝通的方法,你生活中珍 貴的東西不知不覺就會被奪走。但是,與其溝通的過程,也是踏足於未知境地。這就是“空間布局”。
在日本,將榻榻米以一定格局布置,並用牆壁、隔扇、拉門等隔斷,構成的整體就是空間布局。而且,以榻榻米數量計算房間麵積的習慣保留至今。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現代化發展,為住宅小區發明的空間布局體係,在之後的公寓大量供給時代進化成“幾居室”體係。區分“用餐、睡眠、休閑”,通過設計單間以獲得私密性的生活。約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這種 “幾居室”的住宅布局仍然是主流。
已存在的“幾居室”布局在很多方麵的便利性確實無法比擬。不隻是居住的方便,建造、銷售方麵,從市場調查、設計到廣告宣傳都很容易控製。生産這種通用型的住宅,很容易構成非常完善的居住體係。
但是,事實上也付齣瞭較大代價。其中之一必然是“住宅布局 = 幾居室”,思考“生活方式”的機會變得少瞭。其次,“標準化→大量生産” 的方式看似有效率,但實際居住的效果可能浪費部分空間。這就如同一件 無論多麼高檔的服飾,尺碼稍有差異也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孩子需要在什麼環境中學習?想之不盡的復雜。
誠然,“幾居室”這種布局給我們帶來許多溫馨感,“睡覺在臥室”“一傢人聚在起居室”“一個人沐浴”。而且,空間功能也被麵積限定,例如 臥室 10 平方米,起居室 16 平方米等。確實,這樣做不會招緻很多不滿。不過,想法多的人也會提齣很多疑問:“這裏雖然是我的傢,但我的意義 在哪裏?”或許,不知不覺便被生活淹沒,屈服於“已有空間布局”形成的生活方式。
我們來試著思考“烹飪”。有人認為廚房是用於烹飪的“設備”,也有人認為廚房是傢庭的核心。還有的人不需要大廚房,更需要能夠滿足 10 人活動的起居室。如果試著結閤生活場景來思考生活環境,那麼目前 為止開發商給我們創造的住宅印象就會完全崩塌。
人的生活異常復雜,早上起來是什麼心情?烹飪、用餐的意義何在?好不容易購買的住宅,當然需要滿足自己的生活方式(空間布局), 而不隻是居住。正因如此,購買住宅時還有另一種選擇——“翻新”。通常, 人們認為住宅的空間布局變更受到很多製約。但是,改造成“框架”(現有裝修完全拆除,完全空置狀態),正如本書中所介紹的示例,你完全可以自由創造適閤自己的空間布局。
古早味物品與和風傢具:糅閤齣昭和時代風味的住宅
Y宅/東京都杉並區/夫妻40歲·一個孩子
“打算使用長久以來淘到的舊用品及舊傢具創造居傢空間。”以簡明概念為主題,即將麵臨住宅翻新的Y夫婦說。“舊門我也很喜歡,門全部是我們自己搬運來的,安裝工作就拜托瞭。”
80 平方米以上,朝南,方形結構,視野好。衛生間帶窗,盡可能帶寬敞的陽颱。連日以來,他們持續在房産網站上找尋至深夜,終於找到瞭滿足條件的住宅,位於西荻窪。更湊巧的是,這裏有廣為人知的古董店商業街。現有的空間布局是三室一廳,最終沿用瞭這種布局。“除瞭起居室、 餐廳及衛生間,還需要三個獨立房間—臥室、兒童房、工作間。三間房 圍繞著起居室等,最方便使用。”但是,建築年齡已有 42 年,房屋老化 嚴重,管路等也是損傷嚴重,需要完全拆解替換。
“最考究的是廚房,按照舊民宅的竈颱設計搭建。”Y 夫婦說。混凝 土的天花闆簡單處理,牆壁采用上釉不均勻的黑瓷磚。舊式的廚房用品, 完美融閤於懷舊現代的設計中。“我擁有的舊傢具和用品,同新建住宅並不搭調。所以,盡力避免過於華麗的裝飾。”並且,傢具本身也包含故事, 所以盡可能避開過分強調建築本身。“剛完工時感覺空蕩蕩,但傢具等物 品搬進來之後,平衡的生活空間得以實現。”這裏變成瞭一個昭和文化氣 息濃鬱的懷舊住宅,滿懷溫馨的生活空間。
今年是在這裏生活的第三年,在朋友的咖啡廳一角開設瞭“硃色堂 akairodo 古道具店”。此外,還將研究豆製品的朋友邀請來,開設烹飪教室, 學習金繕,磨煉技能等。積極嚮上的生活方式,投影於舊傢具及舊用品的共同居住空間中。
房子中的故事
建造滿足自己理想生活願望的房屋。
正是心懷這樣的夢想,買舊宅進行翻新(改造)的需求者急劇增加。
經常聽人說“我們的生活即將步入正軌”這種話。
於是,開始思考“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在周遭的認真生活中發現價值,
追求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纔能實現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全新“生活的品質”。
當然,不經意間也會給“傢”帶來變化。因為,“傢”是包裹生活的容器。
本書介紹瞭許多住戶案例,他們購買舊房屋翻新,實現瞭滿足自己理想生活願望的住宅。
有的人想在東京都中心找尋獨居的改善住宅,有的人想在郊外終身定居,還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悠然定製自我風格,也有人堅守固定概念的個性化生活享受。
傢,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
相比新建住宅,翻新住宅還是有很多優勢的。
相同地段、相同麵積的舊住宅,比新建住宅實惠很多。
而且,周邊的設施齊全,很容易滿足居住需求。
翻新能夠按照自己心意選擇“地段、建築狀態、房間布局、設計風格、價格、保值”等,創造適閤當下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延續著各自的故事,創造齣悅心的居住形態。
與此同時,翻新也是任何普通人都能做到的生活選擇。
這傢夥,最近迷上瞭各種傢居改造的秘籍,尤其是那種能把小空間變魔術似的,簡直是現代都市人的福音。我尋思著,能把“理想的傢”這個概念玩齣新花樣的地方,非得是那些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裏頭。我最近翻瞭本關於北歐極簡主義的冊子,那叫一個清爽透徹,白牆、原木、綫條流暢,簡直是把“少即是多”貫徹到瞭骨子裏。書裏頭詳細介紹瞭各種收納技巧,比如那種能嵌入牆體的隱藏式儲物格,還有如何利用垂直空間做文章,看得我心癢癢,恨不得馬上就把傢裏那個堆滿雜物的角落給收拾得服服帖帖。更妙的是,它還談到瞭光綫的重要性,如何通過巧妙地布置鏡子和窗簾,讓自然光最大化地灑進房間,瞬間提升空間的通透感。這對於我這種常年生活在采光不太理想的小公寓裏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真正的舒適,並非建立在奢華之上,而是源於對空間和光影的深度理解與尊重。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擺放傢具,更是在教你如何重新審視你與“傢”這個物理空間的關係。讀完之後,我連晚上做夢都在規劃怎麼把臥室的衣櫃改成推拉門,騰齣那寶貴的一尺之地。
評分作為一個有點技術宅屬性的讀者,我對那些過度裝飾、純粹堆砌昂貴飾品的風格嚮來敬而遠之。最近看的這本關於“智能傢居與無形設計”的著作,徹底刷新瞭我對未來居住形態的認知。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展示那些閃瞎眼的智能設備,而在於探討如何將高科技無縫地、幾乎“隱形”地融入居住空間,以提升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適度,而又不破壞整體的美感。作者強調瞭一種“非侵入式智能”的理念,比如自動調節的溫濕度係統、能夠根據活動區域調整照明亮度的傳感器,所有這些操作都應該在用戶幾乎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完成。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綫纜管理的終極解決方案,那簡直是強迫癥患者的福音,它展示瞭如何通過定製化的傢具結構和牆體內布綫,讓任何電子設備都顯得“乾淨利落”。對我來說,一個理想的傢,不應該是科技的堆砌場,而是一個能預判我需求的、安靜而高效的生態係統。這本書成功地平衡瞭對前沿技術的擁抱和對傳統居住美學的堅守,讀起來既有未來感,又非常踏實。
評分說實話,我對那些動輒上百萬的豪華裝修實在提不起什麼興趣,畢竟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是得迴歸到煙火氣和實際需求的平衡上。最近翻到一本聚焦於可持續材料和手工匠人精神的書,那叫一個接地氣,充滿瞭對材料本真的敬畏。作者花瞭大量的篇幅去介紹各種天然縴維、再生木材以及手工燒製的陶器是如何融入現代傢居設計的。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時間的痕跡”的論述,認為傢具不應該是冰冷的、一成不變的,它應該隨著使用者的生活而逐漸沉澱齣獨有的韻味和故事感。書裏展示的那些作品,雖然設計上可能不如一些先鋒藝術品那樣奪人眼球,但那種經得起推敲的質感和經久耐用的承諾,纔是一個真正成熟的設計應該具備的品質。比如,他們介紹瞭一種老木頭修復技術,不是試圖把它變得像新的一樣完美,而是保留那些磕碰和劃痕,讓它們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種哲學思考,讓我對“傢”的理解從一個單純的居住場所,提升到瞭一個有生命、有曆史的載體。對於我這種喜歡淘舊貨、偏愛有故事物件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我的精神食糧,讓我堅信,好的設計是能跨越時代的。
評分我這個人對色彩的敏感度一直比較低,總覺得傢裏隻要白牆、原木色就萬事大吉,安全不齣錯。直到我接觸到那本探討“色彩心理學與空間情緒”的專業書籍,纔發現自己對傢居環境的理解有多麼膚淺。這本書深入淺齣地剖析瞭不同色調對人神經係統和情緒狀態的影響,簡直像是一本室內版的“情緒管理指南”。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藍色讓人平靜,紅色讓人興奮”,而是結閤瞭不同光照條件、房間朝嚮以及居住者個體差異,給齣瞭非常細緻的調色方案。比如,它建議在早晨光照充足的房間使用低飽和度的暖色調來迎接新的一天,而在需要深度放鬆的臥室,則推薦使用偏灰調的冷色係來幫助大腦進入休息模式。我照著書裏的建議,小心翼翼地在書房的牆麵刷瞭一小塊試色,那種在光綫變化中微妙過渡的視覺體驗,確實比我過去那種大白牆要舒服得多。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設計從純粹的美學範疇拉迴到瞭關乎個體福祉的實際層麵,讓我意識到,傢裏的每一抹色彩,都在無聲地影響著我的生活質量。
評分我一直以為“開放式布局”是現代設計的唯一真理,直到我讀瞭那本關於“多功能分區與靈活隔斷藝術”的書籍。這本書挑戰瞭那種一覽無餘的“大客廳”審美,轉而推崇如何在一個有限的麵積內,通過巧妙的物理和視覺分隔,創造齣既有整體感又兼具私密性的多種功能區域。作者花瞭很大篇幅去研究各種非永久性隔斷,比如日式的障子門、帶有鏤空紋樣的半高牆體,甚至還有用書架或綠植牆來界定空間的創新手法。這種設計思路對我這種經常需要在傢辦公、同時又希望客廳能保持社交功能的人來說,簡直是量身定做。它教會我如何用“軟性邊界”來劃分空間,而不是用堅硬的水泥牆。比如,在用餐區和工作區之間,他們使用瞭一組可以鏇轉的木製屏風,白天拉開可以形成一個寬敞的餐廳,晚上轉動一下,工作區就被完全隔離齣來,保證瞭會議時的專注度。這本書的精髓在於,它承認瞭現代傢庭生活中多重角色的切換需求,並提供瞭一種優雅、靈活的解決方案,讓人感覺空間是“可塑的”,而不是被固定死的。
評分京東自營方便快捷
評分評價多於10個字,有機會奬勵京豆哦~
評分這是一本傳達美好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書。日本著名料理生活傢渡邊真紀,始終堅持簡單美好的生活姿態。本書從生活空間的布局,房間、壁櫥的整理,到衣物的清潔和工具的收納,還有日常實用的日式料理,以及生活中的用心巧思等方麵,幫你營造好的生活。傢本是快樂生活的地方,傢的樣子,決定瞭你生活的樣子。
評分理想的傢:來自東京的定製傢居設計
評分看看就好,並不適閤中國,但理念可以參考
評分滿減活動買的,買瞭以後就又降價瞭10幾塊!
評分我想有個傢,然後裝飾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僅此而已。
評分書很好,超贊
評分先漲價再優惠,這就是618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